豫剧介绍
豫剧是发源于中国河南省的一个戏曲剧种,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居中国各地域戏曲之首。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豫剧是在继承河南梆子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除河南省外,鄂、皖、苏、鲁、冀、晋、陕、甘、蜀以及新疆、台湾等省区都有专业豫剧团分布,豫剧在台湾舞台上与歌仔戏、京剧呈三足鼎立局面。豫剧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文名:豫剧
外文名:Yu Opera
流行区域:中国大陆、台湾
腔调:中州韵
发源地:河南开封及周边地区
文化价值: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归类:中原文化
目录
简介
名称由来
发展历程
起源
明清时期
民国时期
新中国时期
台湾豫剧
蒋氏父子与豫剧
台湾豫剧发展史
两岸豫剧交流
豫剧艺术
音乐结构
乐器与曲牌
角色行当
豫剧流派
著名演员
六大名旦
其他名家
梅花奖得主
著名剧作家
豫剧剧目
豫剧团
展开
简介
名称由来
发展历程
起源
明清时期
民国时期
新中国时期
台湾豫剧
蒋氏父子与豫剧
台湾豫剧发展史
两岸豫剧交流
豫剧艺术
音乐结构
乐器与曲牌
角色行当
豫剧流派
著名演员
六大名旦
其他名家
梅花奖得主
著名剧作家
豫剧剧目
豫剧团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豫剧(英文:Yu Opera)是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戏曲剧种。
豫剧根据2006年中国文化部门的统计,国有专业豫剧团体数量达167个,民营豫剧团1000多个,是21世纪后拥有专业戏曲团体和从业人员数量最多的剧种。从全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脱颖而出,与京剧、越剧同为中国戏曲三鼎甲:(豫剧为榜眼)。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首。鼎盛时期,除河南外,全国包括京、津、鄂、皖、苏、鲁、冀、晋、陕、甘、蜀、辽、吉、黑以及贵州、青海、西藏、新疆、台湾等20多个省区都有专业豫剧(院)团分布,豫剧团更是不计其数。
豫剧在清末民初已经形成五大流派,即祥符调(以开封为中心)、豫东调(以商丘为中心)、豫西调(以洛阳为中心)、沙河调(以沙河流域为中心,即河南东南部、安徽北部等地)和高调(以濮阳、菏泽为中心)。1930年代豫剧五大流派逐鹿开封,形成唱腔大融合,特别是知识分子改革家的参与,使之豫剧吸收各派之长相互学习竞争,开创了豫剧大繁荣时期。这种融合后的豫剧声腔随即又影响各地。这也为1950年代豫剧在全国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河南梆子被官方正式命名为“豫剧”。从1940年代到1960年代,豫剧开始向全国更广的范围传播,四十年代西进陕西、山西、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五十年代南下湖北、四川、贵州、台湾等地,北上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传播至全国二十多个省份。
1950年代,导演杨兰春、作曲王基笑开辟了一条豫剧现代戏道路,创造了以《朝阳沟》为代表的反调唱法,被称做“现代戏流派”,是豫剧中的歌剧。《朝阳沟》成为一部不可复制的经典。但随之产生的大量豫剧现代戏,也令不少业内外人士担心,因优良传统唱腔在现代戏中的异化和丢失,以及选材审美、唱词设计艺术性的严重缺失,豫剧的雅和韵无法在豫剧现代戏中得到体现,致使豫剧的品位和品质严重下降,并且还造成万人一腔的局面。
在豫剧繁盛时期,从事豫剧专业的演职员,其成分已不仅仅是汉族、回族和满族,还有朝鲜族、蒙古族、高山族、犹太人等少数族裔,在一些全国性的戏剧活动中,她还被公认为是当今艺坛上的“叫座剧种”。特别是她那根植中原、昂奋勃发的宏大气魄,雅俗共赏的审美效应,高亢激越、简洁明快的唱腔曲调,古今兼具、老少咸宜的表演风格,幽默诙谐、乐观向上的语言情趣,不难不涩、南北易懂的中州韵音,质朴无华、宽厚浩然的文化风貌,反映现实、贴近生活、有血有肉的大众格局等,都是中国其他戏剧品种所难以企及的。[1]
编辑本段名称由来
1924年,王义成在《京报》副刊《戏剧周报》上发表《豫剧通论》一文,文章中的豫剧是对河南省所有剧种的统称。至1947年秋,洛阳、开封、兰州、西安四地的民间报界方以此称谓专指河南梆子。1947年,豫剧教育家李战在兰州组建甘肃第一个豫剧表演团体“新光豫剧团”,1948年又创办豫剧历史上第一所学校“私立新光豫剧学校”,这是最早使用“豫剧”名称的组织机构。
豫剧拷红剧照(16张)豫剧之名的正式确立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河南梆子受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1950年,中南区军政委员会文化部为发展戏剧事业,派人在郑州招收一批河南梆子演员到武汉,组成以陈素真、王魁元、黄忠祥为首的“群众河南梆子剧团”。1951年,“群众河南梆子剧团”演员李景萼等人在中南区军政委员会的春节联欢会上表演《拷红》一剧,演出结束后,中南区军政会副主席邓子恢接见了相关演员。谈到河南梆子时,邓子恢说:“河南梆子是个小名,豫是河南省的简称,我看可以取个大名为豫剧比较恰当。”同年8月间,该剧团在河南、河北等地巡回演出时将河南梆子改称为豫剧,“群众河南梆子剧团”亦改名为“武汉市群众豫剧团”。1952年12月,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在北京举行。香玉剧社的河南梆子剧参加了会演,在这一次会演中,官方正式将河南梆子的称呼改为豫剧,豫剧一词正式取代河南梆子。此后,中国各地纷纷成立豫剧职业团体,迎来了豫剧的大繁荣时代。
编辑本段发展历程
起源
豫剧的起源最早有三种说法,一说:明末秦腔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结合而成;二说: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三说:在河南民间演唱艺术,特别是明朝中后期,在中原地区盛行的时尚小令基础上,吸收弦索等艺术后发展而成。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大量资料证实,特别是相关人员在编修《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的过程中,各方面的专家进
宋代观看演出的场所--勾栏行广泛调查和论证,得出豫剧最早的诞生地是在开封和周边各县的结论。
豫剧诞生在开封,绝非偶然。这得益于开封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乐舞活动。特别是宋代,开封作为首都,勾栏瓦舍遍布全城,宋代志书《东京梦华录》有明确记载,当时有桑家瓦子、北瓦、次里瓦等,一个勾栏棚可容数千观众之多。当时在开封已经演出了大型杂剧《目连救母》。据清李绿园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成书的《岐路灯》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杞县志》记载,当时梆子戏已在开封、杞县一带盛行,并曾与罗戏、卷戏合班演出,称为“梆罗卷”。据当时的碑文资料记载内容,明皇宫是“当年演剧各班祈祷宴会之所,代远年湮,亦不知创自何时。于道光年间河堤决口,庙宇冲塌,瓦片无存”,可见在道光之前,梆子戏就早就在河南存在。
明清时期
据20世纪的一些老艺人回忆,他们在1912年前后学艺时,曾听师傅说起河南的“内十处”,即祥符(今开封)、杞县、陈留(今开封)、尉氏、中牟、通许、仪封、兰封(今并入兰考)、封丘、阳武(今并入原阳)和“外八处”即淮阳、西华、商水、项城、沈丘、太康、扶沟、鹿邑。据艺人相传,河南梆子最早的传授者为蒋门、徐门两家,蒋门在开封南面的朱仙镇,徐门在开封东面的清河集,都曾办过科班。而开封的老三班,即义成班、公议班和公兴班,传说都历经明、清两代。[2]
义成班,据1916年2月15日《河声日报》载:“省内义成班,原为开封县署民壮总役于建清所组建,历年以来一般梨园子弟在各处演唱,颇享盛名。”义成班于1926年,在开封相国寺的火神庙内建立了永安舞台。舞台的组织管理分前、后台、前台,主要负责管理剧院内的各种杂务,如售票,接待观众,供应茶水;后台,主要负责演出方面的事务,如确定演出剧目,分配角色以及衣箱、道具等方面的工作。
天兴班,原是封丘办的科班,历史比较悠久,不少豫剧名演员出自该班。清末民初曾不断到开封演出。知名演员有李剑云(小名壮丑,工旦)、阎彩云(工旦,1982年去世),其他主要演员有时登科、张治林、聂二妮、孔宪玉、李玉仙、张廷华、李法魁等。
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后,河南梆子更多地进入城市演出,开封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庆茶社、澄怀茶社、庆茶社、东火神庙茶社和同乐茶社等,均争相邀聘河南子班社,义成班、天兴班、公议班、公兴班参加演出。豫剧进入茶社演唱之后,与早已进入茶社的二簧(京剧)形成了相互竞争的局面,因豫剧强大的艺术魅力,使京剧败下阵来,退出茶社,1916年12月29日出版的《嵩岳日报》载:“汴省簧戏屡演屡辍,惟梆戏颇持久”。除省城开封之外,郑州、洛阳、信阳、商丘等地也先后出现演出河南梆子的茶社、戏园,[2]并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叫好之声,连连不绝。[3]
民国时期豫剧(3张)19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开封相国寺先后建立了永安、同乐、永乐和国民四个戏院,各地豫剧演员荟萃开封,广受欢迎。民国十六年(1927年),冯玉祥主政河南,由河南省教育厅在开封成立河南游艺训练班,审编剧目,对数百名演员进行“高台教化”、“服务社会”的教育,被名家称为“河南梆剧改革的第一声”。民国十七年(1928年)省教育厅又成立了戏曲审查会,颁发各种《章程》。以樊粹庭、王镇南、邹少和、蒋文质、张介陶等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的介入,使河南梆子舞台面貌一新。1935年河南省教育厅推广部主任樊粹庭在开封组建豫声戏剧学社,对戏剧的科白、词句、腔调、做工、化装、行头进行改革,对豫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次改革因行政力量的介入,戏剧改革形成了一定的声势;镶入时代思想,提高了剧目、唱词的文学品位,发挥了唱念做舞的综合优势,改革了旧曲,合流了唱调,创立了新腔新韵。樊粹庭还将同乐戏院改为豫声剧院,邀请陈素真、赵义庭等人组成强大的演出班子在豫声剧院售票演出,改编后的豫剧颇受欢迎,1935年5月4日出版的《河南民报》载:“每晚座无隙地”。 1936年,常香玉随周海水的豫西调戏班到开封演出,一举成名。常香玉在梆子泰斗王镇南的帮助和指导下,于1937年成立中州戏曲研究社,致力于豫剧改革,编演新戏。常香玉与当时永安舞台的马双枝,豫声剧院的陈素真,三足鼎立,各展风采。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樊粹庭将原豫声剧院的部分人员组织起来成立狮吼剧团,宣传抗日、募捐演出,支援抗日战士,被称为热心救国之模范。1938年,开封沦陷,国民党军队炸开黄河花园口大提,黄河泛滥,民众流离失所。有不少豫剧团体进入西安,如樊粹庭领导的狮吼剧团,常香玉的香玉剧社,崔兰田的兰光剧社,还有孙老七创办的河南灾童戏剧学社等,西安成为豫剧的演出的重要阵地。[2]还有一些演员进入安徽界首演出,如毛兰花、马金凤、阎立品等。在抗战中,各流派的演员为了谋生而到处流动,他们打破门户之见,相互搭班演出,使豫剧各流派有了更多的交流。
新中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职业豫剧表演团体在大陆相继成立,新编曲目、剧目大量出现。国家摄制了大量的舞台艺术纪录电影片、电视片,保存纪录了许多艺术家和剧团的表演艺术。1956年3月河南豫剧院成立;同年5月16日,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戏曲艺术的优秀传统,有系统、有计划地培养戏曲艺术的新生力量为己任,以豫剧专业为主的河南省戏曲学校(今中原文化艺术学院)正式成立;[4]同年9月8日, 大陆政要与豫剧(8张)河南省文化局提出在全省挖掘整理传统剧目,并决定在年底召开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12月举行的观摩大会上,共有23个剧种参加演出,豫剧剧目几乎占演出剧目的一半。1950年代中期,全国许多省、市、自治区普遍建立豫剧职业演出团体,使豫剧已成为中国境内流布较广的戏曲剧种之一。1957年,随着反右斗争的不断扩大,全国各地有一批豫剧工作者如阎立品、陈素真都被打成右派,遭到批判。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的口号中,豫剧同其他戏曲团一样,大量传统服装、道具、戏曲资料被视为封建残余而被烧毁。还有许多豫剧演员遭到批斗,如常香玉被剥夺演出权,《河南日报》对她进行批判,称之为“大戏霸”。同时,包括河南豫剧院在内的一些豫剧团被撤销或合并,在全国大力普及样板戏的形势下,豫剧工作者为豫剧移植样板戏做了大量工作,一些不适合演样板戏的演员被迫改行。从1966年到1972年这段文革时期,豫剧除了移植样板戏外,几乎没有新创做的剧目。
文革结束后,传统豫剧剧目重新走上舞台,从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豫剧创作有了一种新的思想涌动,伴随着“伤痕文学”的脚步,豫剧出现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作品。到1983年,文革时期的创造桎梏已被打破,豫剧新剧目从作品内容到表现形式、从艺术实践到理论研究等各方面都有了新的探索和实验。
豫剧国际交流(5张)1980年举行了“豫剧流派汇报演出”,逐渐形成各大豫剧流派,出现了不少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这次汇演有着重大意义,从艺术和影响力上确立了常、陈、崔、马、阎五大旦角流派。
1990年代,河南电视台自1994年开播的《梨园春》栏目以擂台赛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得到广泛好评。《梨园春》栏目组在中国大陆、台湾以及国外各地演出,使豫剧影响力进一步扩大。2009年,中国戏曲学院首次从全国招收24名学生,组成2009豫剧本科班,豫剧首次成为大学的一门专业。2010年9月18日至9月20日,河南省文化厅一行10人赴新加坡参加2010年新加坡华族文化节,与台湾豫剧团和新加坡戏曲学院共同举办了“亚洲豫剧论坛”,成为豫剧发展史上第一次跨国举办的豫剧论坛。
台湾豫剧
国民党为表现其文化正统性而提出“弘扬中原文化”的主张,豫剧做为中原文化典型代表在台湾得到大力发扬,1950年陆军政战文工体系在高雄凤山排出台湾第1批豫剧公演。李登辉、陈水扁在台湾执政时期,大力推行本土文化,台湾豫剧环境受到影响。在马英九上台后,随着两岸关系的升温,豫台文化交流不断加深,豫剧在台湾的影响力进一步彰显。2008年08月,河南省决定每年免费为台湾培养一批豫剧演员,扶持台湾豫剧发展。目前,台湾豫剧团是隶属于中华民国文化部国立台湾传统艺术总处的国家级公立豫剧表演团体。
蒋氏父子与豫剧
1949年4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南京,国军将领黄杰率领近四万官兵撤往越南富国岛,这些官兵多为 台湾名流与豫剧(5张)苏、鲁、皖、豫诸省人,部队中有一军官李久涛,其太太张岫云原是唱豫剧的红角。大家号召张岫云成立剧团(后命名为“中州豫剧团”),专门为官兵们表演,以慰藉乡情。1953年,黄杰的部队迁台,划为台湾海军陆战队,驻地高雄。迁台后的“中州豫剧团”在时任海军陆战队司令周雨寰及夫人的关心和时任职参谋长于豪章的支持下,改组为“飞马豫剧队”。同年4月初的一天,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在阳明山革命实践研究院的介寿堂观看了一场豫剧,在演出过程中,蒋介石连声称好,谢幕后,他脱去军帽,频频向台上招手,并对在座的政府要员说豫剧是最富教育之剧种。在1969年4月2日中国国民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晚会上,蒋介石指明要看豫剧,并看完新编历史名剧《杨金花》上下全场,盛赞豫剧具有教忠教孝的意义。1974年,中国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豫剧电影《秦良玉》,呈献蒋介石,甚获赞赏,并令颁三军观赏。
受父亲影响,蒋经国对豫剧亦情有独钟,在他担任中华民国行政院副院长期间,就过观赏过由王海玲女士主演的多部豫剧,并向严家淦和何应钦等人推荐。1965年在飞马豫剧队要奉命解编之际,蒋经国在高雄听取了海军和陆战队的长官们的意见后,下令保留飞马豫剧队,蒋经国还想办法解决了豫剧队的经费问题。在1978年的台湾军队第14届文艺金奖会演上,总统蒋经国亲临观赏,并颁发给飞马豫剧队奖金四万元新台币。
台湾豫剧发展史
1951年中华民国空军成立以毛兰花为核心的业余豫剧团(大鹏豫剧队)。该业余豫剧团开办了台湾史上第1个豫剧科班:中华民国空军业余豫剧团学生班(大鹏豫剧队学生班),招收第1期学生8人,第2期学生4人,第3期学生8人后停办。中华民国陆军有黄龙豫剧队、虎贲豫剧队、捷豹豫剧队,1962年整并成立陆光豫剧队。中华民国海军陆战队有飞马豫剧队;联勤有四四豫剧团。1959年开办的中华民国海军陆战队飞马豫剧队学生班是台湾史上维持最久的豫剧科班(后来改成国立国光剧艺实验学校豫剧科),停办前共培养出9期学生。
台湾豫剧(6张)台湾第3个豫剧科班是还没有培养出毕业生就随剧队停办的中华民国陆军陆光豫剧队学生班(在读生转到飞马豫剧队学生班)。 1965年起台湾军方政战体系开始逐个解散各军种的豫剧团队,空军业余豫剧团1966年在屏东走进历史(联勤四四豫剧团已先散班),1971年陆光豫剧队解散,只有1965年获时任中华民国国防部部长蒋经国下令特别照顾(时任副队长张岫云越级向小蒋力争,小蒋定调后,张在1968年退休)的飞马豫剧队留下。
1973年台湾最后1个民营豫剧团:凤麟豫剧团散班(此前还有1个民营的捷音豫曲团已解散),从此台湾只有公营的飞马豫剧队1个豫剧戏班,1990年代,飞马先后受邀至美、德、奥、意、英等国公演,以豫剧艺术站上国际舞台。1996年,台湾军方决定不再经营戏曲剧队,1月1日飞马豫剧队从中华民国海军陆战队移到中华民国教育部下,改成国立国光剧团豫剧队,它就是现在的国营台湾豫剧团,2008年3月6日,台湾豫剧团脱离国光剧团独立,成为其对等机构。2012年5月20日,中华民国文化部成立后,台湾豫剧团隶属于中华民国文化部国立传统艺术中心。近年来,台湾豫剧团的演出风貌以“结合现代化与本土化,展现包容性与创新性”为发展标志,强调豫剧的本土化,深刻融入台湾内涵。同时,跨文化或跨界创作观念成为台湾二十一世纪创作风潮,台湾豫剧团于2000年首度以意大利著名歌剧《杜兰朵公主》开创豫剧跨文化剧目,演出造成空前轰动。2009年,再度移植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为豫剧版《约束》,此两出跨文化新作,为豫剧在台之现代化与国际化之发展,开启创作新道路。
两岸豫剧交流
1990年7月,台北豫剧改进会一行40人到河南平顶山市演出,开启了两岸豫剧交流大幕。此后,台湾豫剧演员多次应邀到大陆演出。这一时期,被称为“单向交流时期”。1993年,两岸的豫剧交流由单向交流进入双向交流时期。1998年4月,由国家一级演员虎美玲带领的郑州市豫剧团40人首次以整团的形式赴台演出。2001年之后,两岸豫剧交流进入合作时期。河南艺术家赴台排演了大批豫剧新剧目。2008年08月,河南省决定每年免费为台湾培养一批豫剧演员,扶持台湾豫剧发展。2009年,两岸合作剧目迈向国际舞台,河南艺术家与台湾豫剧团合作的豫剧大戏《约束》,赴伦敦参加“第四届英国莎士比亚双年会”,演出获得很高评价。[5]
编辑本段豫剧艺术
豫剧艺术古今兼纳、刚柔相济、豁达宽厚、有“中和”之美。豫剧以唱见长,首先,豫剧唱腔铿锵有力,大气磅礴、抑扬有度、富有热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豫剧行腔酣畅、吐字清晰、本色自然、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再者,豫剧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再加上曲调诙谐欢快,使得豫剧不仅适合演出轻松的喜剧,它又恢宏大气故又适合演帝王将相的大场面戏,豫西调委婉动听,唱腔悲凉故很适合演悲剧。豫剧在关键剧情上一般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挑战性,一般吐字清晰,易被观众听清,显示出特有的中原文化艺术魅力。
音乐结构
豫剧的唱腔音乐结构属板式变化体,其主要声腔板式有四种,即二八板、慢板、流水板、散板。
二八板在豫剧的四大板类中表现力最强,变化最丰富。除二八板这个基本板式外,还可分为慢二八板、中二八板、二八连板、快二八板、紧二八板、紧打慢唱等板式。因过去是由两个八板(八小节)组成的一个乐段循环反复使用而得名。随着表现内容的不断丰富,这种固定呆板程式已被突破。如今二八板结合了豫东调、豫西调两大流派的唱法而构成,一眼板可构成上百句的大唱段,主要用于叙事。又可据剧情和人物感情而变化,既能表现明快、爽朗、喜悦,也能表现急切、紧张和激愤、悲痛的情景。此外二八板还可派生出呱哒嘴、狗撕咬、乱弹、垛板、搬板凳等。
慢板类有慢板、金钩挂、反金钩挂、 迎风板等板式,一般为三眼板。其上下句唱腔起于中眼而落于
马金凤大师演出《穆桂英挂帅》板上。上句落音较自由,下句落音豫东调和豫西调不同。慢板是豫剧唱腔中常用的板式之一。它的前奏过门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常用的有六梆、四梆、导四梆和迎风一梆等。慢板的起腔形式又分整板和散板两种。整板起的称为头句腔,散板起的是将上句唱栽板或大板起,从下句进入慢板。慢板中普通上下句的基本结构是将一句唱腔分为两个分句,中间有个小过门;全句唱腔之后,随句尾落音有一个八梆跟腔过门(也可以减少为四梆或完全省略)。慢板的行腔除上述最基本的结构形式外,还有通过局部的变化而产生出来的多种花腔。上句有头句腔、三句腔,下句有单过板、双过板等。慢板的收腔又称锁板,基本结构与普通的下句相同,只是收腔时速度大多渐慢,并随着收腔尾音有一个简短的过门。慢板的速度伸缩性较大,可以随其内容情绪的不同而用快、中、慢的速度。
流水板亦为豫剧常用的板类之一,可分为流水板、慢流水板、快流水板、流水连板等。唱腔一般都是眼起板落的一板一眼的形式。可根据需要作不同速度的变化。曲调比较自由灵活,旋律流畅,节奏跳荡,既适用于表现欢快活泼的情景,也适用于表现压抑、忧伤的情感。它还派生出垛板、两锣钻子等。它的主要特征是旋律中跨小节的切分节奏特别多,无论是唱腔的起落,还是唱腔旋律中的起伏、转折,大多出现在眼位上。流水板的上句落音较自由,下句落"5"或"1"音,在普通的上下句结构中,随着唱腔尾句的落音,一般都有跟腔过门。其前奏过门与[二八板]基本相同,知识起板簧头不同。流水板的起腔和收腔形式繁多。流水板类重点附属性板式主要有流水连板和两锣赞子等。
飞板也作非板,无板无眼,节奏自由,是一种朗育式的唱腔,属于散板类。此外,还有滚白、栽板、叫板等。又有哭韵、行韵、绝韵三种格式。哭韵表现悲痛、哀怨的情感;行韵多用于吐诉叙述,绝韵适用于表现果断、激昂的情感。一般用飞板的唱段都较短,四、六、八句即转入其他板式。
以上四大板类的唱词一般都是用"三、三、四"格律的十字句,或"二、二、三"格律的七字句。有时也用一些字数不等的长短句,如二八板中的呱嗒嘴即以五字句为基础,飞板中的滚白即为有唱有白的散文体句式。
乐器与曲牌
豫剧乐队的文场主奏乐器,早期为大弦(八角月琴,演奏员兼吹唢呐)、二弦(竹或木质琴筒蒙桐木面的高音小板胡)和三弦(拨弹乐器)。20世纪30年代,樊粹庭先生节借鉴山东梆子的伴奏乐队,引进了板胡,大弦、二弦逐渐弃置,改用中音板胡为主弦。50年代后,一般的文场逐渐增添二胡、琵琶、竹笛、笙、闷子、大提琴等。有的增加坠胡、古筝等。还有增加电子琴,小提琴及西洋铜管、木管乐器的,组成中西混合乐队。
豫剧乐器(5张)豫剧武场的锣鼓点共有三大类:一、开台锣鼓点,主要由混加官、毛边、鲍老催等。二、配合表演动作及烘托舞台气氛的锣鼓点。大多与京剧相同,但有的叫法不同。常用的有各种形式的一锣、两锣、三锣以及收头、四击头、紧急风、战场等。三、唱腔中的锣鼓点,剧种特色较突出。较常用的有迎风、到脱靴、拐头钉等。流水板类中有各种流水头以及一滴油等。散板类中有各种非板头、滚白等。二八板类锣鼓点最为丰富,又分为单鼓条和双鼓条两类。除两者都有的串锤、长锣等外,单鼓条类中常用的有里撇、外撇等,双鼓条中常用的有五钉锤、梆子穗、风搅雪等。加上其他附属板式唱腔中的各种锣鼓点,总共不下百种。
豫剧文场中的传统伴奏曲牌有300多个,其中唢呐曲牌130多个,横笛曲牌20多个,丝弦曲牌170多个。 唢呐曲牌中常用的有春来到、大汉东山、小汉东山、大桃红、小桃红、大开门、小开门、大风入松、小风入松、文二凡、武二凡、水龙吟、新水令、折桂枝、晏驾令、山坡羊、红绣鞋、唢呐皮、娃娃等;横笛曲牌常用的有朝天子、五六五、哭皇天、云霄歌、石榴花、花朝元歌、百鸟朝凤、鸡爬坡、小开门等; 丝弦曲牌中常用的有小花园、九连环、花错字、小红鞋、苦中乐、浪淘沙、油葫芦、呓怔、算盘子、娶嫁等;豫剧乐队武场的主要乐器有板鼓、堂鼓、大锣、手镲、小锣和梆子等。
角色行当
豫剧脸谱(14张)豫剧角色行当由“生旦净丑”组成。按一般的说法是四生、四旦、四花脸。戏班组织也是按照“四生四旦四花脸,四兵四将四丫环;八个场面两箱官,外加四个杂役”的结构组成。四生即老生、大红脸(红生)、二红脸(马上红脸)、小生;四旦即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闺门旦)、老旦、帅旦;四花脸是黑头、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丑)。也有五生、五旦、五花脸的说法。演员一般都有自己专工行当,也有一些演员则一专多能,工一行外,兼演他行。早期豫剧以“外八角”(四生四花脸)戏为主,生行戏占重要地位。生行的大红脸和二红脸的界限很严,大红脸专演关羽;二红脸专演赵匡胤、秦琼、康茂才等类角色,主要是武功戏。小生行一般有文武之分,也有的演员文武兼备,武功戏较出色。大净主要以唱工取胜,三花脸除表演诙谐风趣外,武功戏也有“盘绳”、“吊水桶”、“空中还原”、“探海”、“元宝顶”、“大翻身”等不少绝招。旦行在以“外八角”为主时代,只占次要地位,但随女演员的登台与逐渐增多,在豫剧中取得了主导地位。
各行当都有自己的表演要诀,如手势要诀是“花脸过项,红脸齐眉,小生齐唇,小旦齐胸”,武打戏的短打要诀是“身如蛇形眼似电,拳如流星,腿似钻;稳如重舟急似箭,猛、勇、急、快、坐、站稳如山”,在枪路上,有“走丝”、“连九枪”、“十三枪”、“九个鼻”、“八杆”、“单倒”等路数。青衣中闺门旦表演要诀是“上场伸手似撵鹅,回手水袖搭手脖;飘飘下拜如抱子,跪下不能露脚脖”,“说话不看人,走路不踢裙,男女不挽手,坐下看衣襟”。彩旦表演要诀是“斜眼偷看人,说话咬嘴唇;一扭浑身动,走路摔汗巾”。小旦出场式是“出门按鬓角,双手掖领窝,弯腰提绣鞋,再整衣裳角”。小生表演要诀是“清、净、冲”。“清”是清秀,唱词吐字清,神态秀气;“净”是动作干净利落,恰到好处;“冲”是武打勇猛,精神振奋。
编辑本段豫剧流派
豫剧因各地语音差异,在音乐上形成带有区域特色的艺术流派。清末民初,洛阳等地的豫剧多用下五音,而开封等地的豫剧多用上五音,形成鲜明对比。为了区别,豫剧艺人将洛阳等地的唱腔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称开封各地的唱腔为豫东调(又称祥符调)。新中国成立后,豫剧专家又把豫东调细分为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这一划分得到广泛认同,即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形成于豫南沙河一带的沙河调。其中祥符调、沙河调、豫东调多用上五音,豫西调多用下五音。
祥符调,发源于开封,是豫剧的母调。为标准的中州音韵,是最正宗的豫剧唱腔。男腔高亢激越、古朴醇厚;女腔庄重大方、委
豫剧《抬花轿》婉俏丽。祥符调唱词通俗易懂,多为7字句或10字句,唱功有“宁唱十句戏,不道一句白”的艺谚流传。[6]小生多用二本嗓,须生用本嗓、二本嗓等,旦角多用小嗓,丑角多用本嗓二本嗓,净多用疙瘩腔,风格清新典雅、悠扬婉转。代表人物中,旦有陈素真、马双枝、李景萼、阎立品、桑振君、宋桂玲、王秀兰、姚淑芳、王敬先、田岫玲、张水英等。
豫西调(西府调), 声音低沉,吐字清晰,吐字清晰,字字入耳,生旦净丑多用大本嗓,本嗓后挫下压;适合演悲观、愤慨,音乐深沉、悲壮。代表人物中,旦有常香玉、崔兰田、毛兰花、苏兰芳、汤兰香等;生有贾宝须、王二顺、王遂朝等。
豫东调,慷慨激昂,粗犷豪迈。女声花腔较多,具明快、俏丽等特点,大小嗓结合,本嗓小嗓混杂使用,男声粗犷豪迈,多以二本嗓、本嗓多交替使用。代表人物中,生有唐玉成、杨启超、刘新民、刘忠河、谢庆军、索文化等;旦有花桂荣、王润枝、司凤英、黄儒秀、陈玉英、张秀兰、黄爱菊、张卫华、董芙蓉等;净有李斯忠、吴心平等。
沙河调,活泼婉转,激昂嘹亮。既适宜表达愉快舒畅的心情,也适宜表达慷慨壮烈的气氛。流传于淮北、沙河流域,安徽人称梆子剧、淮北梆子。代表人物中,生有顾喜轩、刘法印、曹彦章、张三旺等;旦有刘玉梅、安金凤、徐梅兰等。
编辑本段著名演员
早期的豫剧演员在一起合作演戏过程中,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逐渐被赋予一个雅号,如祥符五朵云、杞县三亭、豫东五杆旗等清末民初组合,而更早期的演员组合已无从查证。从民国十六年(1927年)起,中国戏曲界吹起流派风,以表演者姓名当作流派的标记,象徵着个人表演风格成为传统戏曲界的楷模。剧评家、表演家、剧作家、戏迷们都开始以派别来品论表演者的艺术风范,“流派”便成为一种习惯用语,影响所及,豫剧也出现了流派的说法,经常被谈论的有陈(素真)派、常(香玉)派、崔(兰田)派、马(金凤)派、阎(立品)派、桑(振君)派等旦角六大流派。流派的出现对豫剧有正面意义, 其表演特色是豫剧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
祥符五朵云李剑云★阎彩云★林黛云★时倩云★贾碧云
杞县三亭陈玉亭★刘金亭★程兰亭
豫西十八家老国公老生:老盛三★ 刘喜连 ★ 张姐 ★ 张庆员
旦行:张小无 ★ 列灿柔 ★ 老百合 ★ 纪喜来 ★ 大金城
花脸行:李合群★ 况膏云 ★ 老庆和 ★ 鲍公义 ★ 李留柱
丑角:老赵奶 ★ 唐诚 ★ 黄曹城
小生:郑金城
豫东五杆旗大花旗:花桂荣
大红旗:唐玉成
杏黄旗:黄儒秀
雪白旗:刘玉梅
小蓝旗:陈素花
豫剧十八兰组一:毛兰花★崔兰田★王兰琴★郭兰仙★祁兰芳★李兰菊★罗兰梅★汪兰巧★秦兰花
组二:车兰玉★黄兰祥★范兰荣★司兰荣★张兰宝★冯兰青★刘兰玉★马兰凤★周兰凤
沙河三少李家玉★易湘山★王仲华
三鼎甲1930年代:陈素真★司凤英★常香玉
1950年代:陈素真★常香玉★桑振君
汴京三王王敬先★王秀兰★王素君
界首四大名旦闫立品★马金凤★徐艳琴★毛兰花
十二大名旦六大名旦: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
其他名旦:王秀兰★司凤英★马双枝★史彩云★姚淑芳★李景萼
台湾豫剧皇太后:张岫云
豫剧皇后:王海玲
豫剧小天后:萧扬玲
童星秦梦瑶★孔莹★牛欣欣★张欣怡★邓鸣贺★赵艺多★张楚怡
六大名旦
陈素真,原名王若瑜,17岁被誉为“豫剧皇后”、22岁在西安荣获“豫剧大王”的美誉。豫剧自陈素真起,
豫剧名家格局一新。开创了豫剧雅致化一个新时代。唱念做打影响其后旦角行当。从艺66年,积一身绝技,文武生旦不挡,唱念做打俱佳。她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开创了豫剧舞蹈化、技巧化、形式美之先河,唱腔古朴典雅,含蓄俏丽,表演细腻传神,规范讲究,身段优美、行动如飘,被专家称为“豫剧舞台上的一尊美神”。代表剧目《宇宙锋》、《三上轿》、《梵王宫》、《春秋配》、《拾玉镯》、《凌云志》等。先后有邹少和、程砚秋、田汉、曹禺等因敬服陈素真而题词。
常香玉,“常派”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多彩多姿,雅俗共赏,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开创了豫剧旦角真假声结合唱法的先河。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培养的弟子有韩玉生,高玉秋,孙玉菊,王希玲,虎美玲,小香玉,王惠,李金枝,汪荃真,朱巧云、范军等,是当代豫剧舞台上的中坚力量。
崔兰田,崔兰田的演唱以豫西调为主,兼用豫东调,是豫西流派的代表演员之一,在“豫剧十八兰”当中,其成就和影响为最大。她擅长塑造古代妇女中的悲剧人物形象。久演不辍的《桃花庵》、《秦香莲》、《三上轿》、《卖苗郎》被誉为崔派艺术的四大悲剧。崔派唱腔深沉浑厚,含蓄蕴藉,韵味悠长。尤其是特有的鼻腔音和高低腔对比的演唱方法,幽咽低回,生动鲜明,富有情感色彩和艺术魅力。她的表演,庄重大气,做而不过,含而不露,以静显动,朴实无华。崔兰田所扮演的悲剧人物,其唱其表,无不渗透着她对妇女命运的观察和体悟、理解和同情,给人一种凝重的历史苍桑感。
马金凤,她的嗓音明亮纯净,清脆圆润,音质坚实、柔韧,唱法上以假声为主,真假声结合运用;唱工以大段叙述性“豫东调”“二八板”为其擅长,吸收山东梆子的音调加以融化;唱腔结构严谨,旋律简练、朴实,节奏明快、舒展,技巧娴熟,造诣深厚。其特点刚健豪爽,深入浅出,蕴藉醇化。她演的穆桂英溶融青衣、武旦、刀马旦等表演程式为一炉,独具匠心地创造了适合剧情人物需要的“帅旦”这个新的艺术行当,成功地塑造了气宇轩昂、雍容大度、巾帼英雄穆桂英的艺术形象。
阎立品,她的表演体现七分神韵,三分造型,重神传神,运神展姿,造姿展美的艺术风格。在行腔上追求以情带声、字正腔圆,常常为扩展音域,求一新声,苦咏千百遍。代表名剧有《秦雪梅》、《蝴蝶杯》、《玉虎坠》、《碧玉簪》、《盘夫索夫》、《西厢记》等等。
桑振君,自幼学习河南坠子,后改学豫剧。 桑振君不仅继承了豫剧不同地域派别的演唱传统,而且擅长从各种表演流派以及多种姊妹艺术中,吸取精华,发展变化,而后融会贯通,最后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桑派”演唱艺术。她在豫剧声腔中,将河南坠子这门艺术吸收到豫剧之中,豫剧的旋律显得丰富多彩,优美耐听。正是由于她把河南坠子的韵律和嘴皮功夫巧妙地融入唱腔,才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演唱风格。她的声腔甜润娟丽,旋律变化有致,尤以“口伶齿俐、韵乖字巧”出名。
其他名家
除上述豫剧六大名旦外,豫剧旦角还有五个流派:张岫云的张派,徐艳琴的徐派,宋桂玲的宋派,王秀兰的王派,安金凤的安派等;小生四大流派:赵义庭、王素君、王希玲和刘法印;须生五大流派:唐玉成、唐喜成、刘忠河、刘新民和李树建;黑脸两大流派:李斯忠的李派、吴心平的吴派;丑角两大流派:牛得草的牛派、高兴旺的高派;武生流派:王二顺的王派。
张岫云(1928-) ,艺名“万里云”,临颍人。
台湾三代豫剧人左起王海玲.张岫云.萧扬玲8岁时曾受教于豫剧名旦“玻璃脆”,一年后入“万家班”学艺,之后又拜豫剧名家杨金玉门下学艺,工青衣、闺门旦。还曾拜师于豫剧名小生“筱火鞭”。因其拜师多,学的行当、剧目多,因此在她16岁后演出于豫东及界首等地时就以能文能武知名。她于1949年随国民党撤往越南,1953年又随军赴台,到台湾后,成立海军陆战队飞马豫剧队。飞马豫剧队成立后初次公演就轰动台湾。张岫云从此在台湾一举成名。被誉为“台湾豫剧皇太后”。
宋桂玲(1933-1999),开封人,国家一级演员。10岁进开封快乐戏院学豫剧,专攻刀马、花旦。曾师从豫剧老艺人赵清和,后又曾随京剧艺人金丝猴学武,12岁便以“文武双全”之誉担任主演。她性情刚烈,学艺刻苦,勤于钻研。从艺57年,积绝技于一身,一生出演近150部戏,不仅以花旦、闺门旦著称,而且能翻能打,文武全能。1952年,她参加中南区戏曲观摩会演,以一折《投衙》竟与“豫剧皇后”陈素真获同等奖励。之后,又赴朝鲜前线参加了抗美援朝慰问演出,20岁时已闻名遐尔。她的《秦香莲》、《桃花庵》、《穆桂英下山》等在广大观众中享有盛誉。尤其是经她精心修改的传统剧目《香囊记》(《抬花轿》),精彩至极,轰动一时。1982年4月在北京演出时,国际剧协英国中心主任米歇尔、朱里安特意拜访宋老师,十分推崇她的表演。
徐艳琴,旦角。原名杨玉枝。夏邑人。 9岁随父母讨饭到新密市后,拜师学戏。12岁登台演出,受到观众欢迎,被誉为“十二岁红”。14岁在巩义市搭周银聚戏班演唱,先后主演了《玉虎坠》、《红月娥背刀》、《老征东》、《樊梨花征西》等。20世纪30年代到开封搭班永安舞台,与著名演员马双枝、王润枝等曾一度同台演出,主演了《二龙山》、《兴汉图》、《春秋配》、《杭州打擂》、《胭脂》等多出戏。其唱腔优雅,高低自如,刚柔相济,缓急有致,刻画人物声情并茂,扣人心弦,喜、怒、哀、乐,声声入耳,唱出人物性格恰到好处。她基本功扎实,武打精湛,身姿矫健敏捷,跌扑摔打,舞枪弄刀,样样身手不凡。她表演眉目传神,神形兼备,一招一式皆能从人物性格出发,表现出人物的不同心理状态。无论是刀马旦、帅旦,还是青衣、花旦,都得心应手,演的惟妙惟肖。
牛得草(1933-1998),丑角。开封人,原名牛俊国。他10岁 豫剧名家(4张)学艺专攻文丑,在博采旁收、广取众长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自成流派,“官丑”尤称一绝。他技艺精湛,唱、念、做、舞俱佳,既讲究程式规范,又力求贴近生活;洒脱雅致,寓庄于谐;既有大家风范,又有乡土气息。其代表剧目有《卷席筒》、《做文章》、《张古董借妻》、《三不愿意》、《拾女婿》等;后期主要演出《唐知县审诰命》(即《七品芝麻官》)。《唐知县审诰命》由牛得草亲自执笔并主演,在1979年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改编为电影《七品芝麻官》并获第四届“百花奖”最佳戏曲影片奖,其中的一句台词“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脍炙人口。
高兴旺(1917-1983),丑角。鄢陵县人。12岁跟班学戏。在漯河、许昌等地流动演出。1949年3月参加开封工人剧团,1953年开封工人剧团改名开封市实验豫剧团,1956年合组为开封市豫剧一团。期间,高兴旺一直是“祥符调”当家丑角演员。1959年调河南豫剧院一团,任主要演员。代表剧目有《卷席筒》(饰张仓)、《推磨》(饰李红信)、《喝面叶》(饰王士驼)、《刘二楞卖烧饼》(饰刘二楞)等。1956年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汇演获表演一等奖。生前系河南省剧协理事。他主演的现代戏,贴近现实生活,乡土气息浓郁,时代感强,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他的唱腔淳朴自然,憨厚流畅,而且情绪饱满,分寸适度,不温不火,亦庄亦谐,具备一种“平民化”的情怀。他主演的《推磨》,使他的艺术达到了新的境界,而且具有鲜明的美学品格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赵义庭(1915-1992),生角。山东曹县人。他学戏时师从李建才,擅长“豫东调”。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已是河南梆子著名文武小生,井于1935年灌制了豫剧的第一张生行唱片。曾先后与陈素真、常香玉长期合作,同台演出,观众评为“珠联壁合,相得益彰”。代表剧目有《南阳关》(饰伍云召)、《八郎探母》(饰杨八郎)、《提寇》(饰寇准)、《黄鹤楼》(饰周瑜)、《贩马记》(饰赵宠)、《白蛇传》(饰许仙)等。
唐喜成(1924-1993),尉氏人,豫剧“二本腔”(假声)演员。他幼年唱男旦,17岁嗓音失润,遂苦练武功,改演武生和花脸,同时悉心钻研假声唱法,终于练出了很好的二本腔,成为唱做俱佳的生角演员,人称“响八县,一拿三”(即生、旦、?三者皆能)。唐喜成的演唱虽以假声为主,但音域并不窄,而且声音洪亮,高低音衔接自然,控制自如。特别是吐字清晰,唱高腔也能保持音色的柔和悦耳,这在梆子戏二本腔演员中很难得。在5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他以宏亮、委婉的“二本腔”和细腻的表演,塑造了众多正直、廉明、潇洒的生角形象。代表剧目有《南阳关》、《辕门斩子》、《三哭殿》等。
李斯忠(1921-1996),净角。宁陵人。7岁时学唱民歌,12岁拜王家玉为师,17岁出科,因嗓音洪亮绰号“八里嗡”。他主演的《司马茅告状》1956年获河南戏曲观摩演出演员一等奖。1958年与崔兰田合作,为周恩来总理演出《见皇姑》一折。先后演出数十个剧目,演出的《唐知县审诰命》获建国30周年献礼一等奖。他的唱腔以豫东调为主,豪迈奔放,嗓音洪亮。
王秀兰(1925年-),女,汴京三王之一,民权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王秀兰开始享誉艺坛,1940年她同常香玉在西安同台演出《西湘记》、《二度梅》、《桃花庵》、《秦雪梅》等剧目,豫西、祥符风格相得益
汴京三王(左起,王素君、王秀兰、王敬先)彰,斐声豫陕。王秀兰表演风格端庄大方,温文尔雅,行腔正宫大调,音色甜润,表演稳健洒脱,不枝不蔓,在古城开封艺坛上独领风骚数十年。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她和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王敬先、王素君一起联袂演出,珠联璧合,“汴京三王”传为佳话。主要代表剧目有《王金豆借粮》《风雪配》《刘金定下南唐》。
王素君(1933- ),女,汴京三王之一,豫剧文小生表演泰斗。生旦兼工,开封人。王素君5岁从艺,7岁登台。原工旦行,其扮演的苏三、祝英台、刘兰芝(《孔雀东南飞》)以及小二姐,均属上乘佳品。1953年,自在《陈妙常》一剧中反串小生潘必正,引起轰动。从此一发而不可收,遂成生行能手,是豫剧界少有的“生旦两门抱”的全才演员。代表作《王金豆借粮》、《小二姐做梦》、《必正与妙常》等。
王敬先(1933年-),女,汴京三王之一,原名李水仙,原籍开封朱仙镇,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武旦、刀马旦。以“踩跷翻打行当全,青衣花旦文武生”著称。王敬先在豫剧舞台上开创了武旦先河,是至今无人可及的武旦。因精湛的功夫和绝活“踢枪”的表演使她赢得了一个“满场飞”的外号,她的武打沉稳娴熟、干净利落,演唱嗓音亮丽、纯正、字正腔圆、顿挫有致、韵味独具。
安金凤(1933年-),旦角,沙河调名家。又名齐小凤。1949年,在郑州老坟岗拜豫剧名旦阎彩云为师,专工青衣花旦。她扮演的秦香莲、窦氏、周凤莲、胡凤莲、白莲花、花木兰、麻风女等角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演现代人物江姐、阿庆嫂、李奶奶等也较成功。安金凤嗓音圆润、做戏稳健、扮相干净。其代表剧目主要有《白莲花》、《铡美案》、《香囊记》、《洛阳桥》、《斩岳云》、《打春桃》等。
吴心平(1937年-),老生、黑头。宁陵县人。先后在100多部戏曲、电影、电视剧中扮演主要角色。特别是1963年出演《社长的女儿》社长一角在全国引起轰动。1979年,他在河南影业公司与香港金马影业公司联合摄制的彩色电影戏曲片《包青天》中成功地扮演了包拯,赢得了豫剧“活包公”的赞誉。他既攻老生,又演黑脸,工于传统戏,擅演现代戏,在艺术上形成了唱腔浑厚、吐字清晰、表演朴素大方的风格。
刘忠河(1943年),红脸王代表,被称作为豫剧“马连良”,他唱腔古朴、豪放、大方独特自成一派,他弟子众多、戏迷遍布全国、为弘扬豫东红脸艺术常年工作在一线、下乡演出,把戏曲艺术挥洒在华夏每一片土地上。自1980起其唱段即被录制成唱片发行全国及东南亚各国。其代表剧目有《打金枝》、《三打金枝》、《血溅乌纱》、《十五贯》、《辕门斩子》、《清风亭》等。
王二顺(1920年-1977年), 登封郜城镇人。幼年学吹琐呐,拉胡琴。12岁进科班学戏。豫西调大腔大口唱腔的杰出代表,有着本嗓下五音行腔,嗓音宏亮,音域宽厚,刚柔结合,行腔自然,优美动听, 到老声誉不哀。主攻武生,兼演须生、花脸,文武兼备。先后师承豫西戏篓子李留住,名小生徐双槐,名须生张同庆,花脸韩小丹等。功底坚实,技艺娴熟,功架稳健,有“变脸”、“出彩”、“倒踢椅子”等特技。其唱腔承豫西派本嗓“下五音”行腔,刚柔相济,独树一帜。
王希玲(1944年-),豫剧小生,以"传人物之神"为最高境界。不拘泥程式的束缚,努力探寻程式与人物,程式与生活,古典戏曲与现代美的契合点,代程式为人物服务。由她主演的《风流才子》唱响城乡,轰动京城,风靡海内外,演出超千场。王希玲还多次赴香港、澳门、台湾、法国、意大利等地区演出。她追求豫剧的"真、深、新、美"。以《风流才子》、《情断状元楼》、《春秋出个姜小白》、《金殿抗婚》、《陆逊拜帅》等为代表,形成自然淳雅、清新明秀、超凡脱俗的艺术风格。以小生领衔主演,把豫剧小生提到了与旦角齐肩的地位,使豫剧小生行当的发展步入新的阶段。 豫东八大红脸王(8张)
唐玉成(1895-1973),须生,虞城人。 他是豫东调最有代表性的须生演员,不仅扮相壮美,表演细腻洒脱,善于刻画人物的性格情态,而且唱腔别具风采。在演唱时,多是真假嗓结合,先低后高(一般由C调升到E降调),刚柔相济,浑厚朴实,耐人寻味。他特别擅长运用偷字、嵌字、闪板及哀颤(寒颤)等巧妙唱法,使人听起来既感到粗犷豪放,又别具风采。同刘新民、索文化、陈传明、谢庆军、朱坤芳、洪先礼、张枝茂并称为豫东“ 八大红脸王 ”。
李树建(1962年4月生),豫剧须生,汝州人。现任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剧协主席。经长期走访和专研豫西调名家,逐渐形成了自己具有明显个性特征的独特唱法,即既有王二顺嗓音洪亮、音域宽广、声韵醇厚的特色,又使原本就擅长表现曲折委婉感情的“豫西调”更加悲壮苍凉。在演唱方法上,既有马连良“衰派”的散淡优雅,又有周信芳“麒派”的苍凉悲壮。他主演的《程婴救孤》,在海内外反响太大了,为当代豫剧的杰出代表。
梅花奖得主
豫剧梅花奖获得者涉及6省20家院团。 下表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名单及其所属院团,排名不分先后。
姓名剧团
王红丽(二度梅)河南省小皇后豫剧团
章 兰(二度梅)山东省聊城市豫剧团
李树建(二度梅)河南省三门峡豫剧团、河南省豫剧二团
汤玉英河南省豫剧三团
汪清芬河南省豫剧二团
牛淑贤(梅花榜首)河北省邯郸东风剧团
虎美玲河南省郑州豫剧院
胡小凤河北省邯郸东风剧团
李喜华湖北省襄樊豫剧团
李金枝河南省豫剧一团
谷秀荣河南省豫剧一团
陈淑敏河南省洛阳豫剧团
小香玉(梅花奖榜首)山西省太原豫剧团
朱巧云河南省开封豫剧团
周 桦甘肃省兰州豫剧团
张春玲湖北省十堰市豫剧团
朱桂芹山东省菏泽市豫剧团
颜永江河南省平煤集团豫剧团
金不换河南省鹤壁豫剧团
苗文华河北省邯郸东风剧团
汪荃珍河南省豫剧三团
贾文龙(梅花奖榜首)河南省豫剧三团
李新花山东省济宁市豫剧团
杨红霞河南省豫剧三团
王 惠河南省豫剧一团
刘晓燕河南省平顶山豫剧团
田 敏河南省豫剧二团
郭英丽河北省邯郸东风剧团
陈新琴河南商丘市豫剧院
徐俊霞河南省豫剧一团
楚淑珍河南省平顶山豫剧团
张虹江苏省梆子剧团
燕凌江苏省梆子剧团
张晓东安徽省梆剧
著名剧作家
樊粹庭(1905-1966),原名樊郁。遂平人。豫剧作家、导演、改革家、教育家,被称为“现代豫剧之父”。
樊粹庭1929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学生时代经常出入戏院和票房,与艺人交往,并粉墨登场。1934年创办豫声剧院,自任团长、编剧和导演,改革豫剧的表演、音乐、服装及化妆。1935年开始编写剧本,在20余年中创作剧本37部、改编剧本20部,他的剧作思想内容健康、进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他的剧作结构严谨、情节曲折、手法新颖,被冠名“樊戏”。他最著名的有四大悲剧是《涤耻血》、《三拂袖》、《霄壤恨》和《义烈风》;四大喜剧是《洛阳桥》、《凌云志》、《女贞花》、《柳绿云》;四大历史剧《王佐断臂》、《水工郑国》、《宋景诗与武训》和《再生铁》;四大神话剧《红珠女》、《劈山救母》、《金山寺》、《雷峰塔》。
杨兰春,男,豫剧编剧、导演。河北武安人。1952年到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学习。1953年毕业。在学习期间,和田川、胡沙等合作改编的《小二黑结婚》,成为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保留节目。1956年起,先后任河南豫剧院艺术室副主任、河南省歌剧团副团长,河南省豫剧院三团团长、中共河南省文化局核心小组成员、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河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第三届理事、第四届副主席、河南分会副主席。是中共十一大、十二大、十三大代表,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杨兰春先后改编和创作的作品有《小二黑结婚》、《人往高处走》、《刘胡兰》、《朝阳沟》、《冬去春来》、《朝阳沟内传》等。同时他还导演了不少现代戏和传统戏。如《血泪仇》、《赤叶河》、 《志愿军的未婚妻》、《秦香莲》、《唐知县审诰命》等。
编辑本段豫剧剧目
豫剧的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历史小说和演义。如封神戏、三国戏、瓦岗戏、包公戏、以宋朝为背景的戏如杨家将和岳家将等题材,还有很大一部分描写婚姻、爱情、伦理道德的戏。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现了不少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
剧目呈现(19张)据1956年统计,传统剧目有647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对花枪》、《三上轿》、《三拂袖》、《涤耻血》、《宇宙锋》、《地塘板》、《提寇准》、《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跑汴京》、(《对绣鞋》)、《劈山救母》、《春秋配》、《女贞花》、《必正与妙常》等。1949年以来,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有《红娘》、《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破洪州》、《五世请缨》、《唐知县审诰命》、《打金枝》、《三哭殿》、《桃花庵》、《大祭桩》、《秦雪梅吊孝》、《刘墉下南京》、《五女拜寿》、《香囊记》(又名《抬花轿》)、《坐桥》等。创作改编的现代戏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等,移植演出的有《小二黑结婚》、《罗汉钱》、《祥林嫂》、《五姑娘》、《红色娘子军》、《泪洒相思地》等。海峡两岸豫剧界又创作出许多新作品,如《香魂女》、《新白蛇传》、《中国公主杜兰朵》、《铡刀下的红梅》、《程缨救孤》、《清风厅上》、《花嫁巫娘》、《秦少游与苏小妹》、《武后与婉儿》、《龙宫奇绿》、《美人尖》、《田姐与庄周》、《斗笠县令》、《龙门大佛》等。
编辑本段豫剧团
罗列分布在大中华区历史上以及现存的主要豫剧团,按照各省(市、区)字母顺序排列如下:
省(直辖市)剧团
安徽省毫州市豫剧团★淮北市豫剧团★濉溪豫剧团★阜阳金鹏豫剧团★颍上县豫剧团★涡阳县豫剧团
北京市北京占奇豫剧团
甘肃省兰州市豫剧团★甘肃省豫剧团
贵州省贵阳市豫剧团
河北省东风豫剧团★邢台市豫剧团★春燕豫剧团★平原青年豫剧团★元氏县豫剧团
河南省河南豫剧院★郑州市豫剧院★安阳市豫剧团★濮阳市豫剧团★鹤壁豫剧团★焦作市豫剧团★洛阳豫剧团★小皇后豫剧团★三门峡市豫剧团★许昌市豫剧团★开封市豫剧团★新乡市豫剧团★商丘市豫剧团★周口市豫剧团★漯河市豫剧团★平顶山市豫剧团★驻马店市豫剧团★信阳市豫剧团★南阳市豫剧团
黑龙江省鹤岗市豫剧团★哈尔滨市豫剧团★伊春市豫剧团
湖北省武汉市豫剧团★襄樊市豫剧院★十堰市豫剧团★老河口豫剧团★湖北省豫剧团
吉林省长春市豫剧团★吉林省豫剧团
江苏省江苏省梆子剧团★徐州豫剧团★丰县小皇后豫剧团
辽宁省抚顺市豫剧团
青海省西宁市豫剧团
山东省鲁新豫剧团★济宁市豫剧团★聊城市豫剧院★菏泽市豫剧团★蒙阴县豫剧团★临沂市豫剧团★藤县豫剧团★枣庄市豫剧团★枣庄市齐声豫剧团★曹县豫剧团★成武县豫剧团★邹城市豫剧团★汶上县豫剧团★泗水县豫剧团★东平县豫剧团★兖州市豫剧团★鱼台县豫剧团★长清县豫剧团
山西省太原市豫剧团★大同市豫剧团★阳泉市豫剧团★长治市豫剧团★绛县豫剧团
陕西省西安市豫剧团★狮吼剧团★民众剧社★咸阳市豫剧团★宝鸡市豫剧团
四川省四川省豫剧团
台湾地区中州豫剧团★台湾豫剧团
天津市天津市豫剧团
西藏自治区西藏豫剧团
新疆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豫剧团★石河子市豫剧团★农九师豫剧团★阿克苏豫剧团
还有很多豫剧团未列入表中,请您谅解,谢谢!
豫剧是发源于中国河南省的一个戏曲剧种,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居中国各地域戏曲之首。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豫剧是在继承河南梆子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除河南省外,鄂、皖、苏、鲁、冀、晋、陕、甘、蜀以及新疆、台湾等省区都有专业豫剧团分布,豫剧在台湾舞台上与歌仔戏、京剧呈三足鼎立局面。豫剧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文名:豫剧
外文名:Yu Opera
流行区域:中国大陆、台湾
腔调:中州韵
发源地:河南开封及周边地区
文化价值: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归类:中原文化
目录
简介
名称由来
发展历程
起源
明清时期
民国时期
新中国时期
台湾豫剧
蒋氏父子与豫剧
台湾豫剧发展史
两岸豫剧交流
豫剧艺术
音乐结构
乐器与曲牌
角色行当
豫剧流派
著名演员
六大名旦
其他名家
梅花奖得主
著名剧作家
豫剧剧目
豫剧团
展开
简介
名称由来
发展历程
起源
明清时期
民国时期
新中国时期
台湾豫剧
蒋氏父子与豫剧
台湾豫剧发展史
两岸豫剧交流
豫剧艺术
音乐结构
乐器与曲牌
角色行当
豫剧流派
著名演员
六大名旦
其他名家
梅花奖得主
著名剧作家
豫剧剧目
豫剧团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豫剧(英文:Yu Opera)是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戏曲剧种。
豫剧根据2006年中国文化部门的统计,国有专业豫剧团体数量达167个,民营豫剧团1000多个,是21世纪后拥有专业戏曲团体和从业人员数量最多的剧种。从全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脱颖而出,与京剧、越剧同为中国戏曲三鼎甲:(豫剧为榜眼)。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首。鼎盛时期,除河南外,全国包括京、津、鄂、皖、苏、鲁、冀、晋、陕、甘、蜀、辽、吉、黑以及贵州、青海、西藏、新疆、台湾等20多个省区都有专业豫剧(院)团分布,豫剧团更是不计其数。
豫剧在清末民初已经形成五大流派,即祥符调(以开封为中心)、豫东调(以商丘为中心)、豫西调(以洛阳为中心)、沙河调(以沙河流域为中心,即河南东南部、安徽北部等地)和高调(以濮阳、菏泽为中心)。1930年代豫剧五大流派逐鹿开封,形成唱腔大融合,特别是知识分子改革家的参与,使之豫剧吸收各派之长相互学习竞争,开创了豫剧大繁荣时期。这种融合后的豫剧声腔随即又影响各地。这也为1950年代豫剧在全国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河南梆子被官方正式命名为“豫剧”。从1940年代到1960年代,豫剧开始向全国更广的范围传播,四十年代西进陕西、山西、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五十年代南下湖北、四川、贵州、台湾等地,北上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传播至全国二十多个省份。
1950年代,导演杨兰春、作曲王基笑开辟了一条豫剧现代戏道路,创造了以《朝阳沟》为代表的反调唱法,被称做“现代戏流派”,是豫剧中的歌剧。《朝阳沟》成为一部不可复制的经典。但随之产生的大量豫剧现代戏,也令不少业内外人士担心,因优良传统唱腔在现代戏中的异化和丢失,以及选材审美、唱词设计艺术性的严重缺失,豫剧的雅和韵无法在豫剧现代戏中得到体现,致使豫剧的品位和品质严重下降,并且还造成万人一腔的局面。
在豫剧繁盛时期,从事豫剧专业的演职员,其成分已不仅仅是汉族、回族和满族,还有朝鲜族、蒙古族、高山族、犹太人等少数族裔,在一些全国性的戏剧活动中,她还被公认为是当今艺坛上的“叫座剧种”。特别是她那根植中原、昂奋勃发的宏大气魄,雅俗共赏的审美效应,高亢激越、简洁明快的唱腔曲调,古今兼具、老少咸宜的表演风格,幽默诙谐、乐观向上的语言情趣,不难不涩、南北易懂的中州韵音,质朴无华、宽厚浩然的文化风貌,反映现实、贴近生活、有血有肉的大众格局等,都是中国其他戏剧品种所难以企及的。[1]
编辑本段名称由来
1924年,王义成在《京报》副刊《戏剧周报》上发表《豫剧通论》一文,文章中的豫剧是对河南省所有剧种的统称。至1947年秋,洛阳、开封、兰州、西安四地的民间报界方以此称谓专指河南梆子。1947年,豫剧教育家李战在兰州组建甘肃第一个豫剧表演团体“新光豫剧团”,1948年又创办豫剧历史上第一所学校“私立新光豫剧学校”,这是最早使用“豫剧”名称的组织机构。
豫剧拷红剧照(16张)豫剧之名的正式确立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河南梆子受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1950年,中南区军政委员会文化部为发展戏剧事业,派人在郑州招收一批河南梆子演员到武汉,组成以陈素真、王魁元、黄忠祥为首的“群众河南梆子剧团”。1951年,“群众河南梆子剧团”演员李景萼等人在中南区军政委员会的春节联欢会上表演《拷红》一剧,演出结束后,中南区军政会副主席邓子恢接见了相关演员。谈到河南梆子时,邓子恢说:“河南梆子是个小名,豫是河南省的简称,我看可以取个大名为豫剧比较恰当。”同年8月间,该剧团在河南、河北等地巡回演出时将河南梆子改称为豫剧,“群众河南梆子剧团”亦改名为“武汉市群众豫剧团”。1952年12月,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在北京举行。香玉剧社的河南梆子剧参加了会演,在这一次会演中,官方正式将河南梆子的称呼改为豫剧,豫剧一词正式取代河南梆子。此后,中国各地纷纷成立豫剧职业团体,迎来了豫剧的大繁荣时代。
编辑本段发展历程
起源
豫剧的起源最早有三种说法,一说:明末秦腔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结合而成;二说: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三说:在河南民间演唱艺术,特别是明朝中后期,在中原地区盛行的时尚小令基础上,吸收弦索等艺术后发展而成。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大量资料证实,特别是相关人员在编修《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的过程中,各方面的专家进
宋代观看演出的场所--勾栏行广泛调查和论证,得出豫剧最早的诞生地是在开封和周边各县的结论。
豫剧诞生在开封,绝非偶然。这得益于开封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乐舞活动。特别是宋代,开封作为首都,勾栏瓦舍遍布全城,宋代志书《东京梦华录》有明确记载,当时有桑家瓦子、北瓦、次里瓦等,一个勾栏棚可容数千观众之多。当时在开封已经演出了大型杂剧《目连救母》。据清李绿园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成书的《岐路灯》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杞县志》记载,当时梆子戏已在开封、杞县一带盛行,并曾与罗戏、卷戏合班演出,称为“梆罗卷”。据当时的碑文资料记载内容,明皇宫是“当年演剧各班祈祷宴会之所,代远年湮,亦不知创自何时。于道光年间河堤决口,庙宇冲塌,瓦片无存”,可见在道光之前,梆子戏就早就在河南存在。
明清时期
据20世纪的一些老艺人回忆,他们在1912年前后学艺时,曾听师傅说起河南的“内十处”,即祥符(今开封)、杞县、陈留(今开封)、尉氏、中牟、通许、仪封、兰封(今并入兰考)、封丘、阳武(今并入原阳)和“外八处”即淮阳、西华、商水、项城、沈丘、太康、扶沟、鹿邑。据艺人相传,河南梆子最早的传授者为蒋门、徐门两家,蒋门在开封南面的朱仙镇,徐门在开封东面的清河集,都曾办过科班。而开封的老三班,即义成班、公议班和公兴班,传说都历经明、清两代。[2]
义成班,据1916年2月15日《河声日报》载:“省内义成班,原为开封县署民壮总役于建清所组建,历年以来一般梨园子弟在各处演唱,颇享盛名。”义成班于1926年,在开封相国寺的火神庙内建立了永安舞台。舞台的组织管理分前、后台、前台,主要负责管理剧院内的各种杂务,如售票,接待观众,供应茶水;后台,主要负责演出方面的事务,如确定演出剧目,分配角色以及衣箱、道具等方面的工作。
天兴班,原是封丘办的科班,历史比较悠久,不少豫剧名演员出自该班。清末民初曾不断到开封演出。知名演员有李剑云(小名壮丑,工旦)、阎彩云(工旦,1982年去世),其他主要演员有时登科、张治林、聂二妮、孔宪玉、李玉仙、张廷华、李法魁等。
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后,河南梆子更多地进入城市演出,开封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庆茶社、澄怀茶社、庆茶社、东火神庙茶社和同乐茶社等,均争相邀聘河南子班社,义成班、天兴班、公议班、公兴班参加演出。豫剧进入茶社演唱之后,与早已进入茶社的二簧(京剧)形成了相互竞争的局面,因豫剧强大的艺术魅力,使京剧败下阵来,退出茶社,1916年12月29日出版的《嵩岳日报》载:“汴省簧戏屡演屡辍,惟梆戏颇持久”。除省城开封之外,郑州、洛阳、信阳、商丘等地也先后出现演出河南梆子的茶社、戏园,[2]并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叫好之声,连连不绝。[3]
民国时期豫剧(3张)19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开封相国寺先后建立了永安、同乐、永乐和国民四个戏院,各地豫剧演员荟萃开封,广受欢迎。民国十六年(1927年),冯玉祥主政河南,由河南省教育厅在开封成立河南游艺训练班,审编剧目,对数百名演员进行“高台教化”、“服务社会”的教育,被名家称为“河南梆剧改革的第一声”。民国十七年(1928年)省教育厅又成立了戏曲审查会,颁发各种《章程》。以樊粹庭、王镇南、邹少和、蒋文质、张介陶等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的介入,使河南梆子舞台面貌一新。1935年河南省教育厅推广部主任樊粹庭在开封组建豫声戏剧学社,对戏剧的科白、词句、腔调、做工、化装、行头进行改革,对豫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次改革因行政力量的介入,戏剧改革形成了一定的声势;镶入时代思想,提高了剧目、唱词的文学品位,发挥了唱念做舞的综合优势,改革了旧曲,合流了唱调,创立了新腔新韵。樊粹庭还将同乐戏院改为豫声剧院,邀请陈素真、赵义庭等人组成强大的演出班子在豫声剧院售票演出,改编后的豫剧颇受欢迎,1935年5月4日出版的《河南民报》载:“每晚座无隙地”。 1936年,常香玉随周海水的豫西调戏班到开封演出,一举成名。常香玉在梆子泰斗王镇南的帮助和指导下,于1937年成立中州戏曲研究社,致力于豫剧改革,编演新戏。常香玉与当时永安舞台的马双枝,豫声剧院的陈素真,三足鼎立,各展风采。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樊粹庭将原豫声剧院的部分人员组织起来成立狮吼剧团,宣传抗日、募捐演出,支援抗日战士,被称为热心救国之模范。1938年,开封沦陷,国民党军队炸开黄河花园口大提,黄河泛滥,民众流离失所。有不少豫剧团体进入西安,如樊粹庭领导的狮吼剧团,常香玉的香玉剧社,崔兰田的兰光剧社,还有孙老七创办的河南灾童戏剧学社等,西安成为豫剧的演出的重要阵地。[2]还有一些演员进入安徽界首演出,如毛兰花、马金凤、阎立品等。在抗战中,各流派的演员为了谋生而到处流动,他们打破门户之见,相互搭班演出,使豫剧各流派有了更多的交流。
新中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职业豫剧表演团体在大陆相继成立,新编曲目、剧目大量出现。国家摄制了大量的舞台艺术纪录电影片、电视片,保存纪录了许多艺术家和剧团的表演艺术。1956年3月河南豫剧院成立;同年5月16日,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戏曲艺术的优秀传统,有系统、有计划地培养戏曲艺术的新生力量为己任,以豫剧专业为主的河南省戏曲学校(今中原文化艺术学院)正式成立;[4]同年9月8日, 大陆政要与豫剧(8张)河南省文化局提出在全省挖掘整理传统剧目,并决定在年底召开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12月举行的观摩大会上,共有23个剧种参加演出,豫剧剧目几乎占演出剧目的一半。1950年代中期,全国许多省、市、自治区普遍建立豫剧职业演出团体,使豫剧已成为中国境内流布较广的戏曲剧种之一。1957年,随着反右斗争的不断扩大,全国各地有一批豫剧工作者如阎立品、陈素真都被打成右派,遭到批判。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的口号中,豫剧同其他戏曲团一样,大量传统服装、道具、戏曲资料被视为封建残余而被烧毁。还有许多豫剧演员遭到批斗,如常香玉被剥夺演出权,《河南日报》对她进行批判,称之为“大戏霸”。同时,包括河南豫剧院在内的一些豫剧团被撤销或合并,在全国大力普及样板戏的形势下,豫剧工作者为豫剧移植样板戏做了大量工作,一些不适合演样板戏的演员被迫改行。从1966年到1972年这段文革时期,豫剧除了移植样板戏外,几乎没有新创做的剧目。
文革结束后,传统豫剧剧目重新走上舞台,从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豫剧创作有了一种新的思想涌动,伴随着“伤痕文学”的脚步,豫剧出现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作品。到1983年,文革时期的创造桎梏已被打破,豫剧新剧目从作品内容到表现形式、从艺术实践到理论研究等各方面都有了新的探索和实验。
豫剧国际交流(5张)1980年举行了“豫剧流派汇报演出”,逐渐形成各大豫剧流派,出现了不少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这次汇演有着重大意义,从艺术和影响力上确立了常、陈、崔、马、阎五大旦角流派。
1990年代,河南电视台自1994年开播的《梨园春》栏目以擂台赛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得到广泛好评。《梨园春》栏目组在中国大陆、台湾以及国外各地演出,使豫剧影响力进一步扩大。2009年,中国戏曲学院首次从全国招收24名学生,组成2009豫剧本科班,豫剧首次成为大学的一门专业。2010年9月18日至9月20日,河南省文化厅一行10人赴新加坡参加2010年新加坡华族文化节,与台湾豫剧团和新加坡戏曲学院共同举办了“亚洲豫剧论坛”,成为豫剧发展史上第一次跨国举办的豫剧论坛。
台湾豫剧
国民党为表现其文化正统性而提出“弘扬中原文化”的主张,豫剧做为中原文化典型代表在台湾得到大力发扬,1950年陆军政战文工体系在高雄凤山排出台湾第1批豫剧公演。李登辉、陈水扁在台湾执政时期,大力推行本土文化,台湾豫剧环境受到影响。在马英九上台后,随着两岸关系的升温,豫台文化交流不断加深,豫剧在台湾的影响力进一步彰显。2008年08月,河南省决定每年免费为台湾培养一批豫剧演员,扶持台湾豫剧发展。目前,台湾豫剧团是隶属于中华民国文化部国立台湾传统艺术总处的国家级公立豫剧表演团体。
蒋氏父子与豫剧
1949年4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南京,国军将领黄杰率领近四万官兵撤往越南富国岛,这些官兵多为 台湾名流与豫剧(5张)苏、鲁、皖、豫诸省人,部队中有一军官李久涛,其太太张岫云原是唱豫剧的红角。大家号召张岫云成立剧团(后命名为“中州豫剧团”),专门为官兵们表演,以慰藉乡情。1953年,黄杰的部队迁台,划为台湾海军陆战队,驻地高雄。迁台后的“中州豫剧团”在时任海军陆战队司令周雨寰及夫人的关心和时任职参谋长于豪章的支持下,改组为“飞马豫剧队”。同年4月初的一天,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在阳明山革命实践研究院的介寿堂观看了一场豫剧,在演出过程中,蒋介石连声称好,谢幕后,他脱去军帽,频频向台上招手,并对在座的政府要员说豫剧是最富教育之剧种。在1969年4月2日中国国民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晚会上,蒋介石指明要看豫剧,并看完新编历史名剧《杨金花》上下全场,盛赞豫剧具有教忠教孝的意义。1974年,中国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豫剧电影《秦良玉》,呈献蒋介石,甚获赞赏,并令颁三军观赏。
受父亲影响,蒋经国对豫剧亦情有独钟,在他担任中华民国行政院副院长期间,就过观赏过由王海玲女士主演的多部豫剧,并向严家淦和何应钦等人推荐。1965年在飞马豫剧队要奉命解编之际,蒋经国在高雄听取了海军和陆战队的长官们的意见后,下令保留飞马豫剧队,蒋经国还想办法解决了豫剧队的经费问题。在1978年的台湾军队第14届文艺金奖会演上,总统蒋经国亲临观赏,并颁发给飞马豫剧队奖金四万元新台币。
台湾豫剧发展史
1951年中华民国空军成立以毛兰花为核心的业余豫剧团(大鹏豫剧队)。该业余豫剧团开办了台湾史上第1个豫剧科班:中华民国空军业余豫剧团学生班(大鹏豫剧队学生班),招收第1期学生8人,第2期学生4人,第3期学生8人后停办。中华民国陆军有黄龙豫剧队、虎贲豫剧队、捷豹豫剧队,1962年整并成立陆光豫剧队。中华民国海军陆战队有飞马豫剧队;联勤有四四豫剧团。1959年开办的中华民国海军陆战队飞马豫剧队学生班是台湾史上维持最久的豫剧科班(后来改成国立国光剧艺实验学校豫剧科),停办前共培养出9期学生。
台湾豫剧(6张)台湾第3个豫剧科班是还没有培养出毕业生就随剧队停办的中华民国陆军陆光豫剧队学生班(在读生转到飞马豫剧队学生班)。 1965年起台湾军方政战体系开始逐个解散各军种的豫剧团队,空军业余豫剧团1966年在屏东走进历史(联勤四四豫剧团已先散班),1971年陆光豫剧队解散,只有1965年获时任中华民国国防部部长蒋经国下令特别照顾(时任副队长张岫云越级向小蒋力争,小蒋定调后,张在1968年退休)的飞马豫剧队留下。
1973年台湾最后1个民营豫剧团:凤麟豫剧团散班(此前还有1个民营的捷音豫曲团已解散),从此台湾只有公营的飞马豫剧队1个豫剧戏班,1990年代,飞马先后受邀至美、德、奥、意、英等国公演,以豫剧艺术站上国际舞台。1996年,台湾军方决定不再经营戏曲剧队,1月1日飞马豫剧队从中华民国海军陆战队移到中华民国教育部下,改成国立国光剧团豫剧队,它就是现在的国营台湾豫剧团,2008年3月6日,台湾豫剧团脱离国光剧团独立,成为其对等机构。2012年5月20日,中华民国文化部成立后,台湾豫剧团隶属于中华民国文化部国立传统艺术中心。近年来,台湾豫剧团的演出风貌以“结合现代化与本土化,展现包容性与创新性”为发展标志,强调豫剧的本土化,深刻融入台湾内涵。同时,跨文化或跨界创作观念成为台湾二十一世纪创作风潮,台湾豫剧团于2000年首度以意大利著名歌剧《杜兰朵公主》开创豫剧跨文化剧目,演出造成空前轰动。2009年,再度移植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为豫剧版《约束》,此两出跨文化新作,为豫剧在台之现代化与国际化之发展,开启创作新道路。
两岸豫剧交流
1990年7月,台北豫剧改进会一行40人到河南平顶山市演出,开启了两岸豫剧交流大幕。此后,台湾豫剧演员多次应邀到大陆演出。这一时期,被称为“单向交流时期”。1993年,两岸的豫剧交流由单向交流进入双向交流时期。1998年4月,由国家一级演员虎美玲带领的郑州市豫剧团40人首次以整团的形式赴台演出。2001年之后,两岸豫剧交流进入合作时期。河南艺术家赴台排演了大批豫剧新剧目。2008年08月,河南省决定每年免费为台湾培养一批豫剧演员,扶持台湾豫剧发展。2009年,两岸合作剧目迈向国际舞台,河南艺术家与台湾豫剧团合作的豫剧大戏《约束》,赴伦敦参加“第四届英国莎士比亚双年会”,演出获得很高评价。[5]
编辑本段豫剧艺术
豫剧艺术古今兼纳、刚柔相济、豁达宽厚、有“中和”之美。豫剧以唱见长,首先,豫剧唱腔铿锵有力,大气磅礴、抑扬有度、富有热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豫剧行腔酣畅、吐字清晰、本色自然、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再者,豫剧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再加上曲调诙谐欢快,使得豫剧不仅适合演出轻松的喜剧,它又恢宏大气故又适合演帝王将相的大场面戏,豫西调委婉动听,唱腔悲凉故很适合演悲剧。豫剧在关键剧情上一般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挑战性,一般吐字清晰,易被观众听清,显示出特有的中原文化艺术魅力。
音乐结构
豫剧的唱腔音乐结构属板式变化体,其主要声腔板式有四种,即二八板、慢板、流水板、散板。
二八板在豫剧的四大板类中表现力最强,变化最丰富。除二八板这个基本板式外,还可分为慢二八板、中二八板、二八连板、快二八板、紧二八板、紧打慢唱等板式。因过去是由两个八板(八小节)组成的一个乐段循环反复使用而得名。随着表现内容的不断丰富,这种固定呆板程式已被突破。如今二八板结合了豫东调、豫西调两大流派的唱法而构成,一眼板可构成上百句的大唱段,主要用于叙事。又可据剧情和人物感情而变化,既能表现明快、爽朗、喜悦,也能表现急切、紧张和激愤、悲痛的情景。此外二八板还可派生出呱哒嘴、狗撕咬、乱弹、垛板、搬板凳等。
慢板类有慢板、金钩挂、反金钩挂、 迎风板等板式,一般为三眼板。其上下句唱腔起于中眼而落于
马金凤大师演出《穆桂英挂帅》板上。上句落音较自由,下句落音豫东调和豫西调不同。慢板是豫剧唱腔中常用的板式之一。它的前奏过门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常用的有六梆、四梆、导四梆和迎风一梆等。慢板的起腔形式又分整板和散板两种。整板起的称为头句腔,散板起的是将上句唱栽板或大板起,从下句进入慢板。慢板中普通上下句的基本结构是将一句唱腔分为两个分句,中间有个小过门;全句唱腔之后,随句尾落音有一个八梆跟腔过门(也可以减少为四梆或完全省略)。慢板的行腔除上述最基本的结构形式外,还有通过局部的变化而产生出来的多种花腔。上句有头句腔、三句腔,下句有单过板、双过板等。慢板的收腔又称锁板,基本结构与普通的下句相同,只是收腔时速度大多渐慢,并随着收腔尾音有一个简短的过门。慢板的速度伸缩性较大,可以随其内容情绪的不同而用快、中、慢的速度。
流水板亦为豫剧常用的板类之一,可分为流水板、慢流水板、快流水板、流水连板等。唱腔一般都是眼起板落的一板一眼的形式。可根据需要作不同速度的变化。曲调比较自由灵活,旋律流畅,节奏跳荡,既适用于表现欢快活泼的情景,也适用于表现压抑、忧伤的情感。它还派生出垛板、两锣钻子等。它的主要特征是旋律中跨小节的切分节奏特别多,无论是唱腔的起落,还是唱腔旋律中的起伏、转折,大多出现在眼位上。流水板的上句落音较自由,下句落"5"或"1"音,在普通的上下句结构中,随着唱腔尾句的落音,一般都有跟腔过门。其前奏过门与[二八板]基本相同,知识起板簧头不同。流水板的起腔和收腔形式繁多。流水板类重点附属性板式主要有流水连板和两锣赞子等。
飞板也作非板,无板无眼,节奏自由,是一种朗育式的唱腔,属于散板类。此外,还有滚白、栽板、叫板等。又有哭韵、行韵、绝韵三种格式。哭韵表现悲痛、哀怨的情感;行韵多用于吐诉叙述,绝韵适用于表现果断、激昂的情感。一般用飞板的唱段都较短,四、六、八句即转入其他板式。
以上四大板类的唱词一般都是用"三、三、四"格律的十字句,或"二、二、三"格律的七字句。有时也用一些字数不等的长短句,如二八板中的呱嗒嘴即以五字句为基础,飞板中的滚白即为有唱有白的散文体句式。
乐器与曲牌
豫剧乐队的文场主奏乐器,早期为大弦(八角月琴,演奏员兼吹唢呐)、二弦(竹或木质琴筒蒙桐木面的高音小板胡)和三弦(拨弹乐器)。20世纪30年代,樊粹庭先生节借鉴山东梆子的伴奏乐队,引进了板胡,大弦、二弦逐渐弃置,改用中音板胡为主弦。50年代后,一般的文场逐渐增添二胡、琵琶、竹笛、笙、闷子、大提琴等。有的增加坠胡、古筝等。还有增加电子琴,小提琴及西洋铜管、木管乐器的,组成中西混合乐队。
豫剧乐器(5张)豫剧武场的锣鼓点共有三大类:一、开台锣鼓点,主要由混加官、毛边、鲍老催等。二、配合表演动作及烘托舞台气氛的锣鼓点。大多与京剧相同,但有的叫法不同。常用的有各种形式的一锣、两锣、三锣以及收头、四击头、紧急风、战场等。三、唱腔中的锣鼓点,剧种特色较突出。较常用的有迎风、到脱靴、拐头钉等。流水板类中有各种流水头以及一滴油等。散板类中有各种非板头、滚白等。二八板类锣鼓点最为丰富,又分为单鼓条和双鼓条两类。除两者都有的串锤、长锣等外,单鼓条类中常用的有里撇、外撇等,双鼓条中常用的有五钉锤、梆子穗、风搅雪等。加上其他附属板式唱腔中的各种锣鼓点,总共不下百种。
豫剧文场中的传统伴奏曲牌有300多个,其中唢呐曲牌130多个,横笛曲牌20多个,丝弦曲牌170多个。 唢呐曲牌中常用的有春来到、大汉东山、小汉东山、大桃红、小桃红、大开门、小开门、大风入松、小风入松、文二凡、武二凡、水龙吟、新水令、折桂枝、晏驾令、山坡羊、红绣鞋、唢呐皮、娃娃等;横笛曲牌常用的有朝天子、五六五、哭皇天、云霄歌、石榴花、花朝元歌、百鸟朝凤、鸡爬坡、小开门等; 丝弦曲牌中常用的有小花园、九连环、花错字、小红鞋、苦中乐、浪淘沙、油葫芦、呓怔、算盘子、娶嫁等;豫剧乐队武场的主要乐器有板鼓、堂鼓、大锣、手镲、小锣和梆子等。
角色行当
豫剧脸谱(14张)豫剧角色行当由“生旦净丑”组成。按一般的说法是四生、四旦、四花脸。戏班组织也是按照“四生四旦四花脸,四兵四将四丫环;八个场面两箱官,外加四个杂役”的结构组成。四生即老生、大红脸(红生)、二红脸(马上红脸)、小生;四旦即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闺门旦)、老旦、帅旦;四花脸是黑头、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丑)。也有五生、五旦、五花脸的说法。演员一般都有自己专工行当,也有一些演员则一专多能,工一行外,兼演他行。早期豫剧以“外八角”(四生四花脸)戏为主,生行戏占重要地位。生行的大红脸和二红脸的界限很严,大红脸专演关羽;二红脸专演赵匡胤、秦琼、康茂才等类角色,主要是武功戏。小生行一般有文武之分,也有的演员文武兼备,武功戏较出色。大净主要以唱工取胜,三花脸除表演诙谐风趣外,武功戏也有“盘绳”、“吊水桶”、“空中还原”、“探海”、“元宝顶”、“大翻身”等不少绝招。旦行在以“外八角”为主时代,只占次要地位,但随女演员的登台与逐渐增多,在豫剧中取得了主导地位。
各行当都有自己的表演要诀,如手势要诀是“花脸过项,红脸齐眉,小生齐唇,小旦齐胸”,武打戏的短打要诀是“身如蛇形眼似电,拳如流星,腿似钻;稳如重舟急似箭,猛、勇、急、快、坐、站稳如山”,在枪路上,有“走丝”、“连九枪”、“十三枪”、“九个鼻”、“八杆”、“单倒”等路数。青衣中闺门旦表演要诀是“上场伸手似撵鹅,回手水袖搭手脖;飘飘下拜如抱子,跪下不能露脚脖”,“说话不看人,走路不踢裙,男女不挽手,坐下看衣襟”。彩旦表演要诀是“斜眼偷看人,说话咬嘴唇;一扭浑身动,走路摔汗巾”。小旦出场式是“出门按鬓角,双手掖领窝,弯腰提绣鞋,再整衣裳角”。小生表演要诀是“清、净、冲”。“清”是清秀,唱词吐字清,神态秀气;“净”是动作干净利落,恰到好处;“冲”是武打勇猛,精神振奋。
编辑本段豫剧流派
豫剧因各地语音差异,在音乐上形成带有区域特色的艺术流派。清末民初,洛阳等地的豫剧多用下五音,而开封等地的豫剧多用上五音,形成鲜明对比。为了区别,豫剧艺人将洛阳等地的唱腔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称开封各地的唱腔为豫东调(又称祥符调)。新中国成立后,豫剧专家又把豫东调细分为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这一划分得到广泛认同,即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形成于豫南沙河一带的沙河调。其中祥符调、沙河调、豫东调多用上五音,豫西调多用下五音。
祥符调,发源于开封,是豫剧的母调。为标准的中州音韵,是最正宗的豫剧唱腔。男腔高亢激越、古朴醇厚;女腔庄重大方、委
豫剧《抬花轿》婉俏丽。祥符调唱词通俗易懂,多为7字句或10字句,唱功有“宁唱十句戏,不道一句白”的艺谚流传。[6]小生多用二本嗓,须生用本嗓、二本嗓等,旦角多用小嗓,丑角多用本嗓二本嗓,净多用疙瘩腔,风格清新典雅、悠扬婉转。代表人物中,旦有陈素真、马双枝、李景萼、阎立品、桑振君、宋桂玲、王秀兰、姚淑芳、王敬先、田岫玲、张水英等。
豫西调(西府调), 声音低沉,吐字清晰,吐字清晰,字字入耳,生旦净丑多用大本嗓,本嗓后挫下压;适合演悲观、愤慨,音乐深沉、悲壮。代表人物中,旦有常香玉、崔兰田、毛兰花、苏兰芳、汤兰香等;生有贾宝须、王二顺、王遂朝等。
豫东调,慷慨激昂,粗犷豪迈。女声花腔较多,具明快、俏丽等特点,大小嗓结合,本嗓小嗓混杂使用,男声粗犷豪迈,多以二本嗓、本嗓多交替使用。代表人物中,生有唐玉成、杨启超、刘新民、刘忠河、谢庆军、索文化等;旦有花桂荣、王润枝、司凤英、黄儒秀、陈玉英、张秀兰、黄爱菊、张卫华、董芙蓉等;净有李斯忠、吴心平等。
沙河调,活泼婉转,激昂嘹亮。既适宜表达愉快舒畅的心情,也适宜表达慷慨壮烈的气氛。流传于淮北、沙河流域,安徽人称梆子剧、淮北梆子。代表人物中,生有顾喜轩、刘法印、曹彦章、张三旺等;旦有刘玉梅、安金凤、徐梅兰等。
编辑本段著名演员
早期的豫剧演员在一起合作演戏过程中,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逐渐被赋予一个雅号,如祥符五朵云、杞县三亭、豫东五杆旗等清末民初组合,而更早期的演员组合已无从查证。从民国十六年(1927年)起,中国戏曲界吹起流派风,以表演者姓名当作流派的标记,象徵着个人表演风格成为传统戏曲界的楷模。剧评家、表演家、剧作家、戏迷们都开始以派别来品论表演者的艺术风范,“流派”便成为一种习惯用语,影响所及,豫剧也出现了流派的说法,经常被谈论的有陈(素真)派、常(香玉)派、崔(兰田)派、马(金凤)派、阎(立品)派、桑(振君)派等旦角六大流派。流派的出现对豫剧有正面意义, 其表演特色是豫剧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
祥符五朵云李剑云★阎彩云★林黛云★时倩云★贾碧云
杞县三亭陈玉亭★刘金亭★程兰亭
豫西十八家老国公老生:老盛三★ 刘喜连 ★ 张姐 ★ 张庆员
旦行:张小无 ★ 列灿柔 ★ 老百合 ★ 纪喜来 ★ 大金城
花脸行:李合群★ 况膏云 ★ 老庆和 ★ 鲍公义 ★ 李留柱
丑角:老赵奶 ★ 唐诚 ★ 黄曹城
小生:郑金城
豫东五杆旗大花旗:花桂荣
大红旗:唐玉成
杏黄旗:黄儒秀
雪白旗:刘玉梅
小蓝旗:陈素花
豫剧十八兰组一:毛兰花★崔兰田★王兰琴★郭兰仙★祁兰芳★李兰菊★罗兰梅★汪兰巧★秦兰花
组二:车兰玉★黄兰祥★范兰荣★司兰荣★张兰宝★冯兰青★刘兰玉★马兰凤★周兰凤
沙河三少李家玉★易湘山★王仲华
三鼎甲1930年代:陈素真★司凤英★常香玉
1950年代:陈素真★常香玉★桑振君
汴京三王王敬先★王秀兰★王素君
界首四大名旦闫立品★马金凤★徐艳琴★毛兰花
十二大名旦六大名旦: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
其他名旦:王秀兰★司凤英★马双枝★史彩云★姚淑芳★李景萼
台湾豫剧皇太后:张岫云
豫剧皇后:王海玲
豫剧小天后:萧扬玲
童星秦梦瑶★孔莹★牛欣欣★张欣怡★邓鸣贺★赵艺多★张楚怡
六大名旦
陈素真,原名王若瑜,17岁被誉为“豫剧皇后”、22岁在西安荣获“豫剧大王”的美誉。豫剧自陈素真起,
豫剧名家格局一新。开创了豫剧雅致化一个新时代。唱念做打影响其后旦角行当。从艺66年,积一身绝技,文武生旦不挡,唱念做打俱佳。她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开创了豫剧舞蹈化、技巧化、形式美之先河,唱腔古朴典雅,含蓄俏丽,表演细腻传神,规范讲究,身段优美、行动如飘,被专家称为“豫剧舞台上的一尊美神”。代表剧目《宇宙锋》、《三上轿》、《梵王宫》、《春秋配》、《拾玉镯》、《凌云志》等。先后有邹少和、程砚秋、田汉、曹禺等因敬服陈素真而题词。
常香玉,“常派”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多彩多姿,雅俗共赏,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开创了豫剧旦角真假声结合唱法的先河。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培养的弟子有韩玉生,高玉秋,孙玉菊,王希玲,虎美玲,小香玉,王惠,李金枝,汪荃真,朱巧云、范军等,是当代豫剧舞台上的中坚力量。
崔兰田,崔兰田的演唱以豫西调为主,兼用豫东调,是豫西流派的代表演员之一,在“豫剧十八兰”当中,其成就和影响为最大。她擅长塑造古代妇女中的悲剧人物形象。久演不辍的《桃花庵》、《秦香莲》、《三上轿》、《卖苗郎》被誉为崔派艺术的四大悲剧。崔派唱腔深沉浑厚,含蓄蕴藉,韵味悠长。尤其是特有的鼻腔音和高低腔对比的演唱方法,幽咽低回,生动鲜明,富有情感色彩和艺术魅力。她的表演,庄重大气,做而不过,含而不露,以静显动,朴实无华。崔兰田所扮演的悲剧人物,其唱其表,无不渗透着她对妇女命运的观察和体悟、理解和同情,给人一种凝重的历史苍桑感。
马金凤,她的嗓音明亮纯净,清脆圆润,音质坚实、柔韧,唱法上以假声为主,真假声结合运用;唱工以大段叙述性“豫东调”“二八板”为其擅长,吸收山东梆子的音调加以融化;唱腔结构严谨,旋律简练、朴实,节奏明快、舒展,技巧娴熟,造诣深厚。其特点刚健豪爽,深入浅出,蕴藉醇化。她演的穆桂英溶融青衣、武旦、刀马旦等表演程式为一炉,独具匠心地创造了适合剧情人物需要的“帅旦”这个新的艺术行当,成功地塑造了气宇轩昂、雍容大度、巾帼英雄穆桂英的艺术形象。
阎立品,她的表演体现七分神韵,三分造型,重神传神,运神展姿,造姿展美的艺术风格。在行腔上追求以情带声、字正腔圆,常常为扩展音域,求一新声,苦咏千百遍。代表名剧有《秦雪梅》、《蝴蝶杯》、《玉虎坠》、《碧玉簪》、《盘夫索夫》、《西厢记》等等。
桑振君,自幼学习河南坠子,后改学豫剧。 桑振君不仅继承了豫剧不同地域派别的演唱传统,而且擅长从各种表演流派以及多种姊妹艺术中,吸取精华,发展变化,而后融会贯通,最后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桑派”演唱艺术。她在豫剧声腔中,将河南坠子这门艺术吸收到豫剧之中,豫剧的旋律显得丰富多彩,优美耐听。正是由于她把河南坠子的韵律和嘴皮功夫巧妙地融入唱腔,才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演唱风格。她的声腔甜润娟丽,旋律变化有致,尤以“口伶齿俐、韵乖字巧”出名。
其他名家
除上述豫剧六大名旦外,豫剧旦角还有五个流派:张岫云的张派,徐艳琴的徐派,宋桂玲的宋派,王秀兰的王派,安金凤的安派等;小生四大流派:赵义庭、王素君、王希玲和刘法印;须生五大流派:唐玉成、唐喜成、刘忠河、刘新民和李树建;黑脸两大流派:李斯忠的李派、吴心平的吴派;丑角两大流派:牛得草的牛派、高兴旺的高派;武生流派:王二顺的王派。
张岫云(1928-) ,艺名“万里云”,临颍人。
台湾三代豫剧人左起王海玲.张岫云.萧扬玲8岁时曾受教于豫剧名旦“玻璃脆”,一年后入“万家班”学艺,之后又拜豫剧名家杨金玉门下学艺,工青衣、闺门旦。还曾拜师于豫剧名小生“筱火鞭”。因其拜师多,学的行当、剧目多,因此在她16岁后演出于豫东及界首等地时就以能文能武知名。她于1949年随国民党撤往越南,1953年又随军赴台,到台湾后,成立海军陆战队飞马豫剧队。飞马豫剧队成立后初次公演就轰动台湾。张岫云从此在台湾一举成名。被誉为“台湾豫剧皇太后”。
宋桂玲(1933-1999),开封人,国家一级演员。10岁进开封快乐戏院学豫剧,专攻刀马、花旦。曾师从豫剧老艺人赵清和,后又曾随京剧艺人金丝猴学武,12岁便以“文武双全”之誉担任主演。她性情刚烈,学艺刻苦,勤于钻研。从艺57年,积绝技于一身,一生出演近150部戏,不仅以花旦、闺门旦著称,而且能翻能打,文武全能。1952年,她参加中南区戏曲观摩会演,以一折《投衙》竟与“豫剧皇后”陈素真获同等奖励。之后,又赴朝鲜前线参加了抗美援朝慰问演出,20岁时已闻名遐尔。她的《秦香莲》、《桃花庵》、《穆桂英下山》等在广大观众中享有盛誉。尤其是经她精心修改的传统剧目《香囊记》(《抬花轿》),精彩至极,轰动一时。1982年4月在北京演出时,国际剧协英国中心主任米歇尔、朱里安特意拜访宋老师,十分推崇她的表演。
徐艳琴,旦角。原名杨玉枝。夏邑人。 9岁随父母讨饭到新密市后,拜师学戏。12岁登台演出,受到观众欢迎,被誉为“十二岁红”。14岁在巩义市搭周银聚戏班演唱,先后主演了《玉虎坠》、《红月娥背刀》、《老征东》、《樊梨花征西》等。20世纪30年代到开封搭班永安舞台,与著名演员马双枝、王润枝等曾一度同台演出,主演了《二龙山》、《兴汉图》、《春秋配》、《杭州打擂》、《胭脂》等多出戏。其唱腔优雅,高低自如,刚柔相济,缓急有致,刻画人物声情并茂,扣人心弦,喜、怒、哀、乐,声声入耳,唱出人物性格恰到好处。她基本功扎实,武打精湛,身姿矫健敏捷,跌扑摔打,舞枪弄刀,样样身手不凡。她表演眉目传神,神形兼备,一招一式皆能从人物性格出发,表现出人物的不同心理状态。无论是刀马旦、帅旦,还是青衣、花旦,都得心应手,演的惟妙惟肖。
牛得草(1933-1998),丑角。开封人,原名牛俊国。他10岁 豫剧名家(4张)学艺专攻文丑,在博采旁收、广取众长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自成流派,“官丑”尤称一绝。他技艺精湛,唱、念、做、舞俱佳,既讲究程式规范,又力求贴近生活;洒脱雅致,寓庄于谐;既有大家风范,又有乡土气息。其代表剧目有《卷席筒》、《做文章》、《张古董借妻》、《三不愿意》、《拾女婿》等;后期主要演出《唐知县审诰命》(即《七品芝麻官》)。《唐知县审诰命》由牛得草亲自执笔并主演,在1979年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改编为电影《七品芝麻官》并获第四届“百花奖”最佳戏曲影片奖,其中的一句台词“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脍炙人口。
高兴旺(1917-1983),丑角。鄢陵县人。12岁跟班学戏。在漯河、许昌等地流动演出。1949年3月参加开封工人剧团,1953年开封工人剧团改名开封市实验豫剧团,1956年合组为开封市豫剧一团。期间,高兴旺一直是“祥符调”当家丑角演员。1959年调河南豫剧院一团,任主要演员。代表剧目有《卷席筒》(饰张仓)、《推磨》(饰李红信)、《喝面叶》(饰王士驼)、《刘二楞卖烧饼》(饰刘二楞)等。1956年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汇演获表演一等奖。生前系河南省剧协理事。他主演的现代戏,贴近现实生活,乡土气息浓郁,时代感强,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他的唱腔淳朴自然,憨厚流畅,而且情绪饱满,分寸适度,不温不火,亦庄亦谐,具备一种“平民化”的情怀。他主演的《推磨》,使他的艺术达到了新的境界,而且具有鲜明的美学品格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赵义庭(1915-1992),生角。山东曹县人。他学戏时师从李建才,擅长“豫东调”。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已是河南梆子著名文武小生,井于1935年灌制了豫剧的第一张生行唱片。曾先后与陈素真、常香玉长期合作,同台演出,观众评为“珠联壁合,相得益彰”。代表剧目有《南阳关》(饰伍云召)、《八郎探母》(饰杨八郎)、《提寇》(饰寇准)、《黄鹤楼》(饰周瑜)、《贩马记》(饰赵宠)、《白蛇传》(饰许仙)等。
唐喜成(1924-1993),尉氏人,豫剧“二本腔”(假声)演员。他幼年唱男旦,17岁嗓音失润,遂苦练武功,改演武生和花脸,同时悉心钻研假声唱法,终于练出了很好的二本腔,成为唱做俱佳的生角演员,人称“响八县,一拿三”(即生、旦、?三者皆能)。唐喜成的演唱虽以假声为主,但音域并不窄,而且声音洪亮,高低音衔接自然,控制自如。特别是吐字清晰,唱高腔也能保持音色的柔和悦耳,这在梆子戏二本腔演员中很难得。在5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他以宏亮、委婉的“二本腔”和细腻的表演,塑造了众多正直、廉明、潇洒的生角形象。代表剧目有《南阳关》、《辕门斩子》、《三哭殿》等。
李斯忠(1921-1996),净角。宁陵人。7岁时学唱民歌,12岁拜王家玉为师,17岁出科,因嗓音洪亮绰号“八里嗡”。他主演的《司马茅告状》1956年获河南戏曲观摩演出演员一等奖。1958年与崔兰田合作,为周恩来总理演出《见皇姑》一折。先后演出数十个剧目,演出的《唐知县审诰命》获建国30周年献礼一等奖。他的唱腔以豫东调为主,豪迈奔放,嗓音洪亮。
王秀兰(1925年-),女,汴京三王之一,民权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王秀兰开始享誉艺坛,1940年她同常香玉在西安同台演出《西湘记》、《二度梅》、《桃花庵》、《秦雪梅》等剧目,豫西、祥符风格相得益
汴京三王(左起,王素君、王秀兰、王敬先)彰,斐声豫陕。王秀兰表演风格端庄大方,温文尔雅,行腔正宫大调,音色甜润,表演稳健洒脱,不枝不蔓,在古城开封艺坛上独领风骚数十年。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她和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王敬先、王素君一起联袂演出,珠联璧合,“汴京三王”传为佳话。主要代表剧目有《王金豆借粮》《风雪配》《刘金定下南唐》。
王素君(1933- ),女,汴京三王之一,豫剧文小生表演泰斗。生旦兼工,开封人。王素君5岁从艺,7岁登台。原工旦行,其扮演的苏三、祝英台、刘兰芝(《孔雀东南飞》)以及小二姐,均属上乘佳品。1953年,自在《陈妙常》一剧中反串小生潘必正,引起轰动。从此一发而不可收,遂成生行能手,是豫剧界少有的“生旦两门抱”的全才演员。代表作《王金豆借粮》、《小二姐做梦》、《必正与妙常》等。
王敬先(1933年-),女,汴京三王之一,原名李水仙,原籍开封朱仙镇,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武旦、刀马旦。以“踩跷翻打行当全,青衣花旦文武生”著称。王敬先在豫剧舞台上开创了武旦先河,是至今无人可及的武旦。因精湛的功夫和绝活“踢枪”的表演使她赢得了一个“满场飞”的外号,她的武打沉稳娴熟、干净利落,演唱嗓音亮丽、纯正、字正腔圆、顿挫有致、韵味独具。
安金凤(1933年-),旦角,沙河调名家。又名齐小凤。1949年,在郑州老坟岗拜豫剧名旦阎彩云为师,专工青衣花旦。她扮演的秦香莲、窦氏、周凤莲、胡凤莲、白莲花、花木兰、麻风女等角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演现代人物江姐、阿庆嫂、李奶奶等也较成功。安金凤嗓音圆润、做戏稳健、扮相干净。其代表剧目主要有《白莲花》、《铡美案》、《香囊记》、《洛阳桥》、《斩岳云》、《打春桃》等。
吴心平(1937年-),老生、黑头。宁陵县人。先后在100多部戏曲、电影、电视剧中扮演主要角色。特别是1963年出演《社长的女儿》社长一角在全国引起轰动。1979年,他在河南影业公司与香港金马影业公司联合摄制的彩色电影戏曲片《包青天》中成功地扮演了包拯,赢得了豫剧“活包公”的赞誉。他既攻老生,又演黑脸,工于传统戏,擅演现代戏,在艺术上形成了唱腔浑厚、吐字清晰、表演朴素大方的风格。
刘忠河(1943年),红脸王代表,被称作为豫剧“马连良”,他唱腔古朴、豪放、大方独特自成一派,他弟子众多、戏迷遍布全国、为弘扬豫东红脸艺术常年工作在一线、下乡演出,把戏曲艺术挥洒在华夏每一片土地上。自1980起其唱段即被录制成唱片发行全国及东南亚各国。其代表剧目有《打金枝》、《三打金枝》、《血溅乌纱》、《十五贯》、《辕门斩子》、《清风亭》等。
王二顺(1920年-1977年), 登封郜城镇人。幼年学吹琐呐,拉胡琴。12岁进科班学戏。豫西调大腔大口唱腔的杰出代表,有着本嗓下五音行腔,嗓音宏亮,音域宽厚,刚柔结合,行腔自然,优美动听, 到老声誉不哀。主攻武生,兼演须生、花脸,文武兼备。先后师承豫西戏篓子李留住,名小生徐双槐,名须生张同庆,花脸韩小丹等。功底坚实,技艺娴熟,功架稳健,有“变脸”、“出彩”、“倒踢椅子”等特技。其唱腔承豫西派本嗓“下五音”行腔,刚柔相济,独树一帜。
王希玲(1944年-),豫剧小生,以"传人物之神"为最高境界。不拘泥程式的束缚,努力探寻程式与人物,程式与生活,古典戏曲与现代美的契合点,代程式为人物服务。由她主演的《风流才子》唱响城乡,轰动京城,风靡海内外,演出超千场。王希玲还多次赴香港、澳门、台湾、法国、意大利等地区演出。她追求豫剧的"真、深、新、美"。以《风流才子》、《情断状元楼》、《春秋出个姜小白》、《金殿抗婚》、《陆逊拜帅》等为代表,形成自然淳雅、清新明秀、超凡脱俗的艺术风格。以小生领衔主演,把豫剧小生提到了与旦角齐肩的地位,使豫剧小生行当的发展步入新的阶段。 豫东八大红脸王(8张)
唐玉成(1895-1973),须生,虞城人。 他是豫东调最有代表性的须生演员,不仅扮相壮美,表演细腻洒脱,善于刻画人物的性格情态,而且唱腔别具风采。在演唱时,多是真假嗓结合,先低后高(一般由C调升到E降调),刚柔相济,浑厚朴实,耐人寻味。他特别擅长运用偷字、嵌字、闪板及哀颤(寒颤)等巧妙唱法,使人听起来既感到粗犷豪放,又别具风采。同刘新民、索文化、陈传明、谢庆军、朱坤芳、洪先礼、张枝茂并称为豫东“ 八大红脸王 ”。
李树建(1962年4月生),豫剧须生,汝州人。现任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剧协主席。经长期走访和专研豫西调名家,逐渐形成了自己具有明显个性特征的独特唱法,即既有王二顺嗓音洪亮、音域宽广、声韵醇厚的特色,又使原本就擅长表现曲折委婉感情的“豫西调”更加悲壮苍凉。在演唱方法上,既有马连良“衰派”的散淡优雅,又有周信芳“麒派”的苍凉悲壮。他主演的《程婴救孤》,在海内外反响太大了,为当代豫剧的杰出代表。
梅花奖得主
豫剧梅花奖获得者涉及6省20家院团。 下表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名单及其所属院团,排名不分先后。
姓名剧团
王红丽(二度梅)河南省小皇后豫剧团
章 兰(二度梅)山东省聊城市豫剧团
李树建(二度梅)河南省三门峡豫剧团、河南省豫剧二团
汤玉英河南省豫剧三团
汪清芬河南省豫剧二团
牛淑贤(梅花榜首)河北省邯郸东风剧团
虎美玲河南省郑州豫剧院
胡小凤河北省邯郸东风剧团
李喜华湖北省襄樊豫剧团
李金枝河南省豫剧一团
谷秀荣河南省豫剧一团
陈淑敏河南省洛阳豫剧团
小香玉(梅花奖榜首)山西省太原豫剧团
朱巧云河南省开封豫剧团
周 桦甘肃省兰州豫剧团
张春玲湖北省十堰市豫剧团
朱桂芹山东省菏泽市豫剧团
颜永江河南省平煤集团豫剧团
金不换河南省鹤壁豫剧团
苗文华河北省邯郸东风剧团
汪荃珍河南省豫剧三团
贾文龙(梅花奖榜首)河南省豫剧三团
李新花山东省济宁市豫剧团
杨红霞河南省豫剧三团
王 惠河南省豫剧一团
刘晓燕河南省平顶山豫剧团
田 敏河南省豫剧二团
郭英丽河北省邯郸东风剧团
陈新琴河南商丘市豫剧院
徐俊霞河南省豫剧一团
楚淑珍河南省平顶山豫剧团
张虹江苏省梆子剧团
燕凌江苏省梆子剧团
张晓东安徽省梆剧
著名剧作家
樊粹庭(1905-1966),原名樊郁。遂平人。豫剧作家、导演、改革家、教育家,被称为“现代豫剧之父”。
樊粹庭1929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学生时代经常出入戏院和票房,与艺人交往,并粉墨登场。1934年创办豫声剧院,自任团长、编剧和导演,改革豫剧的表演、音乐、服装及化妆。1935年开始编写剧本,在20余年中创作剧本37部、改编剧本20部,他的剧作思想内容健康、进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他的剧作结构严谨、情节曲折、手法新颖,被冠名“樊戏”。他最著名的有四大悲剧是《涤耻血》、《三拂袖》、《霄壤恨》和《义烈风》;四大喜剧是《洛阳桥》、《凌云志》、《女贞花》、《柳绿云》;四大历史剧《王佐断臂》、《水工郑国》、《宋景诗与武训》和《再生铁》;四大神话剧《红珠女》、《劈山救母》、《金山寺》、《雷峰塔》。
杨兰春,男,豫剧编剧、导演。河北武安人。1952年到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学习。1953年毕业。在学习期间,和田川、胡沙等合作改编的《小二黑结婚》,成为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保留节目。1956年起,先后任河南豫剧院艺术室副主任、河南省歌剧团副团长,河南省豫剧院三团团长、中共河南省文化局核心小组成员、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河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第三届理事、第四届副主席、河南分会副主席。是中共十一大、十二大、十三大代表,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杨兰春先后改编和创作的作品有《小二黑结婚》、《人往高处走》、《刘胡兰》、《朝阳沟》、《冬去春来》、《朝阳沟内传》等。同时他还导演了不少现代戏和传统戏。如《血泪仇》、《赤叶河》、 《志愿军的未婚妻》、《秦香莲》、《唐知县审诰命》等。
编辑本段豫剧剧目
豫剧的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历史小说和演义。如封神戏、三国戏、瓦岗戏、包公戏、以宋朝为背景的戏如杨家将和岳家将等题材,还有很大一部分描写婚姻、爱情、伦理道德的戏。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现了不少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
剧目呈现(19张)据1956年统计,传统剧目有647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对花枪》、《三上轿》、《三拂袖》、《涤耻血》、《宇宙锋》、《地塘板》、《提寇准》、《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跑汴京》、(《对绣鞋》)、《劈山救母》、《春秋配》、《女贞花》、《必正与妙常》等。1949年以来,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有《红娘》、《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破洪州》、《五世请缨》、《唐知县审诰命》、《打金枝》、《三哭殿》、《桃花庵》、《大祭桩》、《秦雪梅吊孝》、《刘墉下南京》、《五女拜寿》、《香囊记》(又名《抬花轿》)、《坐桥》等。创作改编的现代戏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等,移植演出的有《小二黑结婚》、《罗汉钱》、《祥林嫂》、《五姑娘》、《红色娘子军》、《泪洒相思地》等。海峡两岸豫剧界又创作出许多新作品,如《香魂女》、《新白蛇传》、《中国公主杜兰朵》、《铡刀下的红梅》、《程缨救孤》、《清风厅上》、《花嫁巫娘》、《秦少游与苏小妹》、《武后与婉儿》、《龙宫奇绿》、《美人尖》、《田姐与庄周》、《斗笠县令》、《龙门大佛》等。
编辑本段豫剧团
罗列分布在大中华区历史上以及现存的主要豫剧团,按照各省(市、区)字母顺序排列如下:
省(直辖市)剧团
安徽省毫州市豫剧团★淮北市豫剧团★濉溪豫剧团★阜阳金鹏豫剧团★颍上县豫剧团★涡阳县豫剧团
北京市北京占奇豫剧团
甘肃省兰州市豫剧团★甘肃省豫剧团
贵州省贵阳市豫剧团
河北省东风豫剧团★邢台市豫剧团★春燕豫剧团★平原青年豫剧团★元氏县豫剧团
河南省河南豫剧院★郑州市豫剧院★安阳市豫剧团★濮阳市豫剧团★鹤壁豫剧团★焦作市豫剧团★洛阳豫剧团★小皇后豫剧团★三门峡市豫剧团★许昌市豫剧团★开封市豫剧团★新乡市豫剧团★商丘市豫剧团★周口市豫剧团★漯河市豫剧团★平顶山市豫剧团★驻马店市豫剧团★信阳市豫剧团★南阳市豫剧团
黑龙江省鹤岗市豫剧团★哈尔滨市豫剧团★伊春市豫剧团
湖北省武汉市豫剧团★襄樊市豫剧院★十堰市豫剧团★老河口豫剧团★湖北省豫剧团
吉林省长春市豫剧团★吉林省豫剧团
江苏省江苏省梆子剧团★徐州豫剧团★丰县小皇后豫剧团
辽宁省抚顺市豫剧团
青海省西宁市豫剧团
山东省鲁新豫剧团★济宁市豫剧团★聊城市豫剧院★菏泽市豫剧团★蒙阴县豫剧团★临沂市豫剧团★藤县豫剧团★枣庄市豫剧团★枣庄市齐声豫剧团★曹县豫剧团★成武县豫剧团★邹城市豫剧团★汶上县豫剧团★泗水县豫剧团★东平县豫剧团★兖州市豫剧团★鱼台县豫剧团★长清县豫剧团
山西省太原市豫剧团★大同市豫剧团★阳泉市豫剧团★长治市豫剧团★绛县豫剧团
陕西省西安市豫剧团★狮吼剧团★民众剧社★咸阳市豫剧团★宝鸡市豫剧团
四川省四川省豫剧团
台湾地区中州豫剧团★台湾豫剧团
天津市天津市豫剧团
西藏自治区西藏豫剧团
新疆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豫剧团★石河子市豫剧团★农九师豫剧团★阿克苏豫剧团
还有很多豫剧团未列入表中,请您谅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