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剧介绍
曲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旧时也称"高台曲"或"曲子戏"。 曲剧流行于河南全省及周围邻近地区,是在当地流行的曲艺鼓子曲(洛阳曲子、南阳曲子)和踩高跷的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曲剧音乐最早可追溯到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由其中的杂牌小调与河南的民间歌舞踩高跷相结合,于1926年经由临汝县农民组成的同乐社搬上戏剧舞台,从而正式发展为戏曲剧种。其中的"高跷曲"由去掉高跷拐子的演员登上戏剧舞台,是曲剧由民间歌舞演变为"高台曲"这种正式的戏曲形式的一个质的飞跃。
曲剧(15张)曲剧是河南省本地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旧时也称"高台曲"或"曲子戏",有些地区又称"南阳曲子"。曲剧流行于河南全省及其周围邻近地区,是在当地流行的曲艺鼓子曲(洛阳曲子、南阳曲子)和踩高跷的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受到其他剧种的交叉影响发展而成的。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曲剧是在河南曲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起初的形式是由表演者边踩高跷边唱曲子,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高台曲。鼓子曲是一种曲牌联缀体式的说唱艺术,演唱时,三五人自执檀板击节,一反以前的三弦伴奏形式,需要帮腔处就一起帮腔。每一曲目,均按一定的曲牌顺序来演唱。约于清末民初,出现鼓子曲与踩高跷相结合的形式,称为"高跷曲"。它最初出现的时候,既不化装,也不分行当,只是由数人踩高跷唱有故事情节的曲子,以三弦等乐器伴奏,走街串坊。发展至1920年前后,才出现了有简单化装和粗略的行当分工的高跷曲,多数演出鼓子曲中大多有人物故事的民间传说脚本,如《小姑贤》、《打皂》、《小打鱼》等。 "高跷曲"去掉高跷拐子并登上戏剧舞台,是它由一般的民间歌舞演变为正式的"高台曲"这种戏曲形式的标志性事件,形成曲剧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
早在民国15年(1926年)农历四月初七,由河南省临汝县(今 汝州市)大张村关云龙所率领的剧社"同乐社"(由高跷曲"玩友"(业余性质的演员)朱万明、马清波、陈书奇、李富生、郑君等组成)一行共16人前去河南登封县颍阳乡三里李洼村演出,因为天下雨,多天不能踩高跷演出,李洼村的李祖白(保长,哄过戏)提出一定要他们去掉高跷站在台子上唱曲子。由观看演出的农民将运载庄跷的牛车搭成高台,而去掉高跷拐子登到台上演唱,演唱了《许状元祭塔》、《杨八姐闹酒店》剧目。这使高跷曲子走上了台子曲子。二个月后,农历六月十三日,李洼村这天年年为龙王庙唱庙会戏,,就在庙门前垒个0.5米高的一个小台子,上面打了棚,后面挂了一大块红布,做底幕(叫遮堂布),这就像舞台了,由伊川的耿庚辰.,孔海东,刘金水,郭太超....登封的王天水,范随林,李圪嗒.....等二十人在舞台上唱了曲子戏,模仿当地的越调和高调(河南梆子)又加上了小铜器。唱的有“丁郎认父”“天河记”“刘全进瓜”“武松杀嫂”“书馆会”等。新的表演方式收到出人意料的好效果。从此,台子曲子走上了舞台曲子,叫河南曲子,后又命名为河南曲剧。河南曲剧在李洼村正式诞生了。庙会戏后,消息传的很远,来邀请为他们祝兴演唱的不断,就招来了各地名演和本村演员外出演出,又在红布上写了“醒民剧团”四个大字。这是国内最早的曲剧团,也是中国第一个曲剧团。在1927年开始到外地演出谋生。很快影响到附近县乡,又有了多家演唱组织。这种去掉高跷在舞台上演出的形式,在20年代后期已较普遍。也影响到了朱万明,他们在1928年,又在洛阳看了文明戏(通俗话剧)的演出后,受到相当大的启发,思想有所转变,便与"玩友"结伙进城,在洛阳老集的一个炕院("胜利舞台"原址)演出《戒大烟》、《放足》、《李豁子离婚》等时装戏,受到欢迎。30年代起,舞台曲子逐渐向兄弟剧种学习表演程式,戏剧的伴奏乐器也逐渐增多,逐渐发展成为健全的"文武场",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地方戏曲,向正规化的方向发展。曲剧在吸收了越调、豫剧、京剧等戏曲剧种的打击乐,并根据演唱伴奏需要丰富了管弦乐,剧目也渐渐由演家庭生活戏而偏向于演历史戏(袍带戏),由演中小型戏而演大戏,各行当也逐渐完善起来。
但在30年代前期,一般曲剧戏班还是停留在业余性质:农忙务农,农闲从艺,一个班社也仅十余人。他们在演出时也不讲戏价,只求管吃。若收到馈赠钱物,则全班社平均分配。当时,在汝南、周口、信阳、南阳等地,都先后出现了高台班。
1930年前后,较为知名的高台戏班社有四个:一、以朱万明为首的班社,以洛阳一带为其活动中心;二、以刘乐为首的戏班,经常在孟津、新安一带活动;三、由胡定、刘宝才带领的戏班,经常在漯河、叶县一带活动;四、由秦中旭、李永治带领的戏班,经常在登封、偃师一带活动。
到抗日战争时期,曲剧的发展犹为迅速,遍及了全省的主要县市,直至安徽省的临泉一带也都有河南"曲子戏"的演出痕迹。在周口、淮阳、界首等地开始出现半职业性剧团,知名演员有杨德富(艺名洋白菜)、李金波、陈万顺、陈玉佩(曲剧最早的女演员)等。具体象在1939年李金波在安徽界省文化村与戏剧家焦菊隐同台演出《高平关》;1940年年,河南省大部分地区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很多曲剧艺人被迫流亡到南阳等地结成职业班社,从而以南阳为中心,进行演出活动,有些班社还到湖北北部、陕西南部、四川东部等地演出,更有一些艺人沿陇海铁路流亡到宝鸡、天水、兰州等地,其中以赵自安、马德山创建的幻而非曲子社最著名。1943年,李金波、张凤录等组成曲剧班社抗建剧社。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以曲剧"有伤风化"、"诲淫诲盗"为借口,下令取缔,禁止其演出,使得不少艺人被迫去山西、陕西、湖北、四川等地演唱谋生。著名艺人李金波不畏强暴,以"警钟剧社--南平调"的名义,组织任俊杰、白永玲、常文成等,于当年十一月间在开封新林影院演出,先后两个月左右,深受观众欢迎和支持。在群众舆论的压力下,国民党统治者也就不了了之。为庆贺曲剧重新获得生存,"警钟剧社--南平调"改名"新生曲剧社",并邀请蓝辑吾、刘卫生等为主的洛阳曲剧班参加演出。1947年,新生曲剧社在郑州演出时,国民党政府以"新生"两字涉嫌共产党宣传,剧社被当局勒令解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曲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河南曲剧不仅在本省的大部分地区盛行,而且还在甘肃、陕西、河北、安徽、江苏、湖北等地也建立有专业剧团。195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汇演大会鉴于朱万明对河南曲剧形成的贡献,授予他荣誉奖,临汝县也被誉为河南曲剧的发祥地。
至1983年,河南全省共有专业剧团三十三个,除此之外,在湖北、云南、山西、河北等省也先后建立了专业的河南曲剧团。在这些剧团中,较著名的演员有郭立仙、张晓风、邢金锷、谢芳馨、霍振海、郭凤娥、田钦泽、周玉珍等。各地的剧团也先后整理改编演出了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并创作演出了一批现代戏,使得曲剧在表演艺术、舞台美术、音乐唱腔等方面不断取得革新。
编辑本段艺术特点
由于曲调来源于民间生活小戏,因此歌词易学,并大多采用本嗓来演唱,表演也相当接近生活,传播速度极快。
河南曲剧的唱腔是采用曲牌体式。最初登上舞台时,曲剧的腔调大多采用"杂牌小调"的形式,仅有〔阳调〕、〔剪靛花〕、〔诗篇〕等十余支。后逐渐吸收流行于南阳一带的曲艺"大调曲",丰富了唱腔的形式。曲剧的曲牌大多由两句、三句、四句以及各种垛子组成,有大牌子(大调)、中小杂牌(小调)和丝弦曲牌之分。总的风格特点是:质朴、自然、婉转、柔美,悠扬缠绵,抒情性强,生活气息浓郁。
曲剧的唱腔结构为长、短句--曲牌联套体制。唱腔、曲牌大约有150多种,其中有来自明、清民歌小曲的〔阳调〕、〔剪剪花〕、〔诗篇〕、〔打枣竿〕、〔茨儿山〕、〔太平年〕、〔罗江怨〕,有来自鼓子曲的〔马头〕、〔青阳扇、〔潼关〕、〔小桃红〕、〔满江红〕、〔劈破玉〕〕等。伴奏用的丝弦曲牌有〔大起板〕、〔状元游街〕、〔山坡羊〕、〔高山流水〕等130 多种。
大牌子(大调)一般均在百板以上,主要有〔马头调〕、〔边关〕、〔黄鹂调〕、〔满江红〕、〔劈破玉〕、〔背弓〕、〔叠落〕、〔寄生草〕、〔叠断桥〕、〔小桃红〕、〔起子〕、〔重楼〕、〔金纽丝〕、〔上小楼〕等。这类大调一般慢板长腔,表现婉转柔细,缠绵悱恻。
中小杂牌(小调)则均在百板以下,主要有〔阳调〕、〔太平年〕、〔诗篇〕、〔满舟月〕、〔打枣竿〕、〔罗江怨〕、〔银纽丝〕、〔剪剪花〕。这类小调多表现为声韵清亮,灵活多变,音域宽广,音调随高就低舒展自如,可塑性大,表现力强。也有一些把原有曲牌改编成新曲调的,如〔小汉江〕、〔软诗篇〕等。另有吸收其他剧种的,如〔书韵〕、〔瓦碴堆〕等。
丝弦曲牌则主要有:〔老八板〕、〔过街俏〕、〔葡萄架〕、〔开手〕、〔哭周瑜〕、〔山坡羊〕、〔羝元游街〕、〔大起板〕、〔高山流水〕、〔小雀〕等。这类曲牌主要在剧中用来烘托气氛,配合各舞蹈动作来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
按表现内容风格的不同来分,曲剧的曲牌中表现活泼愉快的情绪的有〈银扭丝〉、〈垛子〉、〈太平年〉等;表现悲伤哀愁的情绪的有〈在汉江〉、〈诗篇〉等;表现激越愤慨的情绪的有{阳调}等。
河南曲剧的主奏乐器是曲胡。另外还有三弦、唢呐、琵琶、二胡、筝、笙、月琴等。新中国建国后,有些剧团还分别增加了诸如木管、铜管、弦乐、定音鼓等西洋乐器。打击乐器最初仅有锣鼓,只用于"打闹台"。于1940年前后,曲剧吸收了京剧、豫剧的锣鼓经,打击乐器才逐步得到完善,有象鼓板、大锣、二锣、铙钹、小钹、风锣、木鱼等。
在现代形式的戏剧的表演方面,河南曲剧比较注意运用舞蹈动作用以表现现实的各种生活内容。例如剧本《赶脚》中的耍伞、赶驴、骑驴;《游乡》中的挑担子赶路、爬山;《下乡》中的推车、拉车;《掩护》中的划船过封锁线及骑马等,都特别设计了生动而富有生活情趣的舞蹈动作。
编辑本段角色行当
概况
早期的河南曲剧在表演上继承了高跷曲的歌舞身段和行当分工。
高跷曲一般有五个角色:老婆(老旦)、媳妇(青衣)、姑娘(小旦)、相公(小生)、和尚(丑)。和尚经常兼扮演老旦,并且有时还会增加诸如"二姑娘"、"瞎子"等配角行当。早期的河南曲剧无论演什么戏,角色一般不外乎以上五种主要形式。早期演出时,剧中的人物出场,一般开始时都是背对观众,走至台中心后才转身亮相,然后踩着"大起板"的弦乐伴奏节拍跑"剪子股"圆场,形式与踩高跷时的打场子相同,必须跑完四十八板再进行正式演唱。曲剧的动作、身段、架势还基本保留着高跷曲舞姿的原型:表现为不停地前走和后退,而和尚或瞎子(丑角)则在其间不断地插科打诨。
1933年,曲剧流传到河南中部周口和东部开封一带。到抗日战争时期,又流行于陕南和鄂北。在流传的过程中,随着上演的剧目的丰富,曲剧在吸收了豫剧、京剧、越调、汉剧等兄弟剧种的表演艺术后,才逐渐建立起生、旦、净、丑完整的各行当,并出现了一批较有成就的演员。
旦行
是曲剧各行当之首。因早期大多演出"三小戏",又多以旦角为主,所以河南曲剧的旦行名角颇多,在表演艺术上也各具特色。建国前的演出,旦角多由男性来扮演,较著名的演员有许文兴、胡定、李金波、朱天水(艺名香水)、李九常等;建国后曲剧又培养了诸多女演员,象张新芳、王秀玲等在表演艺术上就较有成就。
朱天水人称"洛阳迷",表演时嗓音细腻、音色朴素自然,唱腔甜美,声情并茂,以演剧本《蓝桥会》著称。许文兴擅长表演农村少女形象,当时有"活闺女"之美誉。胡定(青衣)擅长于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塑造人物形象,表演时稳重大方,擅长演出的剧目有《游龟山》等。张新芳的表演形式朴实、真切,唱腔讲究吐字归韵,擅长应用"大闪板"方法,所演出的《陈三两爬堂》一剧,成功地塑造了陈三两的形象。(见 图曲剧-1)李九常表演风格细腻,所演的《风雪配》中场景姑娘做针线活,从合线、抖线、咬线、纫线、纳鞋底乃至不慎而导致针尖扎手的过程,表现得细致入微、极其逼真,各环配合也丝丝入扣。
生行
大多以小生为主,表演时一般以文生、空生一类角色居多,没有武生。从40年代曲剧开始演出"袍带戏"后,发展了须生。小生朱六来在河南曲剧发展的初期,在没有锣鼓伴奏的情况下而创造出一套载歌载舞、柔和自然的表演艺术,使曲剧的表演突破了高跷曲的传统程式。须生海连池、马琪均以表演质朴,并富于生活气息见长。后者的所演《寇准背靴》中的寇准,在台步、水袖、髯口、帽翅等技巧的运用方面,有颇高的造诣。
丑行
在曲剧发展的早期,作用仅限于插科打诨、逗人取笑。发展自王振东开始,注意从人物的性格出发,逐渐向唱做并重方向演变,形成了诸如娃娃丑、正丑、官丑、恶丑等不同类型的丑角。例如王庆生,在以丑角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就有过颇多创造。
净行
自张广耀、李云城开始,逐渐成为河南曲剧的专行。他们从〔阳调〕中分出净角的专门唱腔。建国后,谢录专攻黑头,以《铡美案》、《下陈州》等剧而享名。
编辑本段曲剧“黑头”唱腔
据偃师县曲剧老艺人张桂林回忆:1943年前后,由朱六来、朱双奇、兰辑吾、耿庚辰、温如意、李运成、张桂林、张光旭、张八子、吴魁及琴师马铁良组成的曲子班在陕西咸阳演出时,排演曲剧第一个连台本《呼延庆打擂》。当时,曲子戏仍以生、旦戏为主,从未出现过黑头行当,更无粗犷响亮、刚正豪迈的黑头唱腔。朱六来、李运成、张桂林、温如意、耿庚辰研究认为,包公铁面无私,不畏权势,就连他的说话也一定要语气重、有分量,唱腔自然也和一般角色不同,既要响亮,还要带点“钢音”。经过试唱,他们在豫剧“脸子”唱腔的基础上,用曲剧的扬调过门演唱,形成了基本唱法。接着,由耿庚辰在《呼延庆打擂》中试演包公,马上受到观众喜爱。这样,曲剧“黑头”唱腔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40年代中期,洛阳成立了曲子班,由张光耀演包拯,张光耀琢磨其师傅耿庚辰的唱腔,同样用扬调唱出了“黑头”唱腔。
1952年,谢禄调入偃师县曲剧团。因他天赋极高,声如洪钟,由他扮演《呼延庆打擂》中的包拯,充分发挥了他的长处,深受群众欢迎。由此,谢禄名声大震,从而奠定了他的“黑头”行当基础。
1955年,偃师县曲剧团排演包公戏《秦香莲》,该剧的主要难题就是拿下以唱功为主的包公戏。剧组研究认为,应当把握住包公的性格,突出“黑头”唱法上的“宏”、“壮”、“刚”、“豪”等特点,唱腔要有刚劲雄浑的气势和铿锵有力的力度。然后由谢禄试唱。谢禄又研究吸收了偃师著名的“大脸”黑头演员“大金声”、“二平”的唱法优点,充分发挥自己刚亮的嗓音、真切的吐字和有力的喷口长处,不仅成功地唱了大段扬调,还创造出了“黑头”的“撩子”唱法。戏一上演,即获得广泛赞誉。该剧在1956年洛阳地区首届戏曲汇演中荣获一等奖。
1959年谢禄调入河南省曲剧团,他继续研究各种剧种的“黑头”唱法,博采众长,对自己的“黑头”唱腔加工改进,如使用“脑后音”发音,增强“喷口”吐字,加速表现黑头性格特点的“?”行腔衬字等,特别是结合“丹田劲”弹出来的笑声,增强了表现力。进而他又创造出了“反调诗篇”、“飞极阴阳”调门的唱法,更加完善了“黑头”唱腔。谢禄成了曲剧舞台上独树一帜的“黑头”演员。
编辑本段唱腔特点
曲剧唱腔调高多用1=C,有时用1=?#C。男女声演唱均以真嗓为主。净行的虎音和“炸音”唱法富有特色。20世纪50年代以后,曲剧乐队的文场主要乐器有:曲胡(主弦)和古筝、三弦、琵琶、二胡、笛子、唢呐、笙、闷子、大提琴等;80年代中期,增加了电子琴。武场主要有手板、班鼓(单皮鼓)、大锣、手镲、小锣、战鼓、大鼓或定音鼓等。早期器乐曲牌只有〔大起板〕及数支〔游场〕,以后不断增加了如〔高山流水〕、〔思春〕、〔和番〕等板头曲以及〔菠菜叶〕、〔十番〕、〔错字〕等弦乐曲牌和〔欠场〕、〔尾声〕、〔三枪〕、〔唢呐皮〕等唢呐曲牌。武场锣鼓经基本来自豫剧、越调、京剧等剧种。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 曲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本段曲剧艺人
张新芳
张新芳(1927年――2006年8月) 河南曲剧大师,国家一级演员,曲剧张派艺术创始人,曲剧皇后。河南邓县(今邓州)人。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十岁进邓县戏班学艺。工青衣、花旦。曾在豫南鄂北一带演出。建国后,历任开封曲剧团副团长,河南省曲剧团副团长、艺术指导,中国剧协第三、四届理事和河南分会副主席。是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擅演剧目有《荆钗记》、《秦香莲》等。《陈三两》已拍成戏曲片。
享有中国“曲剧皇后”称号的张新芳,天资聪慧,记忆力强,嗓音洪亮,善于模仿,从7岁开始学唱戏,9岁便已在曲剧舞台上唱红。是她,首先打破曲剧男扮女装的传统,开创女扮女角的先例,成为曲剧的第一个女演员;是她,与同行们一起,努力将曲剧发扬光大,成为河南省第二大剧种。
从艺70余年来,张新芳演戏100多部,但她从不故步自封、因循守旧,而是在保持曲剧传统风格的基础上,成功地吸收兄弟剧种的唱腔艺术,创造性地丰富了曲剧的艺术内涵,拓展了曲剧的表演领域和流行地域,成为河南曲剧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张新芳先生以擅演悲剧人物见长,一生塑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舞台艺术形象。代表作有《陈三两》、《秦香莲》、《荆钗记》、《祥林嫂》等等。1959年,毛主席观看了张新芳演的《陈三两》后大加赞赏,梅兰芳、田汉等戏剧界知名人士也给予了高度评价。《陈三两》曾被多种剧种移植与搬演,并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故事片,至今传唱不衰。
与张新芳先生艺术造诣相得益彰的,是她有口皆碑的艺德,是她对广大观众的一腔赤诚和对曲剧艺术的一往情深。尤其是在她古稀之年,虽然身患绝症,依然活跃在舞台上,为人民献艺。
鉴于张新芳先生在曲剧艺术发展中取得的卓越成就,党和人民也给予她很高的荣誉。她生前曾任第三、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省曲剧团团长等职。2006年5月,她还被授予“河南省曲剧老艺术家终身荣誉奖”称号。
胡希华
胡希华,男,汉族,曲剧丑角。1946年生于社旗县。国家一级演员,河南省曲艺家协会、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曲剧专业研究委员会理事,多次被河南省文化厅评为先进工作者,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
1960年考入今南阳市曲剧团,后调入河南省曲剧团。曾先后担任南阳地区曲剧团、河南省曲剧团副团长。主工丑行,吹、拉、弹、唱兼能。代表剧目有《屠夫状元》、《李豁子离婚》等。曾到中南海及台湾等地演出,唱腔磁带发行全国。1990年参加中国首届曲艺节,获得演出一等奖;1992年参加河南省法制文艺汇演获表演一等奖;1993年获河南省首届曲剧演员荧屏赛表演一等奖;1994年获河南省第五届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1998年参加演出的电影戏曲片《阎家滩》获得“华表奖”。1999年6月20日在黄河迎宾馆演出,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接见。其传略被收入《中国文艺家传集》等书。为国家一级演员,河南省剧协会员、河南省曲协会员。河南省曲剧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
胡希华有一副大生的好嗓子,高亢明亮,音域宽广,收放自如,韵味十足。30多年来,他在舞台上塑造了几十个血肉丰满、性格各异的艺术形象,有许多被省电台、电视台录音、录像播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河南黄河音像社、海南星河音像公司等单位还录制出版了他演唱的喜剧《闫家滩》、《李豁子离婚》等剧目。1979年移植的《屠夫状元》上演后,立即成了他本人的代表作,同时也是该团盛演不衰的保留剧目,十余年来己演出数百场,
马琪
马琪,自幼从艺于四十年代闻名川、鄂、豫地区颇有名气的小生马文才先生。是河南曲剧的第一代曲剧演员,洛阳曲子代表人物。
马琪先后主演了古装戏《寇准背靴》中的寇准(素有活寇准之美称)、大型现代戏《红灯记》中的李玉和、《白毛女》中的杨白老等,《血染玉壁书》中的侯霸、《九龄救主》中的张九龄、《赵氏孤儿》中的程婴、《十五贯》中的况钟、《跑汴京》中的杨世英、《潘杨讼》中的杨继业等一百多个舞台艺术形象。
海连池
海连池(1941年10月5日――2012年10月4日),河南禹州市人,曲剧丑角表演艺术家,代表作有彩色电影戏曲片《卷席筒》、《薛刚反朝》、《孤男寡女》、《徐九经升官记》等。
曲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旧时也称"高台曲"或"曲子戏"。 曲剧流行于河南全省及周围邻近地区,是在当地流行的曲艺鼓子曲(洛阳曲子、南阳曲子)和踩高跷的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曲剧音乐最早可追溯到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由其中的杂牌小调与河南的民间歌舞踩高跷相结合,于1926年经由临汝县农民组成的同乐社搬上戏剧舞台,从而正式发展为戏曲剧种。其中的"高跷曲"由去掉高跷拐子的演员登上戏剧舞台,是曲剧由民间歌舞演变为"高台曲"这种正式的戏曲形式的一个质的飞跃。
曲剧(15张)曲剧是河南省本地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旧时也称"高台曲"或"曲子戏",有些地区又称"南阳曲子"。曲剧流行于河南全省及其周围邻近地区,是在当地流行的曲艺鼓子曲(洛阳曲子、南阳曲子)和踩高跷的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受到其他剧种的交叉影响发展而成的。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曲剧是在河南曲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起初的形式是由表演者边踩高跷边唱曲子,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高台曲。鼓子曲是一种曲牌联缀体式的说唱艺术,演唱时,三五人自执檀板击节,一反以前的三弦伴奏形式,需要帮腔处就一起帮腔。每一曲目,均按一定的曲牌顺序来演唱。约于清末民初,出现鼓子曲与踩高跷相结合的形式,称为"高跷曲"。它最初出现的时候,既不化装,也不分行当,只是由数人踩高跷唱有故事情节的曲子,以三弦等乐器伴奏,走街串坊。发展至1920年前后,才出现了有简单化装和粗略的行当分工的高跷曲,多数演出鼓子曲中大多有人物故事的民间传说脚本,如《小姑贤》、《打皂》、《小打鱼》等。 "高跷曲"去掉高跷拐子并登上戏剧舞台,是它由一般的民间歌舞演变为正式的"高台曲"这种戏曲形式的标志性事件,形成曲剧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
早在民国15年(1926年)农历四月初七,由河南省临汝县(今 汝州市)大张村关云龙所率领的剧社"同乐社"(由高跷曲"玩友"(业余性质的演员)朱万明、马清波、陈书奇、李富生、郑君等组成)一行共16人前去河南登封县颍阳乡三里李洼村演出,因为天下雨,多天不能踩高跷演出,李洼村的李祖白(保长,哄过戏)提出一定要他们去掉高跷站在台子上唱曲子。由观看演出的农民将运载庄跷的牛车搭成高台,而去掉高跷拐子登到台上演唱,演唱了《许状元祭塔》、《杨八姐闹酒店》剧目。这使高跷曲子走上了台子曲子。二个月后,农历六月十三日,李洼村这天年年为龙王庙唱庙会戏,,就在庙门前垒个0.5米高的一个小台子,上面打了棚,后面挂了一大块红布,做底幕(叫遮堂布),这就像舞台了,由伊川的耿庚辰.,孔海东,刘金水,郭太超....登封的王天水,范随林,李圪嗒.....等二十人在舞台上唱了曲子戏,模仿当地的越调和高调(河南梆子)又加上了小铜器。唱的有“丁郎认父”“天河记”“刘全进瓜”“武松杀嫂”“书馆会”等。新的表演方式收到出人意料的好效果。从此,台子曲子走上了舞台曲子,叫河南曲子,后又命名为河南曲剧。河南曲剧在李洼村正式诞生了。庙会戏后,消息传的很远,来邀请为他们祝兴演唱的不断,就招来了各地名演和本村演员外出演出,又在红布上写了“醒民剧团”四个大字。这是国内最早的曲剧团,也是中国第一个曲剧团。在1927年开始到外地演出谋生。很快影响到附近县乡,又有了多家演唱组织。这种去掉高跷在舞台上演出的形式,在20年代后期已较普遍。也影响到了朱万明,他们在1928年,又在洛阳看了文明戏(通俗话剧)的演出后,受到相当大的启发,思想有所转变,便与"玩友"结伙进城,在洛阳老集的一个炕院("胜利舞台"原址)演出《戒大烟》、《放足》、《李豁子离婚》等时装戏,受到欢迎。30年代起,舞台曲子逐渐向兄弟剧种学习表演程式,戏剧的伴奏乐器也逐渐增多,逐渐发展成为健全的"文武场",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地方戏曲,向正规化的方向发展。曲剧在吸收了越调、豫剧、京剧等戏曲剧种的打击乐,并根据演唱伴奏需要丰富了管弦乐,剧目也渐渐由演家庭生活戏而偏向于演历史戏(袍带戏),由演中小型戏而演大戏,各行当也逐渐完善起来。
但在30年代前期,一般曲剧戏班还是停留在业余性质:农忙务农,农闲从艺,一个班社也仅十余人。他们在演出时也不讲戏价,只求管吃。若收到馈赠钱物,则全班社平均分配。当时,在汝南、周口、信阳、南阳等地,都先后出现了高台班。
1930年前后,较为知名的高台戏班社有四个:一、以朱万明为首的班社,以洛阳一带为其活动中心;二、以刘乐为首的戏班,经常在孟津、新安一带活动;三、由胡定、刘宝才带领的戏班,经常在漯河、叶县一带活动;四、由秦中旭、李永治带领的戏班,经常在登封、偃师一带活动。
到抗日战争时期,曲剧的发展犹为迅速,遍及了全省的主要县市,直至安徽省的临泉一带也都有河南"曲子戏"的演出痕迹。在周口、淮阳、界首等地开始出现半职业性剧团,知名演员有杨德富(艺名洋白菜)、李金波、陈万顺、陈玉佩(曲剧最早的女演员)等。具体象在1939年李金波在安徽界省文化村与戏剧家焦菊隐同台演出《高平关》;1940年年,河南省大部分地区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很多曲剧艺人被迫流亡到南阳等地结成职业班社,从而以南阳为中心,进行演出活动,有些班社还到湖北北部、陕西南部、四川东部等地演出,更有一些艺人沿陇海铁路流亡到宝鸡、天水、兰州等地,其中以赵自安、马德山创建的幻而非曲子社最著名。1943年,李金波、张凤录等组成曲剧班社抗建剧社。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以曲剧"有伤风化"、"诲淫诲盗"为借口,下令取缔,禁止其演出,使得不少艺人被迫去山西、陕西、湖北、四川等地演唱谋生。著名艺人李金波不畏强暴,以"警钟剧社--南平调"的名义,组织任俊杰、白永玲、常文成等,于当年十一月间在开封新林影院演出,先后两个月左右,深受观众欢迎和支持。在群众舆论的压力下,国民党统治者也就不了了之。为庆贺曲剧重新获得生存,"警钟剧社--南平调"改名"新生曲剧社",并邀请蓝辑吾、刘卫生等为主的洛阳曲剧班参加演出。1947年,新生曲剧社在郑州演出时,国民党政府以"新生"两字涉嫌共产党宣传,剧社被当局勒令解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曲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河南曲剧不仅在本省的大部分地区盛行,而且还在甘肃、陕西、河北、安徽、江苏、湖北等地也建立有专业剧团。195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汇演大会鉴于朱万明对河南曲剧形成的贡献,授予他荣誉奖,临汝县也被誉为河南曲剧的发祥地。
至1983年,河南全省共有专业剧团三十三个,除此之外,在湖北、云南、山西、河北等省也先后建立了专业的河南曲剧团。在这些剧团中,较著名的演员有郭立仙、张晓风、邢金锷、谢芳馨、霍振海、郭凤娥、田钦泽、周玉珍等。各地的剧团也先后整理改编演出了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并创作演出了一批现代戏,使得曲剧在表演艺术、舞台美术、音乐唱腔等方面不断取得革新。
编辑本段艺术特点
由于曲调来源于民间生活小戏,因此歌词易学,并大多采用本嗓来演唱,表演也相当接近生活,传播速度极快。
河南曲剧的唱腔是采用曲牌体式。最初登上舞台时,曲剧的腔调大多采用"杂牌小调"的形式,仅有〔阳调〕、〔剪靛花〕、〔诗篇〕等十余支。后逐渐吸收流行于南阳一带的曲艺"大调曲",丰富了唱腔的形式。曲剧的曲牌大多由两句、三句、四句以及各种垛子组成,有大牌子(大调)、中小杂牌(小调)和丝弦曲牌之分。总的风格特点是:质朴、自然、婉转、柔美,悠扬缠绵,抒情性强,生活气息浓郁。
曲剧的唱腔结构为长、短句--曲牌联套体制。唱腔、曲牌大约有150多种,其中有来自明、清民歌小曲的〔阳调〕、〔剪剪花〕、〔诗篇〕、〔打枣竿〕、〔茨儿山〕、〔太平年〕、〔罗江怨〕,有来自鼓子曲的〔马头〕、〔青阳扇、〔潼关〕、〔小桃红〕、〔满江红〕、〔劈破玉〕〕等。伴奏用的丝弦曲牌有〔大起板〕、〔状元游街〕、〔山坡羊〕、〔高山流水〕等130 多种。
大牌子(大调)一般均在百板以上,主要有〔马头调〕、〔边关〕、〔黄鹂调〕、〔满江红〕、〔劈破玉〕、〔背弓〕、〔叠落〕、〔寄生草〕、〔叠断桥〕、〔小桃红〕、〔起子〕、〔重楼〕、〔金纽丝〕、〔上小楼〕等。这类大调一般慢板长腔,表现婉转柔细,缠绵悱恻。
中小杂牌(小调)则均在百板以下,主要有〔阳调〕、〔太平年〕、〔诗篇〕、〔满舟月〕、〔打枣竿〕、〔罗江怨〕、〔银纽丝〕、〔剪剪花〕。这类小调多表现为声韵清亮,灵活多变,音域宽广,音调随高就低舒展自如,可塑性大,表现力强。也有一些把原有曲牌改编成新曲调的,如〔小汉江〕、〔软诗篇〕等。另有吸收其他剧种的,如〔书韵〕、〔瓦碴堆〕等。
丝弦曲牌则主要有:〔老八板〕、〔过街俏〕、〔葡萄架〕、〔开手〕、〔哭周瑜〕、〔山坡羊〕、〔羝元游街〕、〔大起板〕、〔高山流水〕、〔小雀〕等。这类曲牌主要在剧中用来烘托气氛,配合各舞蹈动作来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
按表现内容风格的不同来分,曲剧的曲牌中表现活泼愉快的情绪的有〈银扭丝〉、〈垛子〉、〈太平年〉等;表现悲伤哀愁的情绪的有〈在汉江〉、〈诗篇〉等;表现激越愤慨的情绪的有{阳调}等。
河南曲剧的主奏乐器是曲胡。另外还有三弦、唢呐、琵琶、二胡、筝、笙、月琴等。新中国建国后,有些剧团还分别增加了诸如木管、铜管、弦乐、定音鼓等西洋乐器。打击乐器最初仅有锣鼓,只用于"打闹台"。于1940年前后,曲剧吸收了京剧、豫剧的锣鼓经,打击乐器才逐步得到完善,有象鼓板、大锣、二锣、铙钹、小钹、风锣、木鱼等。
在现代形式的戏剧的表演方面,河南曲剧比较注意运用舞蹈动作用以表现现实的各种生活内容。例如剧本《赶脚》中的耍伞、赶驴、骑驴;《游乡》中的挑担子赶路、爬山;《下乡》中的推车、拉车;《掩护》中的划船过封锁线及骑马等,都特别设计了生动而富有生活情趣的舞蹈动作。
编辑本段角色行当
概况
早期的河南曲剧在表演上继承了高跷曲的歌舞身段和行当分工。
高跷曲一般有五个角色:老婆(老旦)、媳妇(青衣)、姑娘(小旦)、相公(小生)、和尚(丑)。和尚经常兼扮演老旦,并且有时还会增加诸如"二姑娘"、"瞎子"等配角行当。早期的河南曲剧无论演什么戏,角色一般不外乎以上五种主要形式。早期演出时,剧中的人物出场,一般开始时都是背对观众,走至台中心后才转身亮相,然后踩着"大起板"的弦乐伴奏节拍跑"剪子股"圆场,形式与踩高跷时的打场子相同,必须跑完四十八板再进行正式演唱。曲剧的动作、身段、架势还基本保留着高跷曲舞姿的原型:表现为不停地前走和后退,而和尚或瞎子(丑角)则在其间不断地插科打诨。
1933年,曲剧流传到河南中部周口和东部开封一带。到抗日战争时期,又流行于陕南和鄂北。在流传的过程中,随着上演的剧目的丰富,曲剧在吸收了豫剧、京剧、越调、汉剧等兄弟剧种的表演艺术后,才逐渐建立起生、旦、净、丑完整的各行当,并出现了一批较有成就的演员。
旦行
是曲剧各行当之首。因早期大多演出"三小戏",又多以旦角为主,所以河南曲剧的旦行名角颇多,在表演艺术上也各具特色。建国前的演出,旦角多由男性来扮演,较著名的演员有许文兴、胡定、李金波、朱天水(艺名香水)、李九常等;建国后曲剧又培养了诸多女演员,象张新芳、王秀玲等在表演艺术上就较有成就。
朱天水人称"洛阳迷",表演时嗓音细腻、音色朴素自然,唱腔甜美,声情并茂,以演剧本《蓝桥会》著称。许文兴擅长表演农村少女形象,当时有"活闺女"之美誉。胡定(青衣)擅长于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塑造人物形象,表演时稳重大方,擅长演出的剧目有《游龟山》等。张新芳的表演形式朴实、真切,唱腔讲究吐字归韵,擅长应用"大闪板"方法,所演出的《陈三两爬堂》一剧,成功地塑造了陈三两的形象。(见 图曲剧-1)李九常表演风格细腻,所演的《风雪配》中场景姑娘做针线活,从合线、抖线、咬线、纫线、纳鞋底乃至不慎而导致针尖扎手的过程,表现得细致入微、极其逼真,各环配合也丝丝入扣。
生行
大多以小生为主,表演时一般以文生、空生一类角色居多,没有武生。从40年代曲剧开始演出"袍带戏"后,发展了须生。小生朱六来在河南曲剧发展的初期,在没有锣鼓伴奏的情况下而创造出一套载歌载舞、柔和自然的表演艺术,使曲剧的表演突破了高跷曲的传统程式。须生海连池、马琪均以表演质朴,并富于生活气息见长。后者的所演《寇准背靴》中的寇准,在台步、水袖、髯口、帽翅等技巧的运用方面,有颇高的造诣。
丑行
在曲剧发展的早期,作用仅限于插科打诨、逗人取笑。发展自王振东开始,注意从人物的性格出发,逐渐向唱做并重方向演变,形成了诸如娃娃丑、正丑、官丑、恶丑等不同类型的丑角。例如王庆生,在以丑角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就有过颇多创造。
净行
自张广耀、李云城开始,逐渐成为河南曲剧的专行。他们从〔阳调〕中分出净角的专门唱腔。建国后,谢录专攻黑头,以《铡美案》、《下陈州》等剧而享名。
编辑本段曲剧“黑头”唱腔
据偃师县曲剧老艺人张桂林回忆:1943年前后,由朱六来、朱双奇、兰辑吾、耿庚辰、温如意、李运成、张桂林、张光旭、张八子、吴魁及琴师马铁良组成的曲子班在陕西咸阳演出时,排演曲剧第一个连台本《呼延庆打擂》。当时,曲子戏仍以生、旦戏为主,从未出现过黑头行当,更无粗犷响亮、刚正豪迈的黑头唱腔。朱六来、李运成、张桂林、温如意、耿庚辰研究认为,包公铁面无私,不畏权势,就连他的说话也一定要语气重、有分量,唱腔自然也和一般角色不同,既要响亮,还要带点“钢音”。经过试唱,他们在豫剧“脸子”唱腔的基础上,用曲剧的扬调过门演唱,形成了基本唱法。接着,由耿庚辰在《呼延庆打擂》中试演包公,马上受到观众喜爱。这样,曲剧“黑头”唱腔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40年代中期,洛阳成立了曲子班,由张光耀演包拯,张光耀琢磨其师傅耿庚辰的唱腔,同样用扬调唱出了“黑头”唱腔。
1952年,谢禄调入偃师县曲剧团。因他天赋极高,声如洪钟,由他扮演《呼延庆打擂》中的包拯,充分发挥了他的长处,深受群众欢迎。由此,谢禄名声大震,从而奠定了他的“黑头”行当基础。
1955年,偃师县曲剧团排演包公戏《秦香莲》,该剧的主要难题就是拿下以唱功为主的包公戏。剧组研究认为,应当把握住包公的性格,突出“黑头”唱法上的“宏”、“壮”、“刚”、“豪”等特点,唱腔要有刚劲雄浑的气势和铿锵有力的力度。然后由谢禄试唱。谢禄又研究吸收了偃师著名的“大脸”黑头演员“大金声”、“二平”的唱法优点,充分发挥自己刚亮的嗓音、真切的吐字和有力的喷口长处,不仅成功地唱了大段扬调,还创造出了“黑头”的“撩子”唱法。戏一上演,即获得广泛赞誉。该剧在1956年洛阳地区首届戏曲汇演中荣获一等奖。
1959年谢禄调入河南省曲剧团,他继续研究各种剧种的“黑头”唱法,博采众长,对自己的“黑头”唱腔加工改进,如使用“脑后音”发音,增强“喷口”吐字,加速表现黑头性格特点的“?”行腔衬字等,特别是结合“丹田劲”弹出来的笑声,增强了表现力。进而他又创造出了“反调诗篇”、“飞极阴阳”调门的唱法,更加完善了“黑头”唱腔。谢禄成了曲剧舞台上独树一帜的“黑头”演员。
编辑本段唱腔特点
曲剧唱腔调高多用1=C,有时用1=?#C。男女声演唱均以真嗓为主。净行的虎音和“炸音”唱法富有特色。20世纪50年代以后,曲剧乐队的文场主要乐器有:曲胡(主弦)和古筝、三弦、琵琶、二胡、笛子、唢呐、笙、闷子、大提琴等;80年代中期,增加了电子琴。武场主要有手板、班鼓(单皮鼓)、大锣、手镲、小锣、战鼓、大鼓或定音鼓等。早期器乐曲牌只有〔大起板〕及数支〔游场〕,以后不断增加了如〔高山流水〕、〔思春〕、〔和番〕等板头曲以及〔菠菜叶〕、〔十番〕、〔错字〕等弦乐曲牌和〔欠场〕、〔尾声〕、〔三枪〕、〔唢呐皮〕等唢呐曲牌。武场锣鼓经基本来自豫剧、越调、京剧等剧种。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 曲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本段曲剧艺人
张新芳
张新芳(1927年――2006年8月) 河南曲剧大师,国家一级演员,曲剧张派艺术创始人,曲剧皇后。河南邓县(今邓州)人。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十岁进邓县戏班学艺。工青衣、花旦。曾在豫南鄂北一带演出。建国后,历任开封曲剧团副团长,河南省曲剧团副团长、艺术指导,中国剧协第三、四届理事和河南分会副主席。是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擅演剧目有《荆钗记》、《秦香莲》等。《陈三两》已拍成戏曲片。
享有中国“曲剧皇后”称号的张新芳,天资聪慧,记忆力强,嗓音洪亮,善于模仿,从7岁开始学唱戏,9岁便已在曲剧舞台上唱红。是她,首先打破曲剧男扮女装的传统,开创女扮女角的先例,成为曲剧的第一个女演员;是她,与同行们一起,努力将曲剧发扬光大,成为河南省第二大剧种。
从艺70余年来,张新芳演戏100多部,但她从不故步自封、因循守旧,而是在保持曲剧传统风格的基础上,成功地吸收兄弟剧种的唱腔艺术,创造性地丰富了曲剧的艺术内涵,拓展了曲剧的表演领域和流行地域,成为河南曲剧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张新芳先生以擅演悲剧人物见长,一生塑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舞台艺术形象。代表作有《陈三两》、《秦香莲》、《荆钗记》、《祥林嫂》等等。1959年,毛主席观看了张新芳演的《陈三两》后大加赞赏,梅兰芳、田汉等戏剧界知名人士也给予了高度评价。《陈三两》曾被多种剧种移植与搬演,并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故事片,至今传唱不衰。
与张新芳先生艺术造诣相得益彰的,是她有口皆碑的艺德,是她对广大观众的一腔赤诚和对曲剧艺术的一往情深。尤其是在她古稀之年,虽然身患绝症,依然活跃在舞台上,为人民献艺。
鉴于张新芳先生在曲剧艺术发展中取得的卓越成就,党和人民也给予她很高的荣誉。她生前曾任第三、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省曲剧团团长等职。2006年5月,她还被授予“河南省曲剧老艺术家终身荣誉奖”称号。
胡希华
胡希华,男,汉族,曲剧丑角。1946年生于社旗县。国家一级演员,河南省曲艺家协会、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曲剧专业研究委员会理事,多次被河南省文化厅评为先进工作者,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
1960年考入今南阳市曲剧团,后调入河南省曲剧团。曾先后担任南阳地区曲剧团、河南省曲剧团副团长。主工丑行,吹、拉、弹、唱兼能。代表剧目有《屠夫状元》、《李豁子离婚》等。曾到中南海及台湾等地演出,唱腔磁带发行全国。1990年参加中国首届曲艺节,获得演出一等奖;1992年参加河南省法制文艺汇演获表演一等奖;1993年获河南省首届曲剧演员荧屏赛表演一等奖;1994年获河南省第五届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1998年参加演出的电影戏曲片《阎家滩》获得“华表奖”。1999年6月20日在黄河迎宾馆演出,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接见。其传略被收入《中国文艺家传集》等书。为国家一级演员,河南省剧协会员、河南省曲协会员。河南省曲剧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
胡希华有一副大生的好嗓子,高亢明亮,音域宽广,收放自如,韵味十足。30多年来,他在舞台上塑造了几十个血肉丰满、性格各异的艺术形象,有许多被省电台、电视台录音、录像播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河南黄河音像社、海南星河音像公司等单位还录制出版了他演唱的喜剧《闫家滩》、《李豁子离婚》等剧目。1979年移植的《屠夫状元》上演后,立即成了他本人的代表作,同时也是该团盛演不衰的保留剧目,十余年来己演出数百场,
马琪
马琪,自幼从艺于四十年代闻名川、鄂、豫地区颇有名气的小生马文才先生。是河南曲剧的第一代曲剧演员,洛阳曲子代表人物。
马琪先后主演了古装戏《寇准背靴》中的寇准(素有活寇准之美称)、大型现代戏《红灯记》中的李玉和、《白毛女》中的杨白老等,《血染玉壁书》中的侯霸、《九龄救主》中的张九龄、《赵氏孤儿》中的程婴、《十五贯》中的况钟、《跑汴京》中的杨世英、《潘杨讼》中的杨继业等一百多个舞台艺术形象。
海连池
海连池(1941年10月5日――2012年10月4日),河南禹州市人,曲剧丑角表演艺术家,代表作有彩色电影戏曲片《卷席筒》、《薛刚反朝》、《孤男寡女》、《徐九经升官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