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西门豹》唱词台词 剧本剧情介绍

相关剧目下载:

剧中角色/人物
西门豹:净
翟璜:老生
崔泽:老生
崔承:生
陶母:老旦
陶姝:旦
大巫:彩旦
三老:丑

剧情简介
战国时,邺城漳河一带水患频仍,加之地方官吏勾结巫婆、地痞,诡称河神作怪,掀起“河伯娶妇”的恶俗,借此名目横征暴敛、草菅人命。乡民不堪其扰,纷纷弃业逃亡。邺郡人口锐减,社会日见凋零。魏国将军西门豹,平定中山后,奉王命解甲收矛,转任邺郡太守。西门为官疾恶如仇,爱民如子,虽有治军理民之才,但性如烈火,脾气暴躁,满朝文武对此任命多有争议;惟魏国大夫翟璜,慧眼识珠,极力推荐。一方面启发西门豹要洞悉民情,深知民隐;一方面敦促其克制急躁,并赠予玮玉一方,以资随事警醒。西门豹深入考察了水情、民情,断然处置了“河伯娶妇”的闹剧,还百姓和邺城的一方安宁。

(694.24 KB)

【第一场:恶谋】
(在铙鼓中幕徐徐起,露出河伯庙大殿的肃穆景象。台右设一账桌,神差忙算账,正中为一大幔帐所遮蔽。)
(众百姓捧香自两边分上,见幔帐未开,分站两旁。)
(神差挥手向左边示意,铙鼓声息。神差大呼。)

神差   (白)     闪放神路了!

(锣鼓牌子中,大幔帐徐徐自动升起,露出佛龛,佛龛的上首是河神座像,下首虚设一圈椅。前面供桌上摆蜡扦一对,巨烛高烧,左灯碗,右香筒,居中一长方香炉,最外摆供品。)
(大巫端然正坐于神案之前,四小巫旁侍。香烟缭绕,细乐悠扬。)
(众百姓忙将手中香插入炉内,回身向上磕头,参差不齐。同时小巫在案旁击磬,高声喊叫。)

小巫   (白)     撂香钱!撂香钱!

(大巫右手一扬,细乐声止。)

大巫   (唱)     威灵显赫善门开,

(铙鼓一响。)

大巫   (唱)     河伯爷爷我请来。

(铙鼓一响。)

大巫   (唱)     善男信女齐下拜,

             祷告神灵免祸灾。

(铙鼓乱响。众百姓纷纷罗拜。)

大巫   (唱)     世人无知太可怜,

(铙鼓一响。)

大巫   (唱)     罪恶深重祸滔天。

(铙鼓一响。)

大巫   (唱)     保佑你邺郡百姓脱灾难,

(铙鼓乱响。)

大巫   (唱)     拜请河神下尘凡。

(铙鼓一响。)
(大巫作河神附体。)

大巫   (白)     呵嚏,呵嚏,呵……嚏!

(大锣抽头。大巫作舞蹈身段。)

大巫   (数板)    奉神旨,下尘凡,我与邺郡结善缘。

(抽头。)

大巫   (数板)    吾神睁慧眼,抡指细掐算,漳河好大水。浊浪淹庄田。尔等快快来贡献,阖郡也好保平安,保平安。

百姓甲  (白)     我布施铜钱二百。

百姓乙  (白)     我布施铜钱一贯。

(二百姓同走向账桌交纳。)

百姓丙  (白)     哎呀,我一时不便,把这一匹绢献纳了吧。

(百姓丙立上账。大巫向老妇。)

大巫   (白)     你呢?

老妇   (白)     河神爷爷,我前日已布施过了。

大巫   (白)     嘿!

     (念)     世人心太偏,善财割舍难。敬神心不虔,大祸在眼前,在眼前。

老妇   (白)     哎呀,河神爷爷,保佑!保佑!我回家再去备办就是。

小巫   (白)     急速贡献前来,免招灾祸。去吧!

(众百姓同下。大巫见廷掾、三老不在,发怒。)

大巫   (白)     咦?

     (念)     廷掾三老怎不见,里正乡绅也不来参!敢把神事来怠慢,

     (白)     来呀!

     (念)     快降神旨把他们传。

小巫   (白)     廷掾、三老、里正、乡绅们听着;河伯显圣,怪罪下来了!

(廷掾、三老、里正、乡绅在胡琴牌子中同上,鬼鬼祟祟参拜。)

廷掾   (白)     廷掾孙环。

三老   (白)     三老公孙卯。

里正   (白)     里正张辛。

乡绅   (白)     末绅庞厉。

廷掾、
三老、
里正、

乡绅   (同白)    接驾来迟,上神恕罪,上神恕罪。

大巫   (白)     ?!

     (念)     尔等好大胆,神事当等闲。快把赛神事,速速禀一番。

廷掾   (白)     上神容禀!

(〖小锣抽头〗。)

廷掾   (念)     奉命把差办,哪个敢偷闲,挨户写布施,神款有清单。

             会期还照旧,香火胜往年。十五到十八,前后整四天。

大巫   (白)     嗯。

三老   (念)     唯有选亲事,出点小麻烦。原聘郑家女,才貌称双全。

             斋宫净身体。于今已三天。忽然生了病。出嫁有点难。

             神前请赎罪,愿供香火钱。上神多慈悲,弟子再另选。

大巫   (白)     怎么?她愿在神前赎罪么?听神谕!

     (念)     郑女无福份,难再结仙缘。神前既赎罪,赐予他方便。

             重新选聘事,旨谕神姑办。善体吾神意,阖郡保平安。

     (白)     吾神去也――呵……喝……

(大巫作解体姿态。)

大巫   (白)     嗬,列位,都在这儿啦?

众人   (同白)    师傅您辛苦啦。

大巫   (白)     为了神事,何言辛苦。刚才河伯说什么来着?

廷掾   (白)     只为今年选中的河伯夫人郑婉儿,在斋宫习礼,忽然病了,她爹郑兴,情愿出香火钱赎罪,刚才已禀明河神,河神应允,请您全权办理此事。

大巫   (白)     哦,郑家要出香火钱赎罪吗?

众人   (同白)    正是。

大巫   (白)     出多少钱哪?

三老   (白)     五万。

大巫   (白)     五万,能办多大香火呀?

廷掾   (白)     可也是。五万是办不起多大香火,可是在郑老头子身上……

(廷掾向三老、里正、乡绅使眼色,三老、里正、乡绅会意。)

三老   (白)     这可是,鹭鸶腿上刮精肉,

里正   (白)     鹌鹑蔫子里抠豌豆,这就够他受的啦!

(大巫冷笑。)

大巫   (白)     请问廷掾,你身居何职,所司何事哪?

廷掾   (白)     廷掾小名儿就是二衙,新太守还没上任,大小我就是个地方官儿。

大巫   (白)     三老哪?

三老   (白)     教化乡民。

大巫   (白)     里正你哪?

里正   (白)     清查乡里。

大巫   (白)     是呀,说起来,您三位办事,都离不开黎民百姓。如今郑家的事,可关系到邺城阖郡的安危,香火要是小啦,河伯面前,叫我怎么交差啊?

乡绅   (白)     哎呀,可也是呀!

廷掾   (念)     身前既不好办,二位再去谈谈吧。

乡绅   (念)     免使河伯降罪,休教圣母为难。

大巫   (白)     对!

     (念)     香火必须大办!

三老、

里正   (同白)    是。

     (同念)    我们就去商谈。

(三老、里正同出殿,对看一眼。)
三老、

里正   (同白)    没法子,再走一趟吧。

(三老、里正同下。)

大巫   (白)     我说众位会首们,邺城的百姓越走越少,今年的神事,不比往年,咱们可要一心秉正,涓滴归公,谁也不许瞒心昧己,吞没神款。

廷掾   (白)     圣母放心,常言说得好,宁可欺人,不可欺神,大家心明眼亮,管保是大公无私。

大巫   (白)     无怪您是地方官,说的真是斩钉截铁。

廷掾   (白)     嘿,十几年来,谁不知道河伯娶妇关系邺郡阖城的性命,怎敢不诚诚虔虔嗒,为民造福啊!

大巫   (白)     廷掾既然心里明白,就该想法子,把咱们的神事,办得更风光才好。

廷掾   (白)     圣母放心,今年的神事,一定风光。

大巫   (白)     您就说说这个来头。

廷掾   (白)     您听:

     (念)     新任太守就要到,听说名叫西门豹。曾定中山立战功,就是性情有点儿躁。

大巫   (白)     呦,这位太守,是个老粗儿呀,只怕他不懂得敬神的事吧!

廷掾   (白)     圣母,您怎么啦?十几年来,河伯的灵应,深入民心,历任太守,谁敢违抗民意。这位西门太守啊……

     (念)     这回来的真叫巧,河伯娶妇他来到。我们迎头细禀告,请他也来把香烧。

             百姓一见太守到,准比去年更热闹。定教神事风光好,人神共喜两逍遥。

大巫   (白)     啊!

廷掾   (白)     啊!

乡绅   (白)     啊!

大巫、
廷掾、

乡绅   (同笑)    哈哈哈哈……

三老   (内白)    郑兴随我来!

(三老、里正引郑兴同上。)

郑兴   (西皮摇板)  为救女儿一条命,

             只落得家业俱凋零。

三老   (白)     我说郑兴,河伯娶妇,另选换人,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啊!

里正   (白)     一再地惊动河伯,这香火道场,可不能办小喽,你就出这点儿钱,够干什么的?

郑兴   (白)     哎呀二位呀,这二十万还是从大户那里借来的呢,望求二位,在圣母面前,多多美言,小老儿感激不尽了。

三老、

里正   (同白)    怎么,就是二十万,不能多出了吗?

郑兴   (白)     实实的无能为力了。

三老   (白)     好,你先在外边呆一会儿,看你的运气,等我给你说好喽,你听信儿领人。可有一节,钱,一定等我亲自来取,千万不可交给别人。

郑兴   (白)     是,是,是。有劳了。

(郑兴下。三老、里正同进殿。)

三老   (白)     哎呀,好麻烦,好麻烦!

里正   (白)     不好办,不好办!

廷掾   (白)     二位先别出汗,到底儿怎么麻烦?

三老   (白)     咳!

(三老不理睬廷掾,走向大巫,廷掾跟在三老身后,三老背手伸一指、伸五指,暗示十五万。)

三老   (白)     启禀圣母:郑兴确实困难,今勉强凑得十万之数,还请圣母大发慈悲。

大巫   (白)     怎么?只凑了十万?

三老   (白)     这十万还是从那些大户借来的呢。

乡绅   (白)     不错,那郑兴的钱,就是弟子借给他的。

(三老故作惊讶。)

三老   (白)     啊?郑兴的钱是你借给他的?

(乡绅得意。)

乡绅   (白)     嗯!

大巫   (白)     你借给他多少?

乡绅   (白)     借给他么……

(三老恐乡绅泄露,急使眼色,乡绅会意。)

三老   (白)     庞乡绅,你救人之急,一定有你好处的!

乡绅   (白)     嗯,正是十万。

廷掾   (白)     圣母,您瞧是不是?心明眼亮,大公无私。

大巫   (白)     好,既然如此,徒弟们――

四小巫  (同白)    在!

大巫   (白)     把郑婉儿带上来,叫他们家领回去吧。

四小巫  (同白)    尊神谕。

(四小巫同下。)

里正   (白)     郑兴快来!

(郑兴上。)

郑兴   (白)     来了,来了。

(四小巫引郑婉同上。郑婉见郑兴,扑过去。)

郑婉   (白)     爹爹呀!

里正   (白)     哭什么。圣母好容易答应啦,还不进去磕头谢恩。

(郑兴边应边拉婉儿进殿。)

郑兴   (白)     是,是,是。多谢圣母慈悲。

(郑婉向大巫叩头。)

大巫   (白)     郑兴,你女儿郑婉得病是真嗒?

郑兴   (白)     真的,真的。

大巫   (白)     她得病,你怎么知道的哪?

郑兴   (白)     这……

(三老咳嗽示意。)

郑兴   (白)     啊啊啊,昨晚河伯示梦,故而知晓。

大巫   (白)     善哉,善哉,河伯真是大慈大悲。

(大巫向郑婉。)

大巫   (白)     哼!没造化的丫头,趁早儿跟你爹回去吧!

郑兴   (白)     多谢圣母,多谢圣母!

(郑兴边说边拉郑婉起身,同出殿。)

郑婉   (白)     爹爹,我好怕呀!

郑兴   (白)     不要害怕,回得家去,收拾收拾,带你们逃出邺城。

(郑兴、郑婉同下。)

大巫   (白)     我说众位会首。郑女已去,如今河伯夫人,再选谁家的女子呢?

廷掾   (白)     待弟子等合计合计。

             公孙兄,这儿来。

三老   (白)     怎么?

廷掾   (白)     你看林全家的女儿怎么样?

(三老压低声音。)

三老   (白)     不行啊,人家贡献过啦。

廷掾   (白)     好,又是你一笔漏账!

三老   (白)     你别嚷嚷,我早就想好主意啦。陶寡妇的女儿陶姝,年岁相当,陶老婆子,穷得揭不开锅,也出不起什么香火钱,我看今年的河伯夫人就照顾了她吧!

里正   (白)     不行啊,听说陶姝已经许配给崔泽的儿子崔承啦。

三老   (白)     可是那船夫崔泽吗?

里正   (白)     不错,就是在漳河里驶船的那个崔泽。

三老   (白)     哼,一个撑船的,终年漂泊在外,多会儿能娶得起媳妇儿呀!

里正   (白)     不错,倒是还没有过门儿哪。

三老   (白)     这不结啦,既然未曾过门儿,就该让与河伯,这是神意!

廷掾   (白)     岂止神意,还是仙缘。

里正   (白)     既是仙缘,恕我多言。

三老   (白)     一边呆着吧!

里正   (白)     是。

三老、

廷掾   (同白)    启禀圣母:陶寡妇的女儿陶姝,品貌甚佳,堪以配得河神。

大巫   (白)     是不是陶化成家的人哪?

三老   (白)     不错,正是陶化成族家的孙女儿。陶老头子是他们家的族长。一生最信河神,没事儿就在咱们神棚里忙活,刚才我还见他在殿外边哪。

大巫   (白)     好,请他来,我和他当面说过。

三老   (白)     是。

(三老向里正。)

三老   (白)     把陶化成找来!

里正   (白)     是。

(里正向内喊话。)

里正   (白)     陶老先生在外边吗?圣母有请!

陶化成  (内白)    来了。

(陶化成上。)

陶化成  (西皮摇板)  敬礼神佛赎罪愆,

             一生福命皆由天。

             为求漳河免水患,

             信奉河神保平安。

     (白)     圣母在上,小老儿陶化成顶礼。

大巫   (韵白)    善哉呀善哉!我看居士,红光满面,当前就有一桩天大的喜事。

陶化成  (白)     啊?小老儿罪愆未赎,哪得有什么喜事?

大巫   (白)     我来问你,你们陶氏族中,可有个陶姝?

陶化成  (白)     有的。论辈分,还是我的孙女呢。圣母问她何来?

大巫   (白)     好,就是你的孙女陶姝。蒙河伯选中,作了今年的河伯夫人,岂不是一喜嘛。

陶化成  (白)     今年的河伯夫人,不是选中郑家的婉儿了么?小孙女哪有福份,结此神缘哪。

大巫   (白)     咳,你好糊涂。听我告诉你吧,郑家女儿,福小命薄,斋宫习礼,忽然得病,难以匹配河神,因此河伯显圣,另选了你的孙女陶姝啦!

(陶化成受宠若惊。)

陶化成  (白)     此事是真的么?

乡绅   (白)     圣母焉能哄你。

大巫   (白)     是啊,一来是陶姝的福份,二来是你的虔诚感动河神,才跟你结下这门子亲事哪。

陶化成  (白)     哎呀呀,如此说来,陶氏族中有幸,真乃一喜!

三老、

廷掾   (同白)    本来是一喜嘛!

大巫   (白)     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再下神谕,你可要从旁劝导,勿违神意呀!

陶化成  (白)     那个自然。

大巫   (白)     今天你也不必回去啦,就和廷掾、三老他们,在偏殿斋戒,明天一同迎请夫人。殿外伺候去吧。

陶化成  (白)     谢圣母。

     (西皮摇板)  这是我笃信神道蒙体念,

             小孙女有福份结下仙缘。

             与河伯结亲眷我的造化非浅――

     (白)     我好造化呀!

     (笑)     哈哈哈哈!

(陶化成下。)

大巫   (白)     众位会首。

众人   (同白)    圣母。

大巫   (西皮摇板)  这件事要机密切莫外传。

             劳诸位同斋戒且退偏殿――

三老、
廷掾、
里正、

乡绅   (同白)    遵命。

大巫   (白)     掩了威严者。

(大巫、众人同抽下。闭二道幕。三老、廷掾、里正、乡绅同留在帐外。)

乡绅   (白)     三老,我们的事呢?

三老   (白)     庞绅喏――

     (西皮摇板)  照例公办决不食言。

众人   (同笑)    哈哈哈哈……

(众人同下。)
【第二场:赠玮】
(五月十一日。从安邑到邺郡的路上。)

西门豹  (内白)    众人役!邺城赴任去者!

(〖快长锤〗。四兵卒、四差役,赵成、韩广引西门豹同上。)

西门豹  (西皮摇板)  五月蝉鸣催征鞍,

             一麾出守意悠然。

             谁识将军曾百战,

             今日里解甲收矛做了这文墨官。

     (笑)     哈哈哈哈……

     (白)     想俺西门豹,累立战功,戎马本色,自从平定中山之后,那翟璜老大夫,屡在魏侯驾前,道俺有治军理民之才,荐往邺郡为守。谁知满朝文武,都道俺性如烈火,脾气暴躁,领得兵,打得仗,却做不得这文绉绉的官儿,因此魏侯犹豫不决。事过半载,昨日忽接王命,着俺赴任邺城,那老大夫又不在朝中,未能多多领教,只得打点行装,匆匆就道。此番到了邺城,我要治军防边患,利民兴市田。

             速速趱行者。

     (西皮垛板)  韩、赵、魏接壤紧相连,

             邺城恰在韩、赵间。

             西门豹岂止能叱咤疆场风云变,

             此一番免苛政、除弊端、刑要轻、政要简,管教他化雨春风闾巷得安然。

             慰民报国方遂某的愿,

(众人同走圆场。四校尉、翟璜同上,与西门豹相遇。)

西门豹  (白)     啊!老大夫!

翟璜   (白)     西门将军!

西门豹  (白)     喏,喏,喏!

     (西皮散板)  幸相遇老大夫某请教一番。

(西门豹下马。)

翟璜   (白)     看你这般行色,莫非出守邺郡?

西门豹  (白)     还不是老大夫提掖后进,在魏侯面前举荐之力么。

翟璜   (白)     休得过谦。恭喜新太守。

西门豹  (白)     不敢。

翟璜   (白)     老夫眼力不差,邺郡万民之幸也。

西门豹  (白)     哎呀呀,愈发地不敢了啊……

     (笑)     哈哈哈……

翟璜   (笑)     哈哈哈哈……

西门豹  (白)     请问老大夫,敢莫是从赵邦而归么?

翟璜   (白)     正是。

西门豹  (白)     赵邦动静如何?

翟璜   (白)     倒也相安无事。

西门豹  (白)     好。想俺离朝之时,未曾多多请教,今日途中幸会,只是行程仓促,就长话短叙,赠言一二。

(翟璜看出西门豹又犯了急躁的毛病。)

翟璜   (白)     哈哈哈……老夫赠言不多,两字而已。

西门豹  (白)     两字?愿闻!

翟璜   (白)     戒躁。

西门豹  (白)     嘿嘿,老前辈但放宽心,俺这个急躁的性儿啊,这半载之中,早已改得一丝儿也无有了。

(西门豹欲上马。)

翟璜   (白)     我看未必。

西门豹  (白)     怎见得?

翟璜   (白)     我这里话未讲完,你为何急急忙忙上马呀?

西门豹  (白)     嗳,出君之口,入我之耳,听完了还不走么?

翟璜   (白)     不然,不然。耳听未必心听,知改未必能改。

西门豹  (白)     这个……

(翟璜恳切地拉西门豹。)

翟璜   (白)     西门太守,你此去邺城,必须洞悉民情,深知民隐,方能兴利除弊,安堵民生。若一味偏急,遇事暴躁,则民情不能上达,政无以兴,利无以举,你纵有理民之才,也难符丰政之望矣。

西门豹  (白)     哎呀,是啊。

翟璜   (白)     来,来,来。

(翟璜解下?玉。)

翟璜   (白)     老夫有玮玉一方,敬赠太守。此玉外柔内刚,愿君佩戴为鉴,偶有暴躁,抚摸了它,借以克制,三思而行。此乃区区望君之心,勿嫌老夫絮烦也。

西门豹  (白)     呀!

     (西皮散板)  一席话不由我反躬身念,

             察民情戒暴躁至理名言。

             感前辈多指教我衷心铭篆,

     (白)     多谢老前辈。

             带马,带马,带马!

(翟璜含笑拦住。)

翟璜   (白)     哎呀呀!这方玮玉你还不曾接过,怎么又要急急忙忙地上马呀?

(西门豹接过玮玉。)

西门豹  (白)     这?

翟璜   (白)     啊?

西门豹  (白)     啊?哎呀呀,惭愧呀!

翟璜   (笑)     哈哈哈哈……

西门豹  (笑)     哈哈哈哈……

翟璜   (西皮散板)  你抚玉知戒――

西门豹  (西皮散板)  我要永佩在身边――

翟璜   (西皮散板)  你要永记心间。

     (白)     珍重了,请,请,请。

(四校尉引翟璜同下。西门豹一望,两望,抚玉。)

西门豹  (笑)     哈哈哈哈!

     (西皮摇板)  老大夫赠玉赐金言,

             服膺自当意拳拳。

             叫人来速带马――

韩广   (白)     大人,看玉!

西门豹  (白)     你提醒得好啊!

     (西皮摇板)  把行程放慢,

(〖慢长锤〗。西门豹上马。众校尉同扯四门。)

西门豹  (西皮原板)  一路上观田野美景无边。

             男勤耕女勤织喜形于面,

             微风吹动麦浪翻。

             行进了太行山邺城不远,

(〖长锤〗。众人同走圆场。西门豹发现景象不对。)

西门豹  (白)     啊?

     (西皮快板)  为什么风光不一般?

             田园荒芜无人管,

             市井萧条少人烟。

             入耳声声悲又惨!

(四百姓各携少女自下场门同上。)

众百姓  (同七队子)  河伯娶妇,

             可怜生女不如无。

             一夕数惊生疑怖,

             家贫无钱难应付,

             携女逃亡,

             茫茫何处。

(众百姓自上场门同下。西门豹生疑。)

西门豹  (白)     啊?

     (西皮散板)  百姓为何弃家园。

(西门豹向韩广。)

西门豹  (白)     老哥哥,唤他们前来问话。

韩广   (白)     是。

             老人家请转。

(老农上。)

老农   (白)     何事?

韩广   (白)     太守有事问你。

老农   (白)     太守?

(老农害怕,不敢向前。西门豹主动凑过去。)

西门豹  (白)     啊老人家,我看你必是邺城之人。

老农   (白)     是,是,是。邺城之人。

西门豹  (白)     既是邺城之人,背井离乡,为了甚事?

老农   (白)     正是为了神的事。

(西门豹焦急。)

西门豹  (白)     嗳!我问你,弃家远逃为了什么事?

老农   (白)     太守,正是为了神魔,降临邺城,我们无钱奉敬,不得不逃,不得不走。太守宽饶,饶我女儿一条性命吧。

(老农边说边退下,西门豹不觉暴躁起来。)

西门豹  (白)     啊!糊里糊涂,吞吞吐吐,与我抓回来!

众差役  (同白)    啊!

(西门豹忽然触玉,立刻改容。)

西门豹  (白)     慢,慢,慢咋!西门豹啊,西门豹,老大夫刚刚良言相赠,你怎么又来了?岂不欲知民疾苦,必须问隐情,不与民相近怎能吐真心!待俺摘冠脱袍,换了褐衣草笠,先行一步,暗查一番便了。

(〖望家乡〗。)

西门豹  (西皮快板)  百姓见我神不定,

             迟迟不敢道真情。

             为明真象要暗查问,

             褐衣草笠我先行。

(抽头。西门豹下。)
【第三场:强聘】
(五月十三日。邺郡内陶母家中。陶母上。)

陶母   (四平调)   谢河伯慈悲多恩典,

             小女幸未结神缘。

             她婆家唯恐事有变,

             接女于归就在今天。

             贫怜贫穷帮穷要什么体面,

             清风明月装点渔船。

             涤旧裳代新装草草打扮――

(陶母向内。)

陶母   (白)     姝儿,姝儿!

(陶姝上,侧身以手遮面。陶母拉着走过来。陶母惨笑。)

陶母   (笑)     哈哈哈……

陶姝   (四平调)   羞人答答迟步向前,

             啊啊,有话难言。

(哑笛。陶母挽陶妹就坐,为陶妹上头。)

陶母   (白)     啊姝儿,今日崔家父子,接你于归。唉!说什么于归,分明是逃难。儿呀,你此时是羞是怨,为娘也无暇细问了,谁教两家贫穷,半点妆奁也无有,只有这褪色红衫,当做你的嫁衣裳了……

陶姝   (白)     咳,娘啊!

     (四平调)   儿此时有何心以嫁衣为念,

             此时此地如坐针毡。

             河伯神逞凶涛常为水患,

             选女娶妇年复年年。

             姊妹死无算,

             闾里不得安。

             儿身得幸免,

             早早离家园。

             愿只愿崔郎一棹清波远,

             我母女存一息在芦花浅水边。

陶母   (四平调)   芦花水清浅,

             聊且做镜奁,

             说到伤心处,

             儿不心酸娘也心酸。

             盼,盼,盼,崔家人早来奠雁――

(哑笛。陶母出门眺望,若有所见。)

陶母   (白)     哎呀,来了,来了。来了啊……

     (笑)     哈哈哈!

(陶母入内,把门关上,向陶妹耳语,陶姝下。陶母倚门侧听。)

崔泽   (内白)    我儿,随父来!

(崔泽渔父打扮上,腋下夹一雁,用布遮住。崔承渔郎打扮随上。)

崔泽   (四平调)   偷偷摸摸把姻联,啊啊哦――

崔承   (四平调)   哦哦哦,蜜炒黄连。

崔泽   (白)     到了,到了。

(崔泽把雁交与崔承,从怀中取出一块旧红绸子,向崔承。)

崔泽   (白)     披上!

崔承   (白)     爹爹,免了吧。

崔泽   (白)     喜事么,好歹也要象个样儿,快快披上。待我叩门迎亲!

(崔泽取过崔承手中雁,故意使雁叫一声。崔承边披绸边讲。)

崔承   (白)     爹爹,免了吧。

崔泽   (白)     礼节么,好歹也要象个样儿。

(崔泽压低声音。)

崔泽   (白)     亲家婆,迎亲来了。

(陶母开门。)

陶母   (白)     哎呀呀呀,亲家翁。

崔泽   (白)     亲家婆,家寒备礼不及,原谅。

陶母   (白)     寒门接待不周,海涵。

崔泽   (白)     彼此。

陶母   (白)     一样。

(陶母、崔泽同笑。)

陶母   (白)     亲家翁请。

崔泽   (白)     不,不,不,亲家婆请。

陶母   (白)     不,不,不,亲家翁请。

崔泽   (白)     不,不,不,亲家婆请。

崔承   (白)     爹爹,这些俗礼,免了吧!

崔泽   (白)     嗳――

陶母   (白)     免了?这倒是我爽快的女婿。

(崔承向陶母跪拜。)

崔承   (白)     拜见岳母。

(崔泽背供。)

崔泽   (白)     他,倒等不及了。

陶母   (白)     贤婿请起。哈哈哈……待我搀出小女。

(陶母笑下,搀陶姝同上。)

崔泽   (四平调)   拜天地呀――

(崔泽环视,四壁皆空。)

崔泽   (四平调)   用什么来做媒证?

(哑笛。)

崔承   (白)     爹爹,什么时候了,这些俗礼,免了吧。

崔泽   (白)     好歹也要像个样儿。

(雁叫一声。)

崔泽   (白)     喏!

     (四平调)   再拜奠雁遵礼而行,啊啊哦――

崔承   (四平调)   哦哦哦,拜什么畜生。

崔泽   (白)     什么话!

(哑笛。崔泽把雁放在桌上,故意使雁叫。陶母扶陶姝,崔泽扶崔承,同拜雁。雁叫,崔泽、陶母?笑,互相?止。陶姝、崔承对拜,欲拜陶母、崔泽。陶母、崔泽互让。哑笛止。)

崔承   (白)     爹爹!

     (念)     早离是非窝,平安争时刻。

陶姝   (念)     扁舟离邺郡,多少拜不得。

崔承   (白)     着哇,这些俗礼――

陶姝   (白)     娘,免了吧。

陶母   (白)     好,免了,免了。

(陶母受双拜。崔泽受双拜。)

崔泽   (白)     哎呀呀,他们倒是一对儿,刚刚拜了天地,就夫妻同心了。

陶母   (白)     亲家翁,快快上船要紧!

崔泽   (白)     上船?

众人   (同白)    上船。

崔泽   (白)     好,我儿,你且先行一步,等在船头。

崔承   (白)     做什么?

崔泽   (白)     渔船且作洞房看,新郎理当迎新娘。好歹――

崔承   (白)     也要像个样儿。

崔泽   (白)     娃子,你这才说了一句正经话哟。

崔承   (白)     爹爹,快些来。

崔泽   (白)     慢不了。

(崔承下。)

崔泽   (白)     亲家婆,收拾收拾,我们走。

(陶母取包裹背上。)

陶母   (白)     无有什么收拾的了。

(雁叫。)

崔泽   (白)     哎呀,还有我这个乖乖呢。

(崔泽取雁。)

崔泽   (白)     我们走啊。

(〖水底鱼〗。崔泽在前,陶母、陶姝随后,同走小圆场。换屋外景。)

大神差  (内白)    呔,接神谕!

(陶母、陶妹、崔泽同惊呼。)
陶母、
陶妹、

崔泽   (同白)    啊!

(〖急急风〗。四百姓同举香、四神差分捧凤冠、霞帔、如意、钱贯、大神差捧神谕、陶化成、里正、廷掾、三老、乡绅、四小巫引大巫同上,围住陶母、陶妹、崔泽。崔泽背供。)

崔泽   (白)     这做什么?

大神差  (白)     神谕下,陶姝听者!

     (念)     吾神昨夜离水宫,暗查新妇品貌容。郑女貌陋难中选,陶女有缘配乘龙。

             吾神下聘三千贯,本月十八驾来迎。先命神姑来聘定,熏香沐浴到斋宫。

陶母、
陶姝、

崔泽   (同白)    怎么讲?

里正   (白)     恭喜老太太!

三老   (白)     贺喜老太太!

乡绅   (白)     恭喜河伯夫人!

廷掾   (白)     贺喜河伯夫人!

陶化成  (白)     我们陶家,结了神缘,一人得道,鸡犬成仙。

廷掾   (白)     快快接了神谕。

三老   (白)     穿戴整齐。

乡绅   (白)     请到斋宫。

三老、
乡绅、

廷掾   (同白)    五月十八,等候河伯迎娶!

陶母、

陶姝   (同白)    哎呀!

(陶母、陶姝同晕死,双僵尸。)

崔泽   (白)     啊!

三老   (白)     你们瞧,河伯夫人,这就脱胎换骨啦!

             来呀!将夫人搭到斋宫。

(众人欲动手,崔泽拦。)

崔泽   (白)     且慢――

             亲家婆、媳妇醒来哟!

陶母、

陶姝   (同西皮导板) 裂断肝肠遭突变!

陶母   (白)     姝儿!

陶姝   (白)     老娘!

陶母   (白)     儿啊!

陶姝   (白)     娘啊!

(陶母、陶妹同抱头痛哭。)

陶姝   (西皮散板)  千提防万提防难逃笼樊。

             只望鸡飞随波远,

             霎时间变成了受割宰的牛羊又上祭坛。

陶母   (西皮散板)  求官长――

陶姝   (西皮散板)  叩圣母――

陶母   (西皮散板)  慈悲――

陶姝   (西皮散板)  明鉴――

     (哭头)    喂呀,圣母啊。

廷掾   (白)     嘿嘿,你母女休得执迷,凡人俗子,上嫁河伯,这就是慈悲,明鉴!

(〖大锣一击〗。)

三老   (白)     聘礼三千贯,这就是恩典!

(〖大锣一击〗。)

乡绅   (白)     吹吹打打送入斋宫,这就是体面!

(〖大锣一击〗。)

陶化成  (白)     着哇,蒙神青睐,为民造福,此乃我陶族大喜之事,你们哭哭啼啼,这是什么道理?

陶姝   (白)     爷爷,你问这道理么?

     (反西皮二六板)说道理且听我讲个周全:

             既然是河伯有灵验,

             他就该正而无私、言而有信、怎能够暮四朝三!

             选新妇消息传遍,谁不知已定郑婉,

             却为何食前言胡乱换、强迫我有夫之妇结神缘,作神道也未免不端。

陶母   (反西皮二六板)陶姝儿休得要把河伯埋怨,

             诉下情再哀求叩请垂怜。

             出嫁女亵神灵罪过非浅,

             望圣母向河伯婉转陈言。

廷掾   (白)     怎么咋?你的女儿,已然出嫁啦?

陶母   (白)     刚刚拜过天地,就要到婆家去了。

三老   (白)     婆家是谁?

崔泽   (白)     小老儿崔泽

三老   (白)     你是干什么的?

崔泽   (白)     河下生理。

廷掾   (白)     哦,驶船嗒……

大巫   (白)     阿嚏,阿嚏,啊……嚏!

(大巫借下神恐吓,廷掾、三老、乡绅故作惊慌。)
廷掾、
三老、

乡绅   (同白)    河伯驾临,接驾,接驾。

(全场肃然,众人同跪下。慢抽头。大巫作势。)

大巫   (扑灯蛾)   神眼千里照,神耳万里通,

             尔等一遍话,已达水晶宫。水晶宫。

众人   (同白)    哎呀,河伯已然知道了!

大巫   (扑灯蛾)   吾神改聘陶家女,

             谁敢与我来争风!

             崔家父子若不让啊――

             扑通!扑通!扑嗵嗵嗵嗵扑通通,

             船到江心卷浪中。

(抽头。崔泽连连叩首。)

崔泽   (白)     小老儿不敢,小老儿不敢。

大巫   (扑灯蛾)   陶家母女有二意呀,

             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

             大水淹了邺郡城!

             大水淹了邺郡城!

(陶母连连叩首。)

陶母   (白)     小妇人不敢,小妇人不敢。

廷掾、
三老、

乡绅   (同白)    河伯息怒,我等谨遵神谕,谨遵神谕。

大巫   (白)     嗯,吉凶祸福,尔等自择。吾神去也。

廷掾、
三老、

乡绅   (同白)    送驾。

(大巫伸懒腰,作醒状。)

大巫   (白)     河伯怎样吩咐?

三老   (白)     没别的说嗒,崔家撤婚约,陶女送斋宫,五月十八,等候迎娶。

廷掾   (白)     陶老婆子,崔老头子,你们还有什么说的吗?

(陶母、崔泽绝望对视。)

陶母   (白)     亲家翁!

崔泽   (白)     亲家婆!

(陶母、陶姝在绝望、无可奈何中悲惨地喊叫。)

陶姝   (叫头)    老娘!

陶母   (叫头)    姝儿!

陶姝   (叫头)    娘啊!

(音乐起。陶姝向远处瞻望,意在崔承。)

陶化成  (白)     嗳,你们要,秉至诚,信神灵,识大体,谨依从。难道为了自己的女儿,眼睁睁水淹邺郡不成!

陶姝   (白)     这!

陶母   (白)     这!

崔泽   (白)     这!

(陶姝扑向陶母怀中。)

陶姝   (白)     喂呀,娘啊……

陶母   (白)     苦命的女儿啊……

崔泽   (白)     苦命的媳妇啊……

大巫   (白)     善哉,善哉。好难度化的愚人哪!

廷掾、
三老、

乡绅   (同白)    来呀,吹吹打打,速速送入斋宫。

大巫   (白)     众神差!

四神差  (同白)    啊!

大巫   (白)     撞钟擂鼓,焚香送驾呀!

四神差  (同白)    啊!

(全场肃然,音乐起。陶姝如痴如呆地被四神差、大巫同拥下。众百姓举香随同下。陶母哭泣着随下。崔泽顿足叹息。)

崔泽   (白)     唉!

(〖水底鱼〗。崔承慌忙上。)

崔承   (白)     爹爹,孩儿在船头等了许久,为何还不走啊?

(崔承环视四周。)

崔承   (白)     咦,她们母女呢?

崔泽   (白)     娃子,完了!完了!

崔承   (白)     孩儿在船头等候多时,就急忙赶来了,怎说是晚了哇!

崔泽   (白)     咳,什么早晚,你的婚事完了!

崔承   (白)     拜罢天地,婚礼自然是完了啊。

崔泽   (白)     哎呀儿呀,河伯显圣,又选中陶家的姝儿!

崔承   (白)     啊!

崔泽   (白)     吹吹打打,已然送入斋宫了!

崔承   (白)     怎么讲?

崔泽   (白)     你的媳妇,做了河伯夫人!

(崔承始而惊颤,继而愤怒。)

崔承   (白)     哦,哦,哦,是了!怪不得,适才我在船头,遇到郑家雇船,急渡漳河,并说花了天大的银钱,才买回女儿一命。看来此事,分明是贿通巫婆、三老等人,放了郑婉,换了我妻陶姝。

(〖大锣一击〗。)

崔承   (白)     待我赶上前去,与他们辩理!

崔泽   (白)     哎呀,你往哪里去呀?

崔承   (白)     找那巫婆辩理!

(崔泽声色俱厉。)

崔泽   (白)     你去不得!

崔承   (白)     我怎么不去?

崔泽   (白)     你去不得!

(崔泽三扯,崔承推开崔泽。)

崔承   (白)     爹爹,你――

崔泽   (白)     你去不得,去不得,去不得!

(崔承挣脱,下。崔泽连呼,踉跄追下。)
【第四场:启疑】
(五月十三日,邺郡城外,通往河伯庙的道上。慢纽丝,西门豹改装、韩广扮作老仆同上。)

西门豹  (西皮摇板)  草笠褐衣改换装。

             父老果然诉衷肠。

             原来是河伯娶妇索供养,

             穷苦百姓难应偿。

             怪不得扶老携幼弃家走,

             大好田园半芜荒。

             这习俗恶风怎任滋长――

众神差  (内同白)   呔!闲人闪路,车马慢行,河伯夫人转驾斋宫。

(〖急急风〗。四神差各持皮鞭轰赶众百姓同上,过场,同下。西门豹避转高埠上。)

西门豹  (白)     啊!

     (西皮摇板)  却怎么这神差凶似虎狼。

(〖吹打〗。众人拥陶姝换宫装同上。陶姝形同木偶坐在轿内。陶母哭泣随上,过场,同下。西门豹下高台。)

西门豹  (白)     啊,看那宫装之女,必是被选上之妇,她为何痴痴呆呆形同垂死的羔羊!那老妇人,哭哭啼啼,必然是她的亲眷了。如此惨状,那些随行人等,竟然无动于怀。这恶风陋俗,好不荒唐奇怪!

崔泽   (内白)    娃子,你去不得呀!

(随喊声,崔承怒上。)

西门豹  (白)     啊?

崔承   (白)     我去找他们辩理!

西门豹  (白)     嗯!

(西门豹拦住崔承,崔泽急追上。)

崔泽   (白)     你去不得!

(崔泽拉住崔承不放,崔承挣脱,崔泽绕至崔承前面,用头顶着崔承倒退。西门豹欲询见状急闪。韩广在后躲闪不及,被崔成撞倒。崔承倒。崔泽趴下。乱锤。西门豹拉起韩广,将要发作。韩广指玉示意。)

韩广   (白)     老爷莫要急,玉在这里。

西门豹  (白)     哦,哦,哦。

(西门豹从容扶起崔泽。)

西门豹  (白)     老人家,你们这是怎么了?

崔泽   (白)     哎哟哟,这个畜生,他不要命了!

(崔泽向西门豹。)

崔泽   (白)     客官,帮帮忙,扯住这个畜生,救我父子两条性命。

崔承   (白)     爹爹,难道那陶家母女,就不是两条性命么?

崔泽   (白)     咳!命也,命也。

崔承   (白)     哼!胆小,胆小!

西门豹  (白)     听你这后生之言,莫非有什么冤枉之事,你要打个抱不平?

崔承   (白)     岂是打抱不平,正是俺的不平!

崔泽   (白)     客官,不要理他,这个奴才他疯了。

西门豹  (白)     哦,如此说来,此事也有你父子在内?

崔泽   (白)     这个……看你是远方之人,不妨对你言讲。

西门豹  (白)     不错,我乃远方之人,与邺城无关,不妨对我言讲。

崔承   (白)     哎呀呀,对他言讲,何济于事?

西门豹  (白)     对俺说了,未必不济事。

韩广   (念)     我主人或有高见,

西门豹  (念)     报不平替你周旋。

崔承   (白)     哦,看你不出,倒有些个胆量。你就听我――

西门豹  (白)     讲,讲,讲!

崔承   (西皮快板)  河伯娶妇把人骗,

             巫婆弄鬼散谣言。

             三老、乡绅与廷掾,

             借题敛财狼狈为奸。

             今年已把新妇选,

             受贿纳脏暗放还。

             假口河伯来抵换,

             强逼我妻陶姝结神缘。

             哪有个神灵无信恣淫乱,

             俱是那官巫勾结暗中弄虚玄。

             不平之事应抗辩,

             怎奈我怕事的爹爹把我拦,我心不甘。

崔泽   (白)     啊!

     (西皮快板)  奴才真乃发疯癫,

             信口雌黄你胡乱言。

             满城中谁不知河伯灵验,

             难道说你不怕把阖城来淹。

西门豹  (白)     既有此事,为何太守不管呢?

崔泽   (白)     咳!

     (西皮快板)  并非太守袖手不管,

             他也怕河神降罪把百姓淹。

崔承   (白)     嗳!

     (西皮快板)  哪里是怕河伯发水为患,

             太爷伸手也要钱。

西门豹  (白)     不然,不然。听说那新太守西门豹,就要上任了。那西门豹是一个不要钱,不怕事的,你何不到他面前申诉呢?

崔承   (白)     咳!

     (西皮快板)  西门豹、东门豹有什么稀罕?

             也不过一丘之貉同样地贪婪。

(西门豹嗔。)

西门豹  (白)     嗯……

韩广   (白)     老爷,看玉!

(西门豹抚玉,镇静。)

西门豹  (白)     呀!

     (西皮散板)  想必历任是贪官,

             压得百姓不见天。

             吏蠹官狠多积怨,

             难怪后生出怨言。

             我和颜悦色话讲当面――

(西门豹向崔承,和蔼。)

西门豹  (白)     那一后生听了!

     (西皮散板)  我曾与新太守素有往还。

             西门豹并非同流合污的贪婪辈,

             他定能辨是非与你平冤。

崔承   (西皮散板)  你送这空头人情有何证见?

崔泽   (白)     哎呀,这是神事,怎能任意而行啊!

西门豹  (白)     这个――

(西门豹毅然而急躁。)

西门豹  (白)     后生听了!

     (西皮散板)  他准备,禁巫风――

崔泽、

崔承   (同白)    啊?怎么禁法?

西门豹  (念)     出告条――

崔承   (白)     什么时候?

西门豹  (西皮散板)  在上任之前。

     (白)     那一后生,你叫什么名字?

崔承   (白)     我叫崔承。

崔泽   (白)     小老儿崔泽。

西门豹  (白)     以何为生?

崔承   (白)     河下生理。

崔泽   (白)     驶船的。

西门豹  (白)     好,你们且回船上,切莫远离,三日之后,见了告条,那陶姝自然平安无事,你夫妻就团圆了。

崔泽   (白)     哎呀,此事非同小可呀!

崔承   (白)     难信哪,难信。

西门豹  (白)     嗳,我主仆与你萍水相逢,无恩无怨,骗你何来?

崔泽   (白)     既然如此,我们就回去吧。

崔承   (白)     究属令人难信,我还是找向他们辩理。

西门豹  (白)     且慢。崔承,我来问你,你不信我言,去找他们辩理,若是救不得那陶姝,你又怎样?

崔承   (白)     救不得我妻,我就一死相拼!

西门豹  (白)     哼,荒唐的后生,徒拼一死,又有何用?这才真的无济于事呢。

崔承   (白)     恶俗压人,无有公道,不如与他们拼了!

西门豹  (白)     拼,也要拼出个名堂来。我来问你,那河伯娶妇,在什么时候?

崔承   (白)     五月十八。

西门豹  (白)     今日?

崔承   (白)     五月十三。。

西门豹  (白)     着哇,三日之后,五月十六,有了告条,你夫妻重庆团圆。何必今日,便尔轻生。若无告条,待等五月十八,河伯娶妇之期,任你大闹斋宫,也还不迟。

崔承   (白)     这个……

崔泽   (白)     娃子呀,既然客官如此言讲,我们暂且回船,看是怎样吧。

韩广   (白)     是啊,且看后事如何。

崔泽   (白)     有道是:

     (念)     绝望之余得一线,且看真假暂回船。

     (白)     回去吧。

崔承   (白)     遵命。

(一锤锣。崔承用怀疑的眼光望着西门豹,崔泽催促着同下。冲头。西门豹一望、两望。)

西门豹  (白)     好娃子!

(〖望家乡〗。)

西门豹  (西皮快板)  这后生性情真倔犟,

             咄咄逼人正而刚。

             西门豹言出法随无虚谎。

             即出告条晓谕四乡。

             恶俗巫风定扫荡,

             也免得众百姓死走逃亡。

             邺城不远已在望,

             上任后先办这大事一桩。

(三锣,〖工尺上〗。四兵卒、四差役、赵成同上。)

众人   (同白)    参见西门大人,请驾进城。

西门豹  (白)     冠带伺候,速速上任者。

(工尺上中。众人引西门豹同下。)
【第五场:遇阻】
(五月十六。邺郡城内一条街上,或二幕前。)
(一江风头句。〖急急风〗。四差役各持告条上写“严禁恶俗巫风,不准河伯娶妇”自两边分上,对抄下。小乱锤。乡绅、里正自两边分上。)

乡绅   (白)     怪,怪,怪!

里正   (白)     坏,坏,坏!

乡绅   (白)     坏了哦!

里正   (白)     糟了啊!

     (扑灯蛾)   太守上任第一炮,

乡绅   (扑灯蛾)   禁止赛神出告条。

里正   (扑灯蛾)   这个关系可算不小,

乡绅   (扑灯蛾)   分明是要把我们的性命来送掉。

里正   (扑灯蛾)   来送掉!

(抽头。)

乡绅   (扑灯蛾)   约廷掾――

(廷掾上。)

廷掾   (扑灯蛾)   已知晓。

             寻三老――

(三老上。)

三老   (扑灯蛾)   我来到。

             休要惊慌莫烦恼,

             分兵布阵有计巧。

             百姓哪个不怕闹水灾,

             鼓动全城男女老幼举香跪衙去哀告。

廷掾   (白)     对!

     (扑灯蛾)   谁不怕河伯?

乡绅   (白)     对!

     (扑灯蛾)   神姑道行高。

三老   (扑灯蛾)   问问她,不准河伯娶妇、恼怒上神、漳河发水、水淹邺郡可怎得了!

廷掾、
里正、

乡绅   (同白)    对!

     (同扑灯蛾)  管教他张口结舌、难违众意、即刻收回成命、诺诺连声……只有三个字――好!好!好!

三老   (白)     好?

廷掾   (白)     好?

乡绅   (白)     好!

里正   (白)     好!

三老   (白)     既然是好,咱们就――

(三老举手示意,分头鼓动百姓。)
(阴锣。廷掾、乡绅、里正同下。三老向上场门招陶化成上,手式以水威胁,陶化成惧,连连点头,返身取香,随三老后。三老向下场门招二百姓同上,手式以水威胁,二百姓同回身取香。〖急急风〗。三老领起走半个圆场。里正、乡绅、廷掾率众百姓各举香同上。)
三老、

廷掾   (同白)    举香跪衙去者!

众百姓  (同白)    啊!

(一江风牌半段。众人同走圆场,同下。闭二道幕。)

崔承   (内白)    走啊!

(崔承急上。)

崔承   (白)     嘿!客官之言,果然可信,今日十六,新太守真的出了告条。不准河伯娶妇,严禁恶俗巫风,我妻定然得救,待我回船,告知爹爹。

(内人声。)

崔承   (白)     啊?看一伙人等,个个举香,直奔太守衙门,不知为了何事,我何不混在人群之中,看个明白。

(崔承下。)
(二道幕开。太守衙门大堂。一江风牌合头。三老、廷掾、里正、乡绅引众百姓同上。)

里正   (白)     来到大堂!

三老、
廷掾、

乡绅   (同白)    喊!

众百姓  (同白)    太守!太守!太守!

(廷掾喊叫。)

廷掾   (白)     有请太守!百姓跪衙!百姓跪衙!有请太守!

(〖急急风〗。四差役、赵成、韩广引西门豹同上。西门豹亮相、归座,搜场,扫看百姓,深为诧异。)

西门豹  (叫头)    众位父老乡邻!

     (白)     本太守履新上任,除弊安民,已有告条在外。尔等还有何事,前来跪衙?

(众百姓同连连叩首。)

众百姓  (同白)    太守!太守!太守……

西门豹  (白)     啊?有何话讲?这样吞吞吐吐,欲言又止,是何道理!

(西门豹怒而拂袖,众百姓害怕,伏地不敢抬头。西门豹拂袖时,触及佩玉,顿改和颜,耐心呼唤。)

西门豹  (白)     啊,公孙三老。

三老   (白)     卑职在。

西门豹  (白)     你职司教化,怎么教得百姓愚呆至此?

(三老谄媚而阴险。)

三老   (白)     这个――咳咳,太守有所不知。卑职教化百姓,个个忠厚老实,守礼不敢犯上。只是生死存亡,全在太守掌握之中。他们有无限悲苦,不敢明言,只有叩头乞命。

西门豹  (白)     怎么?百姓的生死存亡俱在我的掌握之中?

三老   (白)     嗯。这是百姓的生死关头啊,我的太守!

西门豹  (白)     哦,愿闻其详。

三老   (白)     请恕卑职直言有罪,才敢明讲。

西门豹  (白)     何罪之有,慢慢讲来。

三老   (白)     太守,有道是,入国问禁,入乡问俗。太守到了邺郡,可知我们邺郡的风俗吗?

西门豹  (白)     怎么不知,正为知道河伯娶妇,事属荒唐,这才张出告条,严禁巫风。

三老   (白)     您只管“严禁恶俗巫风,不准河伯娶妇”,您可知道河伯娶妇的来头吗?

西门豹  (白)     恶俗扰民,有什么来头?

三老   (白)     拧了不是,您说扰民,不对,正是救民哪。

廷掾   (白)     三老说的不假。邺郡多少年来,没有神灵保佑,早就完啦。邺郡?保安宁,都是河伯之功啊。

西门豹  (白)     怎么?都是河伯之功?

三老   (白)     然也,然也。

乡绅   (白)     是哉,是哉!

西门豹  (白)     哦,我倒不知,河伯竟有如此神力!

三老   (白)     哎呀太守啊!

     (念)     提起此事话儿长,太守不知听端详:漳河五龙爱闹水,邺郡年年受灾殃。

             洪水泛滥伤人畜,淹没庄稼毁田庄。

西门豹  (白)     嗯……

乡绅   (念)     自从河伯施法力,邺郡才得保安康。

西门豹  (白)     他有什么法力?

廷掾   (念)     提起河伯真灵验,神通广大法力强。圣母附体来讲话,指迷治病开药方。

             前后因果仔细讲,百姓心里才亮堂。

西门豹  (白)     他讲些什么?

三老   (白)     邺城百姓罪孽重,孽龙作怪降凶殃。河伯慈悲显法力,漳河之内把龙降。

             五龙锁在河伯府,邺郡这才免灾殃。河伯的功德情难忘,

乡绅   (念)     百姓供奉也应当。

西门豹  (白)     河伯就要娶妇了?

三老   (白)     是呀。

     (念)     河伯本是风流种,水宫哪能没娘娘。这才每年选夫人,五月十八做道场。

里正   (念)     吹吹打打把亲送,编苇作舟席作床。河伯夫人坐上去,顺水漂流晃荡当。

三老   (白)     说也怪呀!

乡绅   (白)     是怪呀!

三老   (念)     你看她,滴溜溜溜一股浪花,漂到那五龙湾前打了个漩儿。

西门豹  (白)     怎么样?

三老   (念)     浪花一卷入水府,

廷掾、

乡绅   (同念)    就跟河伯配成双。

三老   (念)     河伯见喜施法力,

廷掾   (念)     邺郡这才保安康。多年的规矩总一样――

西门豹  (白)     倘若不送新娘呢?

廷掾、
乡绅、

三老   (同白)    哎呀,罪过呀,罪过!

     (同念)    水淹邺郡一扫光。最可怕田园牛马一起毁,身家性命付汪洋。

三老   (念)     生死关头就在此,

陶化成  (念)     太守与民作主张。河伯娶妇万万不能免――

(众百姓同叩头、呼喊。)

众百姓  (同白)    太守,太守,太守!

(崔承大喊上。)

崔承   (白)     太守,太守――

(崔承跪倒堂前,抬头见西门豹即是那日的客官,不由冲口而出。)

崔承   (白)     阿客……

(西门豹示意制止。)

西门豹  (白)     嗯……

(崔承会意,急转话语。)

崔承   (白)     可、可、可、可不能听他们胡言乱语!

西门豹  (白)     怎么?

崔承   (白)     太守!

     (念)     他们是一派胡言语荒唐。

廷掾   (白)     啊?什么人竟敢惑乱民心!来呀,把他拿下,交与神前问罪!

西门豹  (白)     慢咋!惑乱民心,理当治罪。既然有话,容他讲来。你且慢慢地讲。

崔承   (叫头)    太守!

     (白)     他们口口声声言道,河伯娶妇,可免洪水之灾,为何年年送一河伯夫人,有时水灾也还不免?

西门豹  (白)     是啊,

(西门豹向三老。)

西门豹  (白)     这是什么道理?

三老   (白)     嗬嗬嗬……那是人心不诚,上神见怪。就像他这样的人出言冒犯,河伯还能不降罪吗?

崔承   (白)     既然河伯如此严正,又为何恣意淫乱,失信于人?

里正   (白)     你胡说!河伯从来说一不二,你这么亵渎神灵,河伯可要降罪嗒!

崔承   (白)     住了!你道河伯说一不二,今年所选之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谁人不知,哪个不晓,乃是郑家之女,为何又改换了陶姝?

三老   (白)     嘿嘿嘿……是这个呀。郑女貌丑,河伯见怪,这才另选了陶姝。

崔承   (白)     河伯见怪,你们是怎么知晓?

廷掾   (白)     河伯显圣,神姑附体,转达神意,年年如此,何劳你多嘴多舌!

崔承   (白)     嗬嗬嗬……只怕不是神姑附体,转达神意――

里正   (白)     是什么?

崔承   (白)     是郑家的银钱显圣而讲话!

廷掾   (白)     啊?!胆大乱民,竟敢造谣生事。

             太守,快快将他治罪!

崔承   (白)     太守,有罪者自当治罪,只是造谣生事者并非崔承,太守,你可要追查明白。

三老   (白)     好啊,河伯娶妇,并非一年两年啦,谁敢违抗,谁敢不信哪!今天新太守上任,你竟敢匪言逆语,要挟长官,分明是造谣生事,贻害全郡哪!

             我说众乡邻们,你们都是邺城根生土长的,这漳河闹水是假还是真哪?

众百姓  (同白)    闹水是真。

三老   (白)     河伯灵验,是真是假哪?

众百姓  (同白)    灵验不假。

三老   (白)     太守您看,这可是众人一心,众口一词呀!为了全郡的百姓,太守您可要多多地思忖哪。

陶化成  (白)     是啊,河伯灵验,老汉我信了几十年了。河伯慈悲,有时水患尚且不免,若无河伯慈悲,那还了得!那陶姝是我陶家之女,她结了神缘,造福全郡,是我陶家的德行。他一个外姓之人,岂不是多管。

里正   (白)     哎,我想起来啦,他就是陶姝没过门的女婿,这就怪不得啦。

三老   (白)     咳,我说呢,敢情这不是什么谣言不谣言,失信不失信嗒,是专给他没过门的老婆挡横来啦。

(三老脸色突变。)

三老   (白)     不能为你一个人,祸害了全郡人的性命!

崔承   (白)     太守,救了一人,正是救了全城。

陶化成  (白)     为了全城的性命,还望太守撤去告条。

崔承   (白)     太守,告条万不能撤,官家岂能出尔反尔!

陶化成  (白)     水淹邺郡,太守的干系不小!

崔承   (白)     屈害民女,太守明镜高悬!

(陶化成鼓动众百姓,陶化成喊。)

陶化成  (白)     太守救命!

崔承   (白)     太守救命!

陶化成  (白)     太守,太守!

(陶化成意在鼓动,连连叩头。)

崔承   (白)     太守,太守!

(崔承连连叩头。小乱锤。)

西门豹  (白)     呀――

     (二黄散板)  这一旁众百姓叩头请命,

             那一旁小崔承据理而争。

             论恶俗与巫风理当严禁,

             怎奈是众乡民受惑已深。

             启愚蒙防水患才能安堵邺郡,

             这件事倒教我煞费思忖。

             劝父老且回家静候音讯――

三老   (白)     启禀太守:今天十六,后天十八,就是河伯娶妇的正日子啦,您出的那张告条――

(西门豹怒气起。)

西门豹  (白)     嗯……

     (二黄散板)  本太守细斟酌自有下文。

             到吉期管教河伯把夫人迎请,

廷掾   (白)     禀太守,这个惑乱人心的狂徒,怎么处置呀!

西门豹  (白)     这一后生么……

廷掾   (白)     干脆,交给我们去办吧!

西门豹  (白)     且慢!

     (二黄散板)  假意儿拘崔承稳住他们。

     (白)     暂将崔承看押起来,本太守自有发落。

             赵成!

赵成   (白)     有。

西门豹  (白)     将崔承严加看管!附耳上来。

崔承   (白)     啊?崔承无罪,太守为何拘押与我?

西门豹  (白)     不必多言,带下去。

赵成   (白)     走!

崔承   (白)     咳!冤枉啊!

(崔承随赵成同下。)

西门豹  (白)     廷掾、三老,河伯娶妇之事,本太守一概尽知,我自有安排。吩咐百姓,各自散去,明日候令而行。

三老、

廷掾   (同白)    众百姓听咋!太守亲口应允,河伯娶妇之事,明日候令而行,大家暂且散了吧。

里正   (白)     大伙都散了吧。

众百姓  (同白)    多谢太守。

(起长冲头。众百姓同叩头,里正率众百姓同下。)
三老、
廷掾、

乡绅   (同白)    卑职等告退。

(三老、廷掾、乡绅同向上一揖。)
三老、
廷掾、

乡绅   (同二黄摇板) 贤太守爱百姓苍生有幸。

(三老、廷掾、乡绅同转身做嘴脸,同下。)

西门豹  (白)     转堂。

(众差役自两边分下。西门豹出位,两望。)

西门豹  (白)     咳,好恼!

     (碰板二黄原板)却为何众吏绅不安分,

             迎风纵火、推波助澜、事必有因。

(哑笛。)

西门豹  (白)     那日途中,崔成喊叫,巫婆弄鬼,官府贪赃。莫非廷掾、三老、巫婆与里正等,结党营私,愚惑乡民?

     (二黄原板)  我就该动大刑严加审问,

(哑笛。)

西门豹  (白)     哎呀,不可,眼睁睁洪水为灾,人心惶恐,不除水患,只惩吏巫,难压众口,怎服民心?

     (二黄原板)  难道说真有那河伯水神!

(哑笛。)

西门豹  (白)     百姓怕水灾,水灾因何来?难道真有河伯在?这真有河伯?这、这、这真有河伯……不成?

(西门豹徘徊思索。〖起初更鼓〗。韩广掌灯上。)

韩广   (白)     请大人用饭。

(西门豹挥手示意不用。)

韩广   (白)     大人用茶。

(西门豹急躁。)

西门豹  (白)     也不用!

韩广   (白)     大人……

(西门豹摸玉。)

西门豹  (白)     啊,老哥哥,你说当真有河伯之神么?

韩广   (白)     这……

(韩广答不上来,西门豹挥手命韩广退下。韩广转过身,西门豹忽然拍案大喝一声,惊得韩广回头一看,摇摇头叹气下。)

西门豹  (白)     咳!

     (西皮原板)  为神灵却为何如此残忍?

             害人性命拆散婚姻。

             这耳边似听得哭声阵阵――

(幕内崔承、陶母、陶姝哭声。)

崔承   (内唱)    太守啊……

陶母   (内唱)    苦命的儿啊……

陶姝   (内唱)    再也不能相见的老娘……崔郎啊……

崔承、
陶母、

陶妹   (内同唱)   害人的河伯呀!

西门豹  (白)     哎呀!

     (二黄散板)  这哀哀的声音动我心。

             河伯作怪实可恨――

     (白)     好河伯,好河伯!有了!

     (二黄散板)  我即刻到五龙湾――

     (白)     叫出那河伯,当面评理!

     (二黄散板)  我细辨假真。

     (白)     赵成。

赵成   (白)     啊!

西门豹  (白)     速带崔承前来,

(〖起三更鼓〗。赵成引崔承同上,崔承跪。)

崔承   (白)     太守与小人作主啊……

西门豹  (白)     起来,崔承。我来问你,你父子久在漳河行船,可曾到过那五龙湾?

崔承   (白)     五龙湾?

西门豹  (白)     就是那河伯的巢穴。

崔承   (白)     哎呀太守啊,那五龙湾,水势汹涌,我们行船的都不敢前去。只有我家爹爹,在河上四十余年,熟悉水道,才能到此。

西门豹  (白)     好啊!

(韩广暗上,窃听。)

西门豹  (念)     劳尔父子驾轻船,送某即到五龙湾。

崔承   (白)     做什么?

西门豹  (念)     趁此月白风清夜,叫出河伯仔细谈。问他何故纵水患,问他何苦害婵娟。

             水底人间同一理,问倒河伯我不容宽!

     (白)     今晚我们找那河伯辩理,你父子可敢前去?

崔承   (白)     太守为了小人之事,不怕波涛之险,我父子怎么不敢?

西门豹  (白)     速整船只,河岸伺候。

崔承   (白)     谢大人!

(崔承下。韩广怀疑、顾虑。)

韩广   (白)     大人,你……

西门豹  (白)     哈哈,老哥哥你年纪大了,难怪胆小。

韩广   (白)     嗳,老朽半生追随,经过多少战场,说什么胆小!

西门豹  (白)     如此你们也敢?

韩广、

赵成   (同白)    但求大人保重,我等怎么不敢!

西门豹  (叫头)    俺西门豹啊……

(西门豹托髯。)

西门豹  (笑)     哈哈哈……

     (念)     满腔正义除民害,是神是怪一体拿。掌起灯笼火把,即刻悄悄出衙。

     (白)     随我走!

(西门豹下。韩广、赵成随同下。)
【第六场:夜探】
(五月十六日,夜。幕前,小锣。崔承急上,高呼。)

崔承   (白)     爹爹、爹爹快来!

崔泽   (内白)    来了,来了。

(崔泽持火媒子上。)

崔泽   (白)     娃子,你怎么这般时候才回来呀?

崔承   (白)     城中有事。

崔泽   (白)     那新太守可曾出了告条?

崔承   (白)     果然出了告条。

(崔泽伸大指。)

崔泽   (白)     好个敢作敢当的太守!咦,那客官说的真准哪。

崔承   (白)     爹爹,你道那客官是什么人?

崔泽   (白)     是个好人。

崔承   (白)     岂但好人,他就是新任太守,西门大人。

崔泽   (白)     什么?他就是新任太守西门豹?

崔承   (白)     正是。

崔泽   (白)     哎呀坏了。

崔承   (白)     怎么坏了?

崔泽   (白)     那日途中相遇,我们不知是他,言语冲撞,他若记挂在心,我们吃……罪不起呀!

崔承   (白)     爹爹不必担忧,新太守爱民如子,绝不怪罪。

崔泽   (白)     你见着太守大人了?

崔承   (白)     非但见着,太守还有差派呢。

崔泽   (白)     啊?我们又不当差应役,有什么差派呀?

崔承   (白)     爹爹,快快收拾船只,太守用船。

崔泽   (白)     做什么?

崔承   (白)     替孩儿搭救陶姝。

崔泽   (白)     出了告条,陶姝自然平安无事,还要怎样搭救哇?

崔承   (白)     爹爹有所不知,城中百姓,惧怕河伯闹水,跪求太守收回成命。太守急了要去与河伯辩理,因而命我父子速备船只。

崔泽   (白)     船到哪里?

崔承   (白)     五龙湾!

崔泽   (白)     什么?

崔承   (白)     五龙湾!

崔泽   (白)     嗳呀呀,娃子你好荒唐!那五龙湾水势凶猛,乃漳河漳河水中最险恶处,你忘了十二年前,为父带你行船,经过那里,忽然一个浪头,打入船来险些将你这小性命卷下河去,吓的你哭喊乱叫。那时为父一手将你抱在怀中,一手用力撑船,不知念了多少神灵保佑,才得平安渡过。哎呀呀,至今想起还是后怕得很。如今还要去什么五龙湾,难道你,你不要命了吗?

崔承   (白)     爹爹,你也忒以的胆小了。当年爹爹一手抱了孩儿,一手撑船,尚且渡过那五龙湾,如今有孩儿与你掌舵,还怕他何来?

崔泽   (白)     你好不懂事,如今去的不只是你我父子,还有太守大人,太守的金身大驾,若有闪失,我们担待不起呀!

崔承   (白)     嗳,太守敢去,我们敢担!

崔泽   (白)     你敢担?我不敢。

崔承   (白)     爹爹当真不去?

崔泽   (白)     我不敢去。

崔承   (白)     那就孩儿自己去!

(崔泽一把拉住崔承。)

崔泽   (白)     哎呀,你更不能去啊。

崔承   (白)     阿爹爹,太守为了百姓,不顾波涛之险,我们怎能畏难而退。爹爹既然不去,待孩儿独自撑船,伺候太守大人前往。

(崔承挣脱,下。)

崔泽   (白)     娃子,你不要命了,你不能前去!娃子!娃子啊!

(崔泽追下。)
(二幕启。漳河河旁。)
(〖起三更鼓〗。西门豹?嗽。赵成举火把、韩广举高杆灯笼引西门豹同上。)

西门豹  (念)     为除百姓苦,借用父子船。

赵成   (白)     崔承在哪里?

崔承   (内白)    来了!

(崔承摇船上。水声。崔承跳上岸,拴好船。)

崔承   (白)     叩见太守。

西门豹  (白)     罢了。船可曾备好?

崔承   (白)     已然备好,请太守上船。

赵成   (白)     搭了扶手。

(西门豹、赵成、韩广同上船。崔泽边喊边上。)

崔泽   (白)     娃子!娃子呀!

崔承   (白)     爹爹不要嚷,太守在此。

崔泽   (白)     哎呀,太……守啊!

(崔泽跪。)

崔泽   (白)     那五龙湾乃有名的九漩十八拐,下面就是河伯水府,每年河伯娶妇,苇舟漂到那里,滴溜溜打一个漩漩,就卷入水底。神灵所在怎能去得?太……守,你的金身大驾要紧。

西门豹  (白)     嗳,我正要看看那九湾十八拐,会会那三头六臂神。向他问罪讲理,救你儿媳,怕他作甚?

崔泽   (白)     不是呦,休道那五龙湾水势汹涌,就是这一路上,要经过乱石滩、鹅毛转、龙门跳、鱼儿翻、淤泥蛤蟆口、逆水黄沙漩,俱是险恶之处,处处有精灵,常常闹水怪。哎呀,厉害得紧,可怕得紧哪!

西门豹  (白)     这些险恶之处,你是怎么晓得的呢?

崔泽   (白)     老汉行船四十余年,记得清,看得准,每到一处,暗暗祷告神灵,脑袋拴在腰带上,闭眼一混,就混过去了。

西门豹  (白)     你既然过得去,本官怕者何来?

崔泽   (白)     哎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太守的贵体要紧,小人担待不起。依我相劝,太守回衙安歇去吧。

(崔泽叩头,西门豹恼怒。)

西门豹  (白)     嗯……

韩广   (白)     大人。

(西门豹抚玉。)

西门豹  (白)     好,既然如此就命崔承前去。

             崔承!

崔承   (白)     有!

西门豹  (白)     速速开船!

崔承   (白)     遵命。

(崔承持桨欲行,崔泽边喊边一步跳上船去。)

崔泽   (白)     好,我这六十岁的老虾皮,还拼不过你这个鱼苗儿么?你拿过来啵!

(崔泽夺过崔承手中桨,用力撑船,船不动。)

崔泽   (白)     你看,果然恼怒神灵,今日行船,就划它不动了!

崔承   (白)     哪里是恼怒神灵,我还不曾解缆呢。

崔泽   (白)     畜生,你倒去解呀!

(崔泽羞怒,众人同笑。灯灭。)
(漳河河道。)
(西门豹在船中央,韩广、赵成各举火把、灯笼,分站西门豹两旁,崔泽在船头使桨,崔承在船尾掌舵。)

众人   (同高拨子导板)月照水水映月清波潋滟,

西门豹  (高拨子回龙) 云儿轻,星儿灿,明月倒挂水中天,光闪闪正好行船。

(跑景,景色变为水势,湍激之状。)

崔泽   (白)     看仔细!

(船摇荡,众人同做身段。)

崔泽   (白)     神灵保佑,过了乱石摊了。

(夺头。)

西门豹  (白)     呀……

     (高拨子原板) 一路行来观两岸,

             河道不似乍行宽。

             河堤渐平水漫漫!

崔泽   (白)     鹅毛转,看仔细!

(起夺头。船回旋。崔泽、崔承同用力驶船,众人同做身段。)

西门豹  (高拨子原板) 水猛船轻自盘旋。

             疑念重重问老汉――

西门豹相关MP4/MP3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