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千金记》主要剧情简介:
昆剧《千金记》明沈采作。
写韩信以千金酬漂母以报昔日一饭之恩,演述了楚汉之争中韩信可歌可泣的经历,但剧中却突出地、成功地塑造了楚霸王项羽的形象。全剧共五十出。有《六十种曲》本。剧情是:秦朝末年,烽烟四起,龙虎争斗。淮阴韩信才兼文武,胸怀大志,但时运不济。一日,去河边钓鱼充饥,有一以漂絮为生的老妇十分同情他,带他回家饱餐一顿。韩信十分感激,愿日后以千金相报,漂母之子却将他羞辱一番。后韩信又遭无赖的胯下之辱。是时,楚国项梁及其侄儿项羽率八千子弟远渡江东,欲推翻秦朝。韩信前去投效,项梁勉强录用。项梁因不听韩信劝阻,阵败而亡,韩信因此被项羽升为执戟郎官,但依然觉得难展雄才。项羽在鸿门宴上未能杀掉刘邦,张良在前往楚营谢宴时,韩信向他倾诉苦闷,在张良的劝说下,韩信辞楚归汉,不料上任三日,韩信管理的粮仓被楚军偷袭烧毁,被问成死罪。萧何识其才干,奏过汉王,将他赦免。虽被任命为治粟都尉,韩信仍觉壮志难酬,决心逃回家去。萧何闻讯,急追韩信至函谷关,并保举他为大将军。刘邦筑坛拜韩为大帅,次日点将,老将殷盖迟到,韩信将他斩首。樊哙不服,韩信又欲斩之。萧何闯入营门,带来赦免樊哙的圣旨,韩信只好饶他,杖责后命他明修栈道,自己则率大军暗渡陈仓,打败赵国。随即又用阻水之计平定齐国。刘邦亲自领兵把项羽围困在垓下,张良献计用四面楚歌来涣散楚兵的军心。韩信设下十面埋伏阵与项羽交战,然后派人诱项羽去乌江,逼他自刎而死。韩信功成告就,被刘邦封为齐王。衣锦还乡之时,赠漂母千金,以报当年一饭之德,并与妻子团圆。
《起霸》原本第四出《励兵》。项梁年少杀人,避仇吴下,当看到亡秦失鹿、天下兴兵,便欲复立楚国。项羽主张精选利兵,速战速决,一统山河。项梁命众将招集义兵,远渡江东。
《鸿门》原本第十三出《会宴》。范增策划鸿门宴,让项羽在酒宴上诛杀刘邦,以统一天下。但张良识破老亚夫之计,以雄辩的口才把项羽责备刘邦的三罪反说成了五德。范增三举玉?,项庄舞剑刺杀均未成功。刘邦在张良、樊哙的保护和陈平、项伯的暗助下得以逃脱,项羽却自醉了。
《夜宴》原本第十四?。韩信在项楚麾下只是个小头目,佩服主公之余不免有怀才不遇之叹。项梁不听韩信之策阵亡后,项羽只在鸿门宴后升韩信为执戟郎。这一天,项羽命近侍摆夜宴请虞美人出来以遣心中烦闷,欢娱之后,一醉方休。
《撇斗》原本第十五出《代谢》。刘邦逃回灞上后,命张良带白璧玉斗至楚营代谢。项羽被张良的花言巧语迷惑,竟收下白璧。然而范增因项羽放走刘邦,觉大事已去,撇下玉斗,请归田亩。项羽大怒,吩咐帐下,不许范增再来相见。
《追信》原本第二十二出《北追》。韩信投奔刘邦后,虽为治粟都尉,但仍决定弃此卑职,回家与妻子相会。萧何发现韩信不辞而别,立即连夜策马追赶。在函谷关追上,萧何许诺韩信的“保奏得俺挂印登坛”的要求后,才使韩信转心回意。
《拜将》原本第二十六出《登拜》。刘邦果筑坛拜韩信为大将军、统兵元帅。次日,韩信新营点将,老将殷盖迟到,韩信依军法将他斩首。樊哙不服,自恃是椒房之亲,鸿门宴又有保驾之功,与韩信顶撞;韩信要斩他,以明军纪。萧何带来赦免樊哙的圣旨。韩信虽饶过他的死罪,但重打一百板,又命他带三千人马明修栈道。
《楚歌》原本第三十五出。项羽八千子弟兵被困垓下,兵疲食尽。张良出计让能辨楚语之士在风清月朗之夜混入楚营,歌唱楚歌,唤起楚军思乡之愁,以此瓦解军心,取得胜利。
《探营》(又名《虞探》)原本第三十六出《解散》。汉军一头目扮作楚军模样混入楚营,作楚歌之声,楚国军士听到楚歌,被打动,引起了思乡、思亲之情,又想到目下境况,皆逃散而去。韩信对张良计策的成功佩服不已。
《别姬》原本第三十七出。楚霸王被困垓下,眼看大势已去,不禁感叹“虞兮虞兮奈若何!”当四面楚歌、军心涣散时,项羽和虞姬二人难忍分别,虞姬以剑自刎先表贞烈。
《十面》原本第三十八出《设伏》。韩信受命擒拿项羽,在九里山前排下十里伏阵。刘邦亲临观阵。项羽来到,韩信责项羽十罪,项羽责刘邦三罪;二人交合,韩信故意败阵。项羽一箭射中观阵的刘邦,转往山后而去。按:昆班艺人演出时,因沈采原曲乏力,乃弃之不用,而用北曲[仙吕?点绛唇]套曲十一支的《十面埋伏?十面》(俗称《大十面》),参见前列该条。
《十战》原本第三十九出《鏖战》。韩信众将追上并挡住逃跑的项羽,十员大将轮番上阵与项羽交战。最后一位是魏豹,他因受过项羽的活命之恩,就假战三合放走了项羽。项羽一行逃往乌江。韩信杀了魏豹,并命二部将去乌江擒拿项羽。
《跌霸》(《乌江》)包括原本第四十出《问津》和原本第四十一出《灭项》(也称《乌江》),为昆班艺人合二为一者,见《缀白裘》三集卷一。项羽欲逃回江东,正犹豫走哪条路时,扮作田夫的吕马通故意指引项羽往乌江边去,项羽以为大路直通江东。可到了乌江边,只有
扮作水泊亭长的闵子奇撑一小船在此等待,且人马不能同载。项羽无颜独自一人见江东父老,拔剑自刎而死,随从归附韩信。但尸首直到韩信到来拜一拜以后才倒下。 (殷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