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 转型之后
甲:经济转型不转型,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不在转型中雄起,就在转型中死亡。
乙:经济转型给人的感觉就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甲:我有两个同学,70年代机械专业毕业,那时机械制造是比较热门的专业,甲同学分配到一家自行车制造企业,乙同学则去了一家摩托车制造企业。
乙:都是机械制造企业,专业对口,可以大显身手。
甲: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刚刚从穷光荣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从啃猪骨头的生活转型到吃剔骨肉。自行车就是当时人们普遍使用的代步工具,从步行转型到骑自行车,已经有一点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感觉,老百姓家里要是有一辆自行车,比家里有一个全国人大代表还自豪。甲同学所在的自行车厂是红红火火,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乙:那时三转一响,自行车就是首转。家里有没有自行车,等于决定了男孩子有没有老婆。
甲:甲同学工资高不说,还有奖金,惹来不少漂亮姑娘求爱。心里真是乐开了花。并且很快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
乙:企业的经济效益上台阶,小伙桃花朵朵开。
甲:而乙同学所在的摩托车厂却是冷冷清清,惨淡经营,垂死挣扎的样子,每月的工资都发不起,更别说什么奖金了。虽然小伙很想恋爱,却没有姑娘白赐恩爱。
乙:不同类型的经济状况,就会造就相同专业人的不同命运。
甲:进入90年代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自行车已不能适应人们快生活的节奏,而摩托车渐渐代替了自行车,成了非常时尚的代步工具,人们以拥有摩托车而感到自豪。家里有辆摩托车比家里有个国家级党代表更加荣耀。
乙:人们生活需求的转型决定了企业命运的转型。
甲:摩托车行业的突飞猛进,红红火火,也彻底改变了乙同学的命运。高收入带来了丰厚的物质享受。不仅买了骆驼别墅,还有了自己的坐骑宝马。虽然结婚晚了些,但新娘却是青春年少,如花似玉。大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感觉。新娘很有感触的说,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
乙:这时人们再也不把三转一响作为婚嫁的条件。目标已转型成了三有一响。
甲:三有一响,这个新名词没听说过,有点刺耳。
乙:如果不刺耳,它就没有那么强大,强大到一些人为它流泪,一些人为它疯狂,一些人为它愁白了头,一些人为它成为阶下囚。如果把三转一响比作60后,那么三有一响就是90后。它的内容是指有房有车有存款,具备响亮的社会知名度。
甲:哦,我懂了。三有一响就是指有高档楼房,有高级轿车,有大额存款,并且很多人都认识,称得上是个人才。
乙:非常正确,但这个条件就像三座大山一样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
甲: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甲同学在一阵风光之后,企业转入了死气沉沉的惨淡局面。繁华落幕,一派凄凉的景象。年青职工纷纷跳槽,老年职工哀声叹气,一幅将要破产倒闭的样子。
乙:这就叫风水轮流转,贫富三年一大变。
甲:甲同学的老婆看着生活一落千丈,指着他的鼻子痛骂,你看看你那位造摩托车的同学,人家要房有房,要车有车,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你打拼了这么多年,买一套公寓楼房还借着别人的钱。我嫁给你这种人,真是瞎了眼!
乙: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爱情,经不起风浪的撞击。富裕时候欢喜结婚,贫穷时候悲伤分手。
甲:正在这十分为难之际,甲同学凭着对市场变化的大胆推测,向企业领导冒险提出了转型设想。将自行车生产线转换成小轿车生产线。企业高层经过研究探讨,采纳了甲同学的建议。半年后,自行车制造厂转型成汽车制造厂,产品在汽车市场上占得先机,企业经济不但扭亏为盈,而且效益比转型前翻了几翻。
乙:这位甲同学,真有企业家的胆识,应当得到重用。
甲:甲同学不但因此赢得了大量奖金,还被破格提拔为副经理。他老婆又指着他的鼻子娇气地说道,我嫁给你这种人,真是火眼金金,早就知道你会发达的,不过你要是缺少了我这帮夫命的老婆,你啥事也干不成的哦!
乙:看来只要敢于转型,什么奇迹都可能发生。
甲:这位甲同学,有了高收入,物质生活满足后,就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
乙:他又提了什么精神生活转型建议吗?
甲:不是建议,而是采取了个人精神生活的大转型。
乙:怎么转的?
甲:他既不买别墅,也不买豪华轿车。仍然坚持骑自行车上班,但是,他却背着自己的老婆,暗地里包养了几个二奶。他说,坐在美丽的二奶的身上,比坐在豪华汽车里更能满足精神上的需求。
乙:这种做法是道德堕落的表现,应当受到谴责。
甲: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虽然很多官员和富豪这么做了,但他们却不敢直面人生。把自己伪装成正人君子,高喊反腐口号。
乙:自称正人君子者,必是盗贼。鲁迅说的话,周树人负责。
甲:好色的富人用巨资投入二奶的怀抱,好犬的官员用大款供养藏獒,心虚的官员喝高度白酒强迫大脑睡觉。他们明知不对,也不是不累,目的就是用钱买醉。
乙:转型可以救企业于困顿,转型可以救人于危难,但怎样用转型拯救人们的灵魂呢?
甲:这个问题不好办,但月亮之上有答案。
乙: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这不是骗人的鬼话吗?
甲:科学的进步可以揭示很多未知的梦,登月之时,就是堕落灵魂转型之日。走!
乙:哪里去啊?
甲:追月寻梦去。
乙:你去吧,我的梦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