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话
(相声)
(甲乙二人端着酒杯从左右两厢同时出场)
甲:“喝、喝、喝,不高兴喝,高兴了更喝。”
乙:“灌、灌、灌,灌满了灌,灌不满更灌。”
甲:“酒不但是附庸风雅的琼浆玉液,更是可以麻醉心灵的迷魂汤、忘情水。”
乙:“亲朋好友、迎来送往、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喝点小酒是人之常情;只要量力而饮、不伤身、不逞强、不耽误正事、不胡说八道、不装疯卖傻、不为所欲为,也是人生一大享受。”
甲:“那就喝吧!”
乙:“来、干、干……”
甲:“李白斗酒诗百篇,你喝醉了吐一摊。”
乙:“你不灌猫尿是个人,灌高了就是疯子。”
甲:“你才疯呢,见谁咬谁。”
乙:“咬你怎么啦?”
甲:“你咬我,我咬你!”
乙:咱俩看谁咬过谁?
甲:“汪、汪、汪,人咬狗可是新闻。”
乙:“汪、汪、汪,我咬你就会成名人儿。”
甲:“你臭名远扬!”
乙:“你臭名昭著!”
甲:“候宝林说的相声喝醉了的人能躲消防车,火车来了我都不躲。”
乙:“敢情你没在铁轨上。”
甲:“飞机来了我也不躲。”
乙:“敢情你没在天上。”
甲:“我在哪儿呢?”
乙:“你在戏台上。”
甲:“咱俩干啥呢?”
乙:“说相声。”
甲:“说什么呢?”
乙:“醉话。”
甲:“常言道:酒后吐真言。自从有了酒,不知吐出了多少肺腑之言,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句。”
乙:“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甲:“曹操的《短歌行》首句。”
乙:“煮酒论英雄,把酒问青天。谁说的?”
甲:“你说的!”
乙:“不知道吧?”
甲:“滴滴雨湿透衣裳,杯杯酒喝光家当。”
乙:“谁说的?”
甲:“我说的!”
乙:“嘿,还真不谦虚。”
甲:“过去穷,喝不起好酒,也没好菜,用盐水泡个小石头,?一口劣质酒,嘬吧嘬吧小石头。”
乙:“既不解饥,也不解渴,更没啥营养。”
甲:“有时就用一个枣胡儿,嘬吧嘬巴,抿一口;嘬吧嘬吧,抿一口;嘬吧嘬吧……”
乙:“别嘬吧了,干脆别喝啦!”
甲:“不喝哪行,喝不死都不行。历史上喜好牛饮或者嗜酒如命的人数不胜数。”
乙:“说几个听听。”
甲:“纣王造酒池豪饮,溺死其中;先秦宫廷王室常借酒闹事,惨遭杀戳;历朝历代都有醉生梦死的人。”
乙:“狂饮无度,不讲酒德。”
甲:“历史上有酒德的贪杯者也不乏其人。”
乙:“谁?”
甲:“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一生放荡不羁。在一次半醉状态下写出了二百余字的《酒德颂》,成为亘古妙文,把喝酒升华到了一种玄奥的境界。”
乙:“也有丧失人性的酒魔王。”
甲:“最不可理喻的是西晋时的石崇,每次请客饮酒,会命美人斟酒劝客。如果客人不喝,证明女人没有魅力,他便让侍卫把美人杀掉。”
乙:“多残忍!”
甲:“一次,丞相王导和大将军王敦到石崇家中赴宴,王导不善饮酒,但知道他有杀美的恐怖嗜好,所以不敢不喝,就怕美人因自己香消玉殒,结果喝得差点睡着。可王敦却不吃这套,就想让石崇难堪,看看杀美的热闹。”
乙:“结果怎样?”
甲:“因他不喝,导致石崇一怒之下杀了三个宠姬。”
乙:“俺的娘唉!”
甲:“宴席结束后,王导私下暗怪王敦连累女人。王敦却不以为然地说,‘他杀他自己的人,跟你有什么关系’?”
乙:“这都什么人呀,杀人狂。别说啦,怪吓人。”
甲:“不说可不行。知道杨贵妃为什么醉酒吗?”
乙:“风流浪漫呗?”
甲:“屁话!你想想,老子害死儿子,扒灰乱伦,霸为己有,杨玉环有苦难言,不醉才怪。”
乙:“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甲:“好啦,历史旧账算不清,说不完,咱摆话点新鲜的。”
乙:“啥新鲜?”
甲:“如今有个时髦说法,不管什么勾当,都要扣上‘文化’帽子。什么吃文化、喝文化、玩文化、烟文化、酒文化等等、等等。”
乙:“简直是糟践这两个圣洁的字眼。”
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民族精华灿烂辉煌,内涵丰富,大繁荣、大发展也不能这样干!”
乙:“是呀,烟、酒怎能普天盖地、大张旗鼓地作广告呢!”
甲:“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国酒之争,越争越烈。”
乙:“争来争去,都有塑化剂。”
甲:“没听所谓的专家说嘛,有塑化剂也没事,烧酒是粮食酿造的,喝了养人!”
乙:“大便也是粮食造的,他吃吗?”
甲:“每当出了问题,都有所谓的专家或发言人‘第六时间’跳出来狡辩,误导民众。目的就是为利益集团争名夺利,任群众怎么质询也不透露真相。”
乙:“不是都说第一时间吗,你怎么是第六时间?”
甲:“第一时间是出事、第二时间是扩大态势、第三时间是向领导请示、第四时间是等待指示、第五时间是要公车办事、第六时间才赶到现场正式开始。”
乙:“就是嘛,时间稍纵就逝。我真想问问,哪有那么多第一时间?”
甲:“问也白问。我问你,全国的酒厂每年消耗多少粮食,你知道吗?”
乙:“不知道。”
甲:“全世界的烧酒能灌满太平洋吗?”
乙:“更不知道!”
甲:“全国每年因酗酒致病多少人,你知道吗?”
乙:“医院知道。”
甲:“全世界从古至今因醉酒致死多少人,你知道吗?”
乙:“闫王爷知道。”
甲:“全国平均每天查处酒驾司机多少人、醉驾多少人,你清楚吗?”
乙:“公安部、交通运输部清楚。”
甲:“全世界平均每月因酒驾、醉驾事故伤亡多少人;直接经济损失多少亿日元、欧元;间接损失多少亿马克、卢布、美金,你数过吗?”
乙:“没数过,见都没见过!”
甲:“不吹了吧?”
乙:“没吹,喝呢!”
甲:“喝吧,少喝能活血化瘀,提神解乏,超量可就活受罪啦。”
乙:“是呀,花钱买难受,花不来!”
甲:“喝酒要讲文明,不能没节制,不能铺张浪费,尤其是公款宴请。”
乙:“无酒不成席,公款宴请都是高档品。哪个不是酒襄饭袋?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猜拳行令、丑态百出;胡说八道、满嘴黄腔;上吐下泻、出尽洋相。”
甲:“有人把酒场当赛场,牛不喝水硬按头,哪象敬酒,简直是逼人喝毒药,你见过如此敬爹娘的吗?”
乙:“没见过。说穿了是心眼坏,想看你笑话。”
甲:“有人吃饱喝足了,玩花样耍鬼招,或将杯中酒偷偷倒掉,或将口中物偷偷吐掉。反正不用自己掏腰包买单,浪费了不心痛。”
乙:“有人大言不惭地提出什么‘光盘行动’,吃不了兜着走。那不是连吃带拿吗!”
甲:“还有人不从自身查原因,拉客观,找理由,得了便宜卖乖,说什么混在官场,身不由己,舍命陪君子。”
乙:“什么君子,都是腐败分子。”
甲:“胡耀邦同志生前曾作过一首《饮酒歌》,前四句引用李白的原诗: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酒价年年涨,酒瘾月月添;量小非君子,醉昏才算仙;滚他妈的蛋,为政在清廉。”
乙:“好、好……”
甲:“好嘛,你清吗、你廉吗?上世纪80年代的时会儿,全国每年的公款宴请就达到200多个亿。如今更是奢侈豪华,酒水泛滥,花样层出不穷,恐怕云计算也弄不清喽!”
乙:“是呀,不知还能公费到何年何月、何朝何代?”
甲:“不瞒你说,我已吃喝成了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
乙:“为了保命,不管公酒、私酒、国酒、洋酒,我也不大吃大喝啦!”
甲:“好,咱们说话算话,摔杯子立誓。”
乙:“好,一、二、三、摔!”
甲:“傻帽儿,真摔呀,喝!”
乙:“嘿、还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