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 蚊 子 (相声)
作者:孙景瑞
人物:二人(甲、乙)
甲:最近忙什么呢?整天早出晚归的。
乙:(神秘的样子)搞点儿秘密活动。
甲:什么秘密活动?(压低声音)
乙:猜猜看。
甲:(若有所思的样子)是搞传销呢吧?
乙:你脑子进水了,国家正打击非法传销呢,我能往枪口上撞吗?
甲:(自言自语)风闻最近中纪委暗访组来了,是不是……?
(小声说)是不是参加了中纪委暗访组?
乙:啥眼神,人家中纪委能要我啊!
甲:也是,就你这堆这块,给暗访组提鞋也赶不上脚步。
乙:狗眼看人低。
甲:(恍然大悟的样子)啊,我明白了,是不是像斯诺登,也在搞什么秘密监控?
乙:扯哪去了,中情局不是搞监控就是搞暗杀,在全世界都臭名卓著。咱清清白白的,谁愿意跟它扯上关系呀。
甲:不是?
乙:绝对不是。
甲:那就只有一种可能。
乙:是什么?
甲:被别人雇佣追查第三者呢。
乙:拉倒吧,谁有那份闲心。
甲:这也不是?
乙:当然不是。
甲: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到底是搞啥秘密活动呢?
乙:猜不着了?
甲:猜不着了。
乙:那我也不告诉你。
甲:不告诉我?!估计是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你也没脸告诉别人。
乙:你才干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呢。
甲:我可没说搞什么秘密活动。
乙:照这么说我今天要是不给观众解释清楚,我以后就没脸见人啦。
甲:这可是你自己说的,自己掂量着办吧。
乙:非说不可呗。
甲:你就别卖关子了,到底做什么呢?快说吧。
乙:我在研究蚊子呢。
甲:这算啥秘密活动?
乙:咱一没搞项目论证审批,二没搞剪彩验收仪式,已经算是秘密的了。
甲:你是闲的吧,研究蚊子有什么用?
乙:响应国家号召啊!
甲:“灭四害”那是多年前国家提出来的,早过时了。
乙:现在新提出来的。
甲:新提出来的?
乙:是的,“老虎蚊子一起打”吗!
甲:噢,你错了,是“老虎苍蝇一起打”。
乙:没错,就应该是“老虎蚊子一起打”。
甲:为什么?
乙:因为蚊子比苍蝇危害更大,它不但像苍蝇似的传染疾病,还搜刮民脂民膏,而且手段极其阴险恶劣。
甲:什么搜刮民脂民膏,有那么严重吗?
乙:成年蚊子的体重是多少,知道吗?
甲:不知道,没称过。(也没法称)
乙:每只成年蚊子体重平均在2-2.5mg。
甲:够精确的了。
乙:蚊子每次叮你的时候吸多少血,知道吗?
甲:也不知道,更没测过。
乙:你这人可够笨的,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啊。
甲:就你聪明,也不过是研究研究蚊子的小聪明。
乙:大小也算聪明。
甲:那就显摆显摆你的聪明吧。
乙:告诉你,蚊子每次吸血千分之一毫升,相当于它自己体重的一半。有的蚊子贪欲无度,撑死都不松口。
甲:照你这么一说还真挺吓人的。
乙:还有更吓人的。
甲:更吓人的?
乙:蚊子有22颗牙齿,数百英尺外就能嗅到你的气味,通常活动范围2公里以内,飞行速度每小时2.5公里。可以这样说,你在一个地方逗留2分钟以上,百米以内的蚊子都有可能攻击到你。
甲:我说夏天的晚上只要在外面一站,马上就会有蚊子围着自己头顶打转呢,走到哪都摆脱不了。
乙:那是在侦察,寻找可以下手的目标。
甲:听起来好像是小偷似的。
乙:小偷算什么,至少也算强盗。
甲:怎么说呢?
乙:小偷偷东西,是不是趁人不在,挖门撬锁,悄悄地进行,而强盗是明火执仗,明抢明夺呀!
甲方:是像强盗。
乙:你知道世界上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
甲:老虎?
乙:不对。
甲:毒蛇?
乙:不对。
甲:啊,是老鼠。
乙:也不对。
甲:那是什么呀?
乙:是蚊子。
甲:蚊子是昆虫,也不算是动物啊。
乙:那样说它比动物都可怕。
甲:难道比狮子、老虎还可怕?
乙:那当然,具不完全统计,狮子、老虎一年也就吃几百人。
甲:蚊子也吃人?
乙:没想到吧,每年全球有7亿人被蚊子传染各种疾病,比如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日本脑炎等,死亡率1/17,这算不算吃人?
甲:那相当于吃四千多万人,太恐怖了。
乙:蚊子还狡猾的很。
甲:狡猾?
乙:是,它昼伏夜出,平时躲在阴暗角落里,隐蔽性极强,很难被发现。
甲:是,我有这个经验,你说晚上睡觉时是不是得关灯,亮着灯它还很少出来,一关灯,它就出来了。
乙:还很嚣张。
甲:嚣张?
乙:每次蚊子在你耳边飞旋,是不是发出嗡嗡声。
甲:是啊。
乙:那是向你邀功呢。
甲:啥意思?
乙:它一边飞,一边唱:“嗡嗡嗡,嗡嗡嗡,我是勤劳的小哨兵,一到晚上就不睡觉,一边唱歌一边望风”。
甲:以人类的保护神自居呢!
乙:当然,你不能为它的颂歌所迷惑。如果你睡得像死猪似的,没一点儿警惕性,它就对你下口没商量。
甲:是下手没商量。
乙:是下口,蚊子从来不拿,它是用嘴吸。
甲:啥警惕性?你睡觉还睁着眼睛啊!
乙:那时睁眼没有用。
甲:睁眼没用?
乙:亮灯时,你都发现不了它,黑暗中你就是长着鹰眼也看不到它啊,它又不亮警灯。
甲:那咋保持警惕呢?
乙:留一半清醒留一半睡,得靠听。
甲:人睡觉,眼睛闭上了,耳朵可没堵着。
乙:凝神静气,才能察觉到蚊子的蛛丝马迹。
甲:似睡非睡,也休息不好啊。
乙:还有别的办法。
甲:啥办法?
乙:提前预防,没蚊子你不就能安然大睡了吗。
甲:废话,那还用你说,但你说咋样做才能确保没蚊子?
乙:首先要从蚊子的习性出发,它滋生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你不要提供给它这种环境。另外你还要严加防范,紧闭门窗,不要让它有空子可钻。如果发现了它的踪迹,你要及时点蚊香或喷药消灭它,不要姑息养奸,手下留情,否则贻害无穷,悔之晚矣。
甲:一只蚊子,没那么危言耸听吧。
乙:这你就不懂了,一只蚊子可以产1000-3000只卵,而且生产周期极短,相当于一个没打死,很快就会滋生出更多的蚊子了。
甲:我还可以蒙头大睡,蚊子奈何不了的。
乙:错,很多人以为自己包裹甚严,蚊子就危害不到自己了。
甲:没用吗?
乙:首先,你就不应该有这种态度,啊给自己裹严了,叮不着你就行了,那别人怎么办?况且,你越是这种态度,蚊子越喜欢叮你。
甲:不明白。
乙:蚊子靠什么寻找目标?
甲:那还用说,眼睛呗。
乙:错了,蚊子是靠嗅觉,你裹的越严越多,是不是越容易出汗?
甲:是。
乙:你出汗多,意味着你散发的气味越浓,蚊子就越喜欢叮你。你以为你裹的严,但不可能一点儿缝隙也没有,否则你自己都快闷死了。只要有机可乘,你就是第一个被蚊子攻击的目标。
甲:抱着明哲保身的态度是不行呗。
乙:那还用说,你得有“痛打落水狗”的精神。一经发现,穷追猛打,决不轻饶。
甲:蚊子会飞,又好躲在阴暗角落里,不容易找到。
乙:你可以发动群众力量,明察暗访,不留死角,它就无处藏身。
甲:发现后先不惊动它,准备好武器,一击必中。
乙:对,出击前千万别打草惊蛇,否则它会脱逃,前功尽弃。
甲:如此说来,蚊子可谓是个游击专家。
乙:没错,所以我们在对待打蚊子的问题上不能掉以轻心,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
甲:听说蚊子喜欢特殊血型的?
乙:只要是血,来者不拒。
甲:听说外国没有蚊子?
乙:纯瞎说,蚊子有2700多种,除南极州外,无处不在。
甲:蚊子是不是也有组织啊,在黄昏的时候,它们总是成群的在一起飞舞呢!
乙:那是雄性蚊子为了吸引雌性蚊子交配,也叫蚊柱。蚊子觅食时都是单独行动,即便偶然相遇,也是互不干涉,各自为战。
甲:你研究的是挺细致的。
乙: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嘛。
甲:灭蚊子都用上古代的孙子兵法了。
乙:现代的也得用。
甲:现代的?
乙:不是有个歇后语叫“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吗,得改。
甲:改?
乙:对,得改。从军事角度上讲,高射炮能打蚊子,说明我们的射击精度极高嘛;从预防角度上讲,这叫敲山震虎,防微杜渐,很有必要。
甲:你研究蚊子达到了专家水平了。
乙:不要称我专家 ,专家都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我不想增加国家负担,一切都是自费的。
甲:也算做公益呢呗。
乙:不要给我乱扣帽子好不好?咱不为名,不图利,不要做点儿事就说做公益。
甲:今天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增长不少见识。
乙: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没告诉你呢。
甲:还有?
乙:不是有个成语叫“招蜂引蝶”吗?
甲:那是指花开后,香气能把蜜蜂、蝴蝶引来,这跟蚊子有什么关系啊?
乙:当然有关系了,说的就是那些经常用化妆品的人,蚊子更喜欢。
谢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