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滴】一篇不可多得的相声史料――略谈“子弟书”《风流词客》(侯宝林、薛宝琨、汪景寿、李万鹏)
一、年代的考证
《风流词客》是记述相声艺人马麻子作艺活动的鼓词,共三回,属于“子弟书”的一种。据傅惜华《子弟书总目》载:
《风流词客》三回,作者无考。《百本张子弟书目录》著录;注云:“相声麻子。笑。三回。一吊二。”《中国俗曲总目录稿》页五二七著录。《集锦书目》第一句曰:“有一个风流词客住高老庄。”《车王府钞本》,北大图书馆藏。钞本,前中央研究院藏。
这里说“作者无考”,不确切。据“车王府钞本”的《风流词客》“诗篇”载:
风流词客令名彰,
滞迹江湖独擅长。
尔貌难夸颜似玉,
我心偏爱口如簧。
学成游艺功夫苦,
吐出清言齿颊香。
闲破闷明窗慢运支离笔,
写成了惯解人愁的书数行。
“明窗慢运支离笔”的“明窗”,就是作者的名字。在“车王府钞本”的“说唱鼓词”里,出自“明窗”手笔的还有《双官诰》。
“明窗”,生平事迹和生卒年月均不可考,但从《风流词客》的记载可以看出,作者是熟悉曲艺的八旗子弟的文人,他对街头艺人如此敬重和佩服是十分难得的。
关于《风流词客》的年代,从前免提到的《集锦书目》记载里可以略作判断。《集锦书目》也是“子弟书”的一种,据《子弟书总目》的“引用书题解”里记载:
《集锦书目》“子弟书”一回,清人鹤侣作。此种“子弟书”有各种钞本流传,详见本书正文第一二八页《集锦书目》条。鹤侣,姓名不传,满族人,事迹无考。是清代同治光绪间的“子弟书”大作家;传世的作品,有《刘高手谈兵》、《借靴》、《柳敬亭》、《孟子见梁惠王》、《老侍卫叹》、《和驴子谈》等十四种。此曲凡九十句,韵用江阳辙。全篇撷取“子弟书”的名目二百余种,连缀成曲,虽然没有什么文理可言,但是足见作者构思的巧妙。此曲卷首没有诗篇,开首四句云:“有一个风流词客住高老庄,一心要往游武庙内庄氏降香,转过了长坂坡儿前来至蜈蚣岭,走岭子党人碑一过到了望乡。”全曲每句都嵌入了“子弟书”的名目最少一种,最多的四种。
鹤侣氏的生平,关德栋、周中明《论弟子书》一文里作了考证:
他们之中约略可考见其生平的是“鹤侣氏”,在他所写的《侍卫论》结尾说:“我鹤侣氏也是其中过来人”,说明他当过侍卫。他所作以侍卫生活为题材的子弟书,除此而外,还有《老侍卫叹》、《少侍卫叹》和《女侍卫叹》等,经考证,它就是清宗室爱新觉罗奕更,为庄襄亲王世子,于道光年间曾任侍卫六年,著有《佳梦轩著》。
既然“鹤侣氏”是清代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的“子弟书”作家,他的《集锦书目》里头一句就提到了《风流词客》,那么,《风流词客》的创作当不晚于同治、光绪年间,则是显而易见的。
“明窗”的另一作品《双官诰》在《子弟书总目》里也有记载:
闲斋作。《百本张子弟书目录》著录;注云:“六回。二吊”。《中国俗曲总目稿》页二四四著录。车王府钞本,北大图书馆藏。同治三年(1864)钞本,不分回;傅惜华藏。民国初年钞本,马彦祥藏。钞本,前中央研究院藏。
这里把《双官诰》的作者说成“闲斋”,误。这段鼓词结尾是这样的:
闲笔墨明窗敷衍《双官诰》,
激励那苦节坚贞贤孝娘。
“闲笔斋”并非闲斋的笔墨,而是先来无事舞弄笔墨的意思,而“明窗”则是作者无疑。文中提到“同志三年(1864)钞本”,说明这篇鼓词问世必早于此,联系到上面引过的鹤侣氏的《集锦书目》,虽然还不能断定《风流词客》的具体年代,但,至少可以断定它是光绪以前的作品。
二、内容的简析
作为记述早期相声艺人活动的史料,《风流词客》是全面的、富有特色的。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以下几点:
第一,它的记述十分具体。
鼓词里记载的相声马,名无考,麻面,故人称之为马麻子或相声麻子。顺天府元宛平县。身体健壮,面黑,口齿伶俐,人缘好,有文化。
马麻子作艺方式是“撂地”。鼓词里说得明白:“他最爱在西城一带谋生计,大街以上受风霜。甬路旁边将档子摆,倒比那家当茶园还自在妥当。”“家当”指的是堂会,“茶园”指的茶馆或剧场,当时叫做“茶园”。这两种作艺场所与“撂地”作艺同时存在,说明相声演出已经相当活跃了。
有关“撂地”作艺的摆设和用具,除熟知的“泥性茶壶磁茶碗”、“席箔”、“板凳”、“桌子”、“钱板子”、“香匣”、“鞭杆儿香”、“破扇子”、“手巾”、“醒木”等等,特别是拨浪鼓,值得注意。后面再谈。
第二,它所记述的相声马艺术水平很高。
如同早期的相声艺人一样,马麻子擅以“怪”取胜。麻子虽是生理缺陷,却也为他所用,“造些个可亲可近的轻狂态,颛造着宜嗔宜喜的麻面庞。他也要未语人前先腼腆,总不象莺莺当日在西厢。”一脸麻子却装出莺莺般的娇羞模样,难怪“惹得看人哄然笑”了。
当然,以“怪”取胜,只能起到定场作用。马麻子之所以受欢迎,归根结底是因为“艺压行”,“语精详”。鼓词曾用二十四句罗列了他所说的节目内容,有些节目已经失传。他不愧为全才,叙述故事、声形模拟以及滑稽取笑都有独到之处。
如同卓有成就的相声艺人那样,马麻子出色地掌握了相声艺术的风格特色。机巧而不耍贫,幽默而不庸俗。鼓词里说:“他本是心灵性巧资格美,齿利牙能话语强。看些个古今演义心能悟,学了些市井流言口不脏。总然是顽笑人的话儿无凭据,难为他说的情真理切不荒唐。”早期“撂地”作艺的相声多掺杂“荤口”,连妇女都不敢听,足见趣味之低级。马麻子却做到了“口不脏”,是难能可贵的。“拾人牙慧皆言巧”,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了。
尤为难得的是,他的摹拟技艺追求“装龙要像龙装虎要象虎,装的象才教人越听越爱不能忘。”装什么要象什么,正是相声“学”的精髓。
如同卓有成就的相声艺人那样,他的表演极受欢迎。鼓词用相当多的篇幅描写他的演出盛况。据老艺人回忆,当年天桥最赚钱的说大书的鼓书艺人王云气、财金帛、焦秀兰、关顺鹏等以及最讲究的相声场子如焦德海等,怕也是望尘莫及,可谓街头艺人中的天之骄子。
从衣着看,身穿卿绸马褂、灰布皮袄,头戴毡帽,足蹬缎鞋,还有一条走一步来响哗啷的银锁链,远非一般街头艺人可比,足见他收入之丰厚。这一点鼓词里也有记载。一次敛钱就多达“整整的四百三十六”,二次要钱“又是接二连三要的很快”,而且“近年的生意更比以前的盛,六七回板子上的铜钱就满满当当。”如果一回得钱四百三十六文,六七回就有至少二千五百文了。以同治、光绪年间一般的银价而论,最保守的估算也在二两以上,这在当时艺人收入来说是个相当可观的数目。难怪鼓词里说:“论生意他比别人做的狂。”也说明群众对他的欢迎。
第三,它所记述的“像声”是相当成熟的。
鼓词里记述的虽是单口相声,却已不时单纯的口技;它是“明春”,不是“暗春”。摹拟技艺达到了相当精妙的境界。“最可听是他各样的声音学得好,尖团憨细各有各腔,学老婆儿齿落唇僵半吞半吐,学小媳妇娇声嫩语不柔不刚。学醉汉呼六喝么连架式,学书生耀文咂字忒酸狂。学怯音句句果然象八府,学蛮语字字必定访三江。西府的乡谈他也会打,惟有那山东话儿说的更强。”这种摹拟技艺与社会生活密切结合,内容极其广泛。“最爱说正月十九的《会仙记》,有拿手还属全本的《古董王》,惹人笑的是他梦里的繁华得了大会,设方法巧赚山东的密?房。”这里不过是挂一漏万的举例,接下去还罗列了五花八门、几乎无所不包的主题。更值得注意的是,它屡次提到“凑凑趣”,“打个皮科”,“惹人笑”,“好话之中必添趣话”,实际是大大小小的“包袱”,“呕得那古板之人都笑断了肠”,可见相声艺术的喜剧特征十分鲜明突出。
三、它对相声史研究的启示
这篇不可多得的史料,对相声的历史研究颇有意义,至少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佐证了相声历史之长。
由于文献资料贫乏,暂时还不能断定“明窗”和《风流词客》的具体年代,但,至少可以推到同治、光绪年间以勤则是无疑问的。同治、光绪年间至今不过一百多年,时间不长。应该指出的是,《风流词客》所记述的相声艺术已经成熟,显然是多年流传发展的结果。初步推断,马麻子早于“穷不怕”,很可能比早于“穷不怕”的张三禄还要早些。这又为破除相声艺术只有百年历史,“穷不怕”是相声艺术的鼻祖一类说法提供了有力的旁证。
另一方面,为相声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仅以作艺用具为例,就有两样是过去不曾见过,而且是很少听说过的,这就是拨浪鼓和铁铃铛。据说,旧时的北京大杂院,街门上有时按个铁铃铛,有人进来,即发出声响,起着报门的作用。这里的铁岭当开场时用,可能有定场的作用。1961年四川相书来京演出,人物上下场也有铃铛作响。大约三十年前,天桥来了个名叫“人中美”的口技艺人,带着驴、马脖子上的串铃,作艺时曾使用过。至于拨浪鼓,更是耐人寻味。从鼓词记录来看,既不像马麻子的个人习惯,又不像偶而为之的随便动作。它是专门道具,开场必摇,可见是相当稳定的程序之类的东西,可惜文字记载和艺人回忆俱都不见,可能是因为历史久远,早失传了。记得有个出土的东汉“说书俑”,一手持?,腋下夹着个鼓。据日本朋友介绍,早期的日本漫才(相声)街头作艺也有鼓作道具。联系到今日“浦东说书”一类的曲艺形式仍然保持敲鼓的传统,《风流词客》里马麻子摇鼓无疑是相声史研究的宝贵线索,值得认真探讨。
一、年代的考证
《风流词客》是记述相声艺人马麻子作艺活动的鼓词,共三回,属于“子弟书”的一种。据傅惜华《子弟书总目》载:
《风流词客》三回,作者无考。《百本张子弟书目录》著录;注云:“相声麻子。笑。三回。一吊二。”《中国俗曲总目录稿》页五二七著录。《集锦书目》第一句曰:“有一个风流词客住高老庄。”《车王府钞本》,北大图书馆藏。钞本,前中央研究院藏。
这里说“作者无考”,不确切。据“车王府钞本”的《风流词客》“诗篇”载:
风流词客令名彰,
滞迹江湖独擅长。
尔貌难夸颜似玉,
我心偏爱口如簧。
学成游艺功夫苦,
吐出清言齿颊香。
闲破闷明窗慢运支离笔,
写成了惯解人愁的书数行。
“明窗慢运支离笔”的“明窗”,就是作者的名字。在“车王府钞本”的“说唱鼓词”里,出自“明窗”手笔的还有《双官诰》。
“明窗”,生平事迹和生卒年月均不可考,但从《风流词客》的记载可以看出,作者是熟悉曲艺的八旗子弟的文人,他对街头艺人如此敬重和佩服是十分难得的。
关于《风流词客》的年代,从前免提到的《集锦书目》记载里可以略作判断。《集锦书目》也是“子弟书”的一种,据《子弟书总目》的“引用书题解”里记载:
《集锦书目》“子弟书”一回,清人鹤侣作。此种“子弟书”有各种钞本流传,详见本书正文第一二八页《集锦书目》条。鹤侣,姓名不传,满族人,事迹无考。是清代同治光绪间的“子弟书”大作家;传世的作品,有《刘高手谈兵》、《借靴》、《柳敬亭》、《孟子见梁惠王》、《老侍卫叹》、《和驴子谈》等十四种。此曲凡九十句,韵用江阳辙。全篇撷取“子弟书”的名目二百余种,连缀成曲,虽然没有什么文理可言,但是足见作者构思的巧妙。此曲卷首没有诗篇,开首四句云:“有一个风流词客住高老庄,一心要往游武庙内庄氏降香,转过了长坂坡儿前来至蜈蚣岭,走岭子党人碑一过到了望乡。”全曲每句都嵌入了“子弟书”的名目最少一种,最多的四种。
鹤侣氏的生平,关德栋、周中明《论弟子书》一文里作了考证:
他们之中约略可考见其生平的是“鹤侣氏”,在他所写的《侍卫论》结尾说:“我鹤侣氏也是其中过来人”,说明他当过侍卫。他所作以侍卫生活为题材的子弟书,除此而外,还有《老侍卫叹》、《少侍卫叹》和《女侍卫叹》等,经考证,它就是清宗室爱新觉罗奕更,为庄襄亲王世子,于道光年间曾任侍卫六年,著有《佳梦轩著》。
既然“鹤侣氏”是清代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的“子弟书”作家,他的《集锦书目》里头一句就提到了《风流词客》,那么,《风流词客》的创作当不晚于同治、光绪年间,则是显而易见的。
“明窗”的另一作品《双官诰》在《子弟书总目》里也有记载:
闲斋作。《百本张子弟书目录》著录;注云:“六回。二吊”。《中国俗曲总目稿》页二四四著录。车王府钞本,北大图书馆藏。同治三年(1864)钞本,不分回;傅惜华藏。民国初年钞本,马彦祥藏。钞本,前中央研究院藏。
这里把《双官诰》的作者说成“闲斋”,误。这段鼓词结尾是这样的:
闲笔墨明窗敷衍《双官诰》,
激励那苦节坚贞贤孝娘。
“闲笔斋”并非闲斋的笔墨,而是先来无事舞弄笔墨的意思,而“明窗”则是作者无疑。文中提到“同志三年(1864)钞本”,说明这篇鼓词问世必早于此,联系到上面引过的鹤侣氏的《集锦书目》,虽然还不能断定《风流词客》的具体年代,但,至少可以断定它是光绪以前的作品。
二、内容的简析
作为记述早期相声艺人活动的史料,《风流词客》是全面的、富有特色的。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以下几点:
第一,它的记述十分具体。
鼓词里记载的相声马,名无考,麻面,故人称之为马麻子或相声麻子。顺天府元宛平县。身体健壮,面黑,口齿伶俐,人缘好,有文化。
马麻子作艺方式是“撂地”。鼓词里说得明白:“他最爱在西城一带谋生计,大街以上受风霜。甬路旁边将档子摆,倒比那家当茶园还自在妥当。”“家当”指的是堂会,“茶园”指的茶馆或剧场,当时叫做“茶园”。这两种作艺场所与“撂地”作艺同时存在,说明相声演出已经相当活跃了。
有关“撂地”作艺的摆设和用具,除熟知的“泥性茶壶磁茶碗”、“席箔”、“板凳”、“桌子”、“钱板子”、“香匣”、“鞭杆儿香”、“破扇子”、“手巾”、“醒木”等等,特别是拨浪鼓,值得注意。后面再谈。
第二,它所记述的相声马艺术水平很高。
如同早期的相声艺人一样,马麻子擅以“怪”取胜。麻子虽是生理缺陷,却也为他所用,“造些个可亲可近的轻狂态,颛造着宜嗔宜喜的麻面庞。他也要未语人前先腼腆,总不象莺莺当日在西厢。”一脸麻子却装出莺莺般的娇羞模样,难怪“惹得看人哄然笑”了。
当然,以“怪”取胜,只能起到定场作用。马麻子之所以受欢迎,归根结底是因为“艺压行”,“语精详”。鼓词曾用二十四句罗列了他所说的节目内容,有些节目已经失传。他不愧为全才,叙述故事、声形模拟以及滑稽取笑都有独到之处。
如同卓有成就的相声艺人那样,马麻子出色地掌握了相声艺术的风格特色。机巧而不耍贫,幽默而不庸俗。鼓词里说:“他本是心灵性巧资格美,齿利牙能话语强。看些个古今演义心能悟,学了些市井流言口不脏。总然是顽笑人的话儿无凭据,难为他说的情真理切不荒唐。”早期“撂地”作艺的相声多掺杂“荤口”,连妇女都不敢听,足见趣味之低级。马麻子却做到了“口不脏”,是难能可贵的。“拾人牙慧皆言巧”,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了。
尤为难得的是,他的摹拟技艺追求“装龙要像龙装虎要象虎,装的象才教人越听越爱不能忘。”装什么要象什么,正是相声“学”的精髓。
如同卓有成就的相声艺人那样,他的表演极受欢迎。鼓词用相当多的篇幅描写他的演出盛况。据老艺人回忆,当年天桥最赚钱的说大书的鼓书艺人王云气、财金帛、焦秀兰、关顺鹏等以及最讲究的相声场子如焦德海等,怕也是望尘莫及,可谓街头艺人中的天之骄子。
从衣着看,身穿卿绸马褂、灰布皮袄,头戴毡帽,足蹬缎鞋,还有一条走一步来响哗啷的银锁链,远非一般街头艺人可比,足见他收入之丰厚。这一点鼓词里也有记载。一次敛钱就多达“整整的四百三十六”,二次要钱“又是接二连三要的很快”,而且“近年的生意更比以前的盛,六七回板子上的铜钱就满满当当。”如果一回得钱四百三十六文,六七回就有至少二千五百文了。以同治、光绪年间一般的银价而论,最保守的估算也在二两以上,这在当时艺人收入来说是个相当可观的数目。难怪鼓词里说:“论生意他比别人做的狂。”也说明群众对他的欢迎。
第三,它所记述的“像声”是相当成熟的。
鼓词里记述的虽是单口相声,却已不时单纯的口技;它是“明春”,不是“暗春”。摹拟技艺达到了相当精妙的境界。“最可听是他各样的声音学得好,尖团憨细各有各腔,学老婆儿齿落唇僵半吞半吐,学小媳妇娇声嫩语不柔不刚。学醉汉呼六喝么连架式,学书生耀文咂字忒酸狂。学怯音句句果然象八府,学蛮语字字必定访三江。西府的乡谈他也会打,惟有那山东话儿说的更强。”这种摹拟技艺与社会生活密切结合,内容极其广泛。“最爱说正月十九的《会仙记》,有拿手还属全本的《古董王》,惹人笑的是他梦里的繁华得了大会,设方法巧赚山东的密?房。”这里不过是挂一漏万的举例,接下去还罗列了五花八门、几乎无所不包的主题。更值得注意的是,它屡次提到“凑凑趣”,“打个皮科”,“惹人笑”,“好话之中必添趣话”,实际是大大小小的“包袱”,“呕得那古板之人都笑断了肠”,可见相声艺术的喜剧特征十分鲜明突出。
三、它对相声史研究的启示
这篇不可多得的史料,对相声的历史研究颇有意义,至少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佐证了相声历史之长。
由于文献资料贫乏,暂时还不能断定“明窗”和《风流词客》的具体年代,但,至少可以推到同治、光绪年间以勤则是无疑问的。同治、光绪年间至今不过一百多年,时间不长。应该指出的是,《风流词客》所记述的相声艺术已经成熟,显然是多年流传发展的结果。初步推断,马麻子早于“穷不怕”,很可能比早于“穷不怕”的张三禄还要早些。这又为破除相声艺术只有百年历史,“穷不怕”是相声艺术的鼻祖一类说法提供了有力的旁证。
另一方面,为相声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仅以作艺用具为例,就有两样是过去不曾见过,而且是很少听说过的,这就是拨浪鼓和铁铃铛。据说,旧时的北京大杂院,街门上有时按个铁铃铛,有人进来,即发出声响,起着报门的作用。这里的铁岭当开场时用,可能有定场的作用。1961年四川相书来京演出,人物上下场也有铃铛作响。大约三十年前,天桥来了个名叫“人中美”的口技艺人,带着驴、马脖子上的串铃,作艺时曾使用过。至于拨浪鼓,更是耐人寻味。从鼓词记录来看,既不像马麻子的个人习惯,又不像偶而为之的随便动作。它是专门道具,开场必摇,可见是相当稳定的程序之类的东西,可惜文字记载和艺人回忆俱都不见,可能是因为历史久远,早失传了。记得有个出土的东汉“说书俑”,一手持?,腋下夹着个鼓。据日本朋友介绍,早期的日本漫才(相声)街头作艺也有鼓作道具。联系到今日“浦东说书”一类的曲艺形式仍然保持敲鼓的传统,《风流词客》里马麻子摇鼓无疑是相声史研究的宝贵线索,值得认真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