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知识:相声段子中的学问典故(二十一)唱词台词 剧本剧情介绍

相关剧目下载:

【知识点滴】相声段子中的学问典故(二十一)
149、相声里的历史人物---杨门虎将
穆桂英已经演变成了女强人的代名词,马季的《穆桂英挂帅》和姜宝林的《穆三火》都是拿生活中的女性比穆桂英。杨宗保去穆柯寨,其实由头在杨五郎身上。金沙滩一战,五郎“削发为僧出家在五台”,不问红尘。破天门阵的时候,孟良焦赞鼓动五郎出山,五郎说萧天佐乃北海孽龙下凡,必须用降龙木作斧柄方可收服于他。敢情一扫听,就穆柯寨有一根,杨宗保误打误撞来到穆柯寨,结果撞了个媳妇回来。得了降龙木五郎也高兴,训练了五百僧兵准备上战场。五郎自创了一套棍法叫五郎八卦棍,五百僧兵还有队歌呢,上阵一起唱:快使用八卦棍,哼哼哈嘿,快使用八卦棍,哼哼哈嘿……
破天门阵还有个人不能不提,就是天波府烧火的丫头杨排风。京剧有杨排风的“三打”,即打孟良、打焦赞、打韩昌。在天桥乐也听李菁唱过一段快板《打焦赞》。孟良和焦赞这二位更是杨家将里的书筋,尤其孟良颇累似于隋唐之程咬金,明英烈之胡大海。孟焦二位也是倒霉催的,非要惹杨排风,杨排风要揍这哥俩。刚拉开架势,耳轮中只听得噗啦一声,焦赞说哥哥我拉了。孟良大怒说胆大的丫头气的我兄弟出恭,兄弟,你等着我去拿纸―他也溜了。
破了天门阵着实太平了一阵,可惜花无百日红。孟良焦赞杨六郎老三位相继离世,《洪洋洞》说得就是这个事,相声《洪洋洞》围绕仿学这出戏闹出不少笑话。孟良和焦赞纯粹是死于彼此误会,所以传统相声《哭论》里才提到“朋友哭朋友是孟良哭焦赞,纯粹瞎捣乱。”倒把杨六郎心疼死了,所以也叫“三星归位”或“三义归天”。按传统书的说法,杨六郎是白虎星转世,和罗成、薛仁贵都是一脉相承,在梦中箭射白虎,这才吐血而亡。敢情这白虎星也够累的,回天上呆不了几天还得下凡。六郎小时候算过命,先生告诉他,哎呀你这个命可凶,你是白虎啊。相书有云“白虎家中坐,不是招灾就是惹祸。”,生来克夫的命,将来找婆家可成问题啊。六郎说我呸,白虎星和你那个白虎是一回事吗?!
杨家后来一直是一脉单传,杨宗保的事业留给了杨文广继承。杨文广也是为大宋东挡西杀南征北战,田立禾王文玉有一段《杨文广征西》,讲的就是杨文广小伙子漂亮,去哪打仗都有大姑娘上杆子要嫁给他,传统书《杨文广征南》里就收了五房夫人,不过这也没办法,谁让杨文广天生的帅哥呢。据说佘老太君那时候还在,一直活到杨文广的孙子杨金豹出世,一百五十岁高龄才驾鹤西游。老太君这一走,杨家的核心人物不在了,大家是万分悲痛,大办白事。抬着老太君的灵柩走遍了东京,打东城奔西城,西城奔南城,南城奔北城,从早上六点走到晚上八点又抬回了天波府―政府不让土葬!
这是《四郎探母》中,老旦佘太君的一段唱段,最是凄惨。
原词:“
儿大哥替宋王长枪来刺坏,你二哥短剑下他命赴阳台。
儿三哥马踏如泥块,我的儿你失落番邦一十五载未曾回来。
惟有儿五弟把性情改,削发为僧出家在五台。
儿六弟镇守三关为元帅,最可叹你七弟他被潘洪就绑在芭蕉树上乱箭穿身无处葬埋。
娘只说我的儿今不在!娘的儿啊,
那阵风把你吹回来。”

马三爷《八大改行里》歪唱:
马老在《学李多奎》中学唱的传神韵味,整理了一份《学李多奎》西皮流水板唱词,马老说的李多奎原词与这段原唱稍有出入。
原词:一见娇儿泪满腮
改词:提起竹篮去卖菜
《学李多奎》西皮流水板唱词:
原词:点点珠泪洒下来,
改词:尊声列位听开怀
原词:沙滩会一场败,
改词:我这卖是青菜
原词:只杀得杨家好不悲哀!
改词:听我把菜名细说明白
原词:尔大哥替宋王长枪来刺坏;
改词:这窝瓜虽个大不能切着卖
原词:尔二哥短剑下是命赴阴台;
改词:二西葫没羊肉是无法安排
原词:尔三哥马踏是如泥块;
改词:三苤蓝拌着是碟凉菜
原词:我的儿你失落番邦一十五载未曾回来;
改词:小缨儿嫩水萝卜掐头去尾剥下皮儿来
原词:惟有儿五弟把性情改,
改词:惟有这黄瓜它是绿色
原词:戴发修行出家在五台;
改词:老了苦了你赶紧送回来
原词:尔六弟镇守三关挂了帅,
改词:还有那芹菜韭菜大白菜
原词:最可叹尔七弟他被潘洪他绑在芭蕉树上一箭一箭一箭乱箭攒身死无葬埋。
改词:最好吃大茄子你买到家去咔嚓一刀一刀一刀刀刀无血把它切开外紫里白
原词:娘只说我的儿今不在!
改词:吆唤了一早晨无人来买
原词:娘的儿啊!

150、教书先生
“先生”一词,在各类词典中的第一解释就是“教师”,是对教师最古老、最悠久的称谓,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中国古代闻名世界的大教育家孔子是最早的先生,因为“子”就是先生的意思。古代称教书者为“先生”、“私塾先生”、“教书先生”等,这是人民群众对教书者的敬称,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古老而悠久的尊师的优良传统和美德,连家中的神龛上也贴着“天地君亲师位”。但在传统相声中,艺人们往往对先生,包括“万世师表”的孔夫子,都不是那样尊敬,而身位先生的,却也没有足够的学问和德行来赢得学生的尊敬――比如《鸡冠花》和《吃元宵》,比如《天王庙》和《小孩念书》,再比如《朱夫子》和《麦子地》。
现代人知道私塾和私塾中的教书先生,大致都是从中学课本所选鲁迅名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得到些认识。鲁迅之于三味书屋温馨的回忆,其实并不偶然。私塾跟过去的中国人关系实在是太密切了,不仅出了名的人写回忆录离不开它,而且民间关于私塾和教书先生的故事、传说、歌谣也林林总总,俯拾皆是。虽然故事和传说里那些教书先生,大多是被调侃的对象,不是世事不晓的迂夫子,就是“都都平丈我”的白字先生,但足以表明他们跟老百姓日常生活关系的紧密。
但是从闻一多先生写《红烛颂》起,几近一个世纪,每当提起高尚的老师,人们自然而然地将其比喻为红烛。因为“他们的执着与奉献,因为他们的热情与光辉”。同样内涵的称号还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等等,但是事实上,照我个人的理解,人们套在教师们头上的光环实在是太耀眼了,太重了――也许我有点没良心,但我总觉得,当老师的不是什么“灵魂的工程师”,也不是什么“辛勤的园丁”,更谈不上“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的蜡烛,他们的工作只是一份平凡的职业,是人类社会中需要的一种职业。他们职业的特点是:他们去负责采集知识,然后以节省时间的方式传授给学生,给学生节省了时间成本。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总是忽略了教师首先是一项谋生的职业这一事实,而过分地去强调它的奉献意义。
这样看来,还是相声中那些教书先生比较率真一些,可爱一些――起码他们不做作,他们承认,自己的付出是要求有回报为代价的――――虽然有时候他们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可以付出。刘宝瑞借那位失意的私塾先生说出的那句话好――“家有二斗粮,不当小孩王”。一言尽之。

151、传统相声中的媒婆
在传统戏曲的舞台上,媒婆通常是那样一种不招人待见的形象:穿红挂绿,搽胭脂抹粉儿,手里总擎根儿旱烟袋,脸上多半还会长一颗痦子什么的。好象人们对这个职业并没有什么好的印象,比方说,如果说某人像个媒婆,言下必有戏谑或嘲讽之意。大众观念中的媒婆,大都是巧舌如簧,会搬弄是非,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把丑的说成美的,云云。
据说在过去,求媒婆说亲的人不敢慢待了媒婆,对媒婆的招待与送“媒礼”都是周到和丰厚的。如果哪一方无意间得罪了媒婆,因她的从中作梗,三言两语,就会把一桩好姻缘给搅散了。还有一些根本不相配的婚事,因媒婆受了厚礼,也会昧着良心,瞒天过海,弄假成真,把婚事说合成功。如果婚后双方不满意,媒人并不负责,因为媒人“只包入房,不包一世”。传统相声中有不少段子是针对她们的,比如张寿臣先生的名作《巧嘴媒婆》和《三瘸婿》等等。在这些作品中,她们似乎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以至葬送了他人婚姻的幸福与美满。
其实,在过去,包括现在的乡间,媒婆这个职业是相当受人尊敬的。那时候男女不像现在,有这么多接触的机会--就算有,他们也不像现在这样开放(比方说开着视频聊了半小时QQ就到宾馆开房了,就此打住)。他们的婚姻,主要还得靠媒婆费心。《红事会》里说得好:“媒婆媒婆,两头说合”,她们也挺不容易。一般来说,如果我们看到某个媒婆开始频繁光顾谁家的门,那么过不了多久,这家的墙上就会贴出大红喜字来了。
孟子他老人家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古代的男男女女就是这样结合的。在古代,“媒妁”的主要成分是妇女,所以媒妁才俗称媒婆,它是中国古代妇女的重要职业。而且从事这个职业的妇女是下层妇女。没见有哪个诰命夫人,比如佘太君那样的,东家讲西家串地去说媒的(可能这也是相声艺人们敢于辛辣、痛快地嘲讽、漫骂这个行业的原因之一)。就算是到了现在,流行自由恋爱,但是到今天为止,媒人还是必不可少的。据有关统计,即使是自由恋爱,其中也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是通过别人介绍认识的。就是没有介绍人的自由恋爱,到结婚的时候也得找一介绍人,否则就有师出无名之嫌。你说少了媒人能行吗?此间的重任大部分是由女媒人做成的。看来钱钟书先生说的没错,女人喜欢给别人牵线搭桥,“媒婆”这个职业女人天生就会做。
刚刚看过一个电视台的真情节目,采访一个50多岁的老汉,介绍成了500多对人喜结良缘。老汉说也没啥。有的只是真情呗。可见,并不是女人天生爱做媒,只是心肠好罢了。要是你的心肠也好,男人做媒也一样。这样看来,媒婆便颇有些可爱了。细想想,《西厢记》里乖巧可人的小红娘跟《花为媒》里的阮妈,她们属于一个工种,是这话不是?

152,传统相声中的先生(医生)
《周礼》中描述的“医师”是“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这是讲的官府医生,他们拿来了毒药,用毒素的功力,为人治病,显然人们对他们抱有相当的怀疑。从许多文献上都能看到,大约两千年前,巫师和医生的社会地位只相当于流落街头的乞讨者,比如名医华佗就曾经被古人称作“贱”。可见在我们国家,医生受到的尊敬是十分有限的。尤其是在传统相声中,几乎所以出场的医生无一例外,都属于“庸医”的范畴。有点奇怪,为什么那时候的庸医会那么多? 
相声中的不少包袱来自古代笑话,如《笑林广记》。纵观中国古代笑话的内容,可谓洋洋大观,不一而足。嘲笑讽刺是笑话的主要功能,而被讽刺和嘲笑的对象,则是方方面面的。除了封建社会的官府、贪婪腐败或昏庸无道的统治者常常在笑话中受到嘲讽和揭露外,庸医也常是嘲讽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封建社会实行科举制,提倡读圣贤书,医学不仅不受重视,而且行医被认为是低贱的职业。读书人读了《四书》、《五经》,做了八股文章,弄得好可以中进士做官,弄得不好的,才去行医或者教私塾混饭吃,所以社会上庸医多,不通文理的塾师也多,这些都在笑话中得到了充分反映。《红楼梦》中有个叫胡君荣的庸医,先是给晴雯看病,“胡庸医乱用虎狼药”,开了方子,没用;到第六十九回,又给尤二姐看病,那二姐因胎气致病,他却认定是“淤血凝结”,结果“服下药去,只半夜光景……竟将一个已成形的男胎打下来了”,害得尤二姐“血行不止”。这类医生着实可恨。
可恨归可恨,得了病,还得去找医生,这是正道,虽然有遇着庸医的危险。古人云“不服药为中医”,那是古人对庸医治病害人的一句气话。意思是服庸医药不如不服药,问题的焦点在"庸医"上,而不是在“药”字上,换句话说,古人气的是庸医,不是中药。庸医害人,激起民愤,古今同理。即使这样,该吃药还得吃。而那些玄学发明家门,恐怕连用庸医之辈也谈不上。至多算伪科学之列,社会之大害也。君不见**功乎?
反映现实的传统相声,几乎涉及了市民阶层的一切生活领域。相声讲究“说、学、逗、唱”。“说”是指故事、说笑话,说灯谜酒令以及语言文字游戏等。其中带“论”一类的作品,多是就生活里某一种现象,通过嬉笑怒骂的形式,进行深入细微、淋漓尽致的评点。如《当行论》,就是揭露旧社会当铺如何以“抵押”这一特殊剥削方式,敲诈劳动人民的。作品中描写了帐房先生是如何褒贬人家来抵押的皮袄的;
  拿起皮袄来先喊:“写”!这儿喊“写”呢,那位写票的先生把笔准备好了,净等写什么东西和号头儿。“写!老羊皮袄一件……”我一听,不对呀,我爸爸那件皮袄是二毛剪茬儿呀,得咧,老羊就老羊,反正赎的时候你得给我这件东西。他往下一褒贬可难啦!“老羊皮袄一件,虫吃鼠咬、缺襟短袖、少钮无扣,没底襟儿、没下摆、没领子、没袖儿!”我说您拿回来吧,我赎出来成搌布啦!“这是跟你开玩笑。两块,你这件皮袄没带包袱皮儿,得包纸。”我说:“多少钱一张啊?”“两毛一张。”“好,您给包一张吧。”“一张太少,得包四刀!”――我皮袄给他还得我给他钱哪!
这里的描写是夸张的,也是真实的。其它如《赌论》,讽刺旧社会市民阶层的畸形的精神状态,赌博不是一种娱乐,而是空虚无聊生活的刺激,在形形色色赌博方式的介绍里,我们可以窥见旧社会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的关系和靠欺骗生活的社会风气。昏暗的灯光、发霉的空气恰恰是世俗生活的一幅图画。《哭论》是对悲惨生活的主旋律的纪录。“哭”也居然成了畸形社会谋取生活的一种手段。在真哭、假哭以及嚎和泣的剖析中我们看到了悲剧中的喜剧、喜剧中的悲剧,当一个以哭骗吃骗喝的食客,对一人陌生的死者挤不出一滴眼泪时,他突然想到自己丢失的当票,于是便痛哭流泣。这出“悲喜剧”里既有对世俗的讽刺,又有对无可奈何的生活现实的辛辣嘲弄。《窝头论》以“窝头”为题,咬文嚼字地为之作赋,形象地描绘了当时艺人的生活,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宣传与世无争的自我解嘲。《规矩论》在对行动坐卧的规矩的分析中,介绍中中华民族的礼貌习俗及其发展变化。所有这一切不仅具有思想、美学价值,而且也具有认识历史生活的作用。

穆桂英挂帅相关MP4/MP3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