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民俗:传统相声中的一些说法儿(一)唱词台词 剧本剧情介绍

相声民俗:传统相声中的一些说法儿(一)
  爱听传统相声,但里边一些说法儿和名词儿搞不懂,也就更好奇。最近搞到几本儿书,借的,把一些有关的说法综合起来简述一下,请大家参考、指教。因为是几本书,打字也烦,无法全部原文征引了就。

  一、开脸
  在《姚家井》里边提到。指旧时婚礼前后为新娘修饰梳妆脸面,用细线绞掉额头、脸颊和脖子上的绒毛,多由公婆、丈夫、子女齐全的的“全福人”操作,标志着新娘由姑娘转成媳妇。山东有的地方儿婚后三天开脸,有的地方在上轿前进行或者入洞房前开脸。无论时候,象征意义则一,奏是区别已婚未婚。现在没听说姑娘还开脸儿了,倒是不少小伙子脸面闹得特别的油光水滑儿,不知道是不是开脸儿开的。

  二、洗三
  《叫堂会》中涉及。不少地方都有这种育儿习俗,也叫洗三朝。新生儿出生三天后,家人采集槐枝、中草药煮水,请收生婆或老人为婴儿洗礼,并唱祝辞。洗完之后,用姜片艾团擦关节,用葱打三下,取聪(葱)明伶俐之意。多迷信啊!要是盼孩子有福气,是不是还得拿蝙蝠在孩子身上打磨打磨啊?孩子受得了么孩子?据《中华风俗百科》分析,此风俗意义有三,一个是卫生需要、二有祝福之意、三含有避除灾崇的目的。我还有个猜想,孩子出生三天内也许比较脆弱,过了三天立住了,过了一关了,才有此祝贺之举。我们老李家的儿媳妇杨贵妃收安禄山当干儿子时候,也洗儿来着,那就纯粹是逗闷子了。不知道当时安总什么打扮,反正估计一身水。

  三、陪嫁
  女方家里陪送姑娘出嫁的穿戴、妆奁、日常用品、家具摆设等等,又叫嫁妆、陪送。过去北京地区的陪嫁有8抬、10抬、12、24、48乃至300多抬的。看来过去娶媳妇儿固然需要投资下铒,也不是象今天一样,一点儿本儿回不来的纯粹赔钱买卖,300多抬的东西,卖着花也能花一气儿了。

  四、中元节
  亦称“盂兰盆节”、“鬼节”,俗称“七月半”,旧时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时在夏历7月15日。“盂兰盆”为天竺语音译,意思是“解救倒悬”。旧时民间多举行焚烧纸钱、放河灯、放焰口的活动,有追祭思念死者的意思。现在这个节已经基本没人过了吧?所以孟凡贵先生的单口《鬼节奇遇》效果不好,看来是失之于皮儿太厚的原因。

  五、门签
  马大善人提到。节日吉祥装饰物,主要用于春节贴门楣。传说姜子牙封妻为穷神,因怕她坑害穷人,故令她“见破即回”。后人为避穷神,将纸剪破,贴在门上,渐渐形成贴门签的风俗。门签演变到近代,多为长方形红纸,周围印着图案,中间是“四季平安”、“合家欢乐”、“吉庆有余”等字样。按姜子牙不愧一代高人,媳妇儿都能管住,匹现在不少高级干部强。

  六、破五
  见马老《吃饺子》。亦称破五节、小年,指阴历正月五日。《中华全国风俗志 京兆》上说:“自元旦(即春节了)至初五日五天,谓之破五。于此五日内,妇女不许往人家,谓之忌门,去则以为不祥”。在此期间,妇女还不动针线,民间许多活动也多禁忌。到破五那天,家家吃饺子,谓之“捏破五”,民谚说“破五不串门,家家剁小人”,饭后燃放爆竹,俗谓“过小年”。从这些背景看,破五是比较重要的日子,马老提到破五吃饺子都困难,就表示出,当时生活的困难了。

  七、臭豆腐
  又名青方。北京王致和最为有名,有300多年历史。传为康熙8年落第举子王致和所创,网上应多有资料,不再赘引。我记得有个网友签名档里边提到长沙火宫殿炸臭豆腐,这据说有500多年历史了。按照《中华民俗百科》说法,两者做法不完全一样。王致和臭豆腐是他偶然将发霉的豆腐用盐腌制所得,而火宫殿炸臭豆腐是用豆腐在硫酸亚铁水泡一会儿、再用蘑菇、冬笋、黑豆豉油、香油等制成的陈年卤水泡一小时,然后用茶油炸出来的。

  八、子孙饽饽
  亦称子孙饺子,所涉及民俗,与马老《吃饺子》、候先生《婚姻与迷信》中完全相同。《古今掌故丛书》提到此俗流行于北方主要,另外必须由女方准备。这也合理,生孩子主要是女方么;完全没有丈夫什么事儿的情况,据说近年也常有发生呢。

  九、狗不理包子
  亦称天津包子,与桂发祥麻花、耳朵眼炸糕并称天津小吃三绝,距今100多年历史。据说创于光绪年间,一名叫高贵友的人,乳名狗不理,在天津侯家后蒸食铺学徒。期满后,他在侯家后租了一间门脸儿房,开设“德聚号”包子铺,由于味道鲜美,吸引许多顾客。高贵友又是在这里长大的,人多知其乳名而忘记其姓名,后来连德聚号也不名了,狗不理的大名却不胫而走。

    十、马褂
  清代满族男子上衣,后流行于全国各地。穿在长袍长衫的外边儿,长不过腰、袖子刚掩肘。因为短,骑马方便得名。对襟马褂为礼服,所以《扒马褂》里边说,“人家办事,我穿个马褂显得好点儿(庄重些)”。大襟马褂多为便服;还有一种缺襟马褂,多用作行装。马褂颜色,黄的为皇上家特赏,所以《似曾相视的人中》,马老说人家王凤山的衣服料子好,是皇上家赏赐的马褂改的,纯粹是为了蒙人家衣服布料瞎说的。因此王老说:“那得是黄的”。一般马褂多以天青色或元青色为礼服,深红、浅绿、酱紫、深蓝、深灰等为常服。所以您西装革履地去会见外宾、骗女孩子什么的时候,如果要配马褂,请穿天青色或者元青色的为好,领带也要选择厮称的颜色。

  十一、巴图鲁
  巴图鲁原为蒙古话,意即“勇士”。苏文茂马志存先生的《文章会》中说“巴图鲁”是满洲话,不知道哪个是正根儿?

  十二、补服
  明清时凡装有补子的官服成为补服,是官服中主要的常服,基本特点是胸前背后各缀一方形补子,中为鸟兽形,用金线彩丝绣成,所以得名。又叫补褂,有所谓“补褂朝珠”之说,为有清一代官服的笼统称呼。传统段子《送妆》的文本里边提到,为了参加财主家喜庆宴会,相声演员“我”不得不附庸风雅,穿上前清遗老的官服:蓝布大褂儿“穿在里边是袍子”,“我媳妇那件旗袍套在外边,是外褂子”;官服前后的补子以两张煎饼代替;“朝珠”是一串脆枣儿;帽子上的“顶子”是一颗山里红”,也真算够损的了。薛宝琨先生的《天津相声史话》里边提到了这点,这篇文章在我们网站“文章会”栏目里边也有。
  按清制一品大员用红宝石顶子、二品用红珊瑚顶子,其他品级的顶子都不是红色。这位山里红的顶子,光看颜色,还是一二品的大员呢。

  十三、忑砺
  亦称“乌拉”、“乌腊”。东北男子一种防寒鞋,为皮制或毡制,因鞋内垫干乌拉草而得名,在传统相声《地理图》中提到。

  十四、缠足
  据《中华民俗百科》称,是封建妇女装饰陋习,据说始于五代时期,从后唐宫中兴起的。我小时候见过缠足,确实挺惨,可见我们老李家也出过混蛋。值得提出的是,满族姑奶奶是不缠足的,清顺治、康熙早年,皇上家都有命令禁止汉家女子缠足未果,辛亥革命后才逐渐废除,难怪《白事会》里边还有提到。现在妇女不缠足了,好事;不过脾气也越来越大。上次我到一俱乐部里边看练跆拳道的,80%是没缠足的妇女,所以对现在的男的来说,少林排打功是应该学习的功夫。有钱的可以再买一件铁布衫穿上,据说少林寺也有这种东西。和尚们并不谈恋爱结婚,可没事儿时候也修习这种功夫,这就叫未雨绸缪,所谓“闲了置,忙了用”吧,真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

  十五、当铺
  现在话讲,是办抵押贷款的地方。但比现在的抵押贷款剥削重,利率高--放款额一般在抵押品价值的50%以下,因此《当行论》里边对当铺极尽揭露嘲讽之能事。这种反映下层人民生活的段子,现在开大奔的大蔓儿们是写不出来的。押当与赎当的凭证叫当票,质押期限一般在6到18个月,过期或者当票丢失就不能赎当了。所以《哭当票》里边那位,人家办白事他当了被窝去随礼,其实是为了蹭顿好吃喝;他一看当票?了,当时就真哭了,被窝没了么。

  十六、打鼓的
  马志明先生的《卖五器》里边提到的打鼓的,吆喝的词儿应该是“潮银子哎,玉宝石来卖”,这与金受申先生《北京通》里边的记载大同小异。“潮”银不知确切何意,是否与潮州有关,就得请知者教我了。

  十七、拉房纤
  又称“纤手”。最近听张寿臣先生的《小神仙》,里边提到了这个行业。这是旧时对介绍买卖,特别是典房质地、租赁房屋的中间人的称谓,流行于北京各地。好像鲁迅先生在北京买房(即现在白塔寺附近鲁迅故居),也用了纤手,印象中《鲁迅日记》里边都有记载。但手边无书,没法查了。撮合成功后,买卖双方给拉房纤的一定酬金,称为“佣钱”,也就是现在的佣金了。
  老北京的惯例,佣金数量为“成三破二”,即买方付成交价的3%,卖方付2%。房屋的价格动辄几千元(当然是旧时价格了),所以相当可观。张寿臣先生在段子里边,也提到当时北京一句谚语,叫“十纤九空,拉着(成交)一纤就不轻”。正因为这样,《小神仙》里边提到的那个拉房纤的,在成交前一天夜里,要把衣服洗干净、弄平整了。以免买卖双方在茶馆见面签文书时,觉得这个中间人穿得太寒酸,以至于对他的信用产生怀疑。毕竟这是比较大的买卖。
  另北京作家、记者刘一达先生的《人虫》系列,有一集就叫《房虫儿》,里边对纤手的描写,也非常精彩。这书拍成电视剧,老房虫儿由李丁老先生出演,相当出彩儿。
  我认识一个人,就是干这个的,不过他们叫“房屋公司”,不叫纤手。这人还特爱牵小姑娘的手,逮机会就牵还,也算是职业病吧。因为这个没少挨骂,还挨过打据说。为工作搞到这个地步,牺牲算很大了,真是敬业啊。

  十八、药铺
  马大学问有“未语先笑,代客煎药”的词儿,是配句儿,王凤山先生跟着刨了一句“药铺伙计啊”。也侧面说明旧时药铺伙计态度极好、服务周到。据看到的某篇回忆旧京往事的文章(似乎是叶祖孚先生的)、以及《中华民俗百科》中的说法,伙计给主顾送药上门,都要说是“送补药”,以免引起反感。好多药名有专门的吉祥代名词,如连翘称为“和合”、李伯祥先生《怯讲究》中提到的桔红称“大红袍”等等。联想到过去都将鸡蛋称作“黄菜”等情况,也能体会到社会风俗习惯的变迁啊。
  得,该吃药去了。

    十九、鸣锣开道
    《收地租》里边讲到,官员出巡鸣锣的事情。近读李乔先生的《清代官场百态》中有论及。更加可喜的是,在网上也找到了这段。可惜这本书的内容,网上只找到两段,要是有这书就好了。原文征引如下:
明清时官员出门要鸣锣开道。其鸣锣的次数,依官职而不同,其含义也不同。州县官出行鸣锣,打三响或七响,称为三棒锣、七棒锣,意为“让让开”、“军民人等齐闪开”(一说“君子不重则不威”)。道府出行鸣锣,打九棒锣,意为“官吏军民人等齐闪开”。节制武官的大官出行,要打十一棒锣,意为“文武官员军民人等齐闪开”。总督以上官员出来,因是极品,打十三棒锣,意为“大小文武官员军民人等齐闪开”。
至于说到“小七爷”的“长兴锣”(是这三个字么?),没有看到有关记载。另外,不知道马老在创作《汽车喇叭声》前,是否借鉴了这些情况。

    二十、知县见巡抚
    刘宝瑞先生的《知县见巡抚》,可谓谑而虐了。按《清代官场百态》中,也提到一个知县见巡抚的趣事,网上正好也有,也转贴在这里:
清代官场流行端茶送客之习。据考证源自宋元时的点汤(上开水或饮料)送客。《现窗纪谈》云:“客至则设茶,欲去则设汤。”清代一县令拜见新任巡抚,依礼必须着整齐官服,但时值三伏,暑热难耐,加之较胖,不断挥扇鼓风。巡抚厌其挥扇,许其免褂,但免褂后,仍挥扇不止。巡抚又令其脱去蟒袍,但他还是嫌热而挥扇,巡抚对其轻慢的态度十分不满,意欲戏弄之。就说:“你干脆把内衣全脱了才凉快呢!”他遵令刚将内衣脱下,巡抚就把茶端起来,侍役遂高喊:“送客!”县令只好光着膀子夹着衣服,退了出去,狼狈之极。
所以现在减肥的人多,可见都是憋着以后当官儿的。最近闹非典,加上大家上咱们网站时间比较长,估计都得见瘦,好事儿!建议大家坚持住,千万继续减肥,免得影响前途。而且现在妇女解放了,当高级干部的也多,回头您在人家面前脱褂子兀的,落个骚扰的罪名,就更危险了。

姚家井相关MP4/MP3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