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滴】相声段子中的学问典故(十六)
122、修脚的比剃头的地位高
其实相声中“修脚的”出现的频率并不高,我印象中,好象就是在《卖挂票》里,王凤山先生听到“马洗澡”的名字后讪笑着说了那么一句:“我修脚”(也许还有,只是我不知道罢了)。但是刚刚说了剃头的,顺便也就提他们一笔,免得显得“头齐脚不齐”了。
修脚,过去一般人视同“剃头的”,实则不然。从前民间传说,修脚的比剃头的地位高,因剃头时,剃头的要站着,而修脚时,修脚的要坐着。实际上修脚的属于民间医生,所以修脚也叫“治脚”,因为治的是“脚病”,包括:畸形趾甲、嵌甲、灰趾甲,还有脚垫、鸡眼、干疔、刺头肉等。
从前修脚的也是不吆喝,手持木柄相连的两块木板,用手捏动木柄,使两板撞击发声,名曰“乍板”。修脚的师傅掖下夹着的小蓝布包里放着各种刀具,运用修、削、锛、起、劈等刀法,对症下刀,均能手到病除,减去痛苦。明代《如梦令》一书,记河南开封已有操此业者。修脚的,在我国北方分三大门派:一是河北定兴;二是江苏扬州;三是山东济南。其中尤以定兴县的修脚师傅最为有名,过去有句话:“定兴有三宝,赶大车、摇煤球、洗澡堂子带修脚”。
123、打铁的
传统相声《同仁堂》里几句词儿:“……打潲箍,和车袢,铁锅出在获鹿县……”
在从前,民间所用铁器,大半由铁匠所提供,因此铁匠是一种生活有保障的行业,有谚语说:“开过药铺打过铁,什么生意也不热。”铁匠的店铺统称为“炉”,具体则分“生铁炉”和“熟铁炉”。生铁炉铸造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具,如锅、犁、耧脚等;熟铁炉则打制锄、镰、锨、撅、刀、铲、剪刀等。铁匠的店铺叫“铁匠炉”或“铁匠铺”,游方铁匠往往以一辆小车载工具与行李串乡走村,人称为“打铁的”。华北一带,开铁匠铺的多是河北省获鹿县人,当地出产铁锅、炒勺特别有名气。《同仁堂》里有这么几句词儿:“……打潲箍,和车袢,铁锅出在获鹿县……”就是指这事儿。而游方铁匠则多是山东章丘人,由于他们活动范围比较广,所以“章丘铁匠”的名号也叫得很响。传统相声小段《搬家》(经常用作《揭瓦》的垫话)中,东屋住的铁匠一张口就是一口山东话,我想这个段子的创作者当初肯定是接触过打铁的章丘汉子们。
铁匠的祖师爷地位很高,比一般行业所供奉的祖师爷地位都高出不少去――他们居然尊道家学说的创始人,道教“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为自己行业的祖师――其实这事儿有点莫名其妙:在老子生活的春秋晚期,冶铁工艺不过是刚刚出现而已吧。难道就是因为神话里的李老君有一尊八卦炉?相声《同仁堂》里费了挺大的劲儿来解释这桩公案:“丁丁丁,当当当,老君炉里冒火光,老君炉,把烟起,我先拜老君后拜你,你是老君爷的大徒弟;老君打铁砧在先,嘴当风箱手当钳,磕膝盖打铁整三年;打得老君疼难忍,上方赐下了洪炉整一盘,赐给你砧,赐给你钳,赐给你六快合叶板……”敢情是这么回事。
传统铁匠有很多著名产品,有的直接在成品上打着印记,这些产品都有独到的好处。比如,山东博兴辛张村,有人创制了一种钓鱼钩,有弹性,坚固,锋利,粘性大,钓鱼命中率高,以此远近闻名,号为“辛张渔钩”。用过的人都说,用这种钓钩逮鱼,只要碰到鱼身上,就会像吸铁石遇到铁那样,粘在鱼身上,鱼越挣扎,钩得越深越牢。在周围地方形成了一个歇后语:“辛张的渔钩――没有跑”。山东章丘有一户世代为铁匠的傅姓人家,祖传打制锄板的手艺远近有名,号为“李村锄印”。由这家铁匠打出的铁锄锄面平整,两膀对称,鼻孔端正,鱼脊骨厚薄得当而光滑。用起来则轻快,顺手,倍受农民欢迎,到今仍为畅销产品。”再如“王麻子”、“张小泉”等名满天下的牌子,也是凭借着自己产品过硬的质量叫响的。可见,名气的大小在于东西的好坏,中国有句话叫“有麝自来香”,还有句话叫“是金子总会放光”,广告词儿里不是也有那么一句吗:“质量是生存的保障……(这都不挨着)”东西不好,你祖师爷名望再大也是白搭。
124、耍猴的
也许我这人比较喜欢较真儿吧,始终不理解传统相声《收地租》(《怯封钱粮》)中的“老爷”的身份为什么会是“耍猴的”――莫非一个耍猴的家里也站着房躺着地?
京津一带称驯猴儿艺人为“耍猴儿的”,称用猴子耍的把戏为“猴儿戏”(以孙悟空为主角的戏曲剧目也称猴儿戏)。昔日出没于北京大街小巷的耍猴儿艺人,绝大多数是来自河北省吴桥县的农民。吴桥是杂技之乡,据说,自元代以来驯猴儿之风日盛,以耍猴为业者屡出不穷,遍及全国各地。在北京演出者,见隙地则耍之。只要将供猴儿坐着的铁杆往地下一戳,“镗镗镗”一阵锣响,立即就会招来一大帮男女老少好奇者。将艺人及其豢养的猴子、山羊、巴儿狗团团围住,一面聆着艺人满口乡土气息的俚歌,一面看着以猴儿为“主角儿”的饶有风趣的表演。
担任主要角色的猴子,从一开场便非常紧张和繁忙:它不停地眨着眼,按照主人所唱的俚歌内容,从一个黑色的木箱中相继取出特制的花花绿绿的袍带、面具、胡须、乌纱帽,装扮成武松、寿星、八戒、悟空等历史人物及古典小说或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如同京剧演员“走圆场”或“开打”一般,转几个圆圈儿或折几个“吊毛”,动作灵巧而滑稽,每每引人发笑不止。这一套节目表演完毕,继而是巴儿狗钻罗圈儿、走跳板、滚木球,一则为观众换换节目,二则让猴子稍事休息。大轴子节目,则是猴儿骑山羊、爬竹竿儿、打秋千,最后穿上《水浒传》中人物武大郎的服装,以颇为幽默的动作表演攀扛子。
相声《玉堂春》里,逗哏的演员把伙伴“刀尺”成猴的模样后,拿绳儿一领,嘴里唱的就是从耍猴艺人那里学来的小曲儿:“打开了柜儿,开开了箱,拿一顶纱帽你戴上……”要想让猴儿能这么听话,不下苦工夫驯是不成的。单口相声《百兽图》专门说过驯猴的方法:“举起菜刀,‘噗’把鸡给宰了。鸡血往外这么一窜,你再看那猴――自己个儿就把帽子给戴上了……”可是在我看来,这“杀鸡给猴看”的办法有点问题――横竖杀得是鸡,不是猴。只要刀没架自己脖子上,杀鸡?杀猩猩也不怕啊!
125、国民党‘儒将’中,很难找到第二人---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韩复榘
在许多人印象中,历史上的韩复榘不过是一介武夫,自然是与文化无缘,更与文化人格格不入了。然而,当我们走近真实的韩复榘时,却发现事情并非如此如此。
人们印象中韩复榘是一介不学无术的武夫、草包主要源于一个传统相声《韩复榘演讲》:
(《韩复榘演讲》摘录)诸位、各位、在齐位:
今天是什么天气,今天就是演讲的天气。来宾十分茂盛,敝人也实在感冒。今天来的人不少咧,看样子大体有8/5啦,来到的不说,没来的把手举起来!很好,都来了!
你们是文化人,都是大学生、中学生、留洋生。你们这些乌合之众是科学科的,化学化的,都懂得七八国英文,兄弟我是大老粗,连中国的英文都不懂。你们大家都是笔杆子里爬出来的,我是炮筒子里钻出来的。今天来这里讲话,真使我蓬荜生辉,感恩戴德。其实,我没有资格给你们讲话,讲起来嘛,就像对牛弹琴,也可以说是鹤立鸡群了。
蒋委员长的新生活运动,兄弟我举双手赞成。就一条,行人靠右走,著实不妥。大家想想,行人都靠右走,那左边留给谁呢?还有件事,兄弟我想不通。外国人在北京东交民巷都建立了大使馆,就缺我们中国的。我们中国为什么不在那儿建个大使馆呢?说来说去,中国人真是太软弱了。第三个纲目,学生篮球赛,肯定是总务长贪污了。那学校为什么会那么穷酸?十来个人穿著裤衩抢一个球,像什么样?多不雅观。明天到我公馆领笔钱,多买几个球……
实际上韩复榘出身于书香门第,国学根底很深,不但擅长书法,文章写得也很有文采。
当代山东著名学者、教育家徐北文曾撰文称:“韩复榘在西北军以能诗文、擅书法发迹。他在山东主政后,把一些术士、僧道统统赶出衙门,并重用何思源、梁漱溟、赵太侔等新派文人。韩与张宗昌的不同,是由于文野之分。”文中提到的何思源等三位“新派文人”究竟与韩复榘有过哪些交往呢?
出身书香门第颇有国学根底,写得一手好毛笔字,还是一名有勇有谋的猛将
韩复榘幼时入私塾随父亲读书达七八年之久,能诗善文,尤以书法见长。韩复榘十几岁就能到县衙任“帖写”,投军后能受到冯玉祥的赏识当了司书,都要归功于他写得一手好毛笔字。韩复榘曾参加过滦州起义,1937年,国民政府批准在北京西郊建立“辛亥滦州**先烈纪念陵园”,纪念碑的碑文《辛亥滦州**先烈衣冠冢铭并序》,就是冯玉祥安排韩复榘写的。
曾受国民政府派遣,到山东工作过一段时间的陆立之,1994年在《炎黄春秋》上著文,谈到他与韩复榘接触后的种种感受。他说第一次见到韩复榘时,“就感觉到世人是误解了他。”又说:“凭我个人观察,根据其人待人接物的各种姿态、其谈吐表白、其心态流露,我认为韩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在当时国民党所谓‘儒将’中,还很难找到第二人。”
韩复榘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他十分尊崇中国传统文化,极力提倡中国“固有的文化精神”。
韩复榘主鲁期间,山东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对教育工作,韩复榘总是放手让何思源去做,且没有向教育界安排过一个私人,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
126、张冠李戴---山东草包将军原来是张宗昌
山东督军张宗昌,他嗜赌成癖,终日与骨牌为伍。当地人称玩牌九叫“吃狗肉”,故有“狗肉将军”的绰号。此君在中国近代上千个大小军阀中,张宗昌要算名声最差的一位,文化程度最低,一天学没上过,“三不知将军”: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枪,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姨太太。1925年张宗昌统治山东期间,曾经花重金,请出清末最后一科的状元王寿彭做山东教育厅长,并拜王为师,让这位状元公教他做诗,结果一番苦练之后,那张宗昌“功力大进”,捣腾出了一本叫《效坤诗钞》的诗集,这里转抄几首,奇文共欣赏。
先说最著名的《咏闪电》:
忽然天上一火链,莫非玉帝想抽烟?
如果不是想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链?
还有一首《笑刘邦》更具山东特色:
听说项羽力拔山,吓得刘邦就要窜。
不是俺家小张良,奶奶(的)早已回沛县。
还有一首言志诗《俺也写个大风歌》:
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
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为何要张冠李戴偷梁换柱
“关公战秦琼”、“韩复榘讲演”两档子事为何张冠李戴,把张宗昌身上的事栽在韩复榘头上?
韩复榘,因相声名段《关公战秦琼》《韩复榘讲演》而垂名今世。
笔者最近乱翻闲书,却有一大意外收获。这就是弄清了《关公战秦琼》实乃老榘的一大“冤案”,这桩“冤假错案”的制造者,就是相声大师侯宝林,是当年侯老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为配合当时的政治运动,而“张冠李戴”偷梁换柱的产物。
什么政治运动?就是当年批梁漱溟。那个被后人称为“大儒”的一根筋梁漱溟。那时说相声也得配合政治运动,曾多次到中南海给伟大领袖表演过相声的侯宝林自然明白,于是侯大师便灵机一动,来了个“张冠李戴”调包计。
关于这段曲坛轶事,详见周简段《梨园往事》。此书中云:“据侯宝林的老搭档郭全宝谈:侯宝林50年代初对此相声段子加以改编,将张宗昌换成韩复榘,是与当时‘批判’梁漱溟先生有关。因当时有‘韩复榘用枪杆子杀人,梁漱溟用笔杆子杀人’的流行语,故易张为韩以加强戏剧性效果。”
其实,最早说《关公战秦琼》段子的是天津“小蘑菇”常宝昆,而并非北京侯宝林。那时相声里的主人公就是张宗昌。据说这段相声成形于上世纪30年代左右(张宗昌被杀之后)。但是否小蘑菇创作,已不可考。而据说至今台湾艺人在说这段相声时,主人公仍然是张宗昌。
当年在山东当过“草头王”的民国军阀之中,大概最像点模样的要说是韩复榘,而最混账王八蛋的就是这个张宗昌了。“会说掖县话,就把洋刀挎”乃是当年张军中人人皆知的口诀。世人还给这位“张督办”奉送了三个绰号:“狗肉将军”(似非指其特爱吃狗肉,实乃喻其为混球一个狗肉上不了席也)、“三不知将军”(收多少税不知,带多少兵不知、有多少小老婆不知)和“长腿将军”(指其逢战必溃逃,跑得甚迅速也)。张宗昌入鲁任军务督办后,每年都要大肆为自己及父母妻妾祝寿,遍请京、津名角,极尽“风光”,像余叔岩、梅兰芳等都曾被“邀请”去唱过堂会。虽然据考证在张宗昌身上并未出现过《关公战秦琼》的荒唐事,但人们往往宁信不疑,因为这个相声段子对其残暴与愚昧的刻画堪称入木三分。(据云,当年老张一度还想把大明湖铁公祠改成其母生祠,若不是垮得快、跑得也快,说不定这事儿就办成了。)
至于韩复榘,1930年入鲁任山东省主席,此时其父已于1927辞世于北京。老韩乃河北霸县人,因此韩父也不会是山东济南府人士,而且韩父乃秀才出身之乡绅,并非文墨不通的村夫野老。所以,这桩愚昧之举不但无从发生,若说发生在老韩身上,则更是笑谈了。
实际上,当年老韩投西北军之前,便曾于霸县老家做过“县衙帖写”(负责抄写状子),在老冯的西北军中则是“司书生”(文书)出身。若论其学识水平大抵可顶半个秀才,拟个呈文、写封八行书札什么的,当无问题。
不过,在下很是怀疑:民国史上的那些事儿,如今被世人信以为真者,恐怕远不止这小事一桩吧。
122、修脚的比剃头的地位高
其实相声中“修脚的”出现的频率并不高,我印象中,好象就是在《卖挂票》里,王凤山先生听到“马洗澡”的名字后讪笑着说了那么一句:“我修脚”(也许还有,只是我不知道罢了)。但是刚刚说了剃头的,顺便也就提他们一笔,免得显得“头齐脚不齐”了。
修脚,过去一般人视同“剃头的”,实则不然。从前民间传说,修脚的比剃头的地位高,因剃头时,剃头的要站着,而修脚时,修脚的要坐着。实际上修脚的属于民间医生,所以修脚也叫“治脚”,因为治的是“脚病”,包括:畸形趾甲、嵌甲、灰趾甲,还有脚垫、鸡眼、干疔、刺头肉等。
从前修脚的也是不吆喝,手持木柄相连的两块木板,用手捏动木柄,使两板撞击发声,名曰“乍板”。修脚的师傅掖下夹着的小蓝布包里放着各种刀具,运用修、削、锛、起、劈等刀法,对症下刀,均能手到病除,减去痛苦。明代《如梦令》一书,记河南开封已有操此业者。修脚的,在我国北方分三大门派:一是河北定兴;二是江苏扬州;三是山东济南。其中尤以定兴县的修脚师傅最为有名,过去有句话:“定兴有三宝,赶大车、摇煤球、洗澡堂子带修脚”。
123、打铁的
传统相声《同仁堂》里几句词儿:“……打潲箍,和车袢,铁锅出在获鹿县……”
在从前,民间所用铁器,大半由铁匠所提供,因此铁匠是一种生活有保障的行业,有谚语说:“开过药铺打过铁,什么生意也不热。”铁匠的店铺统称为“炉”,具体则分“生铁炉”和“熟铁炉”。生铁炉铸造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具,如锅、犁、耧脚等;熟铁炉则打制锄、镰、锨、撅、刀、铲、剪刀等。铁匠的店铺叫“铁匠炉”或“铁匠铺”,游方铁匠往往以一辆小车载工具与行李串乡走村,人称为“打铁的”。华北一带,开铁匠铺的多是河北省获鹿县人,当地出产铁锅、炒勺特别有名气。《同仁堂》里有这么几句词儿:“……打潲箍,和车袢,铁锅出在获鹿县……”就是指这事儿。而游方铁匠则多是山东章丘人,由于他们活动范围比较广,所以“章丘铁匠”的名号也叫得很响。传统相声小段《搬家》(经常用作《揭瓦》的垫话)中,东屋住的铁匠一张口就是一口山东话,我想这个段子的创作者当初肯定是接触过打铁的章丘汉子们。
铁匠的祖师爷地位很高,比一般行业所供奉的祖师爷地位都高出不少去――他们居然尊道家学说的创始人,道教“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为自己行业的祖师――其实这事儿有点莫名其妙:在老子生活的春秋晚期,冶铁工艺不过是刚刚出现而已吧。难道就是因为神话里的李老君有一尊八卦炉?相声《同仁堂》里费了挺大的劲儿来解释这桩公案:“丁丁丁,当当当,老君炉里冒火光,老君炉,把烟起,我先拜老君后拜你,你是老君爷的大徒弟;老君打铁砧在先,嘴当风箱手当钳,磕膝盖打铁整三年;打得老君疼难忍,上方赐下了洪炉整一盘,赐给你砧,赐给你钳,赐给你六快合叶板……”敢情是这么回事。
传统铁匠有很多著名产品,有的直接在成品上打着印记,这些产品都有独到的好处。比如,山东博兴辛张村,有人创制了一种钓鱼钩,有弹性,坚固,锋利,粘性大,钓鱼命中率高,以此远近闻名,号为“辛张渔钩”。用过的人都说,用这种钓钩逮鱼,只要碰到鱼身上,就会像吸铁石遇到铁那样,粘在鱼身上,鱼越挣扎,钩得越深越牢。在周围地方形成了一个歇后语:“辛张的渔钩――没有跑”。山东章丘有一户世代为铁匠的傅姓人家,祖传打制锄板的手艺远近有名,号为“李村锄印”。由这家铁匠打出的铁锄锄面平整,两膀对称,鼻孔端正,鱼脊骨厚薄得当而光滑。用起来则轻快,顺手,倍受农民欢迎,到今仍为畅销产品。”再如“王麻子”、“张小泉”等名满天下的牌子,也是凭借着自己产品过硬的质量叫响的。可见,名气的大小在于东西的好坏,中国有句话叫“有麝自来香”,还有句话叫“是金子总会放光”,广告词儿里不是也有那么一句吗:“质量是生存的保障……(这都不挨着)”东西不好,你祖师爷名望再大也是白搭。
124、耍猴的
也许我这人比较喜欢较真儿吧,始终不理解传统相声《收地租》(《怯封钱粮》)中的“老爷”的身份为什么会是“耍猴的”――莫非一个耍猴的家里也站着房躺着地?
京津一带称驯猴儿艺人为“耍猴儿的”,称用猴子耍的把戏为“猴儿戏”(以孙悟空为主角的戏曲剧目也称猴儿戏)。昔日出没于北京大街小巷的耍猴儿艺人,绝大多数是来自河北省吴桥县的农民。吴桥是杂技之乡,据说,自元代以来驯猴儿之风日盛,以耍猴为业者屡出不穷,遍及全国各地。在北京演出者,见隙地则耍之。只要将供猴儿坐着的铁杆往地下一戳,“镗镗镗”一阵锣响,立即就会招来一大帮男女老少好奇者。将艺人及其豢养的猴子、山羊、巴儿狗团团围住,一面聆着艺人满口乡土气息的俚歌,一面看着以猴儿为“主角儿”的饶有风趣的表演。
担任主要角色的猴子,从一开场便非常紧张和繁忙:它不停地眨着眼,按照主人所唱的俚歌内容,从一个黑色的木箱中相继取出特制的花花绿绿的袍带、面具、胡须、乌纱帽,装扮成武松、寿星、八戒、悟空等历史人物及古典小说或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如同京剧演员“走圆场”或“开打”一般,转几个圆圈儿或折几个“吊毛”,动作灵巧而滑稽,每每引人发笑不止。这一套节目表演完毕,继而是巴儿狗钻罗圈儿、走跳板、滚木球,一则为观众换换节目,二则让猴子稍事休息。大轴子节目,则是猴儿骑山羊、爬竹竿儿、打秋千,最后穿上《水浒传》中人物武大郎的服装,以颇为幽默的动作表演攀扛子。
相声《玉堂春》里,逗哏的演员把伙伴“刀尺”成猴的模样后,拿绳儿一领,嘴里唱的就是从耍猴艺人那里学来的小曲儿:“打开了柜儿,开开了箱,拿一顶纱帽你戴上……”要想让猴儿能这么听话,不下苦工夫驯是不成的。单口相声《百兽图》专门说过驯猴的方法:“举起菜刀,‘噗’把鸡给宰了。鸡血往外这么一窜,你再看那猴――自己个儿就把帽子给戴上了……”可是在我看来,这“杀鸡给猴看”的办法有点问题――横竖杀得是鸡,不是猴。只要刀没架自己脖子上,杀鸡?杀猩猩也不怕啊!
125、国民党‘儒将’中,很难找到第二人---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韩复榘
在许多人印象中,历史上的韩复榘不过是一介武夫,自然是与文化无缘,更与文化人格格不入了。然而,当我们走近真实的韩复榘时,却发现事情并非如此如此。
人们印象中韩复榘是一介不学无术的武夫、草包主要源于一个传统相声《韩复榘演讲》:
(《韩复榘演讲》摘录)诸位、各位、在齐位:
今天是什么天气,今天就是演讲的天气。来宾十分茂盛,敝人也实在感冒。今天来的人不少咧,看样子大体有8/5啦,来到的不说,没来的把手举起来!很好,都来了!
你们是文化人,都是大学生、中学生、留洋生。你们这些乌合之众是科学科的,化学化的,都懂得七八国英文,兄弟我是大老粗,连中国的英文都不懂。你们大家都是笔杆子里爬出来的,我是炮筒子里钻出来的。今天来这里讲话,真使我蓬荜生辉,感恩戴德。其实,我没有资格给你们讲话,讲起来嘛,就像对牛弹琴,也可以说是鹤立鸡群了。
蒋委员长的新生活运动,兄弟我举双手赞成。就一条,行人靠右走,著实不妥。大家想想,行人都靠右走,那左边留给谁呢?还有件事,兄弟我想不通。外国人在北京东交民巷都建立了大使馆,就缺我们中国的。我们中国为什么不在那儿建个大使馆呢?说来说去,中国人真是太软弱了。第三个纲目,学生篮球赛,肯定是总务长贪污了。那学校为什么会那么穷酸?十来个人穿著裤衩抢一个球,像什么样?多不雅观。明天到我公馆领笔钱,多买几个球……
实际上韩复榘出身于书香门第,国学根底很深,不但擅长书法,文章写得也很有文采。
当代山东著名学者、教育家徐北文曾撰文称:“韩复榘在西北军以能诗文、擅书法发迹。他在山东主政后,把一些术士、僧道统统赶出衙门,并重用何思源、梁漱溟、赵太侔等新派文人。韩与张宗昌的不同,是由于文野之分。”文中提到的何思源等三位“新派文人”究竟与韩复榘有过哪些交往呢?
出身书香门第颇有国学根底,写得一手好毛笔字,还是一名有勇有谋的猛将
韩复榘幼时入私塾随父亲读书达七八年之久,能诗善文,尤以书法见长。韩复榘十几岁就能到县衙任“帖写”,投军后能受到冯玉祥的赏识当了司书,都要归功于他写得一手好毛笔字。韩复榘曾参加过滦州起义,1937年,国民政府批准在北京西郊建立“辛亥滦州**先烈纪念陵园”,纪念碑的碑文《辛亥滦州**先烈衣冠冢铭并序》,就是冯玉祥安排韩复榘写的。
曾受国民政府派遣,到山东工作过一段时间的陆立之,1994年在《炎黄春秋》上著文,谈到他与韩复榘接触后的种种感受。他说第一次见到韩复榘时,“就感觉到世人是误解了他。”又说:“凭我个人观察,根据其人待人接物的各种姿态、其谈吐表白、其心态流露,我认为韩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在当时国民党所谓‘儒将’中,还很难找到第二人。”
韩复榘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他十分尊崇中国传统文化,极力提倡中国“固有的文化精神”。
韩复榘主鲁期间,山东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对教育工作,韩复榘总是放手让何思源去做,且没有向教育界安排过一个私人,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
126、张冠李戴---山东草包将军原来是张宗昌
山东督军张宗昌,他嗜赌成癖,终日与骨牌为伍。当地人称玩牌九叫“吃狗肉”,故有“狗肉将军”的绰号。此君在中国近代上千个大小军阀中,张宗昌要算名声最差的一位,文化程度最低,一天学没上过,“三不知将军”: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枪,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姨太太。1925年张宗昌统治山东期间,曾经花重金,请出清末最后一科的状元王寿彭做山东教育厅长,并拜王为师,让这位状元公教他做诗,结果一番苦练之后,那张宗昌“功力大进”,捣腾出了一本叫《效坤诗钞》的诗集,这里转抄几首,奇文共欣赏。
先说最著名的《咏闪电》:
忽然天上一火链,莫非玉帝想抽烟?
如果不是想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链?
还有一首《笑刘邦》更具山东特色:
听说项羽力拔山,吓得刘邦就要窜。
不是俺家小张良,奶奶(的)早已回沛县。
还有一首言志诗《俺也写个大风歌》:
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
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为何要张冠李戴偷梁换柱
“关公战秦琼”、“韩复榘讲演”两档子事为何张冠李戴,把张宗昌身上的事栽在韩复榘头上?
韩复榘,因相声名段《关公战秦琼》《韩复榘讲演》而垂名今世。
笔者最近乱翻闲书,却有一大意外收获。这就是弄清了《关公战秦琼》实乃老榘的一大“冤案”,这桩“冤假错案”的制造者,就是相声大师侯宝林,是当年侯老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为配合当时的政治运动,而“张冠李戴”偷梁换柱的产物。
什么政治运动?就是当年批梁漱溟。那个被后人称为“大儒”的一根筋梁漱溟。那时说相声也得配合政治运动,曾多次到中南海给伟大领袖表演过相声的侯宝林自然明白,于是侯大师便灵机一动,来了个“张冠李戴”调包计。
关于这段曲坛轶事,详见周简段《梨园往事》。此书中云:“据侯宝林的老搭档郭全宝谈:侯宝林50年代初对此相声段子加以改编,将张宗昌换成韩复榘,是与当时‘批判’梁漱溟先生有关。因当时有‘韩复榘用枪杆子杀人,梁漱溟用笔杆子杀人’的流行语,故易张为韩以加强戏剧性效果。”
其实,最早说《关公战秦琼》段子的是天津“小蘑菇”常宝昆,而并非北京侯宝林。那时相声里的主人公就是张宗昌。据说这段相声成形于上世纪30年代左右(张宗昌被杀之后)。但是否小蘑菇创作,已不可考。而据说至今台湾艺人在说这段相声时,主人公仍然是张宗昌。
当年在山东当过“草头王”的民国军阀之中,大概最像点模样的要说是韩复榘,而最混账王八蛋的就是这个张宗昌了。“会说掖县话,就把洋刀挎”乃是当年张军中人人皆知的口诀。世人还给这位“张督办”奉送了三个绰号:“狗肉将军”(似非指其特爱吃狗肉,实乃喻其为混球一个狗肉上不了席也)、“三不知将军”(收多少税不知,带多少兵不知、有多少小老婆不知)和“长腿将军”(指其逢战必溃逃,跑得甚迅速也)。张宗昌入鲁任军务督办后,每年都要大肆为自己及父母妻妾祝寿,遍请京、津名角,极尽“风光”,像余叔岩、梅兰芳等都曾被“邀请”去唱过堂会。虽然据考证在张宗昌身上并未出现过《关公战秦琼》的荒唐事,但人们往往宁信不疑,因为这个相声段子对其残暴与愚昧的刻画堪称入木三分。(据云,当年老张一度还想把大明湖铁公祠改成其母生祠,若不是垮得快、跑得也快,说不定这事儿就办成了。)
至于韩复榘,1930年入鲁任山东省主席,此时其父已于1927辞世于北京。老韩乃河北霸县人,因此韩父也不会是山东济南府人士,而且韩父乃秀才出身之乡绅,并非文墨不通的村夫野老。所以,这桩愚昧之举不但无从发生,若说发生在老韩身上,则更是笑谈了。
实际上,当年老韩投西北军之前,便曾于霸县老家做过“县衙帖写”(负责抄写状子),在老冯的西北军中则是“司书生”(文书)出身。若论其学识水平大抵可顶半个秀才,拟个呈文、写封八行书札什么的,当无问题。
不过,在下很是怀疑:民国史上的那些事儿,如今被世人信以为真者,恐怕远不止这小事一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