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知识:相声段子中的学问典故(十五)唱词台词 剧本剧情介绍

相关剧目下载:

【知识点滴】相声段子中的学问典故(十五)
117、“大爷和二爷”
有一个传统相声,讲京津两地对陌生人的不同称呼。比如说,同样是食客进了饭馆,天津的堂倌上来打招呼喊“二爷!”,北京的堂倌喊“大爷!”。
反过来行不行呢?不行!非打起来不可。为什么?
在北京的大宅门里,老爷的儿子称“少爷”,而当家主事的“大少爷”,则称“大爷!”。
外人来找老爷或大爷,必须要请看门的仆人通报,因此就要尊称看门人。久而久之,最后的定例是称“二爷”。您听明白了,在北京,“大爷!”是主人,“二爷!”是仆人。
老年间天津有个风俗习惯,为了生男孩,为了多子多孙,刚一结婚,小两口就要去娘娘庙烧香,从送子观音那拴一个泥娃娃回来,这个泥娃娃就是夫妻俩的长子老大了。因此两口子即使是一辈子不孕不育,也不能算断子绝孙了。如果生了儿子,就接着叫“老二”,因为他是第二个来的。您听明白了,在天津,“大爷!”是泥娃娃,“二爷!”是人。
在中国古代的民间故事里,善良、朴实、勤劳的都是二弟,贪婪、狠毒、暴虐的都是大哥。《牛郎织女》的牛郎,就是被哥哥欺负的老二。
在山东,不知是什么鬼斧神工的造化,凡是出名的能人,都是家中的老二。例如孔子――孔老二;秦琼――秦二哥;武松――武老二……而他们的大哥,不是默默无闻,就是窝窝囊囊,武大郎就是“大哥”的典型代表。武大郎不仅身材矮小,而且还被西门庆戴上了绿帽子,成了王八。所以在山东,没有人愿意别人称他为“大哥”。即使是弟弟称呼家里的老大,也不能叫“大哥”,而是叫“哥哥”,或是“哥”,其他的才按排行称呼二哥、三哥、四哥……
有人说,“大哥是王八”源自《山海经》,这是过度解读了。首先,龙生九子,长得像乌龟、王八那个驮石碑的谛?(音“碧玺”),是龙的第八个儿子,不是大哥。其次,读过《山海经》的文人,说的是“忘八”,是“无耻”,老百姓以讹传讹才说成是“王八”,而老百姓是没有读过《山海经》的。

118、硕二爷
硕二爷是传统相声《硕二爷》中的传奇人物。
  硕二爷又称硕王爷,是活在老北京人口头上的一位既有着浓厚传奇色彩,又独具老北京味儿的奇特人物。他不事宫廷,为民请命,是一个行走于街巷鸡毛蒜皮小事之间的“青天”,他经意与不经意之中,为老百姓解决了掰扯不清又纠缠不断的诸多难事儿,他不务虚不空谈,体味民间真实疾苦,切实解决问题,因而深受百姓的喜欢和爱戴,是一个活在百姓心里几百年的“另类王爷”。
  传说,硕二爷是明穆宗朱载?的二哥,明神宗朱翊钧的二大爷,真名叫永硕,人称“硕二爷”、“二大爷”、“我们的二大爷”。他是明世宗朱厚?的爱子,文武双修,身怀奇才,也曾胸存大志,但是见皇子间争宠夺位,他不愿置身其中骨肉相残,遂称病在其封地京南的大兴县养马训鸽。硕二爷“告病”还乡之后,却并未赋闲家中、颐养天年,而是每日布衣草帽,村舍胡同里跑着,探访和解决着市井中的“不平之事”,他不骑高大的御赐骏马,偏喜欢骑一头断耳老毛驴儿,拿着穆宗皇帝赐给他上可打昏君,下可打奸邪馁臣的一根金痒痒挠儿,穿梭于大街小巷茶寨勾栏之间。他奉行:“民间无小事”,“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以民为本的“亲民”思想宗旨,路见不平之事,总要伸手管管,他自称皇上管不了的事儿,我二大爷非要管管不可,因此成为大兴远近闻名,天下无人不知,老百姓或缺不了的平民王爷。

119、珍珠翡翠白玉汤的两则典故
传统相声《珍珠翡翠白玉汤》讲的是朱元璋的故事。
可是你是否知道,在慈禧太后身上也有珍珠翡翠白玉汤的典故?慈禧太后落难时吃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可比朱元璋落难时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可口多啦!
【第一则】朱元璋的珍珠翡翠白玉汤。相传,朱元璋少时家贫,从没吃饱过肚子,17岁那年他又因父母双死于瘟疫,无家可归,被迫到家乡黄觉寺当了一名和尚,以图有口饭吃。但是,不久家乡就闹了灾荒,寺中香火冷落,他只好外出化缘。在这其间他历尽人间沧桑,常常一整天讨不到一口饭吃。有一次,他一连三日没讨到东西,又饿又晕,在街上昏倒了,后为一位路过的老婆婆救起带回家,将家里仅有的一块豆腐块和一小撮菠菜,红根绿叶放在一起,浇上一碗剩米饭一煮,给朱元璋吃了。朱元璋食后,精神大振,问老婆婆刚才吃的是什么,那老婆婆苦中求乐,开玩笑说那叫“珍珠翡翠白玉汤”。后来,朱元璋投奔了红巾军,当上了皇帝,尝尽了天下美味珍馐。突然有一天他生了病,什么也吃不下,于是便想起了当年在家乡乞讨时吃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当即下令御厨做给他吃。那厨师无奈,只得用珍珠、翡翠和白玉入在一起,熬成汤献上,朱元璋尝后,觉得根本不对味,一气之下便把御厨杀了,又让人找来一位他家乡的厨师去做。这位厨师很聪明,他暗想:皇上既然对真的“珍珠翡翠白玉汤”不感兴趣,我不妨来个仿制品碰碰运气。因此,他便以鱼龙代珍珠,以红柿子椒切条代翡(翡为红玉),以菠菜代翠(翠为绿玉),以豆腐加馅代白玉,并浇以鱼骨汤。将此菜献上之后,朱元璋一吃感觉味道好极了,与当年老婆婆给他吃的一样,于是下令重赏那位厨师。那厨师得赏钱后,便告病回家了,并且把这道朱皇帝喜欢的菜传给了凤阳父老。
当然,传统相声中的珍珠翡翠白玉汤“臭酸菜馊豆腐”是经过演义加工的。
  【第二则】慈禧太后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当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携随身侍从被迫西逃。途径京西怀来县时,由于众人疲于奔波饥渴难耐,只好拐进路旁一平民家里歇脚。热情好客的平民夫妻二人见来客当中年岁最大的老太太神色惶惶、灰头土脸,顿生恻隐之心,忙打水让各位洗涮,进屋上炕休息。
  就在丈夫热情招待客人,妻子准备饭菜的时候,夫妻二人遇到了难题:兵荒马乱的年月,穷苦百姓的生活水平自然不高。菜准备好了,是菠菜、豆腐;饭却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米倒是有,根本就不够做这么多人吃的一顿饭,白面也还有,只够做一锅面糊糊。这饭,怎么做?去买?没有银子。尽管客人们进门时说过走时会给留下饭钱,可那是后事。总不能让客人们吃饭前先付钱吧!
  聪明的妻子灵机一动,想出了这么个办法:她把小米煮成八成熟时捞出来,拌上少量白面后金黄的小米就变成了又匀又圆的面颗粒,然后倒入调好味的菠菜、豆腐汤内,几分钟后,一大锅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面汤就展现在众人面前。
  丈夫看了喜笑颜开,一边招呼客人们吃汤,一边惊叹妻子的聪明。锅内,又白又匀的面粒犹如珍珠般地散落在白玉如匣的方块豆腐和翡翠般碧绿的菠菜之间,尤其是菠菜根茎结合的部位,翡翠绿配上一丁点浅红淡粉色的菠菜根,更像一只只红嘴碧首的鹦鹉般的可爱。丈夫随口吟道:珍珠白玉匣,翡翠绿鹦鹉。正想再往下说时,正巧被慈嬉老太太听到了。慈禧太后问:“你懂诗?”丈夫答:“不懂。”慈禧太后又问:“你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丈夫答:“我说的是汤,就咱们吃的这个汤。”慈禧太后说:“这个汤?味道不错。这汤叫什么名呀?”丈夫答:“这汤是我们本地一绝,叫‘珍珠翡翠白玉汤’”。慈禧太后听了龙颜大悦,连眼皮都没抬,就拉着长声说了一个字:“赏!”
  饭后,众人休息。凌晨时,慈禧太后一行便起程继续向西逃去。后来,这种汤的做法就在当地流行开了,几乎家喻户晓,只是平民百姓都通俗形象地称这种汤叫“蚂蚁蛋儿汤”。“珍珠翡翠白玉汤”这个高雅的名称只用于宫廷御宴,因为慈禧太后回宫后,想起西逃时吃的那次美味的汤总觉得意犹未尽,专门派御厨学做此汤,再次吃上时,却怎么也吃不出当初在荒郊村野的平民家里那个香味了。
  制作:配料:青豆,白菜,菠菜,粉丝,豆腐,火腿,豆腐,火腿切块,白菜,菠菜随便切几刀,粉丝洗洗,架锅烧水,水开了后,青豆,白菜,豆腐,菠菜,火腿肠,粉丝依次放进锅里煮...关火前放盐和鸡精...关火后在锅里点些香油,然后就可以出锅啦。

120、传统相声《夸住宅》里面所说的钟表
   听过传统相声《夸住宅》吗?它可是唯一说到钟表的相声段子,在里面最后一段话形容过去旧社会有钱人怎么带表玩表的,真的很形象,也比较在行。在那个时候钟表基本都是泊来物,因此贵重。许多人家中,钟表也许是家里最值钱的物件,要放在家中桌案显眼的位置上供着。据考证,当时有钱的达官权贵,满清贵族盛行的风气,是喜欢把表挂在身上,小闹钟都提在手里,以炫耀自己前卫、时髦和富贵。由此可见,当时北京的爷就好摆这个谱。
  《夸住宅》里说钟表的内容:“你爸爸戴表上谱,未曾出门儿,腰里系个褡包,要打这边儿戴,要带浪琴、欧美咖、爱尔近、埋个那、金壳套、银壳套、铜壳套、铁壳套、金三针、银三针、乌利文、亨得利、人头狗、三道梁儿、半铺炕、把儿上弦、秒一分、秒二分、双卡子、单卡子、有威、利威、怡威、播威、马表、手表、怀表、电表,左手拿提梁子,右手提溜八音盒,头顶大座钟,背后背着可咕钟,怀揣小闹表,未曾走道儿是叮当乱响……”
  这里说了很多表圈里的行话,要放到现在,就是搞钟表的人对此也是一头雾水,很多名词都不明白。我想逐一做个注释:“浪琴(LONGINES)、欧美咖(OMEGA)、爱尔近(ELGIN)、埋个那”(MAGNA)是指表(怀表)的牌子,“金壳套、银壳套、铜壳套、铁壳套、金三针、银三针”是指表的外观款式,表壳和表针的材质,“乌利文(Ullmann)、亨得利、人头狗”也是表的名字,其中乌利文、亨得利,利威还是当时北京有名的钟表店的字号,“人头狗”指的是西马(CYMA)估计当时这表的LOGO就是人头狗摸样的。“有威Juvet(有?)、利威(LEVY)、播威Bovet(播?)、怡威等”这些也都是当时有名的国外钟表牌子,自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府被迫开放沿海港口,五口通商,来自瑞士、法国及英国的欧洲商人聚在上海、天津及香港等地发展(钟表)贸易。在整个19世纪中,不仅有大量外国人在中国建立自己的表行,而且许多欧洲钟表制造厂家为了使自己的产品更加被中国人所熟悉,还特别使用了汉字作为其钟表的商标名称,其中以用“?”这个字的为最多。
  “三道梁儿、半铺炕”是说的怀表的夹板,三道梁儿就是表机芯用三个横着的夹板装配表零件,以日本和法国的表为典型。估计类似现在芝柏手表的“三金桥”结构;半铺炕是表机芯用大夹板的,类似现在德国郎格手表那种3/4夹板,不过,那时候的手表(怀表)基本都是用“工字轮”结构的。
  “把儿上弦、秒一分、秒二分、双卡子、单卡子”这些词就比较专业了,“把儿上弦”还好点,就是上弦不用钥匙用表把了,“秒一分”是秒针(一般都是小秒针)每秒跳动一分格,特像现在的石英手表,当时还有“秒半分、秒1/4分的”这些形式,当时的钟表的擒纵机构都比较古老,才会出现跳秒的情况,但“秒二分”的我可没见过,感觉似乎应该为相声的演绎。“双卡子、单卡子”是指的钟表里的擒纵叉上的卡瓦或卡钉,过去都叫它为“卡子”,一般都是双卡子的,“单卡子”太希罕了。
  “提梁子”是带闹铃的铜壳便携小钟,有点类似“皮套”钟,因为在钟的上端有个提环,故称为“提梁子”;“可咕钟”就是现在说的“布谷钟”,当表针走到正点的时候,会有个小鸟从门里跳出来鸣叫着报时。
  这段相声真实的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民俗,同时也透射出那时候的流行的钟表样子,对我们现在了解和收藏古董钟表还是很有帮助的。钟表浓缩人生精华,它真是一种文化!

121、剃头的
《卖布头》的垫话里提到过“剃头的”这一行业――“剃头的,哪儿人多?”在京津一带,剃头匠多出自宝坻县。因为宝坻曾是贫困地区,常闹水灾,收成不好时,当地农民就到处找人学剃头的手艺,久而久之,学习剃头在当地成为了一种时尚。这一点上好象相声演员达成了共识,只要在段子里出现剃头匠,指定是一口宝坻县口音,比如《大上寿》和《钢刀子》,或者《范家店》和《怯剃头》。剃头匠作为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诞生得很晚,直至清朝才出现――众所周知,清朝以前的汉人都是留满发的,小孩一生下便任头发生长,不剪不剃。读书时,把头发因势理顺,绾成髻,唤做“束发受书”。除非出家当和尚,削发为僧,否则头发是不能剪也不能剃的。《孝经》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至也”。但在1644年满清王朝取代明朝之后,汉族人爱护头发的传统也受到了致命一击――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剃头挑子便从那时候兴起了。
  剃头匠没有铺面,没有门脸,他们的工作地点就是一条条大街、一条条小巷。剃头挑子上的一头是小炉子和铜盆;另一头就是供客人落座的凳子。这个凳子相当于一个工具箱,几格小抽屉里装着不同的工具―――推子、剪子、刀子、梳子、毛巾、布单,有时还带着一个收拾碎头发的笸箩。还有一件东西是必不可少的,那便是由一钳形钢片和铁棍组成的“唤头”,剃头匠通过敲“唤头”发出的“嚓―――嚓―――”声来招揽生意,而不是像一些买卖那样靠用嘴吆喝。罗荣寿、高凤山版《卖布头》里提过这事儿:“……剃头的没有吆喝的。”
  大清的灭亡,让人们脑后的辫子也跟着消失了,民国时的剃头挑子也渐渐有些进化成为理发馆,陆续增添了“扫眉”、“掏耳朵”等服务项目。所谓“扫眉”,即眼部按摩。顾客轻闭双目,剃头匠手持一根儿四寸长、顶端呈珠子状的骨头棍儿,令珠状物在眼皮上轻轻地滚动;大凡有眼睛干涩、视物模糊或眼离、眼跳者,一经打眼,各种不适感即时消失。掏耳朵,人人皆会,但不如剃头匠掏得那么熟练,那么轻松,那么舒服。一根儿耳挖勺和一根儿耳绒,先后在耳朵里连掏带捻,随着一阵阵的快感,耳垢被扫荡得一干二净。至于“放睡”这种从头到腰眼儿的按摩,更是剃头匠的拿手好戏。但见他两手并用,忽而捏,忽而扭,忽而捶,劲头均匀,节奏感又是那么鲜明,顾客不一会儿就能进入梦乡――《同仁堂》里也唱到了这事儿:“……剃完了头,扫扫眉,然后再打五花锤;五花锤,打得脆,取了个名儿叫放睡……”
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华北地区的城市里,走街串巷的剃头匠已经不再背着剃头挑子,而是拎着“唤头”,斜挎着个小布包,布包里是剃刀、布单、剪子、磨刀布、木梳,铜盆火炉早就不见踪迹。他们的服务对象也大多变成了老年人,因为爱时髦的年轻人统统跑到理发馆去了。到了今天,街头又生出不少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头发,更有了不少离子烫、玉米烫等乱七八糟的新名词,在剃头不仅仅是将头发剪短的年代里,这一切都是当年的剃头匠无法想象的;剃头匠也不再叫剃头匠,而被称为美发师,或者发型设计师,理发店也改称发廊、美容院(还有一层含义)。那“嚓―――嚓―――”悠长的“唤头”声似乎只能回响在翻过去的书页里……

牛郎织女相关MP4/MP3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