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滴】相声段子中的学问典故(十四)
113、探究苏小妹
“昨日一滴相思泪,今日方流到腮边”....。传统相声《兄妹对诗》,来源于明代冯梦龙编的《醒世恒言》里《苏小妹三难新郎》的开头部分。相声段子通过苏东坡和苏小妹,用对句来互相讽刺对方的面部特征,造成笑料,谑而不俗。其实,历史上,并没有苏小妹这个人,这是虚构的人物。苏东坡有俩妹妹,但小时候就夭折了。所以说,我们不能把艺术作品里的人物,当做历史上的人物来看待。这段相声,只听过赵振铎,赵世忠两位先生表演过。
其实,苏轼就是苏小妹
提及苏小妹之前,不得不把苏轼的家事略表一二。苏洵有三子三女,苏轼和弟弟苏辙排行老五老六,其他的姐姐哥哥都先后夭折,然此二人,却成为一代大才子,传作后世,为人称颂。轼,本义:设在车箱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辙,本义:车迹,车轮碾过的痕迹。意思就是告诫苏轼不要锋芒毕露,做一个在车马组件中最不起眼的“轼”。而弟弟性格沉稳,所以父亲希望他作“辙”,你想一辆赛车赢了,与它留下的痕迹有什么关系,所以知子莫若父,赞哉。
所以,从史学考证角度来说,苏家没有苏小妹这个人。既然没有,为何民间甚至有些小说,野史却有小妹的故事流传?这该从苏轼的二妻一妾说起。
苏东坡的第一任妻子王弗是他生活中很出色的助手。1054年,就在晋京赶考之前,十八岁的苏东坡娶了十五岁的王弗。这是一桩典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王弗是个很贤淑人,她内向,与苏东坡的坦直豪放的性格恰好互补共助。她知道苏东坡勤读苦学,就伴他“终日不去”;对于书中记事,东坡偶有遗忘,也能从旁提醒,东坡问她其他书籍,她也“皆略知之”。在东坡做官之后,她时常提醒着特“个性”、特“性情”的丈夫。东坡往往把与之交往的每个人都当成好人,自称“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又言“余性不慎言语,与人无亲疏,辄输写肺腑。有所不尽,如茹物不下,必吐之乃已,而人或记疏以为怨咎……”于是,就有了王弗“幕后听言”的典故。26岁就夭折了,有一长子。苏轼给于她的评价是“敏而静,有识。”
就在王弗死后的第十个周年,正当苏东坡调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的孤寂失意的日子里,在梦中又依稀见到了久别的妻子,于是写下了让后人读了只想落泪的两阕小词《江城子》。其词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那年苏东坡三十九岁。词中写出了一个中年男人对爱妻十年前死别的惨痛回忆,透露出的是在失去幸福后只有在梦中才能追踪的那种凄苦心情,开创了用词来悼念诗的先河。
王弗去世后的第四个年头,1068年10月,苏东坡又做了新郎,新娘则是王闰之,她是王弗的堂妹。她秉性十分柔和,遇事顺随,容易满足,什么事都听从丈夫的心愿。那时,王闰之已经二十岁,比苏东坡小十一岁。闰之小时曾多次见到过东坡,早对这个姐夫佩服得五体投地。在东坡最活跃的那些年,王闰之一直与他相伴,抚养堂姐的遗孤和自己的儿子,在丈夫宦海浮沉的生活里,一直与丈夫同甘共苦。在《后赤壁赋》中、在《小儿》诗中,可以清晰的看到苏夫人温情的面影。在“乌台诗案”中,王闰之“几怖死”,哭得死去活来,苏东坡也万箭钻心、却“无一语之”。46岁夭亡,苏轼给于她的评价是:“温柔体贴”。
东坡有一妾,那就是为东坡在杭州买了一个非常聪明的丫环,只有十二岁,名朝云。朝云天资聪明,在大师的训导下,渐渐更富才艺,这是苏东坡着意培养出来的一朵花,苏东坡后来收朝云为妾也就不足为怪了。苏东坡大朝云二十六岁,秦观曾写诗称她“美如春园,目似晨曦”,可以这样说,在苏东坡一生的几个女人中,朝云可以说是东坡的红颜知己,精神上的挚友。还有那个流传甚广的故事:“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见识’。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坡捧腹大笑。”从这些记述中,可以看出东坡对朝云的看重。而实际上,在苏东坡晚年流放在外(遭贬岭南惠州)的那段时间里,始终随侍其左右的便是朝云,成为了苏轼的生命支柱。1083年,朝云为东坡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遁儿。遁儿不久夭折,朝云再没有生第二个孩子。1095年7月5日,朝云得了一种烈性传染病,不幸身亡,年仅三十四岁。东坡为她写了墓志铭,称她“敏而好义”、“忠敬如一”。自此,东坡一直鳏居未娶。那年苏东坡六十岁。
这便是正史记载了苏轼的三位红颜知己,而正史在家谱中并没有记载苏轼有个妹妹叫苏小妹,也没有民间传说的关于苏小妹智斗苏轼等“佛印”故事。明代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有一些记载,提到是秦观的夫人。学术界认为,秦观是苏轼的学生,亦称秦少游。而当秦观第一次遇见苏轼,秦观已经29岁,苏轼43岁,秦观已经有婚约,夫人叫徐文美。可见不是苏小妹。而从苏轼苏辙的书信来往信件的查询中,亦没有苏小妹的任何记载,可见是民间杜撰的结果。
然而,为何民间对苏轼的爱戴如此之高,比起其他唐宋八大家有过之而无不及,贵在苏轼的人格魅力。苏轼被外放留任期间,巧妙的断案“提扇之案”,解决了民间疾苦也了了一桩民案,这是正史有记载的;西湖修堤,让百姓承包西湖边的菱角塘,既解决了浮萍重生的生态问题,又解决了治安问题。有时我不禁想,像苏轼这样的文人州长,最适合治理城市,在他的治理下,可以把无文化的城市变得有文化,把原本就有人文景观(比如杭州)这样的城市变得更“西子”。“三潭印月”中的三个方位塔原本是告诫西湖上的游船,不要来打捞浮萍和进入禁地。如今却已经成为了西湖十景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
因为爱戴他的为人,诗词,书法,智谋,个性与情操,所以民间不由自主地杜撰出许多有关苏轼的趣闻故事,苏小妹就是苏轼的一个影子,不仅才智过人,有“新婚三难郎”,“巧于戏苏轼”,“智斗佛印”等故事,而且她也是人们心中的女苏轼,亦是我心中的一个痛!
痛史无其人,三生无楷模!
114、老北京祭灶
佛龛,供奉佛像、神位等的小阁子,如佛龛、神龛等,一般为木制。
腊月二十三是新年序曲中的一段小高潮,旧时此日家家祭拜灶王,燃放鞭炮,如同除夕的预演,所以二十三日也被称作“小年”。
祭灶习俗的起源十分久远,据说早在周代既已列入“五祀”的典礼。《论语?八佾》中记述,卫国大夫王孙贾问孔子:“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古人称室内的西南角为“奥”,认为此处有神须祭祀。灶亦有神,也要祭拜。就形式而论,祭灶兼有祭奥的环节,所以王孙贾问是否可以简便行事,以祭灶替代祭奥。孔子回答:“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意思是欺骗行为会得罪上天,祈祷也就失去作用。
灶神的身份古来说法不一。《庄子?达生》云:“灶有髻。”司马彪注:“髻,灶神,著赤衣,状如美女。”原来早期的灶神形象竟然是一位美丽的红衣女仙。而其他古书则有灶神炎帝(即神农)说、祝融(炎帝的后裔)说、黄帝说种种。后来灶神成为有名有姓的人神,汉代称“宋无忌”,南朝时叫“苏吉利”,唐代又呼作“张单,张子郭”。张子郭的名号逐渐在民间传颂成习,清末民初北京市面流传的《灶王经》语曰:“灶王留下一卷经,念与善男信女听。我神姓张名自国,玉皇封我掌厨中。”
灶神,亦即近代的灶王,传说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间探查世情的仙官。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灶王骑马上天述职,向天庭汇报所居人家一年来的善恶事迹,以资裁定其家今后的福祸命运。人们祭灶就是为了让灶王“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老北京祭灶的方式如《霓裳续谱》中所唱的:“腊月二十三,呀呀呦,家家祭灶,送神上天,祭的是人间善恶言。一张方桌搁在灶前,千张元宝挂在两边,滚茶凉水,草料俱全,糖瓜子,糖饼子,真素两全。当家跪倒,手举着香烟,一不求富贵,二不求吃穿,好事儿替我多说,恶事儿替我隐瞒。”
草料、凉水是为灶王的坐骑预备的。而最重要的供品乃是糖瓜,上品多由关外输入,也叫关东糖。所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熬熟的麦芽糖未冷却时抻拉出瓜的形状,制成糖瓜。将其剁碎融化,涂在灶王画像的嘴上,灶王受了糖稀的“贿赂”,就只能甜言蜜语了。
俗语讲“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宋代范成大《祭灶词》云:“男儿酌献女儿避”。实际上在往往是男性先祭,女性后拜,礼成后一家老幼将祭余的糖瓜分尽食之。宫中也以糖瓜祭灶,嘉庆皇帝有《毓庆宫小除夜八韵》:“嘉平小除夜,媚灶用黄羊。典纪千门遍,传礼五祀详。?芳袅鼎篆,精洁列盘糖。”普通人家没有黄羊的美味,更多的是年关的紧张。老北京谚语有“送信的腊八粥,要命的关东糖,救命的煮饽饽”之说。腊月二十三正值年末收账催债的紧要时节,穷人无力偿还,只得四处躲债。俟到除夕年夜(煮饽饽即为饺子),按规矩债主就不能再登门了。
115、祭灶轶事---封住灶王爷的嘴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是人间祭祀灶神的节日。
灶神,俗称灶王爷。在传统的华夏风俗文化里,灶神是一家之主。他安排管理一家大小的日常生活起居,柴米油盐酱醋茶之类。他的神位就在家家户户的厨房里灶台旁边。灶王爷没有神龛,所以既没有泥塑的座像,也没有木雕的站像。灶王爷只有一张木刻板印制的画像,贴在灶台上方的墙上。
灶神是中国风俗文化中最具人性化的神祗。他既不像宅神钟馗那样杀气腾腾,也不像门神秦琼敬德那样威风凛凛。灶神的造形和蔼慈祥,依依可亲。和灶神一起君临家庭的还有他的夫人-----灶君奶奶(成双入对的神明十分罕见!)由于二位长年经受着人世间厨房的烟熏火燎,他们的肤色自然黑的可以。以至直到今天,人们在口头上还留有一句口语,形容某人肤色较重时,就说“黑得像灶王爷一样“。
腊月二十三日这天夜里,灶王爷要上天宫,去向玉皇大帝做年终总结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一年来这一家人是否敬老爱幼?是否勤俭持家?有没有暴殄天物?有没有浪费粮食?等等。报告的好坏决定着一家人明年的吉凶祸福。所以这一天黄昏以后家家都要举行的祭祀灶神的仪式,是专为灶神送行的。仪式虔诚而简洁。一对红烛、三支线香,四蝶时鲜贡品,还有一幅必不可少的对联:“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在煌煌烛影、氤氲香烟之下,家长携一家人跪拜于灶王爷神像之下,口中喃喃祈祷:一是感激灶王爷一年来的大力关照;二是祈求灶王爷上天后报喜不报忧,为一家人在天帝面前多多美言几句;三是恳求灶王爷从天宫回来时,带回天上的赐福,保佑一家人明年事事如意,平安吉祥。
灶王爷是地仙,不能驾云飞升。人们要给他老人家准备上天的坐骑。灶王爷的坐骑是一只大公鸡,把年货中的大公鸡在这天下午杀了,退毛后先不开膛,在胸脯插上两根筷子,加上两只腿,于是,一匹引颈昂头、双翅凌空、奋蹄欲飞的天马就站在灶王爷的神像下面了。鲁迅先生《庚子送灶即事》诗云:“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可见南方亦有祭灶日供鸡的风俗。
恶作剧的妇女们常把一种叫“胶牙饧“的玉米糖抹在灶王爷的嘴上,封住他老人家的嘴,免得他人老话多,说走了嘴。灶王爷好像并不见怪,依然端坐。这种风气,就像今天某些公务人员在办事之前,总要当事人来一点甜头,才肯出发一样。
祭完了灶神,就是打扫卫生,料理年货,穿上新衣张贴对联,准备过年了。除夕夜里,一家人团圆在一起守岁的时候,谁家也不会忘记贴上一张新的灶王爷像,因为除夕这一天,灶王爷在天上为期七天的汇报会已经结束,除夕夜他老人家又会风尘仆仆地回到人间。在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里,保佑一家平安。
116、“引人铃”
传统相声《铃铛谱》里,有一种铃铛叫“引人铃”。
“引人铃”是系在鹰脖子上的铃铛,引人铃是一束,两三个小铃铛拴在一起。
打猎时,先把“引人铃”拴在鹰的脖子上,然后就连喊带叫地“打草惊兔子”,再挥臂把鹰送上天,受到惊吓四处乱跑的兔子很容易被鹰发现,发现了目标的鹰就突然收拢翅膀,直奔兔子俯冲下来,两只利爪紧紧抓住兔子后背。兔子垂死挣扎,鹰就用翅膀抽打,鹰兔搏斗引人铃就一个劲的乱响,人寻声而去,此时的兔子已经是奄奄一息,没有反抗力了,只要低头猫腰把兔子捡起来就是了。
打兔子的地方,不是浓密的草地,就是齐腰深的庄稼地,很难看到鹰是在哪里按住了野兔,如果人不能及时赶过去,鹰就会把野兔吃了,被鹰吃剩下的野兔就不能要了,而且鹰吃饱了肚子就懒得再飞上天了,今天这猎就打不成了。所以,猎鹰必须佩戴引人铃,而且还要把两三个小铃铛拴成一束,因为铃铛撞铃铛的响声更大。鹰是猛禽,闹不好就会伤人,所以鹰捕来之后先要驯化。第一步是“蹲杆”,把鹰放在一个大号的笼子里,让它蹲在木杆上,养鹰的人天天守着,几天以后鹰熟悉了养鹰人的味道,减弱了野性,就不会攻击人了。第二步是“熬鹰”,养鹰人守着鹰,昼夜四目相对,只要鹰一闭眼,就敲它的脑袋,把它敲醒。什么时候鹰的野性和体力消耗殆尽,彻底被熬垮了,怎么敲它也醒不过来了,鹰就算熬成了。
说白了,“熬鹰”就是人跟鹰较劲,鹰把人熬趴下鹰胜,人把鹰熬垮了鹰怂,被主人熬败了的鹰,就完全服从主人的指挥了。由此,北京人也把成宿不睡觉,在那较劲的行为叫做“熬鹰”。
鹰分三级,供给清朝皇帝使用的叫“白玉爪”,学名“白尾海雕”,是生活在北极严寒地区的一种鹰。供给皇族中王爷的叫“海东青”,学名“矛隼”,是生活在欧亚美大陆北部寒冷地区的一种鹰。除“白玉爪”和“海东青”以外的鹰,都只能叫“苍鹰”了。
113、探究苏小妹
“昨日一滴相思泪,今日方流到腮边”....。传统相声《兄妹对诗》,来源于明代冯梦龙编的《醒世恒言》里《苏小妹三难新郎》的开头部分。相声段子通过苏东坡和苏小妹,用对句来互相讽刺对方的面部特征,造成笑料,谑而不俗。其实,历史上,并没有苏小妹这个人,这是虚构的人物。苏东坡有俩妹妹,但小时候就夭折了。所以说,我们不能把艺术作品里的人物,当做历史上的人物来看待。这段相声,只听过赵振铎,赵世忠两位先生表演过。
其实,苏轼就是苏小妹
提及苏小妹之前,不得不把苏轼的家事略表一二。苏洵有三子三女,苏轼和弟弟苏辙排行老五老六,其他的姐姐哥哥都先后夭折,然此二人,却成为一代大才子,传作后世,为人称颂。轼,本义:设在车箱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辙,本义:车迹,车轮碾过的痕迹。意思就是告诫苏轼不要锋芒毕露,做一个在车马组件中最不起眼的“轼”。而弟弟性格沉稳,所以父亲希望他作“辙”,你想一辆赛车赢了,与它留下的痕迹有什么关系,所以知子莫若父,赞哉。
所以,从史学考证角度来说,苏家没有苏小妹这个人。既然没有,为何民间甚至有些小说,野史却有小妹的故事流传?这该从苏轼的二妻一妾说起。
苏东坡的第一任妻子王弗是他生活中很出色的助手。1054年,就在晋京赶考之前,十八岁的苏东坡娶了十五岁的王弗。这是一桩典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王弗是个很贤淑人,她内向,与苏东坡的坦直豪放的性格恰好互补共助。她知道苏东坡勤读苦学,就伴他“终日不去”;对于书中记事,东坡偶有遗忘,也能从旁提醒,东坡问她其他书籍,她也“皆略知之”。在东坡做官之后,她时常提醒着特“个性”、特“性情”的丈夫。东坡往往把与之交往的每个人都当成好人,自称“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又言“余性不慎言语,与人无亲疏,辄输写肺腑。有所不尽,如茹物不下,必吐之乃已,而人或记疏以为怨咎……”于是,就有了王弗“幕后听言”的典故。26岁就夭折了,有一长子。苏轼给于她的评价是“敏而静,有识。”
就在王弗死后的第十个周年,正当苏东坡调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的孤寂失意的日子里,在梦中又依稀见到了久别的妻子,于是写下了让后人读了只想落泪的两阕小词《江城子》。其词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那年苏东坡三十九岁。词中写出了一个中年男人对爱妻十年前死别的惨痛回忆,透露出的是在失去幸福后只有在梦中才能追踪的那种凄苦心情,开创了用词来悼念诗的先河。
王弗去世后的第四个年头,1068年10月,苏东坡又做了新郎,新娘则是王闰之,她是王弗的堂妹。她秉性十分柔和,遇事顺随,容易满足,什么事都听从丈夫的心愿。那时,王闰之已经二十岁,比苏东坡小十一岁。闰之小时曾多次见到过东坡,早对这个姐夫佩服得五体投地。在东坡最活跃的那些年,王闰之一直与他相伴,抚养堂姐的遗孤和自己的儿子,在丈夫宦海浮沉的生活里,一直与丈夫同甘共苦。在《后赤壁赋》中、在《小儿》诗中,可以清晰的看到苏夫人温情的面影。在“乌台诗案”中,王闰之“几怖死”,哭得死去活来,苏东坡也万箭钻心、却“无一语之”。46岁夭亡,苏轼给于她的评价是:“温柔体贴”。
东坡有一妾,那就是为东坡在杭州买了一个非常聪明的丫环,只有十二岁,名朝云。朝云天资聪明,在大师的训导下,渐渐更富才艺,这是苏东坡着意培养出来的一朵花,苏东坡后来收朝云为妾也就不足为怪了。苏东坡大朝云二十六岁,秦观曾写诗称她“美如春园,目似晨曦”,可以这样说,在苏东坡一生的几个女人中,朝云可以说是东坡的红颜知己,精神上的挚友。还有那个流传甚广的故事:“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见识’。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坡捧腹大笑。”从这些记述中,可以看出东坡对朝云的看重。而实际上,在苏东坡晚年流放在外(遭贬岭南惠州)的那段时间里,始终随侍其左右的便是朝云,成为了苏轼的生命支柱。1083年,朝云为东坡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遁儿。遁儿不久夭折,朝云再没有生第二个孩子。1095年7月5日,朝云得了一种烈性传染病,不幸身亡,年仅三十四岁。东坡为她写了墓志铭,称她“敏而好义”、“忠敬如一”。自此,东坡一直鳏居未娶。那年苏东坡六十岁。
这便是正史记载了苏轼的三位红颜知己,而正史在家谱中并没有记载苏轼有个妹妹叫苏小妹,也没有民间传说的关于苏小妹智斗苏轼等“佛印”故事。明代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有一些记载,提到是秦观的夫人。学术界认为,秦观是苏轼的学生,亦称秦少游。而当秦观第一次遇见苏轼,秦观已经29岁,苏轼43岁,秦观已经有婚约,夫人叫徐文美。可见不是苏小妹。而从苏轼苏辙的书信来往信件的查询中,亦没有苏小妹的任何记载,可见是民间杜撰的结果。
然而,为何民间对苏轼的爱戴如此之高,比起其他唐宋八大家有过之而无不及,贵在苏轼的人格魅力。苏轼被外放留任期间,巧妙的断案“提扇之案”,解决了民间疾苦也了了一桩民案,这是正史有记载的;西湖修堤,让百姓承包西湖边的菱角塘,既解决了浮萍重生的生态问题,又解决了治安问题。有时我不禁想,像苏轼这样的文人州长,最适合治理城市,在他的治理下,可以把无文化的城市变得有文化,把原本就有人文景观(比如杭州)这样的城市变得更“西子”。“三潭印月”中的三个方位塔原本是告诫西湖上的游船,不要来打捞浮萍和进入禁地。如今却已经成为了西湖十景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
因为爱戴他的为人,诗词,书法,智谋,个性与情操,所以民间不由自主地杜撰出许多有关苏轼的趣闻故事,苏小妹就是苏轼的一个影子,不仅才智过人,有“新婚三难郎”,“巧于戏苏轼”,“智斗佛印”等故事,而且她也是人们心中的女苏轼,亦是我心中的一个痛!
痛史无其人,三生无楷模!
114、老北京祭灶
佛龛,供奉佛像、神位等的小阁子,如佛龛、神龛等,一般为木制。
腊月二十三是新年序曲中的一段小高潮,旧时此日家家祭拜灶王,燃放鞭炮,如同除夕的预演,所以二十三日也被称作“小年”。
祭灶习俗的起源十分久远,据说早在周代既已列入“五祀”的典礼。《论语?八佾》中记述,卫国大夫王孙贾问孔子:“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古人称室内的西南角为“奥”,认为此处有神须祭祀。灶亦有神,也要祭拜。就形式而论,祭灶兼有祭奥的环节,所以王孙贾问是否可以简便行事,以祭灶替代祭奥。孔子回答:“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意思是欺骗行为会得罪上天,祈祷也就失去作用。
灶神的身份古来说法不一。《庄子?达生》云:“灶有髻。”司马彪注:“髻,灶神,著赤衣,状如美女。”原来早期的灶神形象竟然是一位美丽的红衣女仙。而其他古书则有灶神炎帝(即神农)说、祝融(炎帝的后裔)说、黄帝说种种。后来灶神成为有名有姓的人神,汉代称“宋无忌”,南朝时叫“苏吉利”,唐代又呼作“张单,张子郭”。张子郭的名号逐渐在民间传颂成习,清末民初北京市面流传的《灶王经》语曰:“灶王留下一卷经,念与善男信女听。我神姓张名自国,玉皇封我掌厨中。”
灶神,亦即近代的灶王,传说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间探查世情的仙官。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灶王骑马上天述职,向天庭汇报所居人家一年来的善恶事迹,以资裁定其家今后的福祸命运。人们祭灶就是为了让灶王“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老北京祭灶的方式如《霓裳续谱》中所唱的:“腊月二十三,呀呀呦,家家祭灶,送神上天,祭的是人间善恶言。一张方桌搁在灶前,千张元宝挂在两边,滚茶凉水,草料俱全,糖瓜子,糖饼子,真素两全。当家跪倒,手举着香烟,一不求富贵,二不求吃穿,好事儿替我多说,恶事儿替我隐瞒。”
草料、凉水是为灶王的坐骑预备的。而最重要的供品乃是糖瓜,上品多由关外输入,也叫关东糖。所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熬熟的麦芽糖未冷却时抻拉出瓜的形状,制成糖瓜。将其剁碎融化,涂在灶王画像的嘴上,灶王受了糖稀的“贿赂”,就只能甜言蜜语了。
俗语讲“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宋代范成大《祭灶词》云:“男儿酌献女儿避”。实际上在往往是男性先祭,女性后拜,礼成后一家老幼将祭余的糖瓜分尽食之。宫中也以糖瓜祭灶,嘉庆皇帝有《毓庆宫小除夜八韵》:“嘉平小除夜,媚灶用黄羊。典纪千门遍,传礼五祀详。?芳袅鼎篆,精洁列盘糖。”普通人家没有黄羊的美味,更多的是年关的紧张。老北京谚语有“送信的腊八粥,要命的关东糖,救命的煮饽饽”之说。腊月二十三正值年末收账催债的紧要时节,穷人无力偿还,只得四处躲债。俟到除夕年夜(煮饽饽即为饺子),按规矩债主就不能再登门了。
115、祭灶轶事---封住灶王爷的嘴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是人间祭祀灶神的节日。
灶神,俗称灶王爷。在传统的华夏风俗文化里,灶神是一家之主。他安排管理一家大小的日常生活起居,柴米油盐酱醋茶之类。他的神位就在家家户户的厨房里灶台旁边。灶王爷没有神龛,所以既没有泥塑的座像,也没有木雕的站像。灶王爷只有一张木刻板印制的画像,贴在灶台上方的墙上。
灶神是中国风俗文化中最具人性化的神祗。他既不像宅神钟馗那样杀气腾腾,也不像门神秦琼敬德那样威风凛凛。灶神的造形和蔼慈祥,依依可亲。和灶神一起君临家庭的还有他的夫人-----灶君奶奶(成双入对的神明十分罕见!)由于二位长年经受着人世间厨房的烟熏火燎,他们的肤色自然黑的可以。以至直到今天,人们在口头上还留有一句口语,形容某人肤色较重时,就说“黑得像灶王爷一样“。
腊月二十三日这天夜里,灶王爷要上天宫,去向玉皇大帝做年终总结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一年来这一家人是否敬老爱幼?是否勤俭持家?有没有暴殄天物?有没有浪费粮食?等等。报告的好坏决定着一家人明年的吉凶祸福。所以这一天黄昏以后家家都要举行的祭祀灶神的仪式,是专为灶神送行的。仪式虔诚而简洁。一对红烛、三支线香,四蝶时鲜贡品,还有一幅必不可少的对联:“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在煌煌烛影、氤氲香烟之下,家长携一家人跪拜于灶王爷神像之下,口中喃喃祈祷:一是感激灶王爷一年来的大力关照;二是祈求灶王爷上天后报喜不报忧,为一家人在天帝面前多多美言几句;三是恳求灶王爷从天宫回来时,带回天上的赐福,保佑一家人明年事事如意,平安吉祥。
灶王爷是地仙,不能驾云飞升。人们要给他老人家准备上天的坐骑。灶王爷的坐骑是一只大公鸡,把年货中的大公鸡在这天下午杀了,退毛后先不开膛,在胸脯插上两根筷子,加上两只腿,于是,一匹引颈昂头、双翅凌空、奋蹄欲飞的天马就站在灶王爷的神像下面了。鲁迅先生《庚子送灶即事》诗云:“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可见南方亦有祭灶日供鸡的风俗。
恶作剧的妇女们常把一种叫“胶牙饧“的玉米糖抹在灶王爷的嘴上,封住他老人家的嘴,免得他人老话多,说走了嘴。灶王爷好像并不见怪,依然端坐。这种风气,就像今天某些公务人员在办事之前,总要当事人来一点甜头,才肯出发一样。
祭完了灶神,就是打扫卫生,料理年货,穿上新衣张贴对联,准备过年了。除夕夜里,一家人团圆在一起守岁的时候,谁家也不会忘记贴上一张新的灶王爷像,因为除夕这一天,灶王爷在天上为期七天的汇报会已经结束,除夕夜他老人家又会风尘仆仆地回到人间。在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里,保佑一家平安。
116、“引人铃”
传统相声《铃铛谱》里,有一种铃铛叫“引人铃”。
“引人铃”是系在鹰脖子上的铃铛,引人铃是一束,两三个小铃铛拴在一起。
打猎时,先把“引人铃”拴在鹰的脖子上,然后就连喊带叫地“打草惊兔子”,再挥臂把鹰送上天,受到惊吓四处乱跑的兔子很容易被鹰发现,发现了目标的鹰就突然收拢翅膀,直奔兔子俯冲下来,两只利爪紧紧抓住兔子后背。兔子垂死挣扎,鹰就用翅膀抽打,鹰兔搏斗引人铃就一个劲的乱响,人寻声而去,此时的兔子已经是奄奄一息,没有反抗力了,只要低头猫腰把兔子捡起来就是了。
打兔子的地方,不是浓密的草地,就是齐腰深的庄稼地,很难看到鹰是在哪里按住了野兔,如果人不能及时赶过去,鹰就会把野兔吃了,被鹰吃剩下的野兔就不能要了,而且鹰吃饱了肚子就懒得再飞上天了,今天这猎就打不成了。所以,猎鹰必须佩戴引人铃,而且还要把两三个小铃铛拴成一束,因为铃铛撞铃铛的响声更大。鹰是猛禽,闹不好就会伤人,所以鹰捕来之后先要驯化。第一步是“蹲杆”,把鹰放在一个大号的笼子里,让它蹲在木杆上,养鹰的人天天守着,几天以后鹰熟悉了养鹰人的味道,减弱了野性,就不会攻击人了。第二步是“熬鹰”,养鹰人守着鹰,昼夜四目相对,只要鹰一闭眼,就敲它的脑袋,把它敲醒。什么时候鹰的野性和体力消耗殆尽,彻底被熬垮了,怎么敲它也醒不过来了,鹰就算熬成了。
说白了,“熬鹰”就是人跟鹰较劲,鹰把人熬趴下鹰胜,人把鹰熬垮了鹰怂,被主人熬败了的鹰,就完全服从主人的指挥了。由此,北京人也把成宿不睡觉,在那较劲的行为叫做“熬鹰”。
鹰分三级,供给清朝皇帝使用的叫“白玉爪”,学名“白尾海雕”,是生活在北极严寒地区的一种鹰。供给皇族中王爷的叫“海东青”,学名“矛隼”,是生活在欧亚美大陆北部寒冷地区的一种鹰。除“白玉爪”和“海东青”以外的鹰,都只能叫“苍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