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知识:相声段子中的学问典故(十三)唱词台词 剧本剧情介绍

相关剧目下载:

【知识点滴】相声段子中的学问典故(十三)
108、旧时的相声堂会
在清末,北京的曲艺堂会多请“子弟八角鼓”演出。子弟八角鼓原为满族八旗子弟的一种自娱性质的艺术形式。由于八旗旗民都居住在内城,所以办曲艺堂会请子弟八角鼓的自然以内城居多。而汉民人家办曲艺堂会则是花钱请其他曲艺艺人生意门儿的居多。所以相声艺人多为平民和小的买卖店铺所请,比如像传统相声《找堂会》那样为小的豆腐坊作坊去做堂会。
到了民国,在堂会上其他曲艺艺人包括相声演员才开始登上一些“大宅门”。
一次和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说起"堂会",他年轻时经常靠说"堂会"挣钱贴补生活。堂会有几种,常见的是有钱人在饭庄搞喜庆宴会,并通过收份子挣钱。还有一种堂会是艺人到大宅门去为老爷太太演出,这是纯属有钱人的消闲活动。侯宝林到过曾任北洋政府代总理的朱桂辛家去说过相声,那天听的人有朱桂老的儿子朱海北、女儿朱洛筠(后来嫁给了张学良将军的弟弟张学铭)。
侯宝林清楚地记得那天有个小孩出神地听他说相声。后来我见到朱海北先生,闲谈中说起此事,海北先生笑着说有这回事,他拉过旁边一位英俊少年说,那小孩就是他,原来是其子朱文相。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海北先生仍健在,他现在是中央文史馆的馆员。我在杂志上看到朱文相写的文章,他现任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工作非常忙哩! 

109、袁世凯找堂会
传统相声《找堂会》说的是豆腐坊老板为开张找堂会抠门的故事;传统相声《关公战秦琼》说的是韩复榘为其父办祝寿堂会以势压人的故事。在历史上袁世凯就扮演了韩复榘和豆腐坊老板的角色,演出了一出既抠门又势压人的恶作剧。
 民国二年,梁启超任司法总长时,一日为其封翁演戏祝寿,先严往贺,遇红豆馆主。梁启超笑着对先严说:“今天特请五爷(即红豆馆主)表演拿手杰作,你的眼福不浅!”侗五爷接过来说:“逢场作戏而已。”先严问:“什么戏?饰何角色?”梁启超道:“《群英会》的周瑜,这是五爷的一绝。”先严又问:“鲁肃由何人配演?”梁启超道:“你猜是谁?”先严脱口而出:“非由王凤卿配演不可!”梁启超笑着说:“这是五爷提出的条件。”是日由侗五爷带来的梨园界人士不少,皆专为观《群英会》而来。是日所演剧目不少,但《群英会》压倒一切。事后袁世凯见了梁启超说:“听说你家的堂会很热闹,一次堂会竟花了二百元,还是你阔呀!”
  袁世凯效法梁启超,紧接着在第二年即1914年,以庆祝元旦为名,在总统府演戏庆贺。这次演戏是按照过去清官“传差”方式,召来演员演戏,所付“戏份”极微。谭鑫培演了一出《天雷报》,袁世凯依仗强势压低报酬,所得戏份不及平常堂会的三分之一。谭鑫培归后,极为不满,对袁语言不恭。谭鑫培不满袁世凯之事为袁府总管王文卿得知,袁当即令警方禁止谭鑫培演出。在此之前余叔岩曾欲拜谭为师,当时有人知道王文卿是余叔岩的义父,逐向谭建议情托余叔岩。后来,谭鑫培为求生路,便以拜师为条件,经过余叔岩在袁世凯面前从中斡旋,一场以势压人的恶作剧始告平息。

110、“玲珑塔塔玲珑”
传统相声《玲珑塔》和西河大鼓《绕口令》都有玲珑塔的描述,我国取名玲珑塔的有两座。
【北京玲珑塔】北京昆玉河畔西八里庄,有个玲珑公园,公园里的玲珑塔已经有400多年历史。如今,它矗立在北京的高楼大厦间,沉默无语。实际上,它也曾是北京城最辉煌的建筑群中的一部分。 玲珑塔原名永安万寿塔,因为原属慈寿寺内建筑,又称“慈寿寺塔”。据《日下旧闻考》记:“慈寿寺去阜成八里,圣母慈圣皇太后所建,经始于万历四年,成于万历六年……慈圣皇太后为穆考荐冥祉,神宗祈嗣,寺成赐名慈寿寺……有永安寿塔,塔十三级,高耸入云。”由此可以确定此塔曾是慈寿寺建筑的一部分。另外,塔碑上“慈圣宣文肃皇太后之宝”几处印文,更指明了塔的主人就是李太后无疑。
3000风铃声响400年。玲珑塔为八角13层密檐实心砖塔(在一个高大的塔身上有多层密檐,称为“密檐塔”),高近60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秀美端庄,古色古香。塔基分上下两层,下层为边角镶石的三层平台,上层是双层须弥座,雕有精美的莲花座台。须弥座上部雕刻有笙、箫、琴、瑟等古代乐器,有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但由于长年的风化,现在已经模糊不清,很难辨认。塔身四面有砖雕的拱券门和半圆形雕窗。拱券门上的匾额分别是:南面“永安万寿塔”,东面“镇静皇图”,北面“真慈洪范”,西面“辉腾日月”。每层有佛龛24个,原供奉铜佛312尊。门窗两侧塑有金刚力士像,这些塑像历经风雨,如今都露出了木芯。塔身各处布满砖雕和泥塑人物像,均遭到严重风化,但仍可辨出当年威武雄浑和俊美生动的风采。在古代,把铃铛挂在寺庙的屋檐上主要是为了驱邪。玲珑塔檐角原挂有风铃3000多枚,站在塔下仔细聆听,由于风的强弱、长短、方向的变化,铃声也随之产生微妙的变化,清脆悦耳,仿佛在演奏一场多姿多彩的交响乐。
  玲珑塔塔顶为镏金莲珠塔刹。由下至上仰望玲珑塔,密檐逐层缓缓上收,檐下砖雕的斗拱层层支护,直到塔顶。塔身稳固美观,遮而不露。
清乾隆皇帝在位时曾对玲珑塔进行过精心的修缮,以至宝塔可以矗立至今。
 【河南玲珑塔】,又名徽塔,也叫雁塔,位于原阳县城西南17.5公里原武镇东关,原为原武镇善护寺内的附属建筑物,清代善护寺失火,寺毁塔存。
  玲珑塔建于北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该塔平面呈六角形,全高47米。古塔层级均为奇数,唯此塔是十二层,成偶数。原因这里自古以来是黄泛区,塔的底层已被泥沙淤在地下,在地面上只能看到十二层。据明万历辛丑(公元1601年)《重修宝塔记》记述,善护寺原规模宏大,有大雄宝殿及众多僧人。重修宝塔由虔诚会首师君士和僧人悟节主持,善人赵仁偕赵九时、赵九思等人施工。该塔的轮廓为抛物线型,砖木结构建筑,斗拱、层檐、装饰假窗均为雕砖垒砌。每层角梁系木制,突出塔身外部,上有铁鼻,悬挂风铎,微风过处叮当作响。塔内置0.6米宽的旋梯,游人扶梯可登临塔的最上层。塔顶铁刹、覆钵、相轮犹存。
观其两座玲珑塔现貌,曲艺段子中说的那座玲珑塔,北京玲珑塔比较傲靠谱。

111、“守法朝朝忧闷,强梁夜夜欢歌,损人利己骑马骡,正直公平挨饿。修桥补路瞎眼,杀人放火儿多。”-----这是郭德纲相声中说过的一句话
表面上面看意思是做好事没好报,做坏事反而好处多多,可是实际上这里面有个典故。
故事说的是,北宋年间包拯为相时发生在民间的一桩逸事。有一个村庄住着一个十来岁、腿患残疾、父母双亡的孩子,生活十分困苦,甚至靠乡邻施舍或乞讨活命。这个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河,往来村民和路人需涉水而过,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十分不便。每当河床涨水时更是无法通行。但年复一年,谁也没想改变它。人们能够看到的就是这个孩子天天捡石头,堆在河边。人问其故,孩曰,要修一座石桥,为乡邻行走方便。众人不以为然,认为孩子在说疯话,大多哈哈一乐了之。可是日积月累,年复一年,石头堆成了小山。乡邻开始改变认识,并为这个孩子的精神所感动,投入到了捡石、采石、修桥的行动中。
乡邻请来了工匠,开始建造石桥。这个残疾孩子全身心投入其中。桥尚未建成,这孩子却在一次凿石头中崩瞎了双眼。人们痛惜、怨恨,怪老天不公。这么可怜的一个孩子,一心为大家,却招来这样的报应。可是这个孩子毫无怨言,每天摸索着在修桥的现场上干着力所能及的活。在大家齐心合力下桥终于修成了。众人欢呼喜庆之余,无不将怜惜、赞叹的目光聚向那个孤苦伶仃的原本就一条腿残疾,现在又瞎了双眼的孩子。孩子虽然什么也看不到,但脸上露出了平生以来最欢乐的笑容。
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雨似乎要为这座石桥洗去浮尘,壮壮行色。可是一声震耳欲聋的巨雷过后,众人发现孩子已被巨雷击中,倒地身亡了。众人惊呆了,随后压抑不住的情感喷泻而出,叹息孩子命苦,指责苍天不公……
恰巧民间称之为青天大老爷的包拯包相爷公干至此。百姓纷纷拦住官轿为孩子鸣不平讨公道。质问相爷:好人为何不得好报?今后好人何以做得?食人间烟火的包相爷被村民情绪所带动,挥毫疾书,写下了“宁行恶勿行善”六个字后拂袖而去。
回到京城,老包将公干之事连同路上见闻奏明皇上,却隐去了自己题字一事。因为尽管心中为那孩子行善事得恶报之事十二分不解,但三思之后还是为题那样六个字觉得不妥。没想到皇上退朝后非要拉他到后宫说些私房话。原来前些天,皇上新添龙子,十分招人喜爱,可就是孩子整天啼哭,特意让老包去看看。老包见那孩子肌肤如雪,嫩白的小手上有一行字。近前一看,正是自己写的那六个字“宁行恶勿行善”。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赶忙伸手向字擦去。说来奇怪,字瞬间踪迹全无。皇上见皇子手上的胎记被老包抹去(别人看那行字只是一个胎记),唯恐抹去了福根,不依不饶的斥责包拯。包拯连忙跪下,口称罪臣该死,将题字一事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皇上甚觉蹊跷,命老包用阴阳枕到地府一探究竟。
老包枕上阴阳枕到地府一游,真相尽显。原来那孩子上世做恶多端,罪业甚大。偿还那一世罪恶需三世恶报才能还清。神原来安排,第一世以残疾之身孤苦伶仃;第二世以双眼瞎了却残生;第三世遭雷击暴尸荒野。那孩子第一世转生穷困残疾,但痛改前非,只想为别人做好事。于是神就让他一世还两世的业。让他崩瞎了双眼。可孩子不怨天尤人,只是默默的为别人做好事。神就把他第三世的业力也拿过来一世还,所以雷击毙命。阎王爷问包拯,三世恶业一世还,你说是好还是不好?一世还了三世业,因为他专行善事,心里只是想到别人,毫不考虑自己,某些方面已达到“不修道已在道中”的境界,积德甚多,故而死后立即转生为当今太子,享受天子福份。
这个民间流传的小故事。作为一个修炼人来看,给我们的启示很多。宇宙的理与我们人类的理是反的。人想的都是享受、舒适、如何过的好,为此斤斤计较,损人利己,勾心斗角,甚至犯下伤天害理的罪恶。而对于修炼人,吃苦、魔难、还业则是大好事。只有舍弃才能得到。不修炼的人在迷中,看事物只能看到一个点,一条线,引申下去也只能是一个面,看到的全是假相、表相。而不同境界的修炼者,则能多角度,全方位,立体的去体悟和观察事物,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很多朋友都知道中国有个成语,叫作“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一件事的发生,是福还是祸,很难从表面上来断定。进一步说,一件事发生了,是好是坏,背后很多更深的内涵才是决定因素。

112、蜡扦儿
 单口相声《化蜡扦儿》叙狠姓人家三个儿子均分了亡父的遗产后,都不赡养老母。女儿给老母出主意,将锡蜡扦熔铸成饼子、条子,围在腰里,假充私房金银。利欲熏心的三个儿子及儿媳发现后,争相供养老母,百般逢迎;母去世后,又大办丧事以示孝顺。结果,发财美梦落空,反被世人耻笑。
蜡扦儿就是旧时候晚上没电灯,点了蜡烛后不能一直拿在手里哦,就要用个东西支起来,蜡扦儿,是旧社会信佛的人们,在上供的桌子上,摆设的蜡台。它是用锡浇铸成的,顶端有个插蜡烛用的铁钉儿,所以也叫蜡扦儿。一般是一尺二三寸长一个,在香炉两边儿一边摆一个。这种锡器家伙分量较沉,但在价格上很便宜,没法儿跟金银相比。用旧了的蜡扦儿可以回炉熔化成锡饼子,重新当做浇铸其它锡器的原料。
早在春秋时代就流传着郑国的大臣颖考叔想出巧妙的办法,规劝郑庄公孝敬母亲的故事。《左传》上赞扬他说:“颖考叔爱其母施及庄公”。同时,也有许多故事抨击那些“山老鸹、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的人们。  
《化蜡扦儿》通过具体生动的人物形象和行动,讽刺了那些满脑子浸透铜臭,只看重金钱而不孝敬父母的假孝子们。它通过充满生活气息的一些细节,揭露了假孝子们的卑劣行径和丑恶嘴脸。最后,他们机关算尽太聪明,自己搬砖砸了自己的脚,受到了偷鸡不成反丢把米的惩罚。 
这段故事据传发生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前后。说:一位寡居的老太太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分家另过了。儿子们都有工作而且有房子有地有存款。老太太在三个儿子家轮流吃饭,都遭到虐待和冷遇。后来,女儿给老太太出主意:让她把锡蜡扦儿熔化成锡饼子,用布包起来缠在腰里鼓鼓囊囊冒充金条银锭。儿子们误以为老太太有私房钱,都改变态度抢着孝敬老太太,直到老太太逝世办完丧事后,才真相大白。由于故事发生在老北京,对家庭环境、吃饭饮食、操办丧事的具体描写,都很有那时期的时代特色。像老太太坐洋车,掏现大洋,把锡饼子放到箱子里锁上锁、贴上封贴,给老太太置办楠木寿材,搭过街牌楼、请僧道香尼、四棚经、出殡时六十四杠、三班等等,这都是今天再也看不到的旧日景象了。在勾勒人物性格上,刘宝瑞很善于通过夸张的手法、性格化的语言,描摹人物的音容笑貌,获得喜剧效果。临到结尾时,突出描写兄弟三人及三个妯娌,他们关心的是要抢着争夺老太太的私房钱,而对老太太的死,却一点也没往心里去,所以从老太太入殓、出殡、入土下葬、他们没有一个人掉过一滴眼泪,哭过一声“妈妈”。而当发现老太太留下的不是金银而是锡饼子时,他们号啕大哭起来。他们哭的是什么呢?第一是妄想得到的金银钱财化为乌有了。第二是办丧事欠了一身债怎么还哪?这场哭把他们沮丧伤心的真实感情全部倾泄出来了,您琢磨琢磨这是多么辛辣的讽刺啊!  

找堂会相关MP4/MP3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