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知识:相声段子中的学问典故(十二)唱词台词 剧本剧情介绍

【知识点滴】相声段子中的学问典故(十二)
102、“马褂”之作用大矣
不知是不是偏见,我一向十分欣赏传统相声《扒马褂》。
你瞧,“马褂”前边冠上个“扒”字,光这题目就有浓厚的戏剧色彩。而且你还可以合上眼睛琢磨一下,“马褂”三个字下的是多么的准确、形象、醒目、提神!
这段相声的格调不俗。它侧重从总体构思上出哏,从内在意义上挖哏,而不是零敲碎打、浮光掠影地凑哏、挤哏,因而显得不贫、不火--毋宁说还多少有些个“文”。它所引起的虽然不是纵情的哄堂大笑,但热嘲中包含怜悯,意味深长,经得住咀嚼。如果打个比方,它似乎更像水果中的橄榄,丑角中的方巾,并且是肖长华先生所扮演的方巾。
一个好的艺术品,它的成就总是多方面的。人们爱用什么“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之类的话来捧场,原因就在乎此。但是,话总得说回来,作为一项艺术创造,成功的秘绝不应是面面俱到的平均使用力量,而多半要在关键部位上有出奇之招、神来之笔,要有一个突出的“智慧点”。具体到《扒马褂》,那关键,那出奇之招、神来之笔,我以为就是“马褂”,或者说,就是关于那件马褂的设计。
《新镌笑林广记》卷十二“谬误部”记录了一段题曰《圆谎》的笑话:
有人惯会说谎,其仆每代为圆之。一日,对人说:“我家一井,昨被大风吹往隔壁人家去了。”众以为从古所无。仆圆之曰:“确有其事。我家的井,贴近邻家篱笆,昨晚风大,把篱笆吹过井这边来,却像井吹在邻家去了。”一日,又对人说:“有人射下一雁,头上顶碗粉汤。”众又惊诧之。仆圆曰:“此事亦有。我主人在天井内吃粉汤,忽有一雁坠下,雁头正跌在碗内,,岂不是雁头顶着粉汤?”一日,又对人说:“寒家有顶温天帐,把天地遮得浩浩的,一些空隙也没有。”仆人攒眉道:“主人睦煞,扯这漫天谎,叫我如何遮掩得来?”
后来,不知什么人,把这个笑话改编成三人相声,这就是《扒马褂》。
一般说,改旧比编新更难出色,而三人相声的编写也不如单口、对口那么容易措手。可是,根据旧笑话改编的三人相声《扒马褂》却获得了成功。
由笑话《圆谎》到相声《扒马褂》,中间自然经过了一些列的“改造”。譬如由平面的叙述改为立体的表演,由主仆改为朋友,由两个人物改为三个“角色”……如此等等。但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改造”则是增添出了一件“马褂”。让圆谎者穿上撒谎者的马褂,这无疑是一个关乎全局而又十分新巧的构思。他像凹面镜把光聚拢在一个焦点上那样,决定着整个段子的骨架、血肉和精气神儿。
首先,由于增添了一件马褂,一个戏剧性的情节组成了。正因为一个贪小便宜的人借了一个说话“云山雾罩”者的马褂,于是:甲和丙被角色化了;要马褂、扒马褂、脱马褂、还马褂等喜剧行动派生出来了;甲、并所有言行的逻辑根据找到了……。一句话,有了马褂作情节的核心,这段相声,从各个方面大大地“活”起来了。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段子始终以马褂为经,谎言为纬来组织笑料、展现主题。故事从借穿马褂开始,到脱还马褂结束。中间几个小段落,都以不肯代圆即强扒马褂和圆谎后借者暗示马褂应该延期为起、结。笔墨集中,线索清晰,层次井然。从这个意义上讲,马褂又成了全段结构上的主线。
人所皆知,对相声的基本要求是要有笑料,或者说,应善于组织“包袱”。假如一个相声编写者不能把看家本领运用在“包袱”上,那么他的任何招数都将失去意义。关于“马褂”的设计也是如此,倘若它舞主语包袱的“系”和“抖”,我们也就很难替它大吹特吹。
《扒马褂》中的“包袱”,实际上只有两大类。一类直接由马褂组成:好几次要马褂、扒马褂,一再延期,暗脱、暗还以及捧哏者的中间点染“这马褂可真有好处”、“这马褂给人家在意点儿穿吧”、“这马褂劲头儿真足啊”通通属于这一类。另一类即丙依仗有马褂借给甲而放肆地信口胡扯和甲因有丙的马褂在身而不得不强无做有地生拉硬扯。这一组包袱虽然表面上似与马褂并无直接关系,然而仔细想来,丙的毫不脸红,甲的满头大汗完全来源于那件马褂。在这里,马褂在构成“包袱”上的作用是如此之重要,我们简直可以说这件马褂就是这段相声中的总包袱、大包袱皮。
做为三人相声,它既要求比双人相声有更大的包容量,又应该避免由于扩大包容量而带来的庞杂、松散等弊病。《扒马褂》中的马褂,在这方面也起了令人满意的作用。
比如,在这个段子里被嘲讽的并不止一个人,而是两个;并不是一种世态人情,而是两种。这一来内容上自然就相对丰满了。但是由于甲和丙是用马褂“拴”在一起的,所以头绪并没有增加。同时,因为支配这甲、丙的是同一件马褂,他们的言行也就不觉的相互游离,饱满而且紧凑。这话说来轻巧,如果你想一想“三字同头”之类的三人相声只能从一个演员身上出哏,腻缝者仅处于起令随令、可有可无的地位,你就知道真正做到这一点是多么不容易了。
借马褂的原委,采取倒叙方法补出,自然是得体的。因为这样可以利用丙开始时的强横制造悬念并把第一个包袱抖响。
在马褂纠纷中处于“局外”的乙,也被处理的十分恰当。正因为他处于旁观者的地位,所以他能够保持正常人的判断。而这种正常人的判断又正好用来作为一个“标尺”,通过他既可以“量”出丙的“小惠为拿,对人敢撒漫天谎”,又可以“量”出甲的“薄利可贪,当场甘受爪哇罪”。乙,一会儿作为丙信口开河的听众,引出云山雾罩的大话,一会儿又作为甲受窘出汗的见证人,一步不放地向甲进行“挤兑”。《扒马褂》中的捧哏者,行针走线,左右逢源,一则是甲和丙交互抖响包袱,二则让全段冷热相继、分量均匀,真正起到了绿叶相扶的作用。
此外,关于《扒马褂》当然还有一些可说的地方。但是,我既然觉得说清了马褂的作用也就从根本上“认识”了《扒马褂》,其他种种,完全可以留给读者自己去慢慢地体会了。

103、《扒马褂》探源
《扒马褂》讽刺的是游手好闲、吹吹拍拍的有钱人的帮闲。清代这类人被称之为“虚子”,虚伪的“虚”;民国初期称之为“驾秧子的”,“秧子”指阔少,俗称“少爷秧子”。《扒马褂》里的少爷秧子信口开河,撒了大谎,驾秧子的为了些微之利,极尽阿谀奉承、巧言令色之能事。有人说:《扒马褂》的可贵之处在于不是宣扬市民哲学,而是批判市民哲学。少爷秧子说的谎言,如风把井刮跑了,烤鸭子飞啦,是根据笑话集《新镌笑林广记》里的《圆谎》改编而成的。笑话原文如下:
有人惯会说谎,其仆每代为圆之。一日,对人说:“我家一井,昨被大风吹往隔壁人家去了。”--仆圆之曰:“确有其事,我家的井贴近邻家篱笆,昨晚风大,把篱笆吹过井这边来,却像井吹到邻家去了。”
相声里的“菊花青骡子掉茶碗里烫死了”则源于明代笑话集《续金陵琐记》里的“鸡食黑驴”,原文如下:一乡先生子,好斗促织。闻三牌楼有一促织,斗必擅场,遂往求之,其人云:“若能以所骑黑驴相易,方可不顾银也。”因爱之甚,乃曰:“古人尚以妾换马,何惜一驴乎!”相易归家,方持盒而玩,忽跳于地被鸡食之,乃顿足大怒曰:“一匹黑驴被鸡食之,可恨,可恨!”闻者莫不大笑。
改编成为相声《扒马褂》,把“黑驴”改为“青骡”;“鸡食之”改为“掉茶碗里烫死了”。
在相声改编过程中,着重塑造两个人物:一是云山雾沼、信口开河,常被人问得张口结舌的少爷秧子。另是少爷秧子的帮闲。为了借少爷的马褂穿几天,摆摆阔气,只好傍着少爷,想方设法替人家圆谎,有时张口结舌,丑态百出。这段相声里还有个人,相声术语叫做“泥缝儿的”,在上面两个人物中间穿针引线,使之处于对立状态,组织一连串的“包袱”,引起酣畅的笑声。

104、麻将拌白糖
马三立的相声《偏方》这当是针对社会上有些人“光信偏方、尽信偏方、轻信偏方”这种错误认识进行了批评和调侃。
说到麻酱和白糖,偏方治大病,是把芝麻酱和白糖(也有说用红糖)加少量水拌在一起食用,认为可以治疗拉肚子。
其实这几种成分都没有治疗功能。不过这个吃法倒是符合“补水补糖”的原则,具有辅助治疗的效果,又是流质食物,少吃一点不会增加肠胃负担,就是平时当零食吃也不错。不过,芝麻酱也不宜多吃,因为芝麻酱中的脂肪含量高,在肠道里成了“润滑剂”,吃多了会加重腹泻。同样,也有偏方说用刚出锅的老鸡蛋(煮的时间比较长的鸡蛋)加芝麻酱可以止腹泻也是没什么治疗效果的。

105、偏方能治大病---萝卜就热茶,气的大夫满街爬
马三立的相声《偏方》有这么一说:“萝卜就热茶,气的大夫满街爬”。
萝卜有许多药用价值,比如其种子能消食化痰,下气定喘;叶子能止泻;萝卜结子老死的根,叫地枯萝,能利尿退肿。民间所说的“萝卜能止咳顺气消食化水”,盖缘于此。难得的是萝卜的这类药用效应与茶有着相融之处,入秋吃点萝卜,喝点好茶,对于消除暑期人体中郁积的毒热之气恢复神清气爽是有医学根据的。还值得一提的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一副养生联亦提到过萝卜与茶:“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化茶”,这位老先生大概正是靠着“萝卜就茶”这一口才长寿的吧!"萝卜就热茶,气得大夫满街爬。"这句老话道出了"萝卜就热茶"功效的神奇,别看萝卜与茶的搭配如此简单,但其中的奥妙却颇深。
众所周知:萝卜化痰茶养生这里说的萝卜指的是青萝卜。青萝卜本身有理气化痰、消食化积的作用,而茶对健康的益处更为人们所熟知,茶中的多酚类物质、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对人体提神解乏、软化血管、清心明目等均极为有益。鲜为人知:萝卜就茶扬长避短青萝卜中含有非常丰富的纤维素和维生素C,并含有一种名叫"干扰素诱生剂"的物质,对食道癌、胃癌、鼻咽癌、子宫颈癌等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其中的木质素可将巨噬细胞的活力提高2-3倍,也有抗癌功效。不过,青萝卜属于凉性食物,脾胃虚寒者食之需慎。但是当青萝卜和热茶一起食用时,青萝卜就变成了性平之物,没有了上述禁忌。

106、关于“桃园三结义,孤独一枝”
 元明版的“桃园三结义”是演义是戏说,却描述了“合久必分”和“孤独一枝”的兴衰史。
罗贯中笔下的汉景帝玄孙刘备,字玄德,生得一副异相,个矮臂长,目能顾其耳。通县人,家境贫寒,只能以编织草席勉强度日。刘备涿县邂遇张飞,同看招兵榜文。张飞,字翼德,肚大脖粗,十分威武,做着卖酒、屠宰猪羊的生意。二人都有为国家出力的志向。刘备、张飞两人谈得很投机,便一起到村口的一家酒店饮酒叙话。席间,又偶遇关羽,字云长,这人身高脸长,色如红枣,相貌雄伟。因怒杀恶霸,逃到外乡避难。刘张听了都很敬佩,也将自己的志愿告诉了关羽。关羽听了也非常高兴。 他们一同来到张飞庄后的桃园,园中桃花灿烂,景色很美。三人便在园中备下纸糊的乌牛白马祭礼等项,焚香礼拜,宣誓义结为异姓兄弟,三人按年岁结拜为刘、关、张三兄弟。 桃园三结义之后,便拉开了三国演义的序幕。贯穿三国演义的主线是“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语乃诸葛亮酒意正酣、醉意正浓时,口不择言胡乱说的。当时听得刘备这个大老粗目瞪口呆,遂有了景仰与结纳之心。
有个万金油式老相声段子中说“桃园三结义,孤独一枝”,这句话算卦的怎么去想都能说通,意思是如果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三位一体全都健在,事业有成,扫平天下,统一汉室,叫孤独一枝;因为对手曹、孙都没了,就剩桃园兄弟了,当然是孤独一枝;倘若刘、关、张三人,中途死了一个,也叫孤独一枝;如果仨人死了俩,剩一个还叫孤独一枝。

107、枣栗子“早立子”-----并不迷信
侯宝林的相声《婚姻与迷信》说过去结婚时少不了在床上被子里放些大枣、栗子,借字音是早立子,祝愿新婚人早生儿子。
红枣,在宋代已培育成为比引种原产地果形大、果肉厚、品质佳的生态型主栽品种。据《滕县志》记载,宋朝时期当地人就有以枣作为男女订婚信物的习俗,在结婚典礼时,将枣栗子向新娘身上抛撒,取其谐音,以示“早立子”或“早生子”。
实际枣和栗子真和生孩子有关,枣是含维生素C最丰富的干果,维生素C是形成精子不可缺的物质,又是能够增男子生殖能力的营养物质。栗子的营养成分也是和生育能力有关。栗子别名栗果、板栗,主要品种有板栗、日本栗、和欧洲栗。优良品种有北京的燕山红栗、燕昌栗、银丰栗,河北的大叶栗、燕魁栗,山东的尖顶油栗,广西的中果红油栗等。栗子营养丰富,每100g栗子(板栗)中含碳水化合物40.5g、蛋白质4.2g、脂肪0.7g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A、B1、B2、C、胡萝卜素,钙、磷、铁、锌等。
中医认为,栗子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壮腰、强筋活血、止血、消肿等功效。《名医别录》记载:“栗子益气,厚肠胃,补肾气。”《本草纲目》中称栗子能“治肾虚、腰脚无力,能通肾益气,厚胃肠”。有肾亏、腰脚无力或小便频数者,早晚各细嚼慢咽生栗1―2枚,常食有效。
现代医学认为,栗子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能抗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维生素C和矿物质锌,有利于生殖能力提高。特别是矿物质锌,在栗子中含量很丰富。锌是细胞分裂的重要物质,更是性器官发育和生殖能力提高的重要物质,吃枣和栗子有利于生育是有道理的,不只是为了用词音的吉利,还有营养学的支持。

扒马褂相关MP4/MP3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