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唱文本】相声《巧对春联》
甲:辛苦先生。
乙:哦,你辛苦。
甲:你瞧不出我来吧?
乙:您恕我眼拙,瞧不出你是干什么的。
甲:我是学生。
乙:哟,你长的这么苦累脑袋,还是学生哪。
甲:你别瞧不起我。
乙:不敢。
甲:满腹珠玑,口似悬河,目数群羊,问一答十,走马观碑。
乙:你要说别的我不知道,这走马观碑我可知道。
甲:怎么样?
乙:在列国有一个苏季子,他老先生能够走马观碑。
甲:他是骑着马观碑呀。我问你,是马快呀,是电车快?
乙:那一定是电车快。
甲:我坐电车观碑。
乙:这是多早晚?
甲:这话昨天。
乙:在哪儿呀?
甲:打天桥直奔正阳门。
乙:噢。
甲:电车放得挺快,一抬头,写的什么,我把它念下来。
乙:这碑在哪儿?
甲:前门楼子上。
乙:这碑写的什么呀?
甲:“打倒帝国主义!”
乙:你别挨骂啦,那几个字,二尺多高,谁都瞧得见。
甲:那不叫碑吗?
乙:所说的碑,是石碑,字,核桃大小,好几千字,马要放欢了,一过,要把它全念下来,一字不差。
甲:那你还找苏季子去吧。
乙:你怎么?
甲:我连记数也记不下来。
乙:那你说它干什么。
甲:对答如流,我不让你。
乙:这么说,你能对对子。
甲:嗯。
乙:对对子可有规矩。
甲:晓得。
乙:讲的一三五不论。
甲:二四六分明。
乙:佳人配才子。
甲:土木对山林。
乙:雷隐隐,雾蒙蒙。
甲:开市大吉,万事亨通。
乙:这么说,你行?
甲:是呀。
乙:我说上联,你能给我配下联吗?
甲:五分钟之内,准有下联。
乙:噢,我先试探试探你。
甲:可以,可以。
乙:我说俩字。
甲:我也对俩字。
乙:“笔筒。”
甲:“剑囊”。
乙:我这“笔筒”是文的。
甲:“剑囊”是武的。
乙:噢,我“马牙枣”。
甲:我对“羊角葱”。
乙:“三座塔前三座塔,塔塔塔塔。”
甲:“五台山后有五台,台台台台。”
乙:“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
甲:“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
乙:噢,我“南柳巷,北柳巷,南北柳巷无柳巷”。
甲:我对“东安门、西安门、东西安门没安门”。
乙:你这是什么呀?别挨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