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知识:相声基本功练习(二)唱词台词 剧本剧情介绍

相关剧目下载:

要说好相声,就得苦练基本功。在练习嘴皮子时,一定要掌握气息、声色、节奏还有最基本的就是嘴上的灵活度。要掌握“喷、弹、啃(咬)、吐、磨”五种基本技法。每个相声演员都要学会十二项基本功。
  第一、开场诗。相声的开场诗和一般诗不一样,他用的是打油诗,念开场诗也要把人说笑了。比如描写雪吧,他一个字不提雪,但说的都是下雪。一开场,一拍醒木,说开了:
  天上一阵黑咕咚,
  好像白面往下扔;
  倒比棉花来得冲,
  如柳栽花一般同;
  黑狗身上白,
  白狗身上肿;
  坟头倒比馒头大,
  井是一个(一拍醒木)大窟窿。
  还有说《西江月》的,也是一拍醒木:
  远看忽忽悠悠,
  近看飘飘摇摇;
  不是葫芦不是瓢,
  水中一冲一冒;
  那个说是鱼肚,
  这个说是尿脬;
  二人打赌江边瞧,
  原来和尚(一拍醒木)洗澡。
  撂地说相声第一项,就是会说开场诗。
  第二、会说“门流儿”。开场诗说完,该说相声了。有的场子一看观众不多,就先唱段“十不闲’什么的,行话就叫做“门流儿”。所以相声演员必须会唱“门流儿”。“门流儿”是四五个人群唱:
  福字添来喜冲冲,
  福源山前降玉瓶,
  福如东海长流水呀,
  恨福来迟身穿大红呀,
  豆豆,切豆切格豆呛,去咚去,去格咚去,咚咚去,
  豆豆,切豆切格豆呛,
  ……
  这样要唱完“福”、“禄”、“寿”、“喜”四个字,唱完了,还打家伙,打完了,就唱前面说过的“一上台来且留神”等八句(这八句,行话又叫“八掌儿”),八句唱完了,这几个人就用到人家去说堂会的套词儿来说话:
  “紧打家伙当不了唱,烧热了锅台当不了炕,三通打过以后,咱们侍候先来的,候着没有到的,……去咚去咚去格咚去,去格咚去,去咚去咚去格咚去,豆豆,切豆切格豆呛,……”同时还说:
  甲:哎,咱们这儿场也开了,人也不少了,咱们今儿唱哪一段呀?
  乙:唱个吉祥的!
  丙:唱个喜庆的!
  甲:哎,咱们有题目的文章好做,有谕的差使好当,咱们问问本家的舅爷想听什么?
  这是开玩笑,甲冲着乙说:
  甲:请问舅爷,您点点儿什么呀?
  乙:哎,我呀,什么也不听。
  甲:哎,有题目,本家舅爷让咱们唱段儿“十里亭”。
  人家已经明说什么也不听,他偏说要听“十里亭”。“十里亭”也是属于莲花落、“十不闲”之类的东西,于是这几个人又接着唱下去了,因为听相声的客人还不多,多唱一会儿,为的是招揽观众。有个人先唱:
  哎,小琴童儿不消停,
  手打着灯笼走进房中,
  尊声相公安息睡吧您哪!
  大伙儿嚷:“怎么样哪?”
  明日清晨好登程。(众人帮腔:好登程哎)
  琴童儿说话呀,欠点儿聪明,
  那功名好比是浮萍水呀,(众人帮腔:太平年)
  美貌的娇妻哎,火化冰哎,
  年太平,……
  唱到这儿,又改牌子了:
  一更到了一点哎,
  月亮儿东边升哎,哎―――
  张君瑞我在房中呀,跺脚哟,
  捶胸呀,哎―――
  唱着唱着,听的人多起来了,可以开场了。于是捧哏的就上来说:
  “去!去!去!什么乱七八糟的,瞎在这儿唱,是起哄怎么哪,我们开场还一段儿没说哪!”
  捧哏的把这些人轰走了。又回来两人,三人开始说相声。有的场子开场这段相声,总说《切糕架子》,那是属于语言文字游戏方面的段子。观众也习惯了,天天儿来,天天儿听《切糕架子》,他宁可遛弯儿去。好凑热闹的人才早来。
  “门流儿”的调子很多,不仅仅是“十不闲”、“莲花落”等,也许三个人合唱怯快书(又名弦子腔)或唱小曲《绣荷包》,或唱跑旱船的吴桥落子等等。
  第三、白沙撒字。相声演员还必须会白沙撒字,用白沙写副对联,或写“吕林炎圭,朋出二?(音别)”,“吕林炎圭,朋出二?”是个描写文字游戏的相声小段子。然后根据写的内容说段相声。像常宝臣爱写“天官赐福”四个字,他就拿这四个字说一段儿相声。
  第四、会唱太平歌词。有的人在白沙撒字时,边写边唱。
  第五、会说一个人的(就是单口相声)。
  第六、会捧。
  第七、会逗。这两项就是对口相声,相声演员须会演甲、乙角色。
  第八、会说三人相声。相声演员须会演甲、乙、丙三个角色。
  第九、会要钱。同行术语又叫“看杵门子”。对街头艺人来说,这是个重要项目,就是在演出中间或结束时,他能张罗着向观众敛钱。
    第十、双簧。说相声的都得会双簧,但说双簧的不一定会说相声。
  第十一、口技。相声的历史和口技是分不开的,所以相声里头也有口技内容。北京相声界有位汤金澄老先生,1980年去世,终年90岁。他的相声是以口技为主,他的口技是老传统,和现在台上表演的口技不一样,嘴里没有东西。一般人学鸟叫、学马打响鼻儿都用葱皮发音,当初朱阔泉老先生学口技也用葱皮。但汤先生嘴里没有东西。他学蛐蛐儿叫学得好,吹哨、空竹、带哨儿的鸽子,这几项都好。我作为一个相声演员,在继承传统技艺上,不能及时抢救这项特技,我是失职的。最近我到日本访问,遇到一位日本全国驰名的口技表演家―――猫八先生。猫八先生的口技就是老传统,而且有很大的发展,他不单学本国的动物声音,也学外国的动物声音。他也是不用任何道具,也不借助于麦克风,能够学出风声、雨声、笑声、闹声,以至鸟鸣、牛叫、虎啸、猿啼……。他的口技知识性很强,结构也好。我看了他的演出以后,更觉得我没有继承这些技艺,深感不安。
  第十二、数来宝。同行术语叫做“抠溜”,就是说艺人在商店门前来回唱,只要商店里扔出一个钱儿就走,形容艺人跟要饭的差不多。有皇帝的年头儿,据说它算一行,叫做“杆儿上的”,这是有组织的要饭的,京戏《鸿銮禧》里曾提到过。江湖上也叫它“穷门儿”。当然,像莲花落、金钱板、三棒鼓、二人抬(或台)这些在打击乐器上装有铜钱的演唱,都应属于“穷门儿”。数来宝原来不属于相声。我小的时候,天桥已开辟了数来宝的场子,以曹麻子为首的五六个人专演唱数来宝。这一点,高凤山同志最清楚,当时他刚学徒,还不到10岁。
  1929年,北京正式的相声场子只有四处:一、南城以焦德海为首的天桥相声场子;二、以赵霭如为首的东安市场北院的相声场子;三、北城以常宝臣为首的鼓楼、荷花市场,包括东西两庙①的相声场子;四、朝阳门外以彦寿臣为首的朝阳市场的相声场子。这些场子,演出节目中都没有数来宝。
  相声场子添上数来宝,是到了1933年以后,在西单商场是从我老师朱阔泉开始的。我在前面已经说过。后来天桥的另一个场子也有了数来宝,由王凤山演出。王凤山的第一个老师名叫海凤,大家叫他“小海”。海凤也是专业数来宝艺人,但和曹麻子等人不同,他的节目都是演唱《武老二》。王凤山后来又拜朱阔泉先生为师,学数来宝,所以他像我老师一样,也是既说相声,又唱数来宝。这样,就有了专业数来宝和相声演唱数来宝两种不同内容的数来宝,但当时并无快板、快板书的名称。我十几岁的时候,相声场子的数来宝还很简单,只有一段《串街走巷》的段子。直到高凤山同志正式进了相声界,才将更多的数来宝节目带进相声。因而数来宝也就成为相声节目中的一个门类。
  关于相声演员应该学会的基本项目,我归纳了十二项,可能不全面。那时撂地的相声演员要会这些。上了舞台后,有些东西就丢了,譬如白沙撒字,舞台上就没法用了。解放以后,我们在舞台上试验了一次,演出《字像》,演员每人手里拿块小黑板,效果就差,没有土地演出的环境,出不来那个劲儿。每一个相声演员都应该掌握这些基本技艺。

西江月相关MP4/MP3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