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口相声《兄妹联句》(刘宝瑞)唱词台词 剧本剧情介绍

常言说呀,干什么你得研究什么。您看,我们相声演员凑到一块儿没别的事儿,就是研究怎么说才能让您听着可乐,研究表演技巧,一共四个字儿――说、学、逗、唱。
    文学家要到了一块儿,就该研究诗、词、歌、赋啦。古时候就这样儿。宋朝有位大诗人叫苏东坡,他有个妹妹叫苏小妹。这兄妹俩全部有学问,这俩人儿见面儿就研究诗。就连日常生活中哥儿俩开个玩笑,哎,全做诗。
    这苏东坡长得这模样儿是大连鬓胡子,大长脸。苏小妹呀,长得并不难看,就是眼窝儿略深,有点儿往里眍。眼窝儿往里一眍,就显着前额骨突出啦。前额骨突出可就有名称啦,说句现在的通用语吧,叫什么呢?叫――奔儿头!
    ?!
    有一天哪,兄妹俩坐在一块儿谈诗论文。苏小妹说啦:
    “有这么两句,‘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您看中间嵌入何字作‘腰’为好呢?”
    古代诗人对诗句特别讲究,精心锤炼,反复推敲,要求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苏东坡一听挺高兴:苏小妹素常倚仗才学好,性情高傲,想不到也低声下气求教来了。稍加思索,就说:
    “‘轻风细柳’中间可以加个摇动的摇字;‘淡月梅花’中间可以加人映照的映字。那么这两句可以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苏小妹把头一晃,说:
    “再思!”
    让再想想。苏东坡一听:
    “噢,这俩字儿不好。那改为:轻风‘舞’细柳,淡月‘稳’梅花。怎么样?”
    苏小妹把手一摆,说:
    “欠妥!”
    又不行!
    “轻风‘吹’细柳,淡月‘看’梅花。如何?”
    苏小妹把眉一扬,说:
    “太俗!”
    嗬!
    苏东坡心想:怎么这么费劲哪?就说:
    “依小妹之见呢?”
    苏小妹说:
    “最好改成: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兄长您看如何?”
    苏东坡仔细一琢磨:轻风跟人一样,小心地“扶”着那细细的柳条儿;淡月失梅花,月色淡淡,照得梅花似有若无,这是月色朦胧之美。好!赶紧站起来给苏小妹作了一个揖,说:
    “贤妹才思敏捷,愚兄不及也。”
    那意思是你填上这俩字儿作腰,来得真快呀,佩服佩服。哪儿知道苏小妹噗哧儿乐啦:
    “此乃宿构,聊以相试耳。”
    就是说,昨天晚上我就编好啦,今儿特地来憋憋你!
    嘿!
    苏东坡心说:你早就想好词儿啦成心来考我!抬头一看他妹妹这深眼窝儿……一琢磨:嗯,跟她开个玩笑,就说:
    “小妹,我想做一首七言绝句,刚有两句,你给续上两句如何?”
    苏小妹说:
    “兄长请讲。”
    苏东坡说:
    “数次试脸深难到,留却汪汪两道泉。”
    苏小妹一听:怎么着?说上我这深眼窝儿啦!我没招你呀,咱们不是在一块儿研究诗句的腰字儿吗?你做哥哥的填不出好字来,就讽刺我这深眼窝呀?你怎么不说说你那大连鬓胡子呀!好,我给你也来两句。就说:
    “口角儿回无觅处,忽闻须内有声传。”
    那意思是:看看你自己吧,那大胡子长得都找不着嘴啦!
    嘿,她倒不吃亏儿!
    苏东坡又说了两句:
    “迈出房门将半步,额头已然至庭前。”
    说苏小妹刚迈出房门半步,那奔儿头已经到了前院啦!这奔儿头是够大的啦!
    苏小妹一听:嗬,又冲我这奔儿头来劲啦。行,我再回你两句。
    “去年一滴相思泪,今朝方流到腮边。”
    就是说苏东坡呀,去年从眼睛里流出一滴眼泪,整流了一年才到腮帮上!
    哎,这脸也太长啦!

兄妹联句相关MP4/MP3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