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周胜荣,男,1963年生,江苏无锡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无锡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无锡江南书画院 副院长、东方美术馆馆长。先后师从著名画家 杨雨青 及 程大利 先生,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毕业。 代表作品 作品《大岳新绿》《高秋大野间》《白云出幽谷》入选 全国美展 并获 优秀奖 ,作品《官鹅沟》被中国国家画院收藏。 周胜荣山水作品图册二 作画随想 画是心灵的外露,是情感之表达。画画是我经营企业之余的一种消遣,我在意这个创作过程中的快乐。 周胜荣 艺术评价 胜荣是 中国美术家协会 会员、无锡美协副主席周胜荣的作品《秋山烟 霭 》入选中国国家画院10年精粹展。 胜荣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 无锡市 接受美术教育,学书习画,至今已有30年从艺经历。而这30年,正是中国文化、经济全面复苏、复兴的30年。今天,我们在胜荣的作品中虽然无法更多的寻觅到这种历史演变的痕迹,但无疑地,无论在他的文化、精神理念中,还是在他的绘画中,都深刻地烙印着这个时代的痕迹。在平时,我们总是喜欢以出生地或生长环境来分析或谈论某位艺术家的作品及其风格样式。但若以这种方法对待胜荣的绘画显然有些不妥――他虽是沐浴着南国的柔风细雨、在碧波荡漾的 太湖 怀抱长大,性情与生活中必不可少地带有吴地人的那份精致与严谨,然而,我们在他的绘画作品中却看不到细腻与精巧,更没有那种“甜”与“艳”。 山水,是中国传统文人雅士最为钟情甚至是须臾不能离的自然形态。为了亲近山水,他们会不惜时间、金钱,甚至甘愿付出一生。即使是生活在远离山林、溪流的城市,只要物质条件允许,他们也会在自己的身边或周围营造出一片湖光山色。这种风气深深影响了数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感染着各个阶层。各个职业的人们,即使豪族贵 胄 ,商贾士卒也不例外。究其原因,根本地是因为:在山水中我们可以自由地呼吸、随意地诉说、尽情地畅想――山水是中国人灵魂的家园。 胜荣喜作山水画。但他的山水,与我们平日看惯的样式有所不同――既不是那种亦步亦趋的“四王”样式,也非一挥而就的大写意,更不是突出构成效果、充满视觉张力的“现代派”,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他的山水画品格,那便是――浑朴、苍茫。它们既属于传统,又属于当下。 尽管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执着于国画的胜荣为艺术花去许许多多的精力――除了自己研习外,还广泛参与、策划、组织当地艺术社团并积极开展活动,但相对于专业艺术工作者,他投入于艺术的时间毕竟有限,但他却以先天的禀赋或潜在的能力弥补了这一不足。 大约,胜荣是一位不屑于将过多时间耗费于对画面进行精细描绘的人。用他的话讲,“不以形似为目的,一遍又一遍,一笔又一笔,随兴写来图个过瘾。始终追求笔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从表面上看,他是一位漫不经心的人。但就是在这种“漫不经心”之中,他以不多的线与色,在淋漓的墨气之中营造了一种气象。这种气象,不同于500年前的“吴门四家”( 文徵明 、 沈周 、 唐寅 、 仇英 ),也不同于三百年前的“虞山派”( 王? 创立)、“娄东派”( 王时敏 创立),倒更像几十年前崛起的“金陵画派”(以 傅抱石 、 钱松? 、亚明、宋文治、 魏紫熙 为代表)――画面虽没有 文征明 、沈周般的清雅、秀逸,笔墨也不像 恽 寿平、 王原祁 那般清淡,却有钱松?、魏紫熙般的挺劲、刚毅与奇崛。 胜荣出生在一个政治日趋火爆、文化日趋凋敝的年代。长于这样的年代的人们,日后若从事文化或艺术,会遇到一系列难以逾越的障碍或难题。作为中国画的实践者,如今的许多人正在如下两个困难之前徘徊:传统知识与修养的相对缺乏,对于传统笔墨精义的无法正确理解与把握。而这文化与笔墨恰恰是中国传统艺术大厦得以构建的根本。对于胜荣的人生经历,笔者并无过多的了解,然而,作为人逢中年的艺术实践者,胜荣想必也有文化的焦虑。或许正是为了弥补此种不足,两年前他负笈京城,进入中国国家画院程大利工作室深造。 在程大利工作室的学习虽然只短短一年时间,但留给胜荣的影响却是深远的。这种影响在他不久前的一批以“ 官鹅沟 ”为题材的写生作品中开始显露出来。 官鹅沟,是 甘肃陇南 的一个景区,奇峰耸立、绿水环绕、古树参天。2011年春,导师 程大利 先生率弟子近20人来到此写生。虽名为“写生”,但胜荣心里明白,导师的用意是将大半年间琢磨和操练的“笔墨”在与奇妙山川的亲密接触中,来一次自然的融合与升华。 虽然仍是逸笔草草、不尚形似,但如果我们对比先前的作品,从“官鹅沟”写生开始,胜荣的山水画有几个明显的变化:线条的比重和作用被加强,笔墨的内涵与意味被强化,画面趋于清新、明快、简洁与完整。今年他的作品《官鹅沟》被国家画院收藏。 胜荣说:“画画是我经营企业之余的一种消遣,我在意这种创作过程中的快乐。”或许,在胜荣的心里,自己并不是一位完全意义的画家。然而,在我看来,他却是一位具备了画家最为关键要素的人,这些要素恰恰是如今许多以画画出名的人并不具备的――对于形式超强的感悟力和构造力,特别是对于画面的调度、气氛的营造,以及笔墨语言的自由发挥和自如运用,等等。这样的素质,在他那里仿佛是先天具有,因为即使是他早先那类在我看来笔墨与技巧上有不足的作品,章法、布白、气息仍是那样地合理。 胜荣所作山水大多是全景山水,且多以“高远”“深远”之法为之。这自然与其平时的训练有关。然而,正是在这层层峰峦中,我们看到了他的抱负与胸襟。 自然的山川河流多种多样,但最令胜荣神往的是那种“在黑暗中透出天光,呈现一片苍茫的境界”(胜荣语),所以,他的笔下便多了一份浑朴与浑厚。 无疑地,在山水画中,胜荣想表达的不只是对自然的爱与向往,他呈现的是一种气局。 在土耳其-中国(无锡)文化周开幕仪式上,胜荣现场泼墨,一展无锡书画艺术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