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考入 中央戏剧学院 表演系 ,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滑稽剧团 。出演的话剧作品包括《 霓虹灯下的哨兵 》《一千零一天》等 。1981年,初登荧幕,主演电影《 阿Q正传 》,凭借该剧走红,凭借此部电影荣获第二届 韦维国际喜剧电影节 最佳男演员金手杖奖和第六届 大众电影百花奖 最佳男主角 。此后,相继拍摄了《夫妻唱和》《 好女不愁嫁 》《 银饰 》等多部电影作品 。1983年,带着三个节目参加首届春节联欢晚会,分别是《阿Q的独白》《弹钢琴》以及与 斯琴高娃 搭档的《逛厂甸》 。此后,六次登上 春晚 舞台表演 小品 ,包括《 张三其人 》《爱父如爱子》《 假话真情 》等 。1988年,自编自导自演反映 台湾 海峡两岸人民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悲喜剧《 阿谭内传 》,拍摄灵感来自于中国台湾同胞绕路返回大陆与亲人团聚的真实故事 。 1997年开始参与电视剧的拍摄,主演反映上海邻里关系的 情景喜剧 《 新72家房客 》 。2005年,参演创 央视 五年最高收视率的悬疑电视剧《 大宋提刑官 》,饰演冯御史,该电视剧上映期间最高收视份额达35.66% 。2010年,主演 单联全 导演的电视剧《 我的丑爹 》,饰演主角“丑爹”汪木根 。参演的其他电视剧作品包括《 红楼丫头 》《 小皮匠登基 》《大明疑案》等 。 2017年10月16日逝世,享年80岁,2018年11月30日,落葬上海福寿园百合园 。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37年6月6日出生于 上海市 ,祖籍 湖北省 鄂城 。从中学起喜欢学习文艺类节目,包括朗诵、 快板 、话剧等 。 1953年,中考落榜后,严顺开为缓解学习压力在上海中山公园业余话剧团学表演,并且准备重新备考。高中时期担任校文艺部部长,多次将话剧团里的剧目搬上学校舞台表演并饰演主角 。 高考首次报名 上海戏剧学院 ,顺利通过初试和复试,但是在最后一轮筛选中落榜 。直到1959年,考入 中央戏剧学院 ,第一学期的表演成绩是满分5分 。大学期间,由于自身外形条件受限被分配到的都是配角,参演过《 英雄小八路 》《 哈姆雷特 》《 奥赛罗 》《雷雨》等 。在艺术家 黄佐临 排的毕业剧目《 霓虹灯下的哨兵 》中被分配饰演非非,严顺开亲自为角色设计的动作和表演状态展现出喜剧演员的素质,得到 黄佐临 的赏识 。 1963年,大学毕业,在黄佐临的推荐下,严顺开被分配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滑稽剧团 ,由滑稽界的前辈带领学习搞笑手段和技巧 。 演艺经历 电影经历 1981年,为了纪念 鲁迅 诞辰100周年, 上海电影制片厂 改编了鲁迅先生的名著《 阿Q 正传》,由 岑范 导演,严顺开饰演主角阿Q,以卓越的演技成功塑造了受尽欺压、愚昧、可怜的乡巴佬形象 。尤其是阿Q被捆赴刑场这场戏,将角色饱经折磨、苦不堪言的一生演绎出来,呈现喜剧中蕴含的悲剧色彩,传达出原著所表达的社会意义 。严顺开的演技得到了观众和评委的认可,凭借此部电影荣获第二届 韦维国际喜剧电影节 最佳男演员金手杖奖和第六届 大众电影百花奖 最佳男主角 。 1983年,饰演电影《 鼓乡春晓 》中的朱瘸子。花鼓之乡 凤城县 遭遇了一场严重的旱灾,农民只能背井离乡靠打花鼓为生,地委副书记目睹此景象后,决心实行农村改革,经历了一波三折后成功实现了生产责任制。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民朱瘸子也经历了买牛,牛被抓走,绝望投河被救起,娶新娘等跌宕起伏的过程 。同年,与陈丽钦、 吴双艺 等人共同参演了电影《特色名菜》 。 1984年,在 王为一 导演的《 阿混新传 》中饰演全厂闻名的“阿混”――杜小西,塑造了上班厂里混,下班家里混,最终幡然醒悟的青年形象,传达出不能靠混日子生活的积极意义 。此电影荣获第五届 中国电影金鸡奖 特别奖 。随后,与 郭凯敏 、 陈燕华 等演员共同参演影片《 女局长的男朋友 》,饰演以诈骗谋生的“太空开发公司”董事长崔海龙 。1988年,自编自导自演喜剧电影《 阿谭内传 》,在片中饰演台湾施仁甫药材店老板的儿子阿谭。 1996年,在 张刚 导演的电影《夫妻唱和》中饰演乡长穆阿满,塑造了可爱可敬、勤政廉洁的乡长形象 。 2005年,与 谷洋 、 梦瑶 等演员共同参演电影《 银饰 》,该电影改编自 周大新 的同名小说,严顺开饰演用项链勒死了少奶奶后自尽的带有悲剧性色彩的角色老银匠,该情节曲折,严顺开在拍摄过程中要呈现很强的情感爆发力 。电影以文艺片的风格叙述故事情节,以唯美的手法讲述了一段凄美的 畸形恋 ,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每个角色都带有悲剧色彩,把许多角色的悲剧性聚合起来,烘托出整个电影凄美悲剧的氛围 。次年,与 林京来 主演郭瀛红导演的电影《 我是警察 》 。 电视剧经历 1997年,主演 英达 导演的反映 上海 邻里关系的 情景喜剧 《 新72家房客 》,电视剧由几个独立故事构成,反映炒股、出国、下岗等百姓感兴趣的人和事,刻画改革开放浪潮中上海市民的众生相 。同年,参演了 侯克明 导演的黑色喜剧《官场现形记》,饰演简朴巡抚,并且与 林栋甫 共同主演了电视剧《 王先生和小陈 》 。 2002年,参演了 黄健中 与 郭靖宇 共同导演的电视剧《 红楼丫头 》,饰演 贾赦 一角,该剧取材于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从新的视角出发,故事情节围绕《红楼梦》中的配角丫鬟们展开。 。同年,参演了 欧凡 导演的电视剧《 我的淘气天使 》,饰演程东明 。次年,在电视剧《 小皮匠登基 》中饰演老皮匠,是 孪生子 小皮匠和颐亲王的父亲,讲述了小皮匠以假乱真成颐亲王顺利登基,并且把颐亲王逐出宫做皮匠的故事 。 2005年,参演创 央视 五年最高收视率的悬疑电视剧《 大宋提刑官 》,饰演冯御史,该剧在展示古代刑狱审勘题材的基础上还呈现了 南宋 时期的社会生活和人间百态,电视剧上映期间最高收视份额达35.66%,在 豆瓣电影 平台的评分高达9.3分 。同年,在张刚和张坚共同导演的电视剧《 王保长后传 》中饰演专员 。 2008年,参演电视讽刺喜剧《 王保长歪传 》,20集的剧情环环紧扣,笑料百出,通过丑角无事生非、横征暴敛的行为展现喜剧效果,达到审丑而弃丑,从而讴歌真善美的效果 。 2010年,主演 单联全 导演的电视剧《 我的丑爹 》,饰演主角“丑爹”汪木根,塑造了用善良与幽默感化儿女、把快乐带给家人的形象,诠释出悲喜交加的人生 。 2017年,出演 黄健中 导演的古装电视剧《 风满楼 》,饰演敖老爷,以偷书、藏书为线索,呈现几代人的悲欢命运 。次年,与 张孝中 、 魏宗万 、 马昌钰 等人合作出演 陈武健 导演的古装电视剧《大明疑案》,饰演尤二 。 小品经历 1983年,受邀参加首届春节联欢晚会,带着三个节目分别是《阿Q的独白》、《弹钢琴》以及与 斯琴高娃 搭档的《逛厂甸》,其中 小品 《阿Q的独白》,开创了小品上 春晚 的先例,抖眼、眯眼、张嘴的动作逗笑观众,演播厅掌声不断 。 1990年,在春晚舞台上与 黄宏 搭档表演小品《难兄难弟》 。 1993年,与 赵玲琪 、 杨新鸣 、 徐小帆 、 鞠波 搭档在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表演 小品 《 张三 其人 》,用 张三 这一小人物的糗事反映底层人物的生活百态 。 1998年,在春晚舞台上与杜宁琳、赵玲琪、 蒋小涵 搭档表演小品《我在马路边》,塑造了本性善良但优柔寡断、胆小怕事的小人物形象,带有 上海 滑稽剧的 影子 。次年,与 张凯丽 、 李丁 、王景爱搭档在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表演 小品 《爱父如爱子》,塑造了一位父亲的形象,通过幽默化的方式传达 关爱老人 的社会价值,该小品获观众最喜爱的节目奖 。 2004年,搭档 洪剑涛 、小叮当在 春晚 舞台表演 小品 《讲故事》,小品主要讲述了年纪大犯糊涂的爷爷给儿子和孙子讲粮票的故事,该小品语言简短朴实,弘扬孝顺的传统美德 。 2007年,在春晚舞台上与 林永健 、 刘小梅 、 刘桂娟 搭档表演 小品 《 假话真情 》,反映年轻人忙于工作而忽视空巢老人的社会现象 。 除了在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的小品外,还搭档不同喜剧演员表演了《 生财有道 》《残疾》《老爸学电脑》《老师》《量体裁衣》《 糊涂的爱 》等小品,大多具有教育性和情节性,其中《老师》传达出踏实做人的道理,《糊涂的爱》传达出夫妻之间只有互相尊重、信任才能相濡以沫 。 执导经历 1988年,自编自导自演反映 台湾 海峡两岸人民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悲喜剧《 阿谭内传 》,拍摄灵感来自于台湾同胞绕路返回大陆与亲人团聚的真实故事,运用写实主义的拍摄手法,要求演员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讲究逼真自然的演技,把握分寸 。 2005年,执导 滑稽戏 《 太太万岁 》,该剧讲述的是旧 上海 的一段言情故事,改编自 张爱玲 同名作品,由 钱程 、 何赛飞 主演,严顺开根据饰演“太太”的演员何赛飞的表演特点和特长进行二次创作,选用19世纪30年代的音乐,全面体现旧上海的都市风情 。该 滑稽戏 突破原有 滑稽戏 套路,更强调悲剧性的一面,强调戏剧的警示意义 。 2007年,自导自演 滑稽戏 《 独养女儿 》,改编自张爱玲小说《琉璃瓦》,以上世纪三十年代旧上海为背景,讲述了某印刷厂广告部副主任姚先生为家中千金精心筹划婚事的过程中闹出的诸如攀高枝、拆鸳鸯、结豪门等笑话,该 滑稽戏 有钱程、 秦雷 等艺坛名角加盟,喜剧色彩浓厚,笑料迭出 。并且在上海、 广州 等多地演出,深受观众喜爱 。 话剧经历 1964年,饰演 上海 人民艺术剧院 新创剧目《一千零一天》的主演王根根,该剧目讲述了上海某邮局一个先进投递班在老班长王永春带领下,创造了一千天无差错的记录。青年投递员王根根不安心工作,在一千零一天时发生了投递事故。其中严顺开饰演的王根根与滑稽艺术家 袁一灵 饰演的王永春有很多对手戏,二人配合默契、擦出喜剧火花,产生了符合人物性格的笑料。演出结束后,严顺开给滑稽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1976年,“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滑稽剧团”改名为“上海曲艺剧团” 。重建之后,严顺开参演了两部 滑稽戏 ,其一是《出色的答案》,还去北京参加了新中国成立三十周年的献礼演出;其二是《性命攸关》,在戏剧第五幕“一个人的追悼会”的演技被奉为楷模,影响很广,凭借此作品而成名 。 歌舞经历 1992年春节联欢晚会,与 孙启新 、 梁谷音 、陈述等人搭档表演歌舞作品《今夜星辰》 。 个人生活 2009年,在大连拍完电视剧《 我的丑爹 》后回到上海,突发脑中风住院,卧病在床八年之久 。 2016年,80岁大寿在医院度过 。 2017年10月16日逝世,享年80岁 。 2018年11月30日,落葬上海福寿园百合园,以舞台帷幕为背景的纪念碑体镶嵌了浮雕肖像,石箱左侧立着“金拐杖奖”模型,代表在电影事业上的最高成就 。 主要作品 参演电影 海报 上映时间 作品名 导演 主演 饰演角色 1981年 阿Q正传 岑范 严顺开、王苏娅、李纬 阿Q 1983年 鼓乡春晓 葛鑫、庄红胜 刘法鲁、金康民 朱瘸子 特色名菜 李尚奎 严顺开、吴双艺 新郎 1984年 阿混新传 王为一 严顺开、叶苞蓓 杜小西 1986年 女局长的男朋友 桑弧 郭凯敏、陈燕华 崔海龙 1988年 阿谭内传 严顺开、贾梅樱、张晓敏 剧情片 1996年 夫妻唱和 张刚 严顺开、牛?、陆燕芳 穆阿满 2000年 好女不愁嫁 张仲伟 王馥荔、严顺开 2005年 银饰 黄健中 谷洋、严顺开、梦瑶 老银匠 2006年 我是警察 郭瀛红 严顺开、林京来 参演电视剧 海报 上映时间 作品名 导演 主演 饰演角色 1997年 王先生和小陈 严顺开、林栋甫 新72家房客 英达 严顺开、英壮、吴媚媚 水根 官场现形记 侯克明 赵屹鸥、余娅 简朴巡抚 2002年 我的淘气天使 欧凡 童彤、李小璐、常鲁峰 程东明 红楼丫头 黄健中、郭靖宇 李依晓、黄渤 贾赦 2003年 小皮匠登基 井泉 刘昌伟、严顺开、茹萍 老皮匠 2005年 大宋提刑官 阚卫平 罗海琼、谢兰 冯御史 王保长后传 张刚、张坚 沈伐、刘德一 专员 2008年 王保长歪传 张刚、张坚 沈伐、王跃进 专员 2010年 我的丑爹 单联全 严顺开、姜宏恩、翁虹 汪木根 2011年 江湖俏佳人 邵芳、郭靖宇 钟丽缇、梁冠华 朱王爷 2017年 风满楼 黄健中 张敏、严顺开 敖老爷 2018年 大明疑案 陈武健 张孝中、魏宗万 尤二 小品作品 春节联欢晚会作品 播出时间 名称 搭档 节目名称 1983年 阿Q的独白 单人小品 1983年春节联欢晚会 弹钢琴 单人小品 逛厂甸 斯琴高娃 1990年 难兄难弟 黄宏 1990年春节联欢晚会 1993年 张三其人 赵玲琪、杨新鸣、徐小帆、鞠波 1993年春节联欢晚会 1998年 我在马路边 杜宁琳、赵玲琪、蒋小涵 1998年春节联欢晚会 1999年 爱父如爱子 张凯丽、李丁、王景 1999年春节联欢晚会 2004年 讲故事 洪剑涛、小叮当 2004年春节联欢晚会 2007年 假话真情 林永健、刘小梅、刘桂娟 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 其他作品 名称 搭档 作品类型 老师 单人小品 生财有道 刘亚津 小品 残疾 周嘉陵、郭海彬 小品 老爸学电脑 刘淑萍、刘敏 小品 量体裁衣 句号、王乙竹 小品 糊涂的爱 高亚麟、屠化 小品 执导作品 播出时间 名称 主演 类型 1988年 阿谭内传 严顺开、贾梅樱、张晓敏 剧情片 2005年 太太万岁 钱程、何赛飞 滑稽戏 2007年 独养女儿 钱程 滑稽戏 话剧作品 播出时间 名称 导演 饰演角色 1963年 霓虹灯下的哨兵 黄佐临 非非 1964年 一千零一天 王根根 2007年 《乌鸦与麻雀》 侯伯义 歌舞作品 播出时间 名称 搭档 节目名称 1992年 今夜星辰 孙启新、梁谷音、陈述等 1992年春节联欢晚会 获奖记录 时间 奖项 获奖作品 获奖情况 1982年 第二届韦维国际喜剧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金手杖奖 阿Q正传 获奖 1983年 第六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 阿Q正传 获奖 社会活动 1986年,白手起家成立“顺开喜剧社”,组织了“欢欢乐乐晚会”,并亲自带团队赴福建参加1987年元旦公演 。 2003年,担任政协上海市第十届文学艺术界委员会委员 。 人物评价 “严顺开是一位非常优秀的 滑稽戏 演员。他对滑稽艺术雅俗共赏、为南方 滑稽戏 走向全国做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立下过汗马功劳。他把在中戏学到的话剧学院派表演,和 滑稽戏 民族戏曲的特点结合起来,把写实和写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喜剧表演风格。”(上海市曲协主席、滑稽名家王汝刚评) “严顺开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喜剧表演艺术家。他在舞台和屏幕上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至今令人难忘。特别是‘阿Q’、‘张三’等系列小人物,入木三分,在喜剧表演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上海剧协秘书长沈伟民评) “严顺开的表演’贯通南北,海纳百川‘,其实本身就是有一种上海文化精神的体现。”( 上海市文广局 艺术总监 吴孝明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