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6日, 北京 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盲人歌手杨海涛开幕式上的演唱。 人物经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最想看到的是--爸爸,妈妈,和你们……” 站在“ 鸟巢 ”的中央,他的喉咙里流出天籁般的《天域》,迷醉了所有观众。“歌声里,白云在蓝天上飘过。歌声里,鲜花在草丛中开放。”--那是他梦里的画面,他的生命里总是有梦。他叫杨海涛。 用双手点亮生活 杨海涛和弟弟杨海军从来就没有看见过眼前这个斑斓的世界,先天 失明 让这对兄弟从小就生活在黑暗中,但即便看不到,他们也能感觉到家庭生活的困顿。 那个时候,邻居家的收音机是海涛快乐的源泉,因为那东西会发出很美妙的旋律,听到这种叫做音乐的东西,海涛仿佛能感觉到什么是颜色。 在银川盲校上学的时候,海涛的声音已经让老师和同学惊为天人,闲下来的时候他很乐意给大家唱歌。“下午唱歌,还能给大家提神呢!”可是当他16岁从盲校毕业的时候,他却选择了去 兰州 学中医按摩--为了生计。 看不到爸爸妈妈,但是海涛兄弟俩用心感受到他们的辛苦,多年的劳累还让他们的妈妈得了 肩周炎 ,疼的时候胳膊都抬不起来。“心有灵犀”的两兄弟决心要学门手艺养活自己,好让爸爸妈妈少操心、多放心。 18岁,刚刚成年的海涛已经辗转 西安 、 广东 等地打工,即便是在获得四年一度的全国汇演 一等奖 之后,他仍然回到广东,坚持当盲人按摩师。在他看来,音乐带来欢乐,歌唱带来荣誉,但生活还是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建造。亲手给妈妈治好肩周炎更让他觉得,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用歌声唱响世界 上天夺走了海涛的光明,但赐予了他天籁般的嗓音和歌唱的天赋。11岁时,小海涛就在全国残疾人艺术比赛中获奖。1999年,他在兰州学按摩的时候,一曲《 懂你 》倾倒了当地的残联领导,特地为他请来当地艺术团的老师辅导。2001年,他被调到 甘肃省 残联。他的生活开始变得不同了。 2001年11月,他第一次来 北京 演出。同年12月,他第一次走出国门,去 马来西亚 演出,才19岁的海涛已经让爸爸妈妈和亲朋好友都为他自豪。回国之后,他就正式加入了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 。至今,他把歌声留在了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涛的歌喉让世界各地的观众为之倾倒,而更让他们叹服的是海涛的--用当地语言演唱当地名曲。 “他是上帝赐予我们的礼物!”当海涛在 瑞士 唱罢当地名曲《阿尔卑斯山的玫瑰》时,特地赶来现场亲自伴奏的曲作者如此惊叹。 在瑞士,《阿尔卑斯山的玫瑰》的曲作者握着海涛的手说:“你优美的歌喉与纯正的瑞士 德语 发音令我吃惊!”在韩国,听他唱完 韩语 歌《朋友》之后,观众惊讶地问:“他是 朝鲜族 吧?”在澳大利亚,听完他演唱的音乐家惊叹:“他唱的是澳洲土著 英语 !”在 墨西哥 ,他把一首当地人都很难演唱的 西班牙语 民歌 唱得字正腔圆、饱含深情。墨西哥副议长赞他“是一个奇迹”! 虽然作为盲人,海涛的听觉比别人敏锐很多,但是要学会这些完全不同的方言,对只上了小学的海涛来说,还是很艰巨的。第一次要唱英文歌《My Dream》(《我的梦》)的时候,海涛真的心里没底。他一遍又一遍反复听碟,还跟中残联的老师学发音,终于唱出了纯正的《My Dream》。慢慢地,海涛找到了自己学外语歌的诀窍--“白天不动,晚上学”。“夜深人静的时候,戴上耳机,每个字的发音听得更清楚了,学得很快,也不会打扰别人。” 在艺术团里,从歌唱中,海涛找到了另一个自己。“唱歌让我更有信心,站在舞台上,我更快乐、更自信,这已经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今夜的舞台中央,他放声歌唱:“歌声里,我看见了美丽的姑娘。歌声里,我走进广阔的天域。歌声里,我走进幸福的天堂。” 2021年8月2日,杨海涛发行专辑《潮汕人在珠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