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霜

白玉霜
  • 姓名:白玉霜
  • 性别:暂无
  • 别名:暂无
  • 国籍:暂无
  • 语言:暂无
  • 出生地:暂无
  • 生日:暂无
  • 星座:暂无
  • 身高:暂无
  • 体重:暂无

演员标签:

白玉霜功架细腻,擅长唱功,勇于革新,被誉为评剧皇后。她创立了白派唱腔,优美抒情、低回婉转,成为中国评剧最重要的艺术流派之一。她还将南胡加入伴奏乐器,对评剧艺术产生了积极影响。养女 李再雯 继承了白玉霜的艺术风格并有所发展。 1942年8月10日,白玉霜因病去世,年仅35岁。她的代表作品包括《秦香莲》《 秦雪梅吊孝 》和《桃花庵》等。 人物经历 白玉霜, 河北滦县 人,是莲花落艺人李景春的女儿,出生于1907年。 白玉霜自幼随父亲唱戏走江湖,11岁学京韵大鼓,14岁改学评剧,在青岛、 大连 一带演出。后拜师孙凤鸣学习评剧,成为孙家戏班的主角。师父给取的名字叫桂珍,所以早年戏报用的是李桂珍的名字,成名后才改为白玉霜。白玉霜唱红后,她母亲就拉班成立了玉顺评剧团,挑大轴的自然是白玉霜。 1928年白玉霜利用旧有剧团组建成华北戏社,活动于京、津一带达数年之久。白玉霜戏唱红了,人出名了,麻烦也接踵而至。 1934年 北平 市长 袁良 请白玉霜吃饭,白玉霜则婉言谢绝了,市长觉得没面子,便借口白玉霜的戏内容不健康,有伤风化,而把她驱逐出境。白玉霜便来到 上海 ,这一时期她的艺术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1934年在上海与 钰灵芝 、 爱莲君 合演《 花为媒 》《空谷兰》《 桃花庵 》《马震华哀史》《珍珠衫》,与京剧演员 赵如泉 合演京评两腔的《潘金莲》及电影《海棠红》等剧,受到上海文化界重视。 1936年主演的电影《 海棠红 》轰动了大江南北,不仅提高了其知名度,也扩大了评剧的影响力。 1937年后长期在 北平 演出,使年轻的评剧日臻成熟。 人物评价 白玉霜是评剧史上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女演员。她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她的嗓音比较低,鼻音共鸣好,中低音宽厚圆润,音色纯正。白玉霜为了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大胆革新,创造了低弦低唱的演唱方法。她并不以高音高嗓去迎合观众,而是通过表演来打动观众,白玉霜的表演火辣、细腻、真切、传神。她为了细腻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利用她宽厚甜润的好嗓子,把过去口语化的唱腔,发展成为歌唱性、抒情性的音乐,加强了唱腔旋律,形成了宽厚洪亮,低回婉转,韵味醇厚,传神真挚的白派艺术。她的唱腔平稳中蕴含着激情和力量,给人一种深沉悲怆的感受。在伴奏器乐中加进 二胡 ,在化妆、服装上也有许多创新。 艺术特色 白玉霜嗓音比较低,鼻音共鸣好,中低音宽厚圆润,音色纯正,且唱腔低回婉转,富于抒情性,形成评剧“白派”表演艺术。 艺术传承 白玉霜的养女 小白玉霜 ( 李再雯 )继承并发展了白玉霜的表演艺术风格。由于“四人帮”的迫害,小白玉霜含冤死去,时年45岁。 个人作品 《 秦香莲 》 《 秦雪梅吊孝 》 《 桃花庵 》 《空谷兰》 《珍珠衫》 《李香莲卖画》 《花魁从良》 《 马寡妇开店 》 《 双蝴蝶 》 《 玉堂春 》 《潇湘夜雨》 《老妈开磅》 《 豆汁记 》 《赵芸娘》 《花为媒》 《马震华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