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经历 12岁拜河南坠子第二代传人刘魁为师学艺,后又师承程珂,系河南坠子第三代传人。1954年进入 河南省 曲艺团,1984年退休后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并致力于河南坠子的教育工作。其嗓音宽厚遒劲,唱腔高亢豪放,表演粗犷豪放,是说英雄唱豪杰的演唱大家。代表作品有:《 李逵夺鱼 》《 杨家将 》等。 简介 1934年形成了老坟岗下崖市场,先后出现了5个说书棚,在这儿卖唱的艺人有20多个,比较有名的有刘明枝、刘桂枝、刘宗琴、 李元春 、于忠霞、汪国宝、王连堂、马素芳、范明显和赵发林。刘明枝、刘桂枝、刘宗琴三人中,刘明枝细腻,刘桂枝 妩 媚,刘宗琴豪放,她们常搭伙同棚献艺,被人称为“郑州三刘”。 概况 现在的 老坟岗 已面目全非,在白老太太的指点下记者走到一条小巷子尽头,发现了废弃的曲艺厅和一处老茶馆,已成危房,应该是上世纪50年代的建筑,曾延续了老坟岗辉煌的曲艺史。 刘宗琴已经78岁,得过两次脑血栓,轻易不出门了。记者眼中的刘宗琴面色苍白,行动迟缓。她自言记忆力衰退,很多事都想不起来了。昔日风采不再,舞台上粗犷豪放的表演,宽厚遒劲的嗓音都成了怅然的往事。 刘宗琴是登封 大冶镇 人。因家庭贫困,8岁时给人当了童养媳。12岁拜河南坠子艺人刘魁为师,学会了几部大书。14岁独闯江湖,在 西安 、 宝鸡站 棚演唱,崭露头角。西安的刘喜禄,又教会她《 响马传 》、《西凉国找父》等长篇书目,1946年她重返 河南 。 刘宗琴的书迷遍布城乡。有一次在 密县 (今 新密市 )一村庄演出,邻村十几里外的农民手举火把陆续拥向书场。拥挤中一姓丁的老人不慎失足跌进山沟腿骨摔折,村民忙找来门板要送他去医院,老人说:“不去医院,我要听刘宗琴说书。”众人只得把他抬进书场。耳听 坠琴 高奏,简板连击,刘宗琴粗犷豪放的演唱,丁老汉早忘了疼痛,直到书尽散场,他才去了医院。 “七分说,三分唱”,刘宗琴的说表功力精深,叙述故事时已达到“说忠臣负屈冤,铁心肠也须泪下……言两阵对垒,使雄夫壮志”的境界。一部《 杨家将 》,她说了40年,也改了40年。《砸御匾》是其中的精品段子,其中谢金吾夸官路经杨府,砸了杨家的匾,被 杨排风 痛打一顿,谢要去告状,中间一段十二句的唱十六句词,刘宗琴用“中路坠子”、“乔派坠子”、“河洛大鼓”三种不同风格的唱腔巧妙融会,把谢恼、羞、烦、躁、刁、恶、毒的复杂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的多部大书录制成盒带后十分畅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