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映霞

小映霞
  • 姓名:小映霞
  • 性别:暂无
  • 别名:暂无
  • 国籍:暂无
  • 语言:暂无
  • 出生地:暂无
  • 生日:暂无
  • 星座:暂无
  • 身高:暂无
  • 体重:暂无

演员标签:

小映霞先生2017年5月13日晚九时在 天津 去世,享年九十岁。 人物经历 小映霞是南市群英戏院老板郝祥金的养女,郝是个 大鼓 迷,对小映霞视若亲女,请来名弦师王文川( 刘宝全 的和 北京 名师胡宝均,教她学唱京韵大鼓。经过一段时间,刘宝全的23段“京韵”,她学会了一多半。 小映霞去茶园演出,往返乘坐一辆崭新的包月车,上下四盏电石灯在夜间闪烁跳跃,所经之处,路人无不侧足而立,啧啧赞叹。这在女艺人中是绝无仅有的。小映霞像貌端庄,衣履光鲜,装束大方而新颖,三天两日更换新样,更为引人注目。其养父对她看管十分严格,命包月车夫监视她的行动,除客人请吃饭,逛市场、收礼物一概不准。 她嗓音不高而柔和甜润,横竖音刚柔相济,板槽磁实,吐字准确,不偷气不吃字,唱来使人悦耳,无可挑剔。为追求更高的艺术水平,40年代初期,她还曾广为学习少白派京韵大鼓曲目,如《 罗成叫关 》、《 击鼓骂曹 》、《汜水关》等。功夫不负有心人,至40年代中期,她已经成为了在天津曲坛一颗闪耀的新星。 解放后,她参加了 天津市 曲艺工作团,艺术才华得以充分施展。20世纪50年代初,由她担纲主演的曲艺剧《新事新办》轰动津门。1956年曾参加了赴朝慰问演出团。50年代中后期调往 甘肃省 广播曲艺团,其间曾于1958年代表 甘肃省曲艺团 参加第一届全国曲艺汇演,演唱了京韵大鼓《神仙改行》,之后不久又调回,直至退休。 她的演唱不论是表现金戈铁马的战争场景,还是描绘男欢女爱的爱情故事,都能把众多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她的嗓音宽亮,吐字、归韵功力丰厚。她在唱段中设计的形体动作既简洁准确,又潇洒大方。在舞台上,她真正做到了不乱看、不乱动,动必有戏,她将身段的衔接与演唱相配合,形成了一种带有节奏的协调的身段表演模式,这是她的对京韵大鼓艺术发展的独特贡献。 幼年刻苦学习,她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她的代表作常演不衰,如《 李逵夺鱼 》(又名《 闹江州 》)、《 坐楼杀惜 》(又名《 乌龙院 》)、《草船借箭》等;除了刘派京韵大鼓,她兼习了很多白派和少白派的曲目,如:《绿衣女》、《 罗成叫关 》、《 击鼓骂曹 》、《汜水关》、《 孟姜女 》等,解放后上演的新编历史题材的《完璧归赵》、《寇准罢宴》等都极具特色。 她曾分别于1962年、1980年参加第一、二届津门曲荟,分别演唱过夏之冰创作的京韵大鼓新编曲目《 甘露寺 》和《李离伏法》。 1984年, 天津市 文化局组织曲艺界老艺人演出有代表性的传统节目并录像,小映霞受邀演唱了《乌龙院》,这段录像在20多年后流传到了网络,成为了其“节奏化”身段表演模式的生动教材。 2010年5月29日,纪念 刘宝全 诞辰140周年京韵大鼓专场在天津中国大戏院隆重举行,阔别舞台26余年之久、时年已83岁的小映霞登台献艺,表演了京韵大鼓《 李逵夺鱼 》的精彩片段(返场《草船借箭》),距离话筒半米有余,声音依然字字入耳如珠玑一般,观众无不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