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

李秀成
  • 姓名:李秀成
  • 性别:暂无
  • 别名:暂无
  • 国籍:暂无
  • 语言:暂无
  • 出生地:暂无
  • 生日:暂无
  • 星座:暂无
  • 身高:暂无
  • 体重:暂无

演员标签:

约 道光 二十八年(1848年),李秀成加入 拜上帝会 。 咸丰 元年(1851年), 太平军 进军 永安 (今广西壮族自治区 蒙山县 )路过 藤县 时参军。太平天国建都 天京 (今 江苏省 南京市 )后,历任军帅、监军、指挥、检点、地官副丞相。咸丰六年(1856年),随 秦日纲 解 镇江 之围,参加破 江南大营 之战。天京内讧后,任地官正丞相、合天侯。七年(1857年)封副掌帅、合天义,与 陈玉成 等共主军事。八年(1858年)任后军主将,参加再破江北大营与安徽三河之役。九年晋封忠王。次年再破 江南大营 ,解天京之围,乘胜攻取 苏州 等地,并三次直逼 上海 。 同治 元年(1862年), 湘军 进逼天京,奉命率军回援,与湘军会战四十余日。次年向 洪秀全 建议,“让城别走”,遭拒绝,留城固守。天京陷落后,护天王突围被俘,写供词(即《李秀成自述》)数万言,有投降意。后被 曾国藩 杀害。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救援 镇江 、 三河大捷 、两破清军 江南 、江北大营、解天京之围,多次力挽太平天国的不利局面; 但由于缺乏外交经验,没有认清外国侵略者的本质导致两攻 上海 失败。 他在政治上提出定制立法、申严法令、肃正朝纲、宽刑慎狱的改革建议; 在地方建设中采取举荐乡官、赈济饥民、镇压地主武装团练,大力扶助农业、发展工商业的一系列措施。 近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 梁启超 评价李秀成:李秀成忠于本族,被封忠王,是当之无愧的。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秀成原名以文,生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 广西梧州 府藤县宁凤乡五十七都长恭里新旺村人。父亲李世高,母亲陆氏。出身贫苦农民家庭,依靠种地耕山、帮工度日。幼时,曾随舅父读书,念了三年私塾,因家贫辍学。 道光 二十八年(1848年)左右, 冯云山 组织的拜上帝教传播到 藤县 ,因其众人平等、劝人修善,拜上帝者无灾无难的教义很容易被生活贫苦的李秀成一家接受,于是其全家便加入了拜上帝会。 咸丰 元年(1851年), 金田起义 爆发; 太平军 自 平南 分水陆两路进兵永安,路陆军路过藤县时,李秀成同家人一起参加了太平军,成为一名普通“圣兵”。 崭露头角 加入太平军后,李秀成学习勤奋、训练刻苦,上司们都很喜爱他。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占 南京 时李秀成经 东王 杨秀清 保举为后四军帅;同年9月,又升任后四军监军,把守凤仪门外高桥;11月又随 翼王石达开 到 安庆 安抚平民。之后,因功历任殿右二十指挥、殿右二十一检点等职;至 咸丰 六年(1856年),升任地官副丞相,短短四五年时间,李秀成便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一名 太平军 将领。 首破江北、江南大营 咸丰六年(1856年)初,李秀成奉调东下,与 燕王 秦日纲 共同援救 镇江 。太平天国军与清军接战一个多月,相持不下。李秀成移营于汤水山边,看见镇江守军出城,便乘夜袭击清军后方,断其后路。秦日纲率军乘机大败清军,连破清军营盘十六座,直抵镇江。为了解决大军的粮食问题,4月,李秀成又随秦日纲渡江北攻 扬州 取粮;大败清军江北大营钦差大臣托明阿军,踏破清军大营一百二十余座。5月,李秀成乘扬州空虚占领扬州;6月1日,攻占高资清营,毙杀帮办清军 江南大营 军务的 吉尔杭阿 。13日,李秀成返回 天京 (今 南京 ),参与了 翼王石达开 领导的大破孝陵卫清军江南大营之战。随后,追击向荣军,27日占领 句容 ,7月3日至 丹阳 ,与 向荣 相持一个多月,逼其自杀于城中。9月,因与清军相持不下,李秀成率军西返。 天京内讧 在李秀成回军之际,“ 天京事变 ”爆发。翼王石达开回京辅政,采取防守为主、进攻为辅的方针。李秀成因能征善战被派往 淮南 发动局部反攻,以阻挡清军东下。 咸丰 七年(1857年)1月,李秀成联合 陈玉成 攻占无为、巢县,直逼 桐城 。2月,太平天国军大败清军提督 秦定三 ,连克桐城、 舒城 、 六安州 。其后,在来投的 捻军 协助下,李秀成继续北进,占领 霍邱县 ;陈玉成也同时在湖北阻扼了清军东犯,稳住了 太平军 在淮南的根据地。李秀成因功擢升为地官正丞相,晋封合天侯。 咸丰七年五月(1857年6月)因受到安王 洪仁发 、 福王 洪仁达 的排挤, 石达开 率领数万精锐从天京出走,脱离太平天国。 洪秀全 为了稳定局面,任命 陈玉成 和李秀成为正副掌率共理朝政。开始,李秀成冒死直谏,要洪秀全撤换 洪仁发 、 洪仁达 ,导致被罢官;后在李秀成和众大臣的力谏之下,洪秀全将洪仁发、洪仁达降级削权,并让李秀成留守天京,负责 长江 以南的防务。 再破江北大营 石达开出走后, 江南大营 和江北大营的清军先后攻陷了 溧水 、 句容 、 瓜州 、 镇江 、 浦口 等地;到 咸丰 八年(1858年)4月,清军攻占 雨花台 ,直逼天京。李秀成孤军作战,连战受挫;于是8月便邀约 陈玉成 等各路将领至 安徽枞阳 共商救援天京。之后,按既定部署,陈玉成、 李世贤 、 吴如孝 等攻占庐州;而后吴如孝一部留在庐州东北一带活动牵制清军。9月17日,陈玉成率主力到达 乌衣镇 ,与李秀成会和,准备共同进攻浦口的清军江北大营。此时, 德兴阿 统帅的江北大营清军有一万五千余人。26日, 太平军 与清军在乌衣镇遭遇,太平军歼敌四千余人;次日,又击败由 江南 来援的清军总兵 冯子材 部五千余人。之后, 陈玉成 攻击德兴阿前军,李秀成攻打后军,前后夹击,歼灭清军一万余人,斩副都统 乌尔恭额 、 台斐音 保和总兵安勇、副将陈升等,顺利攻占浦口。至此,李秀成再破江北大营,后再也未能恢复。10月上旬,李秀成接连攻克 仪征 、 扬州 ,下旬又攻占 六合 ;恢复了天京与江北的联系,缓和了天京的紧张局势。 解安庆之围 江北大营之围被解的同时, 湘军 李续宾 和 江宁将军 都兴阿 乘机进犯 安徽 。都兴阿进逼安庆,李续宾攻打庐州。李秀成、 陈玉成 火速带兵来援。11月15日,李续宾想乘 太平军 立足未稳派兵偷袭陈玉成军。陈玉成将计就计,大败偷袭之敌,李续宾带兵来援又遭李秀成率兵夹击;李续宾逃回大营后被太平军四面包围,最后自缢而死。李秀成、陈玉成乘胜收复 舒城 、 桐城 、 潜山 、太湖,从后包抄进攻 安庆 的清军。清军腹背受敌,从安庆撤兵,安庆之围得解。李秀成解安庆之围,保住了 安徽 根据地,保证了 天京 的安全,保障了物资供应。 被封忠王 安庆之围被解之后,随着 滁州 守将 李昭寿 、 江浦 守将 薛之元 两名重要将领降清, 太平军 形势急转直下。由于两名将领都是李秀成的部将, 洪秀全 便对李秀成有所猜忌,不让李秀成部过江。但李秀成坚持与清军激战,经过时间的考验,并无半点投降清军迹象。为了表彰李秀成的忠心,洪秀全晋封李秀成为忠王,并亲自用红缎书写“万古忠义”四个大字送给李秀成。李秀成成为 天京事变 后继 洪仁? 、陈玉成第三个被封王的太平军将领。 再破江南大营 咸丰十年(1860年)初,江南大营清军同时封锁天京东、南、西三个方向及江面,加紧围困天京。为解救天京,李秀成依照洪仁?拔?壕日浴敝?撸?示?诔月19日攻占杭州。清廷急令江南大营调兵救援。李秀成迅速撤出杭州,回军救援天京。太平军集结了十余万大军,兵分五路,在李秀成的指挥下对江南大营发起总攻。天京城内守军同时出击,内外夹攻,一举将围困天京七八年之久的江南大营摧毁。 一攻上海 太平军再破江南大营后,洪秀全采纳了洪仁?⒗钚愠山??铡⒊!⑸虾5囊饧??衫钚愠陕手髁Χ?鳌O谭崾?耆?露??迦眨ū860年5月15日),李秀成从天京出发,几天内连克丹阳、常州、无锡,四月十三日(6月2日)攻克苏州。接下来的一个月中,李秀成又连克 嘉兴 、 昆山 、 太仓州 、 嘉定 、 青浦 、松江等地,大军直逼上海。此时,李秀成却停止进攻,与英、法领事谈判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但英法却以维护商业为名,宣布保卫上海,因此贻误战机。清朝官员 吴煦 和巨贾杨坊等一批买办官僚也积极向英法求救,并雇佣美国流氓华尔出面组织“洋枪队”公然与太平军为敌。7月16日, 洋枪队 在七千名清军的配合下,攻陷了松江;又于8月2日进犯青浦。李秀成得到外国侵略者支持的幻想破灭后亲率太平军自苏州来援,大败洋枪队,毙伤其三分之一,于8月12日夺回松江。18日,李秀成率军进攻上海,所部英勇攻城,在扫清城外清军之后,曾一度突进城区,与敌军激战三天。最终因英国战舰向太平军营地开炮,加上遇到暴风雨,且内应又被清军破获,太平军第一次进攻上海便以失败告终。 二攻上海 同治元年(1862年),李秀成攻克杭州,于是便对上海发起第二次进攻。李秀成兵分五路向上海进军,1月20日,各路大军分别占领了上海外围的青浦、 奉贤 、南汇、川沙、宝山、吴松等地,基本上完成了对上海的包围。外国侵略者对李秀成的警告置之不理,由上海义勇军司令韦勃和上海士绅代表潘曾玮等组织中外会防局,负责上海的防守和军饷,并出动外国驻沪的全部陆军参与防守上海。2月下旬,英、法驻华海军司令贺布、卜罗德亲率军队与华尔率领的洋枪队进攻浦东高桥镇和浦南肖塘镇,太平军不敌撤退。3月中旬,贺布等又进攻上海西南的 泗泾镇 ,毁坏太平军粮船三百艘。4月初,外国侵略军又从天津调来大批炮队、船只,进攻沪西七宝、王家寺等地的太平军,太平军败走。中旬,侵略军又袭击上海东南的同浦,太平军又战败撤军。之后,曾国藩又派遣 李鸿章 率领六千五百名淮军支援上海,江苏巡抚薛焕也派知府李庆琛率兵五千来援。在外国侵略军和清军的联合打击下,太平军一度连战连败。 5月14日,李秀成亲率精锐万余人赶到太仓前线,次日,发起反攻。17日,大败敌军,击毙李庆琛、卜罗德;26日重新占领嘉定。之后,太平军与洋枪队和英军激战于青浦;至6月9日攻克青浦,俘虏洋枪队副统领法尔斯德,华尔逃回松江。太平军再次进抵 上海郊区 的 徐家汇 、虹桥、法华镇等地。但李秀成进攻上海时由于战略战术比较陈旧,仍采取坚固围城的方法来围困上海,而外国侵略军以炮火射击太平军营盘,使近围作战失去战力。李秀成终因敌强我弱,未能攻下上海。 天京陷落 在李秀成第二次进攻上海失败后,太平天国的军事形势急剧恶化。先是天京在同治元年闰八月(1862年10月)被曾国藩围困,后李秀成又于次年回援天京时碰到江水猛涨和清军截击的双重打击,十万余太平军成功渡江到达天京的只有不到一万五千人。同治三年(1864年),天平天国控制下的宁波、金华、杭州、太仓、昆山、常熟、苏州、常州相继失守,天京危急。此时,李秀成在丹阳,他的弟弟李世贤劝他“另作他谋”,李秀成没有同意,赶回天京。之后向洪秀全建议:放弃天京,去到清军水师不能到达,外国势力不能顾及的齐、豫、秦、晋上游之地。但是洪秀全没有采纳,决定固守天京。不久,天京城内粮食告急,李秀成为了减轻压力,放出城中十万饥民。这从客观上动摇了军民的守城决心。四月二十七日(6月1日),洪秀全病逝,五天后 幼天王 洪福?即位,天京形势进一步恶化。7月19日,天京陷落。 被俘身死 在天京陷落的第二天,李秀成带着幼天王,率领余部一千余人突围成功。大部队在南京清凉山被冲散,李秀成在荒山被俘。在写下《李秀成自述》后,李秀成于同治三年七月初六(1864年8月7日)被曾国藩处死。 人物思想 政治改革 天京事变后,李秀成被任命为副掌率,针对洪秀全的政治失误,他提出了改革建议: 1.定制立法,举贤授能。李秀成建议任用贤能,依法办事,希望洪秀全能继续重用石达开。 2.申严法令,收抚民心。太平天国后期,军纪松懈,发生和很多失民心的事件;所以李秀成建议对败坏军纪的从严惩处,从而挽回失去的民心。 3.肃正朝纲,一秉大公。朝政紊乱、号令不一、赏罚不公、人心涣散,是太平天国后期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所以李秀成主张制 定切实可行的赏罚之法,公平公正切实贯彻;并对各级官员所任的官职官阶,提出相应的要求,如果窃踞高位而不能胜任的话,就应或革或降,以正名分。 4.宽刑慎狱,以待万方。太平天国法制未立,洪秀全又缺乏治国方略,所以刑律非常严酷,产生了极坏影响。李秀成力主宽刑,实为纠正错误的必要措施。 5.谏阻天王一味信天。洪秀全一味信天,不问民间疾苦,不能认清日益严峻的形势。李秀成以耿耿忠心,为了天国大业,力谏劝阻。 外交 李秀成在第一次进攻上海时,由于在外交观念上的落后,贻误战机,导致未能乘势攻下上海。其落后的外交观念主要体现在: 1.缺乏外交经验,不能辨别谈判的外国人是否具有代表外国进行邦交谈判的资格,频繁与不具备谈判资格的外国人会晤,忽视正式外国外交官的态度,造成情报信息来源失实。 2.没有近代外交知识,根本无法从国家主权概念出发界定国与国之间的邦交关系。最终导致外国放弃中立,促成了中外势力联合反对太平天国的险恶局面。 地方建设 李秀成在攻克苏州后,以苏州为中心建立 苏福省 ,管辖苏州、常州、松江、太仓等地。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李秀成推出了几项措施: 1.举荐乡官,建立地方政权。并督民造册,把百姓按太平天国基层组织的办法组织起来。 2.赈济饥民,扶助农业、工商业,尽快恢复生产,开户营业。 3.着力提倡农耕,把粮食和种子给贫苦百姓。下令保护耕牛,并修筑海塘水利,恢复农业生产。 4.镇压地主武装团练。 人物影响 “天京内讧”和石达开的出走,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至咸丰八年(1858年),太平军东西两线失利,天京四周的军事重镇也接连失守。天京形势危急。李秀成临危受命,先破江北大营,使天京与江北交通得到恢复,稳定了天京的局势; 再取得三河大捷,解安庆之围,保住了安徽根据地,保证了天京的安全,保障了物资供应; 后采取“围魏救赵”之计,大破江南大营。 太平军由处处被动转为比较主动,出现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局面。之后,李秀成进军江浙,开拓东南。建立了以苏州为中心的苏福省。得到这个富庶地区,一方面使太平军获得大量人力、财力、物力资源; 另一方面断了清政府一个重要饷源。太平天国出现了一个新局面。李秀成独撑危局,使得太平天国政权在“天京内讧”之后又延续了八年之久。 李秀成不仅在支撑太平天国后期的革命局面作出重大贡献,而且还在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勇敢捍卫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英雄业绩中,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李秀成两攻上海的战斗中,多次挫败外国侵略者,取得了一连串胜仗,把侵略者打得头破血流。而且还得到上海人民的支援,上海人民都积极行动起来,组织武装力量,外攻内合,共同抗击侵略者。 史学家饶任坤认为:李秀成领导下的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武装干涉斗争是取得了很大成绩的,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人物评价 晚晴名臣、湘军首领曾国藩在李秀成被俘后评价李秀成:狡诈多端,(李秀成)阿谀奉承、乞求怜悯,无非是想留自己一条性命。 晚晴名臣 左宗棠 在其奏章中评价李秀成:李秀成供述 广德 的太平军不攻自破,还劝官军不要杀 两广地区 的人,其实是为了包庇同党。 近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梁启超评价李秀成:李秀成忠于本族,被封忠王,是当之无愧的。 史学家 吕思勉 评价李秀成:天国徒恃一后起之秀的李秀成,只身支柱其间,而其余的政治军事,一切都不能和他配合。 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 罗尔纲 认为:李秀成劝曾国藩反清做皇帝是假,试图借此恢复太平天国是真。 人物关系 父亲 李世高 母亲 陆氏 弟弟 李世贤 养子 李士贵 ,本姓周 人物争议 “伪降”“变节”之争 李秀成被俘后,写下了数万字的供词,1949年后,围绕供词,学界展开了李秀成是伪降还是变节的激烈争论。认为李秀成是伪降的有如下的观点: 1.供词伪造说。 史学家年子敏、束世澄认为供词是曾国藩伪造的,并非出自李秀成亲笔,理由是笔记经法医鉴定与《李秀成谕李昭寿书》的笔迹不同。 2.效法 姜维 说。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罗尔纲认为:李秀成劝曾国藩反清做皇帝是假,试图借此恢复太平天国是真。 认为李秀成是真降的有如下观点: 1.妥协投降说。史学家赵矢元认为:李秀成承认太平天国失败,消失了革命信心,要求曾国藩招降他的部众,是应该承认的。 史学家 苑书义 也认为:李秀成对革命前途丧失信心和对封建势力产生幻想,导致其妥协投降。 2.变节说。史学家 苏双碧 认为:从李秀成自述中奉承敌人、贬斥自己的文字就能看出,李秀成被俘后就变节了。 后世纪念 忠王府 苏州市太平天国忠王府,是全国保存至今最完整的一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座落在苏州娄门内东北街204号,现为 苏州博物馆 。196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列为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忠王府现有建筑群共占地10650平方米,建筑面积7752平方米,基本格局还保持着中路、东路、西路三部分。近几年来在配合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先后被江苏省教委命名为“江苏省学校德育基地”、苏州市委和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发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关文物 李秀成宝剑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宝剑为李秀成佩剑,太平天国失败后流失,后由英国著名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柯文楠所得,现藏于 中国国家博物馆 。此剑全长85厘米,剑身长62厘米,鞘长63.5厘米,剑上镌有“李秀成”三字。鞘为楠竹制,上包镀金银鞘箍,剑柄、剑鞘上精雕龙、凤、鹤、鹿、鹊、梅等图案。 注释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的一次公开分裂。东王杨秀清逼天王洪秀全封其万岁,洪秀全派北王韦昌辉诛杀杨秀清及其眷属、党羽,因牵连过多引起众怒,于是洪秀全又杀韦昌辉;后命石达开回天京掌管政务。 捻军是一个活跃在长江以北皖、苏、鲁、豫四省部分地区的反清农民武装势力,与太平天国同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