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经历 由于父亲早逝,家境困苦,贵州茶叶专家张其生的中学是在免费的职工补习夜校和同乡会学校度过的。后来,他考上了安徽农学院茶叶专修科,在没有路费的危难之际,母亲拿出了尘封箱底的五块大洋,那是她的最后陪嫁和全部家当,叫他到外滩银行兑换了6~7元人民币,买了一张上 合肥 的火车票,从此他走上从茶之旅。 1957年安徽农学院毕业后,服从号召,张其生千里迢迢来到边远落后的贵州湄潭,扎根 贵州省 茶叶研究所半个世纪。在生产科研的实践中,他善于总结,勤于积累,勇于创新,五十年如一日,弹指一挥间,从一个初涉人世的异乡学茶之人,成为 贵州高原 资深的茶叶和茶文史专家。 到了贵州茶叶研究所之后,张其生在著名茶叶加工专家王正容指导下从事 红茶 研究。上世纪70年代初,他在贵州羊艾茶场六大队蹲点三年,经过14种机型改革,60多批次试制,成功地研制出羊艾滚切式转子揉茶机及相应制茶工艺,在四川新胜和湖南米江召开的全国 红碎茶 转子机现场测试评选获得较好的推荐样机。他还提出红碎茶控制发酵以提高浓强鲜香的新论点,不仅在大型的羊艾、 湄潭 等茶场得到采用,还被列入安徽农学院《 制茶学 》和 华南农大 《茶叶生物化学》等教材。上世纪70年代末,张其生由 红茶 研究转入科技管理和资料文献研究所,于是,他开始收集整理大量科技、人文史料,为科技史和茶文化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上世纪80年代初,张其生在著名茶史学家邓乃朋指导下,俩人共同主持完成“贵州名茶的历史与现状调查研究”,调研 都匀毛尖 、 贵定云雾 等9个历史名茶。邓先生调省农科院后,由张其生继续完成贞丰坡柳、独山高寨、从江滚郎、黄平回龙等地方历史名茶研究,对发掘和开发贵州民族地区特色茶做出积极贡献。1983年他完成了《 贵州 茶史初考》,是继邓乃朋研究员《贵州产茶史》后的又一篇贵州茶史力作;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又完成了《贵州农业志》和《贵州科技志》中有关茶叶部分的15万字的编写工作;经过15年不懈努力,他悉心主持完成了《贵州茶叶科技史研究》,1996年已九旬著名茶学家 陈椽 教授亲自逐句审阅了20万字的研究报告,评价为:“很细很全,是前所未见的,是贵州茶人必读的史文。它可为写省茶史的样本。”中茶所 庄雪岚 研究员认为:“在同类史书中处于领先水平,是一本值得推荐的茶史研究专著。”著名茶史学家邓乃朋研究员评说:“本研究不但在本省,即在国内的茶史研究也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 主要成就 上世纪90年代,张其生被聘为《 中国茶典 》编委,编写茶科技、茶俗、茶文化等材料15万字;被《 中国名茶志 》(国家“九五”重点版出物)聘为 贵州 卷主编,编写10余万字的贵州名茶概述及十余个名茶;被聘为《贵州茶叶产业开发与应用》副主编,完成8万字茶科学篇和茶文化篇,率先揭开了神秘多彩的贵州民族民间茶文化的丰厚内涵;被聘为《中华茶叶五千年》贵州特邀撰稿人,提供贵州史科2万字;1996年他主持了对 遵义 地区各县市茶产业的调查,历时三个月完成这项工作,并写成了4万字的“遵义地区绿茶加工技术与产业化调研报告”,编入《遵义地区科技决策咨询调研报告汇编》,为 贵州 最详实的茶产业调研报告;又完成10万字《贵州茶叶科技史料辑录》、11万字《 贵州省 茶叶科学研究所所史》和8万字《贵州名优茶选编》等专著。 退休后,张其生十年如一日潜心发掘整理古朴厚重的民族历史文化,先后在国内茶刊上发表黔茶人文数十篇,为《茶苑》写名人与黔茶;为《中华茶人》写贵州茶人风范及古而不志的贵州民族民间茶饮文化专题;为西部开发报茶周刊写《话说贵州多彩茶文化》专栏,连续报道;2007年为泛珠三角(9+2)茶文化节茶产业高峰论坛写“用厚重历史多彩文化助黔茶跨越式发展”和“神奇的黔茶文化”,均被列入大会论集;为纪念当代茶圣吴觉农诞辰110周年写“大力弘扬吴觉农茶学思想?讴歌默不作声的 贵州 茶人”,被收入大会论文集;2007年10月在贵州省委省政府主持召开的专家座谈会上,提出以科学发展观和贵州民族茶文化十大亮点,推动迟缓贵州茶经济跨越发展的理念,受到省委常务副书记王富玉等领导高度重视并进行专题采访报道。他积极参与省内茶文化节、开采、论坛、咨询、展销、评审、茶区现场指导,茶道茶艺茶文化讲授等茶事活动,孜孜不倦地为黔茶复兴工作。 2004年,张其生获中国茶叶学会“奉献奖”;2005年获“ 贵州省 农业科研杰出贡献奖”;2006年被聘 贵州 省创新茶叶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茶文化专家,香港阳光卫视《茶旅天下》贵州12集茶文化顾问,贵州省茶叶专家组成员,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 民族民间茶文化研究中心( 贵阳 )专家组成员,《贵州茶文化大典》、《中国苗岭?贡茶之乡》和《湄潭茶事》三书主笔;2007年被邀聘为“浙江大学西迁历史文化研究会”成员,荣获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颁发的“觉农勋章”和“老茶人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