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兰(1925年-2010年5月13日),女,河南省民权县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一代宗师,汴京三王之首,宗祥符调,早年主要活动在豫西和陕西,豫剧大王陈素真在80年代初说:豫剧应该有王秀兰这一派。四十年代就名扬剧坛,蜚声陕甘豫地区,和陈素真、常香玉、司凤英、马双枝、史彩云、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姚淑芳、李景萼、桑振君被誉为豫剧十二大名旦。与王素君、王敬先合作近20年,三人并称为“汴京三王”。王秀兰一生淡泊致远、执朴守拙、低调做人、不事张扬、虽怀兰质竹品,却因身居幽谷而使她 一生对豫剧事业所做的贡献及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鲜为人知。
王秀兰的奶师是民国初年开封义成班著名武生,艺名“羊羔”的杨吉祥。杨先生会戏二百余出,拿手戏有《七星庙》、《反五关》、《甘露寺》、《草船借箭》等。杨先生不轻易收徒,见小秀兰嗓子条件好,毅然收她做了弟子。王秀兰从此成为义成班的随班艺徒,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杨吉祥教戏认真,要求严格。每天五更起床带着王秀兰去南城墙一带喊嗓子练功,晚上住戏后教她唱腔念白,给她排戏说戏,从未间断。王秀兰的启蒙戏是杨师傅的拿手《七星庙》,接着又学会了《大登殿》。年纪幼小的王秀兰认定学好戏就能吃饱饭的信念,刻苦练功,加之天子资慧,进步很快,很得师傅喜欢。七十多年后,年逾八旬的王秀兰回忆起当年,只是不住地说“那吃的苦啊……”,已非言语所能表达了。
好事多难,学戏刚满一年,杨师傅暴病而死,王秀兰不得已中止了在义成班的学习生活。随后她又拜师黄其祥(艺名黄大将)学戏一年。出师后,为了混碗饭吃,王秀兰到农村跑高台。一次在杞县唱高台,演出《大登殿》,王秀兰得到了台下看戏的祥符调前辈著名艺人、“杞县三亭”之一的王兰亭先生的赏识。
王兰亭原是富家子弟,颇通文墨,因酷爱戏曲,弃家下海从艺,是祥符调著名男旦,会唱会演,还能编能写,很受艺人爱戴。王老见她嗓音宽厚宏亮,扮戏端庄秀丽,做戏朴实大方,十分喜爱。竟步行九十里到开封找到马家,讲明来意。马家夫妇喜出望外,从此王秀兰拜在王兰亭膝下,后在逃难途中又被收为义女。
王秀兰学艺阶段的开封,名伶云集,其演出让王秀兰深受熏陶。马双枝的《皮袄记》,陈素真的《三上轿》,司凤英的《洛阳桥》,史彩云的《汾河湾》,男旦前辈张芳金(水上漂)的《担水桶》(即阴阳河)和金玉美的《抱琵琶》、《秦香莲》等等,加上师父的严教,义父的倾囊而授,王秀兰奠定了坚实的祥符调根基。
开封沦陷后,王秀兰随义父逃难到了西安。1939年夏,刚满十四岁的她在火车站“国民市场”戏院以一出《反西唐》蜚声于西安城。这期间,王秀兰挂头牌演出了《反西唐》、《三上轿》、《玉虎坠》、《抬花轿》、《汾河湾》等。
为了广泛学习,提高自己的技艺,1940年夏王秀兰毅然放弃了头牌包银的身价,来到西安豫秦戏院,甘愿为常香玉当配角拉二套。二人合作长达四年,辗转于陕西、甘肃、河南等地,亲如姐妹,互相砥砺学习,配合默契。《秦雪梅》中,二人合演前后主角,《桃花庵》里常的窦氏,王的陈妙善,《西厢记》常演红娘,王演莺莺。当时的班里,名伶聚集。常香玉、汤兰香、马双枝、姚淑芳、宋淑云、曹子道、王金玉(筱火鞭)、马天德、赵锡铭等都是豫西调和祥符调的“好好”。两种声腔在舞台上争芳斗艳,让王秀兰领略了众多流派的艺术风采,她兼容并蓄,博采众家之长,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艺术。
在与常香玉的合作中,王秀兰掌握了豫西调深沉委婉的唱法,从常香玉、常香玉的父亲张凤仙那里汲取了营养。唱河南坠子出身的祥符调前辈马双枝平易近人,技艺高超。王秀兰尊她为师娘,每次马演出,王秀兰潜心学习她的行腔、吐字、拖韵、偷字闪板功夫。同样的一段唱,马双枝往往加上几个虚字、衬字,唱来别有风味,既不落俗套,又显得字乖嘴巧。王秀兰大受教益。她说“1956年河南省第一届戏曲会演,我在《王金豆借粮》里演嫂子,在唱腔处理上,把当年从马老师那里学来的东西用上了,效果很好,得到同行们的好评,自己还得到了一等奖。”
这时期王秀兰的主演节目有《凤仪厅》、《三上轿》、《三上关》等。
1945年9月,王秀兰和常香玉在宝鸡分手,回到开封,在快乐戏院(后来的和平剧场)演出。打炮的《西厢记》轰动开封,成为四十年代中州剧坛明星,也开始了创建自己艺术风格的历程。这期间,王秀兰主演了《西厢记》、《玉虎坠》、《二度梅》、《蓝桥会》、《贩马记》、《秦雪梅》、《孟姜女》、《蝴蝶杯》、《抬花轿》等戏,同班主要演员有彭海豹、张子林、郑兰波、张文凡、刘素真等祥符调名家。
1948年10月,开封解放。王秀兰苦尽甘来,开始了新的艺术征程。新中国的成立为她施展才华提供了肥沃土壤。她努力演出,积极排演新戏,拥护新政府,首先响应号召,参加剧团体制改制,由快乐戏院调入工人戏院(后来的相国寺剧场),成立了由市总工会领导的工人剧团,是开封艺员中最早参加新剧团的人员之一。
在工人剧团,王秀兰和前辈艺人张子林、冯焕卿(艺名洋人)、赵清和、杨金玉、高兴旺和后来的姚淑芳、王敬先、张桂花、陈慧秋、陈敏秋、王素君等长期合作,演出了《秦香莲》、《陈胜王》、《九件衣》、《扫穴犁庭》、《正气图》、《洞庭英雄》、《卷席筒》、《小儿黑结婚》、《不能走那条路》、《野火春风斗古城》等剧目,成为工人剧团的台柱子。
1950年王秀兰的《西厢记》就被灌成唱片。1952年代表河南参加中南区第一届戏曲会演,演出《二度梅》、《柜中缘》,得到好评,荣获演员一等奖。子1952年开始,王秀兰和著名刀马旦、花旦王敬先和名小生王素君开始合作,结下深厚友谊,成为开封市豫剧一团(1956年工人剧团改制成立)的艺术中心,三位默契配合,演出的《天河配》、《王金豆借粮》、《陈妙常》大受欢迎。王秀兰被开封人亲切成为“我们的大宝贝”,三王和名丑高兴旺被合称“三王一高”,极受群众喜爱。
这一时期,《王金豆借粮》、《陈妙常》被灌成唱片。1956年三王演出的《王金豆借粮》一举荣获河南省首届戏曲会演剧本、演出、演员四个一等奖,三位主演被誉为“汴京三王”。
王秀兰一生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舞台艺术形象。演得最多、最成功的有两类,一类是婀娜多姿的聪慧少女和端庄典雅的少妇,如红娘、崔莺莺、秦雪梅、刘翠屏、王宝钏、孟姜女、柳迎春等;一类是纯朴善良命运悲苦的下层劳动妇女,如秦香莲、崔金定、赵五娘等。中年以后,又在《对花枪》、《忠良谱》、《三关排宴》、《杨门女将》中成功塑造了姜桂枝、岳母、佘太君等老旦形象。
解放后在现代戏方面,王秀兰也做了很好的尝试,获得成功。她塑造的小芹、李双双、杨香草、金环(《野火春风斗古城》中角色)、《沙家浜》里的沙奶奶、《红灯记》里的李奶奶、《商店风浪》的女经理等都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尤以李奶奶和女经理深受广大观众和专家们的赞许,1964年这两个戏被河南电台录播。
王秀兰对待演出极其严肃认真,一登台就全身心投入角色。演出前她画好壮,穿好戏装,就如痴如呆般静坐一旁默戏,进入角色,不许别人打扰。用她自己的话说“静坐养神,入戏三分”。这样做是为了“变演员的我为角色的我”。
晚年中年后,王秀兰老师身体发福,许多当年的拿手戏只能忍痛割爱。加之王老生性恬淡,历经了种种磨难后,对名利看得更淡。以至于没有留下一部视频资料,录音资料和她那高超的艺术成就和艺术地位也极不相称。
晚年,王老师手术失败,面部留下疤痕,老人再也不能登台了。2000年河南把“三王”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各时期录音精选合成全部《王金豆借粮》,邀请年过古稀的“三王”配像。王敬先和王素君老师都是重新披挂上阵,惟有王秀兰老师,只能让徒弟周静代自己配像。2007年,河南电台同王素君老师、石磊老师等人一同赴开封探望王秀兰先生,谈起当年往事,令人不胜感慨。王老还应戏迷强烈要求,念了《秦雪梅》中的祭文。虽然年逾八旬,仍是字字珠玑。
2010年5月13日,王秀兰先生因甲状腺癌症复发,经治疗无效,于是日9时15分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