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李世杰是傅作义的心腹幕僚,从抗战初期起他长期担任傅作义军事集团的参谋长。他和傅作义的关系始于 保定军校 的同期同学,其中有13人关系最好,后来这批保定五期的同学成为 晋绥军 的骨干。在校期间,朱锡章、傅作义、 李服膺 、 赵承绶 、 王靖国 、 李生达 、李世杰、 鲁英麟 、王廷英、窦桂五、姚骊祥、武俊千、 樊赓灿 等十三人,效桃园义事,结为兄弟,人称“十三太保”,后均为 晋军 将领。 李世杰在北平起义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傅作义始终举棋不定,反复问计于李世杰和王克俊等心腹,李世杰始终劝说傅作义走和平谈判道路。傅作义在下决心和谈之前,反复向李世杰问的三个问题是:和谈是不是投降?不讲道德还能做人吗?咱们过去的历史就完了吗?李世杰的回答是:第一,和谈是革命,绝不等于投降;第二,我们应当讲革命道德,不应当讲封建道德,况且汤放桀, 武王伐纣 ,自古即称道之,不认为有伤道德;第三,历史有应当保留的,也有不应当保留的,不应保留的,用不着可惜。 人物经历 李世杰(1895―1979) 生于1895年5月5日(清 光绪 二十一年四月十一)。甘肃皋兰人,字北屏。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第五期骑兵科、 陆军大学 特别班第三期毕业。 1926年9月出任山西陆军第5旅(旅长 李生达 )中校参谋。 1927年6月第5旅扩编为第15师(师长李生达),升任参谋处上校处长。7月所部改称国民革命军北方军(总司令阎锡山)第15师(师长李生达)参谋处,仍任上校处长。 1928年3月升任第3集团军(总司令阎锡山)第15师(师长李生达)少将参谋长。6月升任第5军(军长李生达)少将参谋长。9月第5军缩编为第3集团军暂编第5师(师长李生达),仍任少将参谋长。10月暂5师改称第36师(师长 李生达 ),仍任少将参谋长。 1930年4月第36师扩编为第3方面军(总司令阎锡山)第4军(军长李生达),仍任少将参谋长。 1931年1月第4军缩编为东北边防军第9师(师长李生达),仍任少将参谋长。6月边9师改称第72师(师长李生达),仍任少将参谋长。 1934年10月升任第19军(军长李生达)少将参谋长兼第72师(兼师长李生达)参谋长。 1935年4月22日叙任陆军少将。 1936年6月调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少将高级参谋。12月考入 陆军大学 特别班第三期深造。 1938年10月陆大毕业后派任第35军军政干部训练所(兼所长苏开元)少将教育长。 1939年3月改任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部( 绥远省 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兼团长傅作义)教育处少将处长。 1940年5月升任少将教育长。 1945年5月24日调升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部(副司令长官傅作义)中将参谋长。8月所部改组为第12战区司令长官部(司令长官傅作义),仍任中将参谋长。10月10日获颁 忠勤勋章 。 1946年7月9日获颁四等云麾勋章。10月兼任 察哈尔省 军政干部训练团中将教育长。 1947年3月第12战区司令长官部改组为张垣绥靖公署(主任傅作义),仍任中将参谋长。12月所部改组为华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傅作义),仍任中将参谋长。 1949年1月22日在 北平 随部接受人民解放军和平改编。 1950年2月出任绥远省军区(兼司令员傅作义)军政干部训练团教育长。 1951年3月当选 绥远省 各界人民协商委员会(主席苏谦益)委员。 1952年7月调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乌兰夫)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55年7月调任司法厅厅长。 1959年7月离休。 1977年12月当选当选政协 内蒙古自治区 (主席尤太忠)副主席。 1978年3月当选全国政协(兼主席邓小平)委员。 1979年4月22日在 内蒙古 呼和浩特 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