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35年,王正秦以演《长坂坡》考入著名的正俗社,并改名王正秦。当时的社长是毛运卿、任阁臣。李正敏、 靖正恭 等人都是他的师兄。 1938年, 李正敏 组建正艺社,他与胞弟王正西、王富敏一起加入正艺社,挂牌演出《大报仇》、《白水滩》等剧目。 1941年,王氏三兄弟应 武功县 秦声社社长,著名小生演员刘金库之邀加盟演出,随 刘学 小生戏,并挑挑大梁演出《 马超 哭头》、《 反西凉 》、《摩天岭》、《 三盗九龙杯 》等戏,在 西府 一带破有影响。 1943年, 周至县 开明绅士郭英组建剧社,特请王正秦出任社长,他的两个胞弟及两个师弟张维新、李金钟亦入社。这两个戏班实际上就是周至县剧秦腔表演团体的先躯。他们的演出很轰动,故有一定影响,但没多久郭英去世,断了戏社的财路,剧社解散。 1946年,又应草滩郭发盛之请,组建“民盛社”。郭是戏迷,愿出资购置戏箱,并动员王氏兄弟入伙。因上年演戏受困,王正秦对艺人生活十分厌倦,不愿出山,宁肯种地也不愿再唱戏了,但他经不起郭的再三动员和师兄弟的反复劝说,答应出头组建“民盛社”。商定挣针归剧社,赔钱由箱主(郭发盛)包。开始演戏,盛况空前。至今,在西安北郊草滩一带的老人们还记得当年在群众中流行的赞歌“老二老三(指王正秦、王西秦),领戏一班、行当齐全、唱戏草滩”。 1949年, 西安 刚一解放,五氏兄弟就联络其师兄弟数人,招收了周永民、冯启民、关金兰、郑玉琴等八名学生,次年,又招收孙莉群等十多名学生组建新民秦剧社。收王正秦出任社长、其他几个师兄弟出任副社长。他们号称八兄弟,既是领导,又是挑大梁的主演。1952年改名新民社,又聘请长安籍著名须生王景民(人称 麻子 红),名青衣宏秀云入社,演员阵容很整齐,众人齐心协力,至1956年确实红火了一阵子。 新民社排演的剧目丰富,几乎一月一出新戏。解放后王正作带头上演现代戏:《千年冰河解了冻》(解放妓女的题材)、《除恶霸》、《 梁秋燕 》、《 小二黑结婚 》、《粮食》、《血泪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