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坠子名家赵文学 作者:张起云 凡是从上个世纪四十至九十年代走过来的 睢县 人,提起坠子艺人赵文学,无不喷啧称道。平民百姓不知县长姓什名谁,不足为奇。而不知赵文学者,实在为数不多。这不只是因为他的演技高超,更重要的是他的艺德高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不愧为卓越的民间艺术家。 我与赵文学的交往,是从1964年春天开始的。当时戏曲界提倡说新唱新,传统戏全部禁演。为了解决曲艺演出急需的问题,文化馆就抽调我编写新曲目。当时我还是一个二十来岁的业余作者,对河南坠子这种艺术形式相当陌生,写出的唱词过于文雅,艺人难学,听众难懂。于是文化馆领导就安排我与赵文学合作。他出点子,我执笔,写出的节目由他首演之后,得到有关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认可。从此,我们两个就成了情同手足的忘年之交。后来,我之所以能在报刊上发表一些曲艺作品,成为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市曲艺家协会常务理事,均得益于赵文学的引导。三十多年的交往,友情甚笃。在他逝世十周年来临之际,沉痛命笔,作为对挚友的深切怀念吧! 徐振东 ,艺名徐明亮,绰号徐大嘴, 涧岗乡 陈小楼村人。青壮年时代,常年行艺于 开封 、郑州、 洛阳 等地,主攻西路坠子,在 河南 小有名气。晚年因下肢瘫痪而返回故乡,见赵文学小小年纪唱门乞讨,嗓音又好,岁那年收其为关门弟子。赵文学自幼勤奋好学,经常用独轮小车推着师父走村串巷,行艺于乡间。不料三年学徒未满,师父竟撒手西去。赵文学落得匹马单枪,四处流浪。 倔强性格 赵文学生性倔强,认准一条道,一个劲走到黑。不论干啥事,要干就干成,干好。师父虽然去世了,但他并不灰心。在逃荒要饭中,继续访友学艺。18岁开始自立门户,单独扎场。然而,他会唱的都是些小段,苦于没有大书,肚里没“货”,光凭腔好是不行的。这时他流落到 砀山 ,买来《天宝图》一书让人读给他听,根据原书情节改编为坠子,可演30场。又受民间故事《王小打柴》的启发,创作了长篇大书《璧月图》,可演15场。他未上过一天学,一个大字不识,全靠死记硬背,硬往脑海里装。通过反复演出,逐步改进完善,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受到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在这段时间里,他吸收了东路坠子的唱法,使他的演技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1942年到 开封 演出。长期的演艺生活,使他对文化的渴求越来越迫切。于是他特意聘请一个穷困潦倒的文人作自己的文化教员。每天演出之余,就让教员给他读书,一面听情节,一面学认字。两年苦功下来,自己便能看书写字了。虽然有很多拦路虎,但他随时不耻下问,总比让人一字一句教着强得多。有了这么一点微薄的文化功底,他便用只有自己才能看得懂的文字,加工整理了长篇大书《响马传》,大约能唱100场。 学习曲艺 1948年,豫东战役结束后,赵文学由 开封 返回 睢县 ,把崭新的艺术奉献给家乡的父老乡亲。1950年冬,参加了 商丘 地区曲艺培训班,学习了党的方针政策,认识到曲艺演员是人民的宣传员,唱戏也是为社会服务。在学习班当中,还学习了几个现代曲艺段子,使他耳目一新。学习一个星期结业后,回睢县积极活动,走访艺人。于1951年7月,发起成立了睢县曲艺工会,并被推选为工会主席。年底参加地区曲艺会演,荣获 一等奖 。 1952年12月,参加省曲艺学习班,时间半月。接着回地区举办曲艺学习班.,传达省学习班精神,禁演不健康的曲目。1953年春,睢县曲艺队成立,赵文学当选为队长。此时正值年富力强,他根据上级的“曲改”精神,在传统大书《 呼延庆打擂 》的基础上,参阅小说《双鞭记》,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 ,于1955年加工改编成《金鞭记》 (又;名《呼延庆》)。此书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出奇制胜,惊心动魄,深受群众欢迎,同行争相学习。可连演30余场。堪称赵文学的代表作。其中《呼延庆找父》一段曾于1988年由商丘音像公司录制发行四合磁带。 1963年提倡说新唱新以后,赵文学率先演唱现代曲目。但是,没有长篇大书,仅从报刊或上级文化部门印发的材料上学些小段,是不能满足听众要求的。1964年我们两个就合作改编长篇小说《烈火金刚》。赵文学勤奋好学,以前自己花钱雇人,现在领导安排有文化的人与他合作,这是赵文学求之不得的事。因而,每天他总是如饥似渴地学习。按年龄,赵文学比我年长17岁,可他总是喊我“老师”。其实我们两个是“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文化上,他向我学;艺术上,我向他学。在改编过程中,我俩首先讨论提纲。他根据坠子的艺术特点,保持原作的事件和主要情节不变,往往在某些情节和细节上提出他的改编意见。方案定了之后,我连天加夜拉草稿。在通稿的时候,他从来不让我念给他听。而是,他自己拿着本子看,遇到不认识的字随即就问。遇到不符合坠子艺术要求的句子,他就点着纸烟,皱着眉头猛抽两口,而后说: “这一句就这改......”他所改出的语言,往往是朴实的、形象的、风趣的、幽默的,对我后来的曲艺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改变剧本 继《 烈火金刚 》之后,赵文学又独自改编了《 儿女风尘记 》。文化大革命后,又把样板戏《 红灯记 》、《 沙家浜 》、《 智取威虎山 》改编为坠子。 十年动乱之后,传统曲目逐渐解冻,恢复上演。赵文学此时又根据《月唐传》整理了《李白赴考》一段,可演三场。此书吟诗极多,文学性很强,但又不失通俗性和趣味性。在多年的行艺奔波中,赵文学积劳成疾。1974年10月,右脚因患脉管炎而截肢。1976年退休后,仍然坚持坐着手摇三轮车下乡演出。逢年过节还常到街头义演。可以说 睢县 的每个村镇都曾留下他的足迹,每个街巷都曾回荡他的声音。1985年元月,睢县曲艺工作者协会成立,赵文学当选为名誉理事长。1987年3月,被吸收为商丘地区曲协会员。 赵文学的唱腔高亢宏亮,吐字清晰,我从来没见过他哑嗓子。演出时,说唱与表演同步进行。比如说到二人对打,口中说着各自的架式,学着兵刃的声响,拳打、脚踢一齐并用。赵文学在演说中还常常使用口技,比如模仿骏马奔驰,嘶鸣,惟妙惟肖,使人如同身临其境。在他的唱词中,善用比喻和夸张。比如形容马快:“后蹄子还在 南京 地,前蹄扒住了北京城。”群众有句歇后语:“赵文学的马一一转眼千里。”说到可笑处,让人前仰后合。唱到悲哀时,使人涕泪双流。往往到煞书时,鼓掌声、吆喝声响成一片。在听众的强烈要求下,不得不饶上一段,甚至饶两回、三回。有时夜场唱到鸡叫五更,听众还不忍离去。赵文学则以群众满意为止。因此,老百姓常说:“赵文学的坠子是腿上绑 大锣 一一走到哪响到哪。” 六十年的艺术生涯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演唱经验。他根据西路坠子的唱法创造了“大口”,吸收东路坠子的唱法创造了“小口”,借鉴 豫剧 的飞板、紧二八等板式创造了“大武板”、 “小武板”,并将“寒韵”贯穿其中。改革后的河南坠子唱腔,适应地域更加广阔,深受群众欢迎,曾多次参加地区汇演并获奖。赵文学的唱腔和调式深得同行艺人的赞赏,睢县和周边市、县的坠子演员普遍效仿,在西路坠子和东路坠子之间独树一帜。 逝世 1996年6月,在他患白血病住院期间,我去医院探望时,他依然不忘自己的学习和事业,谦恭地向我询问三皇五帝的姓名和业绩。并说:“我觉得我的病不要紧,过几天出了院,掂起我的小板还管唱。”谁也料不到7月12日7时,他竟然与世长辞,享年73岁。 十年了,朋友,十年不见了,而你的音容笑貌却常常闪现在我的脑海里。你还是那样谦逊、坚毅,你那刻苦攻关的精神永世长存,你那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将被一代有一代的睢县人民所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