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谱系 先后得到了昆剧名家、前辈老师的悉心教授。如俞夕侯、吴 秀松、宋选之、 宋衡之 、 徐凌云 、朱傅茗、 张传芳 、 沈传芷 、 姚传芗 、 俞振飞 、 言慧珠 、王瑶琴, 川剧 艺术家 曾荣华 、易正祥等。 演出剧照 除在职期间一直在舞台演出实践和培养青年,退休后从未间断传授昆剧艺术,先后任教于 苏州市 艺术学校的昆剧班的学员(这批青年现在成为青春版《 牡丹亭 》的青年演员)。后又担任 昆山市千灯中心小学 的教育(任教昆剧)。经多年的教授一批同学已初露端倪,获得新 苏州 女孩子才艺展 一等奖 。2008年4月又获得中国少儿戏曲艺术小 梅花奖 。本人也荣获 中国戏剧家协会 颁发的“哺育新梅成长奖”奖章一枚。还获得苏州市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颁发的荣誉证书。 表演风格 昆剧现已形成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有南昆、北昆、京昆、湘昆、川昆、宁昆等。本人由于受 俞锡侯 、 吴秀松 等老师的教导,在昆曲的唱念、咬字、吐音、收腔等诸方面的正统教育,因此保持了南昆的一些基本特点,至今未受外界影响,保持了南昆的风格特色。本人主要技艺特征表演细腻,讲究人物,能塑造各种类型的不同性格人物。 个人成就 1957年被评为 苏州市 先进工作者,曾任苏州市第六届政协常委,出席中国民主同盟 江苏省 第六次代表大会 1957年获得江苏省青年演员奖 1977年获得江苏省优秀表演奖 1989年获得苏州市优秀表演奖1990年获得江苏省优秀表演奖 2006年赴台湾、 香港 演出 演出作品 柳继雁,昆曲演员,其扮相柔媚、嗓音清丽,曾演昆剧《牡丹亭?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中 杜丽娘 、《长生殿?定情?赐盒?密誓?絮阁?小宴》中 杨贵妃 、《紫钗记?折柳?阳关》中 霍小玉 、《跃鲤记?芦林》中庞氏、《雷峰塔?断桥》中 白素贞 、《彩楼记?评雪辨踪》中刘翠屏、《狮吼记?梳妆?跪池》中 柳氏 、《焚香记?情探》中 敫桂英 、《满床笏?嵩寿?纳妾?跪门?求子?后纳》中师氏,其中《满床笏》剧目2001年曾赴 台湾 演出,2002年赴 香港 演出,均获好评。 演过苏剧《寻亲记》中郭氏、《 狸猫换太子 》中刘妃、《 状元与乞丐 》中柳氏、《花魁记》中花魁、《 梁祝 》中 祝英台 、《 西园记 》中王玉贞、《邬飞霞刺梁》中马瑶草、《李香君》中李香君、《 救风尘 》中盼儿、《金玉奴》中金玉奴、《 孟姜女 》中孟姜女、《 杜十娘 》中杜十娘、《 十五贯 》中苏戌娟、《 昭君出塞 》中王昭君、《出猎》中 李三娘 、《 芦荡火种 》、《江姐》中江姐、《 沙家浜 》中 阿庆嫂 、《红嫂》中红嫂、《金色黄昏》中刘玉芳、《红云岗》中英嫂、《风筝树?相思河》中秋叶、《红色宣传员》中善子、《长缨在手》中红叶、《枫叶红了的时候》中江青、《锋芒初试》中党支部书记苏新梅等。其中《寻亲记》郭氏一角,曾获1957年 江苏省 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青年演员奖、《长缨在手》中红叶一角获1977年江苏省创作剧目会演大会优秀表演奖、《金色黄昏》中刘玉芳获1989年 苏州市 优秀表演奖、《风筝树?相思河》中秋叶一角获江苏省优秀表演奖。 1996――1998年借调苏州市艺术学校苏昆班任教。 1957年被评为苏州市先进工作者,苏州市第六届政协常委、中国民主同盟江苏省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