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河南省军区干部子弟学校副校长。 人物生平 刘彩香,1915年生,家境贫寒,出生8个月就给人当童养媳。 1930年,蔡畅在田村组织妇女参加革命,成立红军洗衣队,年仅15岁的刘彩香参加了洗衣队工作。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期间,先后调于都县委党校和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历任于都县委、会昌县委妇女部长和粤赣省委妇女部长。 1934年,调红一方面军工作。同年冬参加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红一方面军走完长征全程的30名女红军之一。 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后,刘彩香调陕北省委妇女部工作,后任中央妇女部巡视员。 1942年,任河南省军区后勤部营房科副科长。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河南省军区干部子弟学校副校长。 1958年,转业到地方,任郑州“二?七”人民公社社长。 1962年,回部队工作。 1981年,在河南省郑州市与世长辞,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个人生活 兄弟姐妹:一个姐姐、两个弟弟,一直是赣县田村农民 丈夫:毕占云 子女:共生育五个儿子 丈夫毕占云将军 长征进入遵义后,与红九军团参谋长毕占云(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结婚。 人物事件 随军出征 1934年10月,根据中央的指示,中央党政军机关分为两个野战纵队:第一野战纵队,又名“红星纵队”,是军委首脑机关,也是总指挥部;第二野战纵队,又名“红章纵队”,由党中央机关、政府机关、后勤部队、卫生部门、总工会、青年团和担架队组成。此外,中央政治局常委还决定留下一个领导机关,叫中央分局,在原地坚持斗争。在“红章纵队”中,还有一批女红军战士,她们是按照中央的命令,被批准随队出征的中央领导同志的妻子和因工作需要的女同志。 她们是:李坚真、邓六金、王泉媛、谢飞、危秀英、刘彩香、李建华、谢小梅、钟月林、廖似光、彭儒、黄长姣、李伯钊、刘英、甘棠、周越华、吴仲廉、萧月华、吴富莲、李桂英、杨厚珍、危拱之等22位女同志。再加上蔡畅、邓颖超、康克清、贺子珍、金维映、刘群先、曾玉、邱一涵、陈慧清、钱希均10位中央领导的夫人或担任重要职务的女同志,共32人。其中彭儒、黄长姣出发不久,就因病退出长征,转回苏区去了。 随军出征的女同志大多数被编入中央工作团,与卫生部一起行动。董必武任团长,徐特立任副团长。” 1934年10月16日傍晚,红一方面军的这32位女红军从红都瑞金出发,踏上了漫漫长征路。 长征路上的“女挑夫” 长征途中,刘彩香任红一方面军干部休养连政治战士,随担架队行军,照顾伤病员。 负责担架的女红军,大都是挑选出来能挑能提、身体比较强壮的。刘彩香,这个出生在江西赣县田村的女子,个子虽矮,但她的力气过人,这在女红军中是出了名的。本就生活困苦的父母,在女儿生下仅8个月,就把她卖给了生活同样困苦的人家当童养媳。当刘彩香还是一个小娃娃时,就不得不上山砍柴,下山挑担。这样,一副小身子骨由于生活的重压和营养的匮乏,停止了发育。但生活的磨砺却给了她无穷的力量。一路行军,有时她身上会背着几个病号的行李。抬担架的民夫饿了,她取出自己的干粮递给他们。民夫们累了,她总是主动顶上去,抬起担架就走,大姐们都亲切地叫她革命的“女挑夫”。 反映红一方面军32名女战士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艰难历程的纪实文学作品《她们――32个女人的长征》、《战地女杰――长征中的红军女战士》,电视连续剧《特殊连队》、《战地黄花》也用可歌可泣的长征历史事实讴歌了这位共和国的巾帼英雄。 老家带的辣椒对长征的积极作用 长征出发前,刘彩香有幸获准回赣县田村老家看望自己的老母亲及年幼的弟弟。出发前夜,与老母亲彻夜长谈,依恋之情不能言表。老母亲深知西行之路的苦寒,离别时,家徒四壁的母亲只给了刘彩香一大包田村的辣椒。只因是母亲给的,在历次战斗中都没舍得丢,最后这包辣椒却对长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爬雪山、过草地时,天气特别寒冷,刘彩香从田村带来的辣椒起了很好的御寒作用,被党中央、毛主席知道后,发动大家集体搜集辣椒,对鼓舞红军士气起了积极作用。 (注:摘自《她们――32个女人的长征》) 朴素的运动科学 长征路上,刘彩香保护脚的方法,和大家不太一样。一到宿营地,别人都累得躺在行李上懒得动弹,她虽然也累,却不急着躺下,而是绕着行李跑几圈,跳一阵儿,做一些简单运动,使紧绷的肌肉慢慢松弛下来,这样全身血脉平稳流通,然后再去休息。这无疑就是朴素的运动科学,可惜连她自己当时也没有意识到。这些女红军绝大部分是第一次参加这种长途跋涉的行军,其中身体健壮的女红军,一人要护理三四个担架的同时,还要帮助其他人背行李、干粮和药箱。每到宿营地,男红军就像泥一样倒在地上一动都不想动。但是,这些女红军是不能倒下的,她们要先安顿伤员。急行军的间隙,她们还要在伤员们休息的时候,去村子里说服老百姓作挑夫,补充那些中途损失的人。所有这一切都安排好以后,她们才能享受那段美妙的泡脚时光。由此看来,她们的脚走过的路又何止二万五千里? 到达陕北后,这位来自田村的矮个子,竟然获得了全军马拉松比赛冠军,应该得益于这一朴素的运动科学。 (注:摘自《她们――32个女人的长征》) 情恋遵义城 红军到达遵义城的一个傍晚,在遵义城打土豪、搞宣传的女红军们陆续回到住处,吃完饭,洗漱完毕,准备入睡。当时,李坚真、危秀英、吴富莲、邓六金、刘彩香等人睡在一排地铺上。大家说说笑笑地收拾完床铺,熄灯睡觉时,才发现刘彩香不见了。 红军到达遵义后,刘彩香当时的恋人毕占云将军兼任“红章纵队”第三梯队的参谋长,负责遵义城的防务。的毕占云作为在遵义老城外的河边,刘彩香和自己的恋人,相互诉说着分离的思念。 女红军们洗完澡,开始议论说她因为辛苦开了小差。聪明的刘英知道刘彩香的恋人是毕占云,要求刘彩香的好友危秀英连夜去把人找回来,否则会违反纪律发生严重的后果。刘彩香被危秀英“抓”带回休养连女兵住地。 刘彩香低着头,站在屋子中央,显得有些可怜兮兮的,她红着脸,吞吞吐吐地说:“我好久没有见到他了,心里想他,我看到部队进城了,短时间内不会有突然行动,就……” 李坚真说:“刘彩香,你要保证以后不再到毕参谋长那里去。” “从现在起,我天天跟大家吃在一起,住在一起,保证不再去他那里。”刘彩香坚决地说。 刘彩香果然说到做到,再也没去找过毕占云。后来到了毛儿盖,休整时间很长,不准恋爱结婚的禁令也解除了,刘彩香同毕占云才获准结婚。说是结婚,其实什么都没有,只是找一间简陋的房子,两个人搬到一起就算了事。几个大胆泼辣的女战士冲到“洞房”里,让新郎倌毕占云拿喜糖吃。喜糖没吃着,只讨得毕占云送给她们的一大把手枪子弹。 (注:摘自《战地女杰――长征中的红军女战士》、《战地黄花》) 死里逃生 从中央苏区出发到达陕北,红军仅剩十一分之一,每位红军指战员都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刘彩香也不例外: (1)中毒事件 在懋功,中央红军同四方面军会合后,马上出现了粮食危机。 为了节约粮食,女红军们百般节省,她们宁肯上山挖野菜,也不肯多吃一点青稞麦,因为这在当地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粮食了。 这期间,邓六金、廖似光、危秀英和刘彩香住在沙窝,负责收容中央红军掉在后面的伤员和病号,她们在那里工作了七天时间,几乎全部是靠挖野菜吃维持生命。危秀英负责到群众家去做宣传工作,邓六金、廖似光、刘彩香每天出去寻找野菜。 几天下来,她们面如菜色,瘦弱得让人不忍心正眼瞧一瞧。 有一天,危秀英赶了三四公里路回到驻地时,已是满天星斗了,屋子里静悄悄的。危秀英很纳闷儿,姐妹们每次都要等她回来的,这次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难道都已经睡下了? 危秀英放慢脚步,轻轻推开房门走了进去,只见昏暗的灯光下,邓六金、廖似光、刘彩香、哨兵和通信员全都躺在床上睡着了。她蹑手蹑脚走到桌子旁边,想找点可以充饥的东西,可是,上面只有一碗黑糊糊的蘑菇汤,她端起来喝了一口,没盐没油的,又凉又涩,便吐到地上,衣服也懒得脱,就去熄灯睡觉。这是一排临时搭起来的地铺,几个女红军挤在一起,每人只有窄窄的一条位置,一向睡觉老实的刘彩香这次却斜睡着,连危秀英的位置也占了去。危秀英又好气又好笑,用脚推了她一下,轻声地说:“过河了,刘彩香。” 刘彩香动也不动。 “快醒醒,彩香,要不然我可要动手啦。” 刘彩香还是没动。 危秀英用手摇摇她的脑袋,软绵绵的,这才发现不对劲,赶忙端一碗凉水来给她灌下去: “彩香,彩香,你怎么啦,快醒醒啊!” 危秀英急得快要哭了。 又过了很长时间,刘彩香才艰难地睁开了眼睛。危秀英惊喜地扑上去: “彩香,快说,你怎么啦?” “我……我们……吃蘑菇中……毒了。” 啊,中毒了! 危秀英马上抓起每个人的水壶,跌跌撞撞地向河边跑去,她把水提回来后,把高锰酸钾和醋兑进去,然后往每个人嘴里灌,中毒的同志很快翻江倒海地呕吐起来…… 折腾了很长时间,邓六金、廖似光、刘彩香等人才清醒过来,脱离了危险。 这件事发生后,上级立刻下发通知,规定不准采吃这种毒蘑菇。 (注:摘自《战地女杰――长征中的红军女战士》) (2)围追堵截被迫跳山崖 红军长征部队到达了信丰山区后进行休整,上级命令红章纵队待命。薛岳派出的飞机发现了红军的行动遗迹。薛岳亲率第五军在后面追击红军,发现了刘彩香的踪迹,将刘彩香团团围住,刘彩香被逼到山崖边,宁死不当俘虏,刘彩香纵身跳下了山崖,正好被路过崖下的毛主席的担架员救了。(注:摘自《战地黄花》) (3)“神军”登“神山” 夹金山,雄踞四川宝兴西北,海拔4000多米。雪山冰峰峭立、白雪皑皑,山顶高不可见,白茫茫的雪花和乌云交织在一起,在雪山半山腰飞腾、缭绕。山谷中还不时传来一阵阵雪崩的轰鸣声,令人闻而生畏。 女红军们一到夹金山下,就听到了这样的歌谣:“夹金山,神仙山,六月里飞霜带雪寒……”指导员李坚真去找老乡了解情况时,一位胡须花白的老爷爷告诉她说:“这是座神仙山,除了神仙,连鸟都飞不过去。有一年大旱,乡亲们抬着菩萨上山求雨,由于事先没有吃斋祈祷,神仙一怒之下,降下处罚,把人都阻留在山上,一个也没有回来。你们还是回去吧。” “如果上山,不累死饿死,也会冻死的。”一位小红军吐吐舌头,不无忧虑地说。 “怕什么,毛主席说神仙不可怕,红军应该有志气翻过山去。” “对,老乡说这是‘神山’,那我们就是‘神军’,我们还能一步登天呢。” 从云南转入四川,女红军们大都只穿着一套单衣。现在想补充衣服已经不可能了。总政治部命令各个连队想办法买些白酒和辣椒以增加身体的热量,但当地只有数百户人家,去哪里弄那么多白酒和辣椒呢?女红军们不怕路途遥远,跑了五六里地,从很远的村庄里买回了一堆红红的小辣椒。上山之前,用大锅烧了一锅辣子汤,让每个人喝上两碗,这可难坏了大家;指导员李坚真见大家犹豫着不动,就带头端起大碗,捏着鼻子把又热又辣的辣子汤灌了下去,顿时辣得心里冒火,眼里流泪;刘彩香、金维映等人,也眼睛一闭,端起了碗…… 刚开始路还好走,前面担负开路任务的部队用刺刀、铁铲在冻得硬邦邦的雪地上挖上踏脚孔,红军战士们就踏着这些脚孔往上爬。然而,越往上走,路越窄越险,空气越来越稀薄,气温也越来越低,明晃晃的太阳把白雪照得银光闪闪,刺得人睁不开眼,脚下的积雪越来越厚,一脚踩下去就没到膝盖,如果不小心,踩进雪窝或滑下悬崖,就会丧命。 刘英实在走不动了,她抬起头来,见前面有一头骡子,眼前顿时一亮,忙伸出手拽住骡子尾巴,虽然手冷得厉害,可是却省力不少。刘英为自己的发明感到欣喜,她立刻把这种方法介绍给大家,女红军们纷纷效仿,蔡畅和刘群先都是拽着马尾巴上山的。 抬担架的女红军们此时经受了最严峻的考验,就是徒步行走都十分艰难,哪里还有力气抬担架啊!但是谁也不敢停下来,倒在路边的战友的尸体几乎随处可见,休息一下也许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李坚真组织男女红军来到伤员们面前,两个人对付一个,搀扶着伤病员前进。身体强壮的刘彩香同一位战士抬着一副担架,她在后面奋力推着,谁知走了不远,她自己倒了下去,怎么也站不起来。这时,彭德怀走到这里,大声地喊道:“小同志,快走啊,这里空气稀薄,停留不得,翻过山就是胜利!” 刘彩香不知哪里来了一股劲,她趔趄着从地上爬起来,继续向山顶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