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芬(1922.3.26~2011.2.19),女,浙江绍兴嵊州市甘霖镇上杜山村人。
中国越剧泰斗,袁派创始人。
历任上海越剧院院长、名誉院长,上海对外友协副会长,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参与整理并主演了越剧四大经典名剧之《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祥林嫂》,编演了越剧名剧《白蛇传》、《香妃》、《双烈记》、《凄凉辽宫月》、《梅花魂》、《木兰从军》、《红粉金戈》、《秋瑾》等。
袁派唱腔柔婉细腻、深沉含蓄,韵味醇厚。袁雪芬擅长依照人物的特定性格和感情创腔,不追求曲调的花梢,而注意以情带声,以真情实感和润腔韵味扣人心弦。在演唱上,她气息饱满,运腔婉转,喷口有力,吐字坚实而富有弹性,运腔中运用欲放又收、抑扬有致的处理,形成特有的韵味美。袁派十分讲究重点唱句的演唱,擅用喷口、气口、加虚词以及强音、顿音等技巧进行特殊处理,造成演唱上的高潮。
袁雪芬1933年入四季春越剧科班学戏,工青衣正旦,兼演武小生。1936年14岁到杭州演出,初挂头牌,1938年到上海,逐渐在艺术上崭露头角,被誉为“越剧新后”。
1942年起倡导越剧改革,1943年11月,她演出《香妃》时,与琴师周宝才合作创造了【尺调腔】,把越剧唱腔音乐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即越剧音乐史上的“尺调时期”。越剧的所有流派,就是在【尺调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不断丰富的。1946年,演出了根据鲁迅小说《祝福》改编的《祥林嫂》。袁派在四十年代的唱腔音调一般较为低沉哀怨,打破越剧严格的上下句对仗的格式,使唱腔音调平中出奇,柔中有刚,这时期的代表性唱段是《忠魂鹃血》中的痛责,《绝代艳后》中的冷宫和著名的“三哭”,即“香妃哭头”、“梁祝哭灵”、“一缕麻·哭夫”。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袁派又在塑造新的人物的音乐形象时有新的发展,1950年演出《相似树》吸收越剧早期男班艺人的唱腔因素,创造了“男调”;1953年在演出《西厢记》时,使用了典雅清丽的音乐语言和富有诗意的吟咏性唱腔,通过疏密相间的字位节奏,使唱腔变化更为丰富;1958年在演出《双烈记·夸夫》时,又创造了新型的[六字调];1959年演出《秋瑾》时,吸收了[高拨子]的高亢音调和鲜明节奏;1962年演出《祥林嫂》时,吸收了传统的[武林调]、[四明南词]、[宣卷调]等因素,加上细致的润腔处理,形成悲凉、叹息、自谴自责的音调。
1949年9月,她和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作为戏曲界特邀代表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出席了10月1日的开国大典。
1950年4月起先后担任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团长、华东戏曲研究院副院长兼越剧实验剧团团长、上海越剧院院长。
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
1953年与范瑞娟合作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拍摄成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戏曲影片,翌年获国际电影节“音乐片奖”。
1955年缅甸总理吴努授予她金质奖章;
1956年获文化部颁发的“1949-1955优秀影片奖”荣誉奖;
1965年演出《火椰村》时与琴师周柏龄合作创造了(降B调)唱腔;
“文化大革命”中袁雪芬受到残酷迫害。
1978年底重新受命担任上海越剧院院长,主持和组织了一系列新剧目的创作演出,并大力培养青年演员,同年她主演的《祥林嫂》拍摄成宽银幕彩色影片。
1985年退居二线,担任剧院名誉院长。
1986年以“艺术指导”身份与上海越剧院演出团参加巴黎第15届秋季艺术节,获格诸布尔市、里昂·维勒班市、勒阿弗尔市荣誉奖章和荣誉公民称号。
1989年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首届“金唱片奖”;
1991年7月起,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5年起担任上海市白玉兰戏剧奖评委会主任;
1996年被授予中国文联荣誉委员;
2003年12月,荣获文化部颁发的国家级艺术终身成就奖——“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
2006年04月,获得了“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终身成就奖”;
2008年5月,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同时入选的老越剧艺术家还有徐玉兰、傅全香、王文娟、范瑞娟、张桂凤。
她是第一、二、三、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曾任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
2011年2月19日下午2点,在上海家中过世,享年89岁
袁雪芬创立的“袁派”对越剧旦角唱腔的发展、提高和流派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戚雅仙、吕瑞英、金采风、张云霞等越剧大使都曾接受过袁派的艺术营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造、发展,衍化出戚派、吕派、金派、张派。
袁派的主要传人有当代越剧名家方亚芬、陶琪,
优秀越剧演员朱东韵、李沛婕、楼明迪、华怡箐,
以及青年越剧演员俞景岚、陈惠迪、王静、徐晓飞、徐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