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强

黄明强
  • 姓名:黄明强
  • 性别:暂无
  • 别名:暂无
  • 国籍:暂无
  • 语言:暂无
  • 出生地:暂无
  • 生日:暂无
  • 星座:暂无
  • 身高:暂无
  • 体重:暂无

演员标签:

1952年加入潮阳潮剧团,当武生演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转学老生,现是剧团老生担纲演员。从艺40多年。 汕头市 第七届人大代表,潮阳市政协委员。 代表作品主要有《宋江杀惜》《终南恨》《焦裕禄》等。 演绎简介 先后扮演过《 宋江 杀惜》的宋江、《终南恨》的文天样、《 十五贯 》的况钟、《 包公铡侄 》的包公、《血染乌纱》的严天民等。现代戏有《焦裕禄》的焦裕禄、《革命自有后来人》的李玉和、《脚踏实地》的老书记等。1960年参加 汕头专区 戏曲调演,在《宋江杀借》中饰演宋江,获表演一等奖。录音出版的卡式带剧目有《十五贯》等。黄明强对 潮剧 艺术执着追求,精益求精,在表演中不断寻求人物塑造的依据,提高到理论上来认识,写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表演〈宋江杀惜〉的体会》、《在程式中自由行动,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谈塑造〈血染乌纱〉中严天民的体会》等文章。 汕头市 第七届人大代表,潮阳市政协委员。 表演赏析 重内心 强做工 理唱腔 ――潮剧名老生黄明强表演赏析 原作: 方展荣 小的时候,我就听说许多教师说, 潮阳 有个黄明强很会演戏。转眼四十年了,如今这位漂泊在艺海的演员,已经五十六岁了,是当今 潮剧 界屈指可数的名老生。他16岁加入潮阳县元和潮剧团,师事 陈宝寿 和李人仔等,专工老生兼花脸,刻苦好学、功底深厚、戏路甚广。塑造了许多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艺术形象。在潮汕观众中现有较高的声望,六十年代初,黄明强就以一出唱、念、做并重的《宋江杀猎》参加汕头地区专业文艺汇演,轰动了剧坛,儿获表演一等奖。 从此黄明强先生不抱残守缺,不固步自封,把成绩当做起点,执意追求。他又成功地主演了《文天祥》一剧。 广东省 政协主席、书法家、戏剧家吴南生在观看了黄明强先生的演出后,给予高度的评价说:“明强演戏有血有肉,气度不凡……。”并介绍著名 京剧 老生 傅祥麟 指导他继续深造,傅老师指点迷津,明强如虎添翼,演技日趋成熟,几十年来,明强先生演的几乎都是正面人物为主的重头戏。如《 红灯记 》的 李玉刚 、《南海长城》的欧英才、《 奇袭白虎团 》的严伟才、《杜鹃山》的 雷刚 、《 十五贯 》的况钟、《相女奇冤》的李元忠、《 林海雪原 》的杨子荣、少剑波、《 焦裕禄 》的焦裕禄等几十部大小戏的人物形象,琳琅满目,刻画得迫真突出,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老生演员。 学前人是为了掌握艺术规律,并不是当前人的奴隶,在学习传统艺术中,应有选择地为我所用,博取众家之长,而无门户偏见才能吸取精华,一边进、一边出,一边笑话、一边创新。以多种表演手法融入自己的风格。黄明强先生一贯注重自己的表演特点,他在《 血溅乌纱 》一剧中以稳重大方,典雅洒脱的格调,烟火了一位披肝沥胆的忠官严天明!《血溅乌纱》是一首格调高雅,波澜起伏,可歌可泣的壮歌。黄明强塑造 严天明 这一人物,具有独特之处。他说:过去演的清官较为直线,这次不同,严天明是个好官,但由于种种裙带关系,致使他错判,冤杀无辜,铸成大错,因此这个人物的性格具有复杂性。当案情真相大白时,严天明后悔莫及,但他没有原谅自己,自刎伏法,以示忠官清白,敬告后人,表现了有错必改,有罪必惩的大无畏精神。 戏剧家 张庚 说:“戏曲演员在创造角色方面的最大特点,应当说是舞蹈表演的性格化。”纵观黄明强的表演就很有性格。你看当严天明第一次上场甩鞭、步法、眼神、风度,就已将一个满怀抱负、一心为民的严天明展现于观众面前。黄明强在升堂科中运用 潮剧 里的“文点功”“踢官袍”“登案阶”的腿功和“水袖功架”错落有致、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工夫到家,融化于剧情。明强对笔者透露:表演应服从于感情,程式要用于美化内心不能滥用,否则要生艺病,甚至“臭科”。他在“错判”阅案卷一场中,有个长达15分钟的唱段,轻、重、快、慢、起、承、转、合的行腔,着力于内心,突出于神情,处理得十分委婉深沉、深沉、悦耳动听、韵味甚佳。但在赖水镜软硬兼施威迫利诱的面前,严天明退一步海阔天空,前程似锦,进一步便成千古罪人,遗臭万年。是进是退、是升是降、是忠是奸、是清是脏、是从是拒,对 严天明 来说,真实要命的抉择。这时黄明强脑海里浮现了“严以律己”“宁做清官刀下鬼,不当赃官列朝堂”的严天明的座右铭。他突然从椅子上站起来,怒目仇视,大步迫近赖水镜,一个“呸”字联结了严天明满腔的愤恨,无情地揭露了贪官污吏的罪行,坚定不移地唱道:“不杀赃官,对不起含冤人。”黄明强此时特别突出“赃官”二字的行腔,这“官”字的拖腔,唱出了官场的险恶,长处了痛恨贼官德情绪,唱出了严天明淫威不移、威武不屈的坦荡襟怀。紧接着又坚定地喊出一句声若 洪钟 的“升――堂!”随着黄明强那顶天立地的“冲天指”,又挥弹起娴熟的须功,表演出一种浩大的胸怀和气势,与剧情丝丝紧扣,观者情感被打动,响起惊座的掌声。好的演员演戏必须重内心,抓特征,加做工、强说白、理唱腔。黄明强懂得这一点,因此他不单清官戏演得鲜明生动,而且把 贾似道 、金知府、宝康王、王峰等反面人物也刻画得十分出色,令人叹服,真是画如其人,戏可见人。黄明强为人一贯谦虚,虚心好学,敬老爱小,才有今天的艺术造诣。 我衷心祝愿黄明强先生在这次出访演出中,取得丰硕成果。 (原载1991年10月31日泰国《京华中原联合早报》) 艺人纪事 宝刀不老 艺术长青 ――记潮阳县 潮剧 团老艺人黄明强 (原载:《中国戏剧》1992年08期 林升民) 为迎接以李光隆先生为总团长的泰华报人公益基金会春节回乡观光团而作专场演出的潮阳县潮剧团,尽情地以其精彩的潮剧选场为亲人们献演。在大型潮剧《 十五贯 》的选场《夜审翻案》中,饰演办案明察秋毫、执法刚正无私的 苏州 知府况钟的老艺人,以其功底的扎实、演技的老练、感情的细腻、台风的严谨而博得满场喝彩,尤其是他唱到“大海捞针也要行”的拖腔时,融情于声,以声抒情,顿时激起观众共鸣,掌声爆然而起。观者赞之曰:“这老生演得真好!”就是这位老生,不久前随中国广东潮阳潮剧团赴泰演出时,首场的“亮相”演的也是这个选场,同样受到旅泰潮阳乡亲和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赏。 这老生是谁?他就是潮阳县潮剧团已有40年粉墨生涯的老艺人黄明强。 黄明强自从不如戏剧艺术之门后,便与戏剧结下不解之缘,40个春夏秋冬,他都把心扑在戏剧事业上,并且孜孜不倦地苦练艺术基本功,他在艺术追求上,从没有满足的时候,“精益求精”是他从艺的座右铭。早在60年代初期,为了参加汕头地区的 潮剧 大汇演,他亮出了他的首本戏《宋江杀惜》。“杀惜”的“ 宋江 ”---特殊环境中的特殊任务,很不容易演好。演员需要有十分熟练地做工和细腻感情表达能力。黄明强为演好此戏,如饥似渴地到处学艺,慕名拜师。他从海丰西秦剧团的名老生那里获得了不少教益。自古天道酬勤,功夫不负苦心人,由于黄氏的苦学苦练,终使《宋江杀惜》一炮打响。 此后,黄氏便在许多个戏中担任主演,成为剧团里的台柱之一。“艺海无涯,为勤是岸”这至理名言,黄明强在艺术实践中深有领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哲理警句,也是黄明强虚心求艺、不断攀峰的动力。当剧团60年代赴穗演出时,他趁此良机,到当时的广州京剧团想名老生学艺,恨不得自己一时变成一块海绵,更多地把人家的艺术特长吸收吸收再吸收。 京剧 著名表演艺术家 周信芳 的精彩表演,也令黄氏倾心拜倒,每当他有机会看到银幕上播放周信芳的表演艺术时,他总是全神贯注地学习。在黄氏看来,学习是为了借鉴,对于增强自身的艺术能量,显然是有好处的。由于他能广泛求艺,并能认真咀嚼,从不生搬硬套,兼收并蓄的结果,他运用的单弹须、双拨须、颤须、打喷须(也称散须)等须功,都有独到之处。他掌握多种须功,但他并不滥用,而是根据彼时彼地的戏剧情境和剧中人的内心活动而有目的运用,是须功运用得恰到好处。如在《十五贯》中,清官况钟明知罪判极性、已成死囚的熊友兰、苏戍娟确有冤枉,有心为其伸冤,但当时他考虑到该案已经“三审六问”无法婉转时,指的沉痛地威信地欲写斩标,熊、苏两人在绝望中用激将法指呼况钟“不敢为民伸冤,徒负清官之名”时,况钟猛然受此一刺,不禁心潮翻腾,在做“激面科”时,有机地运用双弹须功,让“心潮”与“须浪”同时腾动,将剧中人的心情推上高峰。再如:当况钟在考虑熊、苏二人含冤之案尚未大白,而五更却要问斩时,耳边厢传来谯楼催更鼓响,是他心急如焚,焦灼万分,他运用颤须,以其须之“颤”,烘托其心之“急”,这回事,须口功成为揭示人物心境,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手段。又如:当况钟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搏斗之后,决意为含冤者伸冤冒风险丢乌纱也在所不辞。发出“定叫元凶来归案,大海捞针也要行”的豪迈之言。在“大海捞针”之前的感情抒发上,演员巧妙地运用了散须功。他将须一打,打后即“散”。一刺表现剧中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很有舞台效果。说到“大海捞针”,还必须回应前面所提的长拉腔。黄氏在这里的特长拖腔,绝非为了哗众取宠而做的唱腔游戏,而是为了烘托人物,推动剧情。因为:要叫元凶归案,何异大海捞针。殊大的困难,没有奇雄的魄力是断难办到的。用亢亮激越的唱声去突出“大海捞针”这几个字,并以不可遏止之势,通过特长的拖腔来显示“大海捞针”的特殊困难和况知府那种“大海捞针也要行”的特殊毅力,因此说,这个长托腔是运用得妙的,因而博得热烈的掌声也是理所当然的。 黄明强的水袖功,也是值得称道的,如何根据剧中人物的感情变化和性格特点,有目的地运用好水袖,他有一套舞台实践的经验。作为老生行当,送袖要圆畅,但不能飘滑;送袖要有力,但不能笨硬。在水袖的运用上,既要尊重程式,而要因人而异、因境而异、因情而异,不同人物在不同境况下的不同情绪,就必须运用相应的水袖功,如在《十五贯》中,况钟于《夜审》中觉察到案中有冤而要想要为民伸冤,却有担心“事烦时迫恐难成时”,黄氏就运用“冲袖”来表达彼时彼地剧中人的心境,水袖“猛冲”而出,似无回旋余地,这岂不成“事烦时迫”的释义?再说舞台上的“想计科”,旧程式常用的多是“搓丸搔额抓屁股”,黄氏对于“想计科”的处理,确是另辟蹊径,他把水袖功有所剪裁地运用到“想计”中来,如在《十五贯》中,况钟手提朱笔欲写斩标,但又不忍屈杀无辜,但他唱着“这时节,手中兔毫千钧重”时,剧中人此时的舞台形象是这样的:右手上举至齐额,并以颤指表示思绪万千;左手下垂而水袖频甩,通过手姿的上下交错,表示心潮的起伏,把水袖带入戏中。 黄明强扮演的,多是清官廉吏,因此免不了要升堂申案,多年的舞台实践,多年的经验总结,使得他在“升堂科”的表演上,也有其脱俗之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官吏升堂,戏剧本有程式可循,但作为一个对艺术有执著追求的演员来说,应该敢于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升堂他不是全部照搬老程式,而是从人物的感情、性格基调出发,更好地表现执法官那种威严、凛肃之气概。请看 况钟 是如何升堂的:在吹鼓声中,他撩袍疾趋登场,半侧身,眼珠左右快转,然后抖下水袖,反袖时柔中有刚,火候适度,籍此体现清官既严厉,又有情;既是铁面又非铁板,加之表演时动作节奏感强,有板有眼地与舞台内的打击乐相配合,看来十分舒服。 黄明强的做工很好,十分注意于细微处下功夫。他的道白,对于抑、扬、顿、挫的掌握,分寸感也很强。戏谚云:“千斤白,四两曲”,这说明念白并不是很容易掌握的一门艺术。黄氏对于戏剧口白,是经过认真推敲和苦心磨练的,哪个字音该低,哪个字音该重,他都乐于向人求教。由于他对“口白”的念法较有研究,因而,其戏剧语言也就较能体现剧中人的性格。如:《 十五贯 》中的况钟在说到“定叫元凶来归案”这一句时,是一字一顿,声音铿锵,字字有力,大有举斧直劈,令邪魅无法逃闪之势,从语气中展示这位清官惩恶诛凶的凛然正气。 黄明强由于能够钟情于戏剧艺术,在不断地舞台实践中不断加厚自己的艺术功底。40年来,他在不少戏中成功地扮演了主要角色,比如《宋江杀惜》中的松江、《终南恨》中的文天祥、《十五贯》中的况钟、《包公铡侄》中的包公和《血溅乌纱》中的严天明等。 黄明强的年岁如今已逾“知天命”,但他仍精神抖擞地在戏剧舞台之上拼搏,诚谓“宝刀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