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作品 1964年《红领巾》入选 第五届 全国美展 ; 1984年《点苍山下》入选 第六届全国美展; 1989年《大地歌》入选 第七届全国美展; 1994年《闯火海》入选 第八届全国美展; 1999年《谷雨》入选 第九届全国美展; 2004年《葫芦丝响起的时候》入选 第十届全国美展。 2004年《回山里》入选 第三届中国油画作品展。 2005年11月应政府邀请赴澳门参加【 云南 六人画展】 2009年11月【三级台阶画展】 2010年旅欧回国之后参加【八人 欧洲 风景画展】 另有多件作品入选 全国专题作品展。1974年创作的《 瑞丽江 畔》由香港政府收藏,《李公朴先生肖像》由 西南联合大学 博物馆收藏,数十件油画风景画由政府部门收藏,作品曾被中国自然博物馆、香港政府以及 美国 、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人士收藏。 成长过程 杨作霖是云南较早的艺术学院学习油画的学生。他习画的时代,赶上中国向苏联文化开放的时期;苏联的文学艺术,对中国文艺界有很深的影响,苏俄的巡回画派, 希施金 , 列维坦 ,赛洛夫,以及后来的博尔普斯卡亚、特卡乔夫兄弟、普拉斯托夫、科林等,影响了留苏学生,以及 马克西莫夫 的油训班的学员。杨作霖的油画,可以说是在此指导下开始的。在他早期的画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风景画里,《流逝的时光》是其代表作,他是浸染着俄罗斯画风的作品,从构图,到形式、到色彩,以及它的文学意味,都透露着那时的绘画风尚。但从这幅画上,可以看出杨作霖很早在油画技巧上是很下功夫的,它画面的分割、线条、色块、虚实、冷暖都配置得十分得体,窗前的紫色花团的背影房屋的黄色,形成了含蓄的对比,而俄罗斯绘画受到其诗学文学的影响,都被杨作霖捕捉在案,这张作品,真正显示了他青年时代的油画才华。 作品风格 在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愈演愈烈的大趋势下,杨作霖可以说把他的风景画作为一种信仰来对待,他的创作更加勤奋。他的《太阳雨》,以迷丽的油画色层,打开了深入迷蒙的自然意象。他几乎用水彩式的透明方法,画出了层层叠叠的天空、大气,并溶入了绿色的大地和闪亮的水域,给人一种空间的深邃和视觉的迷醉,他的画,一时抛开了景物的约束,一时又如深入到自然的核心,让人体会到自然生命的细腻和脉动。他主客观相化的心智,如同用心中的酒浆,在画油画,他回归到一种自然、自由,辽阔的诗性里。这批作品,如《高黎贡山之巅》、《光色交响》等,都是很有代表性的,是给人呼吸大自然的人见人爱的佳作。 杨作霖的风景画,一直把云南乡土的光色景致作为其绘画主题。 云南 的山体魅力十足、气魄宏伟,而云南的云气,真如神仙般灵妙,布满头顶上的天空。杨作霖把这无尽的天籁,纳入了他的风景画中,甚至其风俗画里,可让这些山体、云层、河流,走上了画布的舞台,能够一展自然之奥妙和诗韵,杨作霖在《高原人家》、《飘移的阳光》、《春色》等作品里,充分表现了云南风光之美,同时把油画的色彩发挥到叮当响亮的境地,杨作霖这段时期,不仅画大空间大空旷的风景,也画迷丽的小景,如《洱海柳林》等,也展示了他在细化的想象和才能,他画树林的技法,以及叶簇水光的色斑,真如 傅抱石 的泼染和工纤,同时又有印象主义的光影,让其画面,显得即活泼又细腻,传递出了 小品 的诗韵和迷幻。 杨作霖近 期,其画笔开放得如同飞鸟的翅膀,一次次扑向高原晴空的云层;他用大笔触,铺叙高原天空之美,把 云贵高原 的云层画得如华屋、如灵兽,如大钟,如风铃……真是自由到好象画家本人也飞上了云端。而油画技法、色彩、形式的追求,到这时,已成熟到了他的巅峰时期。 作品赏析 杨作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