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经历 鲁美娇,1937年10月生,女。湖北仙桃人。师承“一朵云”(程兰亭),荆州花鼓戏省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原 仙桃市 沔阳花鼓戏剧团( 湖北省沔阳花鼓剧院 )演员。 中国戏剧家协会 湖北分会会员。14岁从事花鼓戏艺术,在继承花鼓戏传统唱腔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唱腔风格。在大型传统戏《十三款》中扮演宝姑,1982年该剧赴省会演获表演 一等奖 。演出的《雪梅吊孝》中秦雪梅唱段、《十三款》中宝姑唱段、《 秦香莲 》中秦香莲唱段等被 湖北人民广播电台 录制成磁带,在全国发行。50年来南征北战,鲁美娇随沔阳剧团走遍了荆楚大地, 武汉 、 荆州 、 潜江 、 监利 处处留下她的身影。她用动人的歌声将沔阳花鼓戏发扬光大,将艺术之花遍地抛撒。她主演的《秦香莲》、《 斩经堂 》、《站花墙》、《十三款》、《 补锅 》等作品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丰富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 鲁美娇 相关报道 “当一个好演员,要不断地学习苦练,严于律己,从点滴做起。” 从踏上演戏这条征途起至今,鲁美娇对自己一刻也没放松过。1956年,该镇唯一年纪最小、戏曲基础最差的她被抽选加入沔阳花鼓剧团,并有幸被当时花鼓戏精英“一朵云”(程兰庭)收入门下。从此,她开始苦练“内功”,将休息时间全搭上了。“一朵云”没有看错人,鲁美娇天生一副好嗓子,是演戏的苗子。经过一月的精心准备,初次登台的她在沙湖剧场为观众献上一道精美的精神大餐《 拜月记 》,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只要有鲁美娇的戏,必定场场满座。为满足观众的需求,68高龄的她可以唱个全场,中间不停歇,足见内功的深厚。 “只要把握好分寸,身体还吃的消”,她笑着说。 平均算下来,退休后的她,每年也有六七次的频率在戏迷爱好者中亮相,让他们一饱耳福。 退休17年,她的心却一刻也没离开过剧团,剧团的兴衰与否牵动着她每一根神经。“老鲁,你还管那些干吗?把自己儿女照顾好就够了”。老艺人们这样劝她。“我的根在剧团,死了就不管了!”她直截了当地说。 为培养后起之秀,她几乎竭尽所能。鲁美娇选择徒弟很苛刻,没有真才实学,再好的关系户一概不予考虑。她精心挑选、倾力打造出来的三个徒弟无论在唱功还是表演方面,都有她当年的神韵。(原 湖北省 政协主席王生铁曾作评价) 花鼓戏能声名远播,靠的是形神兼备、唱做念舞的精湛技艺。“当一名好演员一定要 入戏 ,与剧中人物合二为一;熟悉剧情,把握每一个角色环境;说唱方面切忌吐词不清,花鼓戏要想走出去,听得懂是最基本的”。采访最后,鲁美娇将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演戏技巧倾囊相授,献给广大同行和戏曲爱好者。同时她希望花鼓剧团能多制作高端产品,用活老艺人,引进新人才,把特色文化花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