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霞芬

黄霞芬
  • 姓名:黄霞芬
  • 性别:暂无
  • 别名:暂无
  • 国籍:暂无
  • 语言:暂无
  • 出生地:暂无
  • 生日:暂无
  • 星座:暂无
  • 身高:暂无
  • 体重:暂无

演员标签:

代表作品有《 永远的江南 》《 二十四桥明月夜 》《寄扬州韩绰判官》等。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70年考进 江苏省 曲艺团,师从著名评弹表演艺术家 杨乃珍 老师学习评弹艺术。 1998年3月考入文化部组办中国音乐学院承办的中国民族 声乐 、器乐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 2002年12月毕业。 工作经历 演唱风格 黄霞芬同志勤奋好学、刻苦钻研,说、噱、弹、唱、演全面发展。她表说清晰、生动传神,嗓音甜润,清丽委婉;演唱声情并茂、博采众长,结合自身的条件演唱各种流派唱腔。她的表演 与演唱,既继承了评弹古老传统的精华,又体现了时代风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观众的审美情趣,富有创新,独树一 黄霞芬演出照 演艺经历 因为天生的嗓音条件,在黄霞芬14岁的时候就被 江苏省 曲艺团选中去唱评弹,从此开始了曲艺之路。1989年,央视第四届青年歌手大赛开始了选拔,当时 江苏 赛区的负责人周健伟力邀黄霞芬参加,但是因为胆小不敢尝试,后来负责人使出了威胁的办法才让黄霞芬投降。“当时他们说你不去 北京 参加比赛我们江苏台也不要你了,我就怕了,心想反正去了北京肯定也选不上,去就去吧,只要以后还能在江苏台表演就好。”但就是抱着这样肯定选不上的心态,黄霞芬从初赛到复赛到决赛,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业余组民族唱法第一名的成绩。 与 宋祖英 师出同门 按说有了 青歌赛 冠军的光环,黄霞芬如果转而做一位歌唱演员在北京立足并不难,但是她谢绝了走穴的机会,而是选择了去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班进修,以圆从小的大学梦。那时候她和宋祖英在一个班, 金铁霖 是她的老师。黄霞芬谈起这三年的学习来十分感激金铁霖的悉心栽培:“那时候是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很幸运,金教授选到了我。 无悔评弹路 青歌赛终究只是一个插曲,黄霞芬还是选择回到了 江苏 ,回到了评弹事业。她说既然选择了就认死理地走下去。在众多评弹作品中,《永远的江南》成了她的代表作,委婉优美的唱腔中又融合了抒情大气的时代感。2002年,她获得了第二届 中国曲艺牡丹奖 表演奖,至此,她获得的国家级大奖数量是评弹界之最。问她后悔当初的选择吗,她连连摇头,“如果当初留在 北京 当歌星,也许现在洋房都有了。今天我还是住在6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但我不后悔,我唱歌是为了把评弹唱得更好,我希望为评弹艺术做出贡献,有得就要有失。” 活动年表 1999年2月16日,农历己卯年正月初一日:1999年文化部春节电视晚会播出 1999年文化部春节电视晚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晚会以“荟萃名家与精品,奉献艺术与美好”为宗旨的,具有主流的倾向,国家级的规格。其鲜明的主题、深邃的文化内涵、高雅的艺术品位对引导广大观众的欣赏走向、提高审美情趣和净化文艺舞台,起着其他任何晚会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评弹《永远的江南》(黄霞芬) 2000年2月5日,农历庚辰年正月初一日:2000年文化部春节电视晚会播出 2000年文化部春节电视晚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 苏州评弹《二十四桥明月夜》(黄霞芬) 2001年1月24日,农历辛巳年正月初一日:2001年文化部春节电视晚会播出 2001年文化部春节电视晚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 丑末寅初(曲艺联唱) 京韵大鼓( 冯欣蕊 ) 乐亭大鼓(王淑玲) 河南坠子( 张楷 ) 苏州评弹(黄霞芬) 2002年2月12日,农历壬午年正月初一日:2002年文化部春节电视晚会播出 2002年文化部春节电视晚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 苏州评弹《寄扬州韩绰判官》(黄霞芬) 帜,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 多年来,黄霞芬同志参加了大量的演出活动,有下基层为人民大众的演出,有参加省内外全国大型文艺演出,多次被中央电视台选中,参加春节联欢晚会;多次被选入进 中南海 和北京人民大会堂,为中央领导同志演出。 获得荣誉 参加各类比赛,连连获奖,取得了圈套的成绩:1990年获第四届"五洲杯"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民族唱法业余组第一名; 1995年获全国曲艺" 牡丹奖 "。 1997年获第七届文化部"文华表演奖"。 1999年获 江苏省 第三届曲艺节"优秀表演奖"、"节目金奖"。 2000年获第九届文化部"文华表演奖"。同时,她积极参与创作,苏州弹词《 永远的江南 》的演出,在中央电视台反复播出,并受到全国艺术界人士及广大观众的首肯与赞赏。得到许多评论文章的好评?quot;苏州弹词《永远的江南》具有尝试与创新的积极作用和潜在的价值,黄霞芬以她清雅甘美而又豪迈飘逸的演唱,使所表现的内容得到了成功的传达。与当年俞红仙演唱毛泽东词《蝶恋花?答李淑一》、骆玉笙以京韵大鼓唱腔为电视剧《四世同堂》配唱主题歌'重振河山待后生'一样,对于推介苏州弹词、培养艺术知音、促进包括苏州弹词在内的曲艺艺术的全面振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